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导引
南山空同《道德经》导引
(众人读《道德经》,多是掰开了、揉碎了,一个字一个字的来解。然而“执微者,必失其著”本图将以总纲的形式,将《道德经》上下两篇的内在联系展现出来。人俗称,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却不知,其上篇共有九章,每章有各小节,先展现给大家,权当导引。)
部分篇节总纲原文概要
全文导引第一节名与实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也,两者同出而异名。
第二节天然道德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三节社会道德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第四节二者关系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第五节应守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一章:万物之理第六节生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第七节长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第八节收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第九节藏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功遂身退,天之道。
第二章:认知障碍第十节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第十一节有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节障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三节碍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第三章:聪明第十四节聪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第十五节明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第四章:虚实第十六节虚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第十七节实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第十八节表大道废,有仁义,故令有所属。
第十九节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二十节分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第二十一节辩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第五章:修言行第二十二节修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第二十三节言希言自然。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二十四节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
第六章:生化第二十五节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第二十六节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节二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第二十八节三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第七章天地人法第二十九节天然道德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第三十节地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第三十一节人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第三十二节法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八章:智慧第三十三节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第三十四节慧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九章:易第三十五节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第三十六节隐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第三十七节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下篇导引第三十八节德与行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第三十九节德之本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第四十节德之末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节德之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
第一章:得失损益第四十二节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第四十三节益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四节余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五节缺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第二章:认知障碍第四十六节去外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四十七节明内守不出户,知天下;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四十八节消知障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不为。
第四十九节得本性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第三章:知道修德第五十节生生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第五十一节生长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养之覆之。
第五十二节知本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见小日明,守柔日强。
第五十三节守道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第五十四节修德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第五十五节知道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第五十六节归真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第五十七节返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第四章:治国第五十八节为政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第五十九节治民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
第六十节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六十一节外交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第五章:道行德施第六十二节善为道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第六十三节行为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第六十四节不弃微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六十五节民得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家经典嘉言二十八句
《道德经》的哲学观点
《道德经》智慧:谦让
道德笔记 零二 |粉丝投稿
《道德经》第34章:4.“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展现道和圣人为何伟大。
道生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