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脂肪液化,伤口愈合的烦恼

    外科手术后,切口对合整齐,缝得很漂亮,可是在术后5-7天左右,部分患者在切口有较多渗液,皮缘不红不肿,也不痛,挤压切口有较多液体流出并可见飘浮的脂肪。有经验的医生会跟患者交待,这是伤口脂肪液化了,需要加强换药治疗。“脂肪液化”?什么情况?

    脂肪是什么?

    脂肪又称皮下脂肪,俗称“肥肉”。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体型越胖,脂肪层越厚,也容易出现脂肪液化。

        什么是脂肪液化?

    脂肪液化就是脂肪组织因为多种原因发生无菌性坏死,最终以液态物质排出,在伤口处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

    为什么会出现脂肪液化?

    多种原因可以引起脂肪液化。脂肪组织本身血运较差是易发生坏死液化的病理生理基础。体型肥胖者或脂肪较厚的部位(如腹部)更易发生。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易造成脂肪细胞热坏死;切口暴露时间较长,缝合时留有死腔、脂肪层缝合过密,术中持续拉钩挤压、反复钳夹等均易引起脂肪缺血坏死、液化。

   如何确定是脂肪液化还是伤口感染?

  肪液化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1)多发生在术后5~7天,大部分表现为切口有较多渗液。(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3)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及皮下组织坏死征象。(4)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一旦出现脂肪液化,如何处理?

首先需要排除感染的可能。脂肪液化不是伤口感染,但长时间渗出会造成伤口愈合不良,极易引起伤口感染。一旦发生液化应该尽早引流,加强换药。若渗液较少,通过换药就可使切口顺利愈合。若渗液较多,应及时敞开切口,保证充分引流。待肉芽组织新鲜后再行Ⅱ期缝合。糜蛋能迅速分解坏死组织使其变得稀薄,利于引流排除,加速创面净化。高渗糖在脂肪液化的治疗中也起了很大作用。红外线照射切口,保持切口的干燥有利于切口脂肪液化的好转。

                                  

脂肪液化能预防吗?

脂肪液化在手术中不能完全避免,但可以通过努力减少脂肪液化的发生。精细操作、仔细止血、缩短手术暴露时间,脂肪层切开时慎用电刀,术中可用湿盐水纱布保护脂肪层。脂肪层缝合不宜过密,不留死腔。手术结束时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冲掉已坏死脂肪组织,切除估计可能变性坏死的脂肪组织。若皮下脂肪组织过厚,估计有脂肪液化的可能,应预置引流管或引流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脂肪液化——伤口愈合的烦恼
术后换药切口流黄油,警惕脂肪液化伤口愈合不良
​脂肪液化是什么意思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如何处理?
探寻切口脂肪液化前因后果
手术开刀,伤口出现脂肪液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