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海中的瓶子

      


    记得佛经里有一个譬喻:是说我们得为人身之难就好比大海中的一只盲龟,偶尔浮到水面上,正好头钻到一块漂浮的枯木上的一个圆孔中,真是太难太难了。所以我们都应该珍惜此生,好好修行,不要寄托来生,因为生前生后事茫茫,人生不能等待!刚巧认识的博友中看到了这个名字,她以前叫瓶子,现在叫大海中的瓶子,是一只随波逐流的漂流瓶。为什么对这个名称格外留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众生都是这只漂流瓶,大多数人由不得自己做主,命运好比大海一样,我们就在其中漂流,而我们偶尔在万千人海中相遇,也终将在万千人海中分别,缘分也好像若即若离的海浪,不知把我们冲往哪一个方向。有时想想看门人博客每天有这么多的朋友来来去去,记得以前有很多的名字现在都已经消失了,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现在又出现了更多崭新的面孔。悲观者只看到了前半句,看门人更欣赏生命的乐行者!毛主席的那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扫灰暗的阴霾,把所有的感慨和哀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我们就像那一只只在海中漂流沉浮的瓶子,在生命中辗转相遇,转瞬分开。有很多博友喜欢把看门人当做他们的旧相识,或者他们生命中的另一半来倾诉心底的故事,从某种角度来说,看门人欢迎大家的光临,可能我们都想在生活中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而看门人能够成为这个角色,我感到由衷的荣幸。但是我还是要提醒各位的是,网络毕竟是虚幻的,就好像我们都有一个个鲜活的网名,在这里我们可以不必顾忌彼此的真实身份,因为我们凭借着虚幻的网络来进行交流,我们不必承担太多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做人还是有起码的标准和要求,但是网络还是允许我们小小的隐藏和放纵。所以当有的朋友发来晦涩暧昧的留言纸条,看门人一般是不予回复的。因为看门人首先是一个修行人,但是这个修行人是在入世修行,而且他想贴近我们都市人真实的生活情感。看过《西游降魔篇:看门人博客的代言》的朋友想必都能明了我的心意。我发现很多生活中的朋友都很茫然,包括他们当下的心态以及前进的方向,这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原因。很多人活着没有目标,每天得过且过,就像那只盲龟一样。我们无法想象是否每天都能撞到那块枯木,好比成为人身的概率是那样的稀有难得。但是我们毕竟今生都有幸成人。这在六道众生中也是极为稀有难得的机遇,因为人身更适合修行!为什么呢?我们看看六道众生,人道恰恰居中。下三道地狱、饿鬼、畜生想要修行都很难,看看他们的生存环境就可想而知。而在我们之上还有天道、和阿修罗,这两道虽然比我们优越,但是他们又太过享福,每天悠游自在又使得他们忘记了修行,而我们众生都在消耗自己的福报,当福报享受殆尽,就是我们即将往生的时候。那时悔恨已晚,想要忏悔都是很难的。所以想要修行就趁现在!现在我们多念几句阿弥陀,远比临到命终时临时抱佛脚来得从容!而且修行来不得半分虚假,它也不是做生意可以投机取巧,你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所以看门人每天都提醒自己是否修行彻底,有没有消极懈怠,得过且过。人基本是这样:想要成为一个好人太难了,而成为坏人很容易!可是既然我们成为人,我们就要做人一天比一天强!这才是修行的目的。看门人总说怎样验证自己的修行?你一定要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好比孙权称赞吕蒙一样的话:“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每天都上一个阶梯,每天不停止学习和修行,这样才能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正和提高。为什么我们不像那些高僧大德、那些大修行者、大学问家看齐,他们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回到刚才说的六道众生,我们成为人身才能思考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才有条件去修行,而生命无常迅即,也时刻提醒我们不能放逸,我们不能放纵自己随意消耗浪费我们的生命!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近死亡!但是“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就是要找到生命的大道!我们先要停下来反省自己,为什么成为那只随波逐流的漂流瓶?!我们能不能做主?!可以,我们决定可以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这才是学佛的意义所在!当下一刻,先要敞开自己封闭狭隘的心灵,把心底的晦暗阴霾打扫一空!先清空自己思想中的各种欲望,人要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欲望的奴隶!人如果没有太多的欲望,也就没有痛苦和烦恼!这个世界也会变得清明与安定!我们想想以前的自己是不是太过计较和自私?!我们事事都想着自己的利害得失,没有顾及他人的感受。人活着如果自私,基本上和死人没什么区别!而我们活着就是要为众生服务!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己享受,要时刻把众生放在心头!只有把自己的心彻底交给众生,我们才能解放自己!我们都在自我封闭的空间生存太久了!正是这个原因才让我们彼此加深了隔阂与猜忌,造成了彼此的伤害!当下一刻需要彻底反省!当自己的心慢慢放大你才能变得柔软和慈悲!才能同情和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众生!就像看门人博客也在通过文章来帮助众生,给予众生心灵的慰藉。但是人终归要自己成全自己!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把握自己的命运!佛教有那么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多做好事,多帮助别人,多积福报,不做恶事,时时反省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足,这也就是佛教的本意!其实这还只是入世的修行,是形而下的修行!不过没有入世修行,也根本谈不上出世修行!而学佛的最终目的是成佛!佛又是什么,就是我们每一个众生,你把每一个众生都当成自己一样的对待,就是成佛!我们从本体上都是一个!佛也是众生做成的!离不开我们生存的空间和环境!所以其实入世和出世是一个意义!明白了这一层,我们差不多可以谈修行了!那我们也就再也不是那只漂流瓶了!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修行永远没有止境,就是成为菩萨还是有十地修行!也就是说我们的进步没有尽头,就像我们看书多了,才知道自己学问太少一样!没看书都以为自己是大学问!所以修行切忌贡高我慢和固步自封!我们一定要懂得修行是针对我们众生的习气和欲望,好比我们人都有男女的欲望,我们爱看缠绵悱恻的文章和戏剧,喜欢帅哥和美女,欲望可以让社会发展进步,但也可以让我们堕落疯狂!所以修行不提倡太多的欲望!但是不能压制欲望,要慢慢引导和消耗,进而减少以至灭除!我们说为人民服务,为社会造福,并不是欲望,而是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所在!因为它是利他的,而非为了自己的满足!我们针对的只是个人无止境的私欲!是满足一千个欲望还是征服一个?!这要看我们自己的选择!不同的众生看待一件事物总会有不同的视觉和取向,看门人喜欢每一个朋友在文章中的评论,不管你们的批评或者赞赏都能显现你们的智慧和风度。我相信你们有眼光和思想去选择和判断什么是有价值的文章,看门人欣赏你们的不俗与不同。这都是我生命中的一种收获和荣耀!我会珍惜和大家相聚的时刻!同时我衷心祝福每一位朋友都能修行圆满,都能找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对当下而言,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大家一定要珍惜当下!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记得他日龙华树下我们还要再次相聚,因为都是弥勒内院看门人!

                                                              2013.1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搞懂佛教里的“六道轮回”,你就明白为何“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轮回与十界
轮迴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
在六道中轮回中 到底有没有“我”?
扫尽幻有始成人——宗教哲学与科学都不可测定你的生死存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