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杂谈
神经症理论模型探讨

 

    现在过敏性疾病越来越多,花粉、粉尘、花生、面食过敏,被称为新世纪的流行病。美国对花生过敏的就有两百万人。当过敏者接触到相应的东西时,体内的免疫细胞会对物质发起攻击,轻者皮肤瘙痒,重者毕命。为什么会对馒头面包过敏呢?有一学说认为幼年时得传染性疾病的机会越低,成年后得过敏性疾病的机会就越高。近些年来,人们从小就打各种预防针,感染各种病毒的机会就少了。如果把这一理论引申到神经症,从心理学角度把神经症看做是一组过敏性疾病,正常人都不会在乎的一些琐事,如各种杂念,感觉,脑子盘旋音乐,思考哲学问题,眼神,脸红,神经症者却极力排斥,思辨、安慰自己,这就好比是过敏者体内的肥大细胞。这样推理下去,就可得出,是我们幼年时经历的创伤太少了。父母的过度保护可能会让孩子失去追求自由的意志。


咨询中有的咨客问我,“以前遇到的老师说我有强迫人格,好起来很困难。”

 

强迫人格

 

强迫人格人人都有,它源于明尼苏达人格问卷,是从病理学的角度对全部人群的人格进行划分测量的。分为偏执,癔症,抑郁,轻躁狂,社会内向,男子气女子气,反社会,冲动,依赖,回避,违拗,疑病,强迫,分裂等。用于对人格障碍和其他一些精神疾病的辅助诊断。这些人格成分是每个人都有的,但如果得分太高,比如超过了60分,就考虑诊断为人格障碍了。例如偏执性人格障碍,这类人偏执多疑,无端的敌意,对什么坚信不疑,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撞了南墙把墙推倒也要过去。如果得分在正常范围,稍高的人表现比较主见,对事有自己的看法,能坚持自己的理想。但如果是零分呢,这个人则毫无主见,没法做事,那就有病了。如果没有反社会人格,别人踹他一脚,他都没反应,那也有问题了。强迫人格也是一样,高分者表现为做事认真负责,追求完美,低分者则粗心大意,生活散漫。

强迫性人格障碍和强迫症是什么关系呢?这是两个本质不同的问题。以前认为强迫人格障碍的人易患强迫症,因为强迫症者中60%病前有强迫性人格障碍,但在强迫性人格障碍者中,有80%发展为了抑郁症。25%的强迫症者后来变为了抑郁症,而抑郁症者中有25%变为了强迫症。伴有强迫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几率升高。强迫性人格障碍者,极度整洁,工作狂,生活刻板单调,缺乏幽默感,和对娱乐的追求,晚上睡觉发现床单皱了,必须起来铺平,这让一起生活的人很不舒服。但他本人不觉得有问题,不想改变,也不会去治疗的。强迫症则存在强迫与反强迫,强烈的矛盾的痛苦。癔症人格也是一样,所以相关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将强迫性人格改为刻板性人格,将癔症性人格改为表演性人格。

 

强迫症问题

 

  人体细胞,都有其自己的生命周期,大概几个月半年也就凋亡了。癌细胞原本也是正常的细胞,但它们的凋亡基因被抑制了,不表达,该死的不死,细胞无限增殖,就成了癌细胞。强迫症者想到的那些念头也是正常的,促成症状的有三个因素,念头,不安,打压。念头的出现是正常的,内容是没有意义的,不安紧随念头,于是通过打压念头的内容,来试图消除不安。念头和不安被强化,更加打压,打压则好比使凋亡基因被抑制了,念头和不安被延留下去了,便也就成就了症状。如果放下对抗,也就等于启动了凋亡基因,不安走完它的周期也就消失了。

强迫症者主诉总控制不住的想什么,他们所控制不住的是指出现的那些没意义的念头,即当出现某一念头时,全部注意力会瞬间集中于此,极力打压。为什么会对常人不在乎的琐事,如此排斥呢?因为这个念头带来的是强烈的痛苦不适。因为这些是根本不可能控制的,所以他们执行着一项不可能的任务。那些排斥、思辨、安慰、对抗行为则是可以控制的。听到这些症状,会觉得荒唐可笑,但他们都能给出合理解释,同时也知道这些是没必要的,思维没有问题。所以强迫症并不是你犯了错,哪里想不通的结果。既然你并没有犯错,所以是不可能通过讲道理来治好的。因为自己都明白,那些是不值得担心的,但就是担心。因而与其说是思维障碍,倒不如说是情绪障碍,所以有人提出强迫症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抑郁症。而对待情绪则唯有顺其自然。人类唯一不能适应的是疼痛,倘若我们适应了疼痛,那可真是危险了。

每个人的问题都是某些方面的,有的人紧张脸红,有的担心人际关系,有的在乎生活琐事,有的怕猫狗怕虫子,但脸红的人就不在乎生活琐事;担心人际关系的也不怕虫子,怕虫子的也不在乎紧张脸红。这从侧面说明了这些问题都是症状,是没意义的。关于神经症的性格,患得患失,自我中心,价值感强,做什么都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利。

森田疗法让我们不排斥这些正常的东西,带上它去做事,顺其自然,就是不管他了,不想好不好了,有的人总是试图尝试各种新方法,总想着有人能破解他心内的迷雾。想好,就不是顺其自然。许又新说,一切事物都有其相生相克的,神经症的人但凡能多几条建设性的道路,神经症也就无扎根之处了。

 

难以自知的症状

 
    
我们的自知力是充分的,即能区分哪些是症状,哪些是正常的烦恼。但有时会遇到一个很有现实基础的问题,可能困扰他们相当长的时间了。有时他们能意识到这个问题都研究两年了,也痛苦两年了,肯定是症状。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啊,不解决会影响自己一辈子。有位咨客,接受咨询后,消除了那些症状。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她想起,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被比他大两岁的表哥性侵犯了。以前也记得这件事,但不会这么痛苦。现在已经思考两年了,她会上百度问,让几个要好的朋友帮她分析,注意类似的新闻。到这,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强迫症的人,他自己也知道。可他又想这件事对人的影响多大啊,不弄明白怎么恋爱,将来怎么成家,怎么对得起别人呢,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问题啊。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可惜加上了强迫性,所以才让她痛苦的挣扎了两年。那时他们还小,也就算是性游戏,这件事是不好的,但他总想消除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让自己想到无所谓,加上了这个排斥,就成了症状。

 

催眠

 

催眠是运用了我们的暗示性。催眠并不是越深越好,有的人则不能被催眠,表演性人格得分比较低,就不易受暗示。催眠就是使人进入到类似于梦游或神游的状态。动物也可被催眠,野鸽子就会自我催眠,他们会双脚朝天躺在地上,像死了一样。过一会儿,又会自己醒过来,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研究发现,鹰等一些猛禽,不吃死的。所以它们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我们看到人可以变得像钢板一样,可以放在两把椅子上,其实这是全身肌肉紧张的表现。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人也可以这样。这是我们的本能,我们的肌肉还可以彻底放松。催眠还会引起一些问题,曾有报道,一个人接受催眠后回忆起出生时经过母亲产道的挤压感,但后来一问他妈才得知,他是剖腹产。还有一个美国女孩,催眠后回忆起幼年时被其父多次强奸,后来发现纯属子虚乌有。所以上世纪美国曾一度禁止了催眠。有些癔症的人会把想象出来的或别人的经历变成自己的,这样是为了避免痛苦,避免承担责任,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现在催眠主要用于放松训练。

 

心理学发展

 

精神分析研究潜意识,认为性压抑是造成神经症等问题的原因。后来认为是文化造成了神经症,至今则转向研究意识了,与经典精神分析已相去甚远。

行为主义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于上世纪创立,后来因其与女助手传出绯闻,而放弃了心理学,下海经商,据说生意做的很大,大师就是大师。行为主义中的脱敏暴露和森田疗法的恐惧直入及我们的反治法,都是相通的。行为主义的应用范围很广,用于公司培训,拓展训练等。

认知主义则已和行为主义融合,称为认知—行为主义。

现在心理咨询的方向是人本主义,就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聆听,保持中立的态度,不做评价,来访者感到被完全的接纳,便会获得心理成长。


做什么就是什么

 

有的人反应,我一直都工作,也运动了,可怎么还没好呢?为什么呢,大家都要工作,要赚钱,要生活,要有自己的事业,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可以减肥,怎么可能治病呢?做什么就是为了什么,不要带着治病、转移注意力的目的。

 

焦虑、强迫、恐惧的鉴别点

 

    焦虑没有明确的内容,指向将来。强迫有具体的内容,恐惧则指向过去,已经存在的。

 

气质 人格 性格

 

气质是由先天决定的,性格则是在后天环境中形成的。人格是指一贯化了的行为方式。这三个词意思差不多。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胆汁质的人,外向,乐观,精力旺盛,脾气暴躁,易冲动,不记仇。多血质的人,外向,开朗,好交往,灵活,无忧无虑,有领导能力,但注意力易转移,耐力差,轻诺言,说过就忘。粘液质,内向,稳重,可信赖,反应慢,刻板。抑郁质,内向,想象力丰富,有同情心,悲观,易疲劳,情绪易波动。有的人气质比较典型,更多的人都是两三种混合起来的。气质无好坏,每一种都有优缺点。

 

内源性抑郁与抑郁性神经症

 

内源性抑郁与抑郁性神经症的治疗。抑郁性神经症要像治疗神经症那样,要认识到那些问题是正常的,自己没病,振作起来去建设性的行动,慢慢就好了。内源性抑郁的人则要认识到,自己病了,就像身体会感冒一样,情绪也会生病,吃药然后等着好起来就行了。如果反过来,那事情就严重了。如果告诉抑郁性神经症的人,是病了,好好休养,等着好起来就行了,那么这个人就废了。同样,如果告诉内源性抑郁的人,你没病,去建设性的行动吧,那后果就严重了。

 

癔症

 

癔症以前被视为神经症的一种,现在被踢出去了。癔症者对症状无自知力,也没有神经症的痛苦。心理学认为,癔症的表现是为了吸引别人对她的关注,为了逃避痛苦。会突然坐在地上大哭大闹,事后不能回忆。癔症性瘫痪,失明,神鬼附体,都没有器质性病变。癔症性癫痫会选择安全的地点发作,而癫痫的人发作是不分地点的。癔症的治疗主要是暗示,要找比较权威的人,先让他发作,然后打一针,或做一下按摩,讲一些暗示性语言,症状就消失了。以前,在山区有一位妇女,小时候家境贫瘠,刚结婚时丈夫婆婆对她很好,关心她,给买好吃的,带她买衣服。后来时间长了,家人就不那么关心她了。一天她病了,家人嘘寒问暖,还给买东西。突然有一天她坐在地上大哭大叫,一家人吓坏了,都围着她转。后来又反复几次,于是举家出山询医。医生要求家人平时多关心她,发作时谁都不要理睬。

 

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时,心跳加速,呼吸紧张,有濒死感,或感觉自己要疯了。上学时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案例,老师刚开始在附院工作时,一天,突然一个人在楼道里大喊救命,有人要出人命了,快抢救啊!他找完大夫找护士,跟着大夫护士一通准备,最后大夫问他,病人呢?他站在门口说,我就是。

前段时间坐大巴车,和邻座老哥聊了一路。他说以前在医院干过一阵,那时有一个同事就是那样,同事和他还是八杆子能打着的亲戚,一阵一阵的,因为就在医院吗,所以抢救很方便。一通抢救,那人又没事了,他的胳膊还被挠了。我说这是惊恐发作,以后发作谁都别理他,告诉他也不要求救了,躺在床上观察自己就好了。

 

 

精神分裂

 

主任年轻时在五院待过,男女病区有时一起到户外活动,有两个精神分裂症的人恋爱了,大夫并不知情,后来出院他们结婚了,以后他们又陆续住过几次院。十八年后,一家三口一起来住院了。我实习时,在一所专科医院。在重病区时,一天门诊过来一个病人,我和护士姐姐把他带进病房,一个病人从床上坐了起来,“哎!表弟,你也过来了!”“表哥!你也在这住着呢。”父母双方都是精神分裂,遗传概率是80% 。遗传概率是指对于一个孩子的概率,不是生10个就有8个发病,而是有可能十个都没病,也可能都有病。第一次发病,药物对75%的人有效,其中有25%停药后终生不再发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是重建自信,整理这一段经历,予以支持并尽早回归社会。其实,这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放下歧视,才是真正解下他们身上的枷锁。

 

认知疗法

 

    认知心理学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认为影响我们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主要通过矫正歪曲认知,不合理信念,歪曲认知包括,绝对化,以偏盖全,糟糕至极,两极思维。

如一位女性,30岁,和一个有妇之夫恋爱已八年了,男方表示不会为她和妻子离婚,但她和男方在一起很开心,很依赖,也明知是不会有结果的。近来觉得年龄一年比一年大了,不安全感油然而生,于是前来咨询。简单沟通后,这位女士表示,知道自己走错了路,但总觉得要是和他分手就不会找到更好的了。咨询师问,“这之前谈过男朋友吗?” “大学时谈过一个,不过没多久就分了。” “按你的说法,现在的这个应该不如大学时的那个了?” “不,那时太小不懂事。” “那你周围那些同学同事朋友,懂事后谈了一个就都结婚了吗?” “不,他们好多也都分手过。” “那他们放弃了最好的,应该过得不怎么幸福吧?” “不,他们过得很幸福!他们找到了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 “那你为什么不可以呢?”她笑了,“谢谢老师。”我们应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当你想说话,拨通那个电话号码,就会有人接。可如果你拨的是别人老公的电话呢,他总有时不会接。素质决定命运。

 

活在现在

 

周国平说,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现在,要伟大就现在伟大,要超脱就现在超脱,要快乐就现在快乐。总之,如果你心目中有了一种生活的理想,那么,你应该现在就来实现它。倘若你只是想象将来有一天能够伟大、超脱或快乐,而现在却总是委琐、钻营、苦恼,则我敢断定你永远不会有伟大、超脱、快乐的一天。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理想是现在进行时的,而不是将来时的。

                                                

 

 

                                      砾江作品

                                                                                     09年10月北京白河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放下执念《科学解救“强迫症”完整指南》
敲门必须敲3遍?总觉得手洗不干净?强迫症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40人中就有1个:关于强迫症,你和家人至少需要知道这些
神经症
熊玲:论羞耻与神经症人格的心理动力学(三)
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症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