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硬笔行书讲义??第二节??行书概述

硬笔行书讲义  第二节  行书概述

第二节  行书概述

 

一、行书的概念与发展

(略)

二、行书的种类

 

行书是在楷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字体。在写法上介于楷书(真书)和草书之间,行书既有楷书的清晰独立的单字图形和点画的承前启后的意连关系,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草书笔画流转贯通、顾盼呼应的运动感。

历代书法家因此又将行书分为两种:一是行楷,二是行草。清代刘熙载说:“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意思是行楷接近楷书,但比楷书要自由放纵一些;行草接近草书但又比草书要规矩、收敛一些。从实用的角度讲,行楷具有既易于辨识,又清秀、潇洒、活泼和流畅的优点,因此为更多人所喜爱和练习。

硬笔行书从一开始就受到毛笔行书的影响,它除了具有毛笔行书笔画简洁、流畅、造型生动而富于变化书写速度快等特点,又由于书定工具的决定,它形成了自身瘦硬、劲健的特点。

 

三、行书的变化及其特点

 

行书是最常用的一种字体,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同学们写得也是行书,只是不规范,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们就能把行书写得又快又好。

通过细心观察(读贴),能建立汉字“形”的概念,提高汉字的造型能力及对汉字造型美的感悟能力。

激发学生硬笔行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品质;感受行书的结体美,体悟书法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感受美,在描仿中实践美,在对临中的创造美、评价美的能力。

近些年,随着硬笔书法的流行,又出现了一种“快写法”,虽接近于行草,却又自据风格,也更加便捷和实用。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推荐”呈示给学生,以拓展视野。行书和“快写法”与正楷相比,大体有以下几个变化规律:

1.简省笔画:在汉字快写中,常常将汉字结构中的一些不重要笔画,用其他比划一笔带过进行简省,简洁而不影响识读。如简省点画的:台、羽、弱等,简省撇画的:府、物、孩等,简省竖画的:而、正等。

 

2.笔画变异:快速书写中,经常出现笔画变异的现象,即这一笔画变成了更为简洁的另一笔画。如捺画变为长点的:变、服等,竖钩变为竖的:利、刚等,横画变为点的:元、示等,撇、横两笔变为竖折的:牛、年等。

 

3.改变笔顺:汉字书写中,许多字通过改变楷书原本的笔顺,大大提高了书写速度。如中竖带横的:平、半、生、主等,以撇带横的:右、有等,最后补点的:交、分等。

 

4.符号代替:在快速书写中,在不影响识读的前提下,经常用熟悉的快写符号代替汉字的某些小的结构单位。如以阿拉伯数字“ 3代替两横的:月、目、其等,以短横代替“口”的:袁、福、靠等,以长横代替四点的:然、熊等。

 

5.多笔相连:快速书写中,应用最多的方法就是通过多个笔画相连来实现快速书写的目的。许多的独体字可以通过连笔一笔写成。如:友、米、乡、支、为、布、麦、同等。

   

    6.左右连绵:汉字书写中,许多左右结构的字可以通过牵丝将左右连为一体,既减少了停顿,又提高了书写速度。如:收、林、肝、报、邪、快、牧、技等。

 

7.上下一贯:在上下结构的字中,上下两部分可能通过实连或虚连,达到上下一贯和快速书写的目的。实连的如:秀、夏、奇、员等,虚连的如:杂、齐、帝、香等。


 

      硬笔行书的基本要求

 

要练好硬笔行书,除了要了解它总的特点外,还必须了解它的基本要求:

(一)静动结合,以动为主

古人说:“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这是以人作比喻:楷书就象人站在那儿。主要体现人体静态的美。草书就象人在跑,体现的是人体运动的美。而行书则象人在缓步徐行,让人在其从容不迫的举止动态中见其形体之美,这是一种以动为主,动静结合的美

行书以“动“为主,首先是指在运笔时,笔画的起、行、住不能象楷书那样一步一步地去完成。点画之间,有的是内在的意连,有是是表面化的笔连,笔尖移动和起落有很强的连续性,速度也快。其次行书的单字与单字之间也往往有着较强的呼应或牵连关系,前一字的末笔常常为后一字的起笔“蓄势”。例如“沙”字与“如”字之间,“何”字与“当”字之间,便显现出这种关系。行书的潇洒流畅之美便在这种既有节奏而又有变化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

行书的“动”,又不象草书的“动”那样纵肆奔放。它是一种动与静的结合。行书的每一单字除了具有清晰易于辨识的特点之外,还不失结构的严整和合理,即具有相对独立的静态美。大多数字单独看均不失严谨、匀称、挺拔之美;而笔画的运行及字与字的组合之间又同时显现出运动之美。

(二)灵活、简捷、笔速较快

行书之所以有较高的实作价值,就在于它书写灵活、笔画简捷和笔速较快。下面具体分述之。

1. 收写灵活

行书书写灵活,其一是体现在笔顺上。它在楷书笔顺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运笔的方便、笔画的流畅以及书写人的习惯,灵活地改变笔顺。例如“山”字的中竖,“上”字的第一笔,“有”字的一二笔和“手”字的末笔,均与楷书笔顺不同。其二是体现在笔画间的相互替代。例如“中”字的左边的短竖被点替代,“更”字的最后一撇改为反捺。“流”字的最后一笔改写回锋捺,“看”字的第二横被替换成两点。正是这种灵活的处理,使得行收笔画流畅,体态多变,笔画与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具有很强的呼应关系。

2. 笔画简捷

行书笔画要求简洁明快。为此,它常对楷书中的一些点画做适当的省略或简化。例如楷书“其”字间中间的两短横被简化为一长点;“足”字下半部减成三画;“征”字的右偏旁由五画减少成三画;“粉”字的右偏旁也由四画减为两画;而“河”字的左右偏旁均同时作了简化。

3. 笔速较快

行书由于运笔灵活和笔画省减使得笔速加快。此外由于连笔的运用和以圆弧代方折的笔法,减少了运笔过程中的起笔、停笔的次数,减轻了提按动作的幅度,更使其笔速大大加快。例如下列一些字:

(三)体态多变、掌握适度

由于行书笔法灵活及因使用连笔而产生了副线,使字显现出多变的体态。著名的《兰亭序》帖中,20余个“之”字,各呈各的体态,充分表现了富于变化之美。又如:“不”、“此”、“走”、“所”、“世”、“清”、“想”、“群”、“峰”等字,均有多种形态。尤其象“群”、“峰”等字还对字的结体作了较大幅文艺报改变。

在把握行书体态多变的这一特点时,须注意适度,不能盲目地追求“多变”。因为字的体态变化,除了在于体现单个字的变化之美外,还在于字与字的意连关系,要使它能为整幅的这的“章法美”服务。让人感到其形体变化是“势”之所致,是“篇”之所需,是自然和谐的。而有些初习行书人生硬地模仿某书家某一字的写法,或过份地对字的形体作出夸张、变形,结果不仅不美,反让人感到造作,刺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散木《书法百问》
寥寥数笔,一切尽在形意之间
褚遂良《山河帖》行书高清
[转载]文徵明行书《?悟阳子诗序?》欣赏
沈尹默书法作品欣赏
标准日本语语音入门发音教程<祝君成功>(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