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庆青花与道光青花的特点

 
 

嘉、道时期器的胎骨与乾隆时期比较改动不太大,只是胎质显得粗松一点。在胎骨的皎白程度上差了一些,胎骨较前朝略厚。从道光时起,器型线条僵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显得蠢笨。

瓷器釉质变粗,釉面上广泛出现了细桔皮釉及 纤细的波澜釉。臼釉的色彩仍是白中闪青色,但皎白程度不如乾隆时期,后来逐渐变灰色。趴在豆青青花瓷器中,有堆粉青花,俗称青花堆粉青花加白,烧制方法是,先在青花下面胎骨上, 按斑纹图画的大致形状施以一层白粉料质,然后再在白粉上面绘以青花斑纹图画,最终施釉烧制。堆粉青花的纹饰凸起,色彩明显,美丽大方,具有立体感。这种堆粉青花最早始于康熙时期,到雍正、乾隆时有烧制,但数量不多,而到嘉、道时期才比较盛行。

斑纹装饰仍以绘画为主,但保留了乾隆时期的遗风。绘画平整、详尽,所绘纹饰不如乾隆时生动生动,成为比较呆板的图画式,适意画较少。道光日才华将名人书画摹入瓷杯上,一方寸能画出五、六个人物形象,端倪如生,工致殊绝。

绘画体裁首要有:云龙、云凤、龙凤、三羊、狮球、花鸟、花蝶、草虫、花卉、四季花(壮丹、荷花、菊花、梅花三果、勾连、山水、人物(八仙、仕女、银河配、婴戏图)、风光(庐山十景、西湖十景、燕京十景),以及喜字、寿字、御句诗等多种文字装饰。

喜字常常是与青花淡描装饰在一件器物上。这种青花谈描双喜字的纹饰初步是从乾隆时初步出现的,到嘉道时期才逐渐多起来。

在嘉、道时期,凸雕的铁斑纹饰初步多了,虽然在乾隆时已出现,但数很少。这种铁斑纹饰,一般都装饰在哥瓷器物的口、耳、腰等部位上,俗称哥瓷铁花

归于影地绘画、移地轧道、彩地开光、绿里底及耳饰等,在乾隆时比较时兴的多种方法的瓷器斑纹装饰方法,到嘉、道时,更加广泛运用。

器物外型发生了一些改动,归于盘、碗类器物增多。归于瓶、尊等大型立体器物比较少了。此时出现了葵花口、四方口、六方口、八方口等方法。

由道光时初步出现了作为陪嫁用的五件一套的器物、(即一件瓶、两件将军罐、两件花觚)俗称五大件

嘉庆、道光款识方法

官窑年款是大清×× 年制六字篆书图书印章款,也有“××年制四字图书印章款,楷书年款较少。

民窑器物,大都无款,书写年款的只是极少量。其方法为大清××年制六字篆书图书印章款,或“× ×年制四字楷书款。

慎德堂为道光窑,以三字直款为佳。皆为抹红楷款,亦有金款。民窑还盛行家藏款,有退思堂行有恒堂,大都为青花、红彩楷书款。

嘉、道时期还盛行拷贝成化时期的年款。在一些器物底部刻划 成化年制豆于款”(即刻划年款后,用酱釉施在款上,形如豆干状),在哥瓷铁花器物上,多是这种豆干款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庆、道光时期瓷器鉴定要领
嘉庆至晚清的粉彩瓷器及其仿品
叶佩兰细说粉彩(中)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清代雍正粉彩瓷考赏析
清代嘉庆,道光瓷器特征
嘉庆时期的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