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容县姓氏来源之归德州记述

容县姓氏来源之归德州记述

 

粤西、桂东南一些姓氏族谱记载来源于归德州、归德府、归德村、归德、桂德州、桂德、贵德州、德州、果德等音近之地名。譬如在广东信宜市,金垌镇的和氏族谱记载其祖先是来自于贵德州之狼兵;农姓原居于广西南宁桂德州,奉令来信宜西部平定叛乱,遂与同来的韦、李、陈、邓等共5人入籍信宜;尹姓记载原居青海省贵德州勒鼓巷村。据信宜韦方荣调查,信宜高坡、金垌、东镇等地农、韦、李、陈、邓、尹等姓氏宗族都来自于狼兵,显然与明代狼兵之大本营归德州脱不了干系。

正如像珠玑巷一样,归德州也成为粤西、桂东南移民的一个符号,大概与明代数量庞大(见我的《 广西归德州考》的研究)的桂西归德州狼兵长期驻扎戍守并留居这里有关。但是我们看到,记载为狼兵后代的地方志、族谱、口述文献资料非常罕见,大多是因为他们虚构了新的来源史,或只保留与归德州音近之来源地名记录,诸如归德府、归德村、归德、桂德州、桂德、贵德州、德州等都存在是“归德州”的可能性,在缺乏文献资料的情况下,是指引我们做进一步田野调查研究的有益信息。所以本文就是把这样信息归纳汇总,以供大家做参考。

 

李明杰编著的《容县姓氏源流》有非常详细的容县姓氏来源的记录。容县一直是我研究狼兵重点关注的一个地方,主要是清光绪《容县志》有详细的明代狼兵记载,同时与我的狼兵家族《韦氏族谱》有很多相同内容,能够互相印证。但是狼兵《韦氏族谱》记载有多个支系分布在容县,《容县姓氏源流》“韦姓”当中却没有任何关于狼兵或归德州的记录,本书肯定存在许多缺漏。

以下罗列《容县姓氏源流》中归德州、归德府、归德村、归德、桂德州、桂德、贵德州、德州、果德等地名信息的记录:

1)容厢镇七里村李定新,六王镇谭螺村李定相。李定新明代拔贡生,于明天启九年(1629年)携眷从广东贵德州大朗乡到广西容县任库司(管理钱粮)之职,历时十多年,年老告退,择居厢里七里村。其弟李定相袭兄之职。至今传世二十一代。

2)灵山镇华埌村李柱魁。原籍广东贵德州,为谋生计,约于清顺治晚期(1656年)来桂务农落籍。至今传世十四代。

3)石头镇水口村郑闰。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郑闰奉旨从河南省贵德州带兵到广西容县讨伐叛乱,杀敌有功,为守城官,拨给没收贼三十户田,屯垦驻兵,伴民耕种,维持地方治安,遂安家水源里甘冲村。至今传世廿五代。

4)容州镇河南村陈习元。原籍广东归德州白石村人,于明宣德年间(1426年)行商来到广西容县,落籍容城下南街,传世至今已十七代。。

5)县底镇泗关村陈贵仲。原系广东归德州合龙村五府社人,明初以军功授正千户,奉调为容州泗关守卫,于明天顺七年(1463年)二月来容,其后落籍泗关东瓜村。至今传世十代。

6)县底镇泗关村罗贵仲。祖籍广东归德州合龙村五府社,于明朝天顺七年(1463年)入籍广西容邑,初居罗面里冬瓜,后迁辛里四关(今县底镇泗关村雍塘)定居,农耕落籍,至今传世廿三代。

7)灵山镇天堂村黄昭桂、六王镇六王村黄昭祥、黎村镇同心村黄昭伟。黄昭桂祖籍广东贵德州勒竹村,明朝万历癸已(1593年)正月初九日,为避祸乱,与弟黄昭祥、黄昭伟各自携妻共同出走,几经辗转,来到广西容县,兄弟分开,各自务农落籍,至今已有十八代。

8)杨村镇踏田村梁道清。梁道清号谷盛,是梁甘兢七世孙,先祖梁贡周任长沙府湘灵县令而落业湘灵县炎陵村。明洪武十五年,梁道清随父入桂征瑶,驻籍广西象郡桂德勒竹村。其时容州瑶乱,明洪武三十年(1398年)六月初八日,随祖父离象郡率兵来容守御,奉令征横山、东瓜山、六青山三大瑶、永乐帝封其为武略骑尉容县守备,授屯田廿四亩立业,随建宅落籍于横山踏田,传世至今廿六代。

9)六王镇谭和村梁用芳。梁用芳号镇容,生于明成化辛亥,公元1467年,随军平定广西瑶乱,由广东归德州来容,后落籍波里夹头村(六王谭和),繁衍至今二十世。

10)黎村镇温泉村郭子龙。郭子龙号凤翔,生于元顺帝廿四年,原籍河南省归德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千户职奉调容州,指挥督带兵勇,平定土著部落之反叛,镇守地方,保一方安宁,因而落籍容州。解甲后定居面里青军垌帝舍村(黎村镇温泉暗底)。

11)杨梅镇坡济村陆振庚。先祖籍居云南归德州(今广西平果县)。陆振庚字鹤年(出生于明朝宣德五年三月十九日)世袭狼总,居住武靖州扶绥县南门楼。明天顺七年,陆振庚奉命出征容北岑三地叛乱,平瑶有功,封授武显将军,赐绝户抛荒及没收叛乱瑶民之水田野地,由狼兵耕种开垦,用以养兵,由此镇驻容邑,从而最终籍居罗龙一里杨梅镇坡济,至今传世十九代。

12)杨梅镇六居村陆承礼。其父陆德崇原籍居云南归德州(今广西平果县),明天顺八年,因地方乱事逃到广州后,随叔陆熊至廉州(今合浦),十五岁到高州做杂货生意,十八岁到信宜水口。后陆承礼从军,在总督陶臻属下当百夫长,明天顺至天启年间到广西平乱,因战功封绶骠骑将军。奉旨镇守容邑面里六湖、六居、横山、关垌一方土地,因驻六居而落籍,至今传世廿四代。

13)黎村镇满垌村黎仕华。黎仕华祖居北流沙垌镇六秀村,其祖奕泰,原籍福建贵德州石子滩,官拜武进士,升授玉林千总,由闽入桂落籍北流。仕华于嘉靖六年(1527年)偕妻携子法缘等三子,入籍容县黎村满垌,传世至今十九代。

14)石寨镇石城村盘朝珠,六王镇大公村大山盘朝相,灵山镇六图村盘朝琪,黎村镇石羊山大河塘盘朝琏,六王镇莲塘村土柱盘朝清。盘朝珠同胞兄弟原来由粤东迁居广西南宁府贵德州(今果德县)马江所白牛垌,明天顺六年(1462年)李天枝作乱,因避乱而迁至桂平县平天岭铁帽山蛤蛇塘。成化年间,地方乱事,无法安生,成化廿二年二月(1486年),兄弟五人与亲邻梁、李、韦、陆几姓,得到地方官府允准,发给通行证照,共同搬迁至容县石头滩(今石头镇石头圩)落籍耕种,以后人丁增添人多地少,各自外迁,传世至今三十二代了。

15)灵山镇华埌村关一世。关一世名字生终失记,原籍广东归德州石巷村勒社,因干戈扰乱,生计无着,逃入桂,流徙来到容县灵山华埌新村塘边,开荒种植,艰苦谋生立业。

16)岑德璋宗派世系。进居于黎村镇之岑氏先祖名字岑德璋,为明代前期进驻广西归德州之武官,天顺七年(1463年)闰七月,奉旨领兵至北流平定叛乱,其后即落籍于北流丹花村,清朝后世子孙分别迁徙黎村镇务农立业。

17)浪水乡白饭村农颜政。农颜政祖先农申钦为官广西南宁果德县。明正统五年(1440年)奉命领兵到广东信宜平乱,遂落籍信宜,传至九代农颜政,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兄弟分居,各自谋生,即迁移到容县罗权村务农,至其孙农瑞通迁居浪水乡白饭村,至今传世九代。

18)石头镇甘冲村宾汝庄。其先祖宾宥聚原居广东省南雄府归德村珠玑巷,元明交替战乱,避乱迁居广西浔州府平南会一里(今六陈)宾村开创基业。传至九世宾汝庄于康熙年间(1708年前后)迁至容县水源上里(今石头镇)甘冲村务农落籍,传世至今十二代。

来源于这些地名的姓氏宗族,军事原因所占比例最高(10个),其次为务农(6个),剩余为经商(1个)、为官(1个),而且有部分就确认为果德县、平果县。《容县姓氏源流》也有明代容县卫所的部分姓氏记录,除了卫所军士,狼兵也是为军事目的而来。据1996年版《平果县志》记载:“民国48月,果化、归德土州改流置果德县。民国23年,思林县治迁到榜圩,易名平治县。1951年果德县与平治县合并置平果县。”历史上,南宋到民国还存在有一个归德州、归德府,在今日河南商丘,不过正如信宜尹姓说其宗族来自于青海省贵德州一样,其实也不过是狼兵一员,皆因同音字而牵扯到古代青海的贵德州去了,河南归德州之类的想必也是如此。至于广东、福建之归德州,则是虚构出来的了,历史上并无此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应该也是古代壮族人“汉裔”思想在作祟。当然其中的盘、黎、关姓是比较典型的瑶族姓氏,为何牵扯上归德州,有待继续调查。

《容县姓氏源流》中与明代军事有关的姓氏还有冯、陈、马、杜、黄、邓、洪、龚、刘、谭、覃、申、浦、凤、尹等,其中陈、马、杜、洪、龚、覃、申、浦、尹等为卫所军官,其来源福建、江西、陕西、安徽、湖南、浙江、广东、广西各省。而冯姓,在20185月的《玉林日报》“您贵姓”专栏的“冯姓”中介绍:“冯国材容县冯氏入乡始祖,原系福建省贵德州莆田县胡连珠玑巷甘塘社下人士。”明洪武二年,朝廷命冯国材率兵马前来讨伐岑溪县、容县匪寇而定居,此又见有“贵德州”。而南方凤姓多为瑶族姓氏。

我们在《容县姓氏源流》却几乎看不到清朝光绪《容县志》中记载的狼兵黄姓、韦两个大家族的身影,更看不到来源于瑶族的姓氏身影。不过,作者在本书后附有“容县历史上少数民族状况”一文,记述了历史上的壮人、瑶民,据光绪志狼兵于明万历元年大部分已调回归德州,只有少数人留居,比如杨梅镇之平瑶狼总陆氏。瑶民的部族首领姓氏则有梁、黄、关、刘、张、曾、骆等。

文献资料证明,容县应该仍然有不少狼兵后裔,以我最熟悉、收集资料最多的韦氏宗族来举例。

1)覃富鑫《大北流族谱》记载,北流附城横石韦姓先祖十三兄弟,为避乱,于明末从福建贵德州大村榕木迁出,其中韦功恩迁容县十里大南。

22012年容县大萃汉朝丞相韦贤、明朝兵部尚书韦会国大将世系《韦氏族谱》记载其初世入容祖韦良灵将军从信宜迁居容县面里杨村,共有八子分居各县,其子清朝进士文官韦永泰功成名就,从杨村迁居十里大南。

陆川、北流、化州、容县韦姓编辑的《韦氏族谱——山涛系远公分册》(2014年秋印)记载:“容县灵山镇党中村中彩组石头浪韦氏族谱原文如下:'始祖良灵生于明正德乙巳年七月初一日酉时。三妻妾:林氏、刘氏、续黄氏。吾祖乃自贵德州、珠矶巷新安土地,自带响令白马迁都来自广东高州府、罗定州西宁县石根宝崇善都、鸡卵甲木桐村雷劈社新安土地,后迁往信宜五?甲庸垌村德亮都住址,耕读为业、数载安居而天下太平也。后至隆庆年间,携妻儿孙子迁至广西梧州府容县一里黎村平车垌严山堡永平村甘棠社安乐土地住地址安居。’”

从韦良灵的事迹和来源“贵德州”上看,我认为这个家族也是狼兵。

3)关于容县松山镇松山村之韦氏,《容县姓氏源流》记载:

韦会盟世系。韦五嗣,号耀光,字会盟,元末时人,由广西宜州徙平南县武林乡劳莫里,明正德年间,其九世孙韦民育、韦民耕、韦民选、韦民明。

松山镇儒地村韦应怀。韦应怀本姓覃,为韦一处抱养而改姓韦,是韦民耕之七世裔孙,约于康熙中后期1687年前后,由平南平山卢村迁居容县水里儒地村,自称“覃韦”。至今传世十八代,裔衍同里臣村、柳村、柏木、下河等村屯。

根据桂平金田镇理村《宗支部》记载:

至广西梧州容县立业,后分上(至)浔州平南城,散入木棉、都兴寨岭居住。我始祖一新公由寨岭迁上(至)桂平宣二里理村保安李护社处立宅居住,开垦田土立纳(业),韦本宗户递年夫三抽一、五抽二,在世反乱,当夫不起,情愿送粮田归与总兵,我先祖乞求总兵睇当夫勇,递年纳回租谷矣。

这些序言说始祖一新公从广东到容县,又到平南木棉、都兴寨岭,再迁桂平理村,原有“当兵马夫田耕种”、“本宗户递年夫三抽一、五抽二”,后宁愿“送粮田归与总兵”而当平民交租谷。实际上这些都表明理村韦姓是“留守各地,护民耕守”的狼兵。在唐晓涛的著作《俍傜何在——明清时期广西浔州府的族群变迁》中,平南县木棉村也是处在狼兵的大峡巡检司里。松山,韦氏族谱》中韦一新、韦一处为同辈兄弟,松山韦一处家族显然也属于狼兵,而不是什么广东来的。

另外,在《韦氏族谱——山涛系远公分册》中对“韦应怀”又有记载:“在上祖根源、祖业开基一文中已讲到远公三、四世孙等一行人带兵平寇到粤西、桂东南等地。同时北流扶新族谱载有:'四世祖韦安——韦义四子特授容县正堂,祖妣覃、封氏。覃氏生二子元庆、元葵,封氏生一子应怀。’”北流扶新旧族谱与《容县姓氏源流》有天壤之别,究竟谁是谁非,有待我们去做更进一步的田野调查。

 

20181230日于茂名之桐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条古老的黄氏家族文化河流奔流不息
广西玉林容县一个大镇,和广东茂名接壤,拥有天堂山景区
广西莫韦覃三大姓氏来源之说
广西容县袁石泉族谱(袁光懋支谱)
陆川客家的源流
稀有姓氏-贤氏村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