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ilon骨折的3类手术入路,一文掌握!

胫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又称为Pilon骨折或者天花板骨折,AO/OTA分型为43-B或C型,常由高能量损伤的旋转或轴向暴力导致。胫骨远端软组织覆盖较少,损伤后软组织处理较为棘手,尽量减少软组织的二次损伤尤为重要。既往文献报道了有限固定和分期治疗的原则,伤后及时跨踝关节外固定可有效避免软组织进一步损伤。胫骨远端按手术分区可分为内、外、后三柱。内侧柱主要是胫骨内侧三角区域的延续,止于内踝尖和胫骨远端内侧关节面。外侧柱为胫骨前外侧三角区的延伸,包括胫骨干上的腓骨切迹,止于胫骨远端外侧关节面和Tillaux-Chaput结节。后柱为胫骨干骺端的后侧三角区的延伸,止于后踝,该部位高度低于前侧关节面。


图1:胫骨远端三柱,红色:内侧柱;蓝色:外侧柱;绿色:后侧柱


图 2:胫骨远端 AO/OTA 分型,A 关节外,B 部分关节内,C 完全关节内,Pilon 骨折 AO/OTA 分型属于43-B、43-C,43-A 不属于 Pilon 骨折

Pilon骨折冠状面的畸形提示该部位张力性和压缩性损伤。三种基本的损伤类型:(1)胫骨轴向破坏,腓骨完整;(2)胫骨内翻成角,外侧张力性破坏,内侧压缩性损伤;(3)胫骨外翻成角,外侧压缩性破坏。Pilon骨折的手术入路按位置不同可分为前方入路、外侧入路和后方入路三大类,本文就各种手术入路的不同适应证和技术要点做一叙述。

前方入路

1.(前方)微创入路(MIPO)

微创接骨板固定术(MIPO)主要用于关节外骨折(AO,43-A型)、胫骨远端骨折涉及小部分关节面(AO ,43-C1型)。微创入路因不暴露干骺端,可以避免软组织、骨折端血运的损伤。这种固定强度一般、允许有限的活动、可促进骨痂形成,虽然是非坚强固定,但可获得关节面解剖复位和完全稳定。有两种基本的手术入路,包括内侧、外侧入路,不过前外侧更容易损伤神经血管。

a. 内侧

患者仰卧手术台,一般可通过牵引复位,如果有些患者伴腓骨骨折(粉碎不严重),可在固定胫骨前固定腓骨,可在腓骨骨折部位切开入路,T型钢板固定。在内踝尖部由近端前侧向远端内侧做30mm斜型切口(图3A),也可向干骺端前方和关节面延伸,此切口有利于直接复位简单关节内骨折。可方便置入由内向外的拉力螺钉加压固定。如果存在另一平面骨折,则可在骨折处行有限切开。仔细分离皮下软组织,到达薄层的纤维组织,在纤维层和骨膜之间,用剪刀撑开,方便置入钢板。随后采用钻头导向器“固定”钢板的最远孔,作为钢板插入的手柄。将钢板置入薄层纤维组织层和骨膜间,并向近端滑动。

图3:内侧微创入路,A,内踝尖部切口,B.置入钢板至近端骨膜表明。C,置入标准非锁定钉(复位螺钉)间接复位骨折。D,骨折平面,不采用螺钉固定。E,闭合伤口。

通过触诊确定钢板在皮下胫骨边缘的位置,同时需要避免钢板滑向后侧,第一步需要准确判断钢板远端的位置,大约可延伸至内踝的一半,但并不到尖部。一旦确定,可以在C臂下通过克氏针临时固定。

第二步,处理钢板近端矢状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钢板近端切个小口,通过触及到或C臂下透视。此时应该确保骨折复位完成,尤其是恢复胫骨长度和避免旋转畸形,再采用一枚克氏针临时固定钢板近端。一旦钢板两端固定,必须处理骨折的任何屈曲或伸展畸形。如果存在伸展畸形,在骨折近端放置轧薄板(rolled sheet)。

相反,如果有一个屈曲畸形,轧薄板被置于骨折远端部位。此时通过C臂确定骨折墙后面是否对齐,若复位满意,则钢板未紧贴骨折处,采用非锁钉螺钉固定。若采用标准螺钉,可能将胫骨牵拉至钢板侧,并可能造成内翻或外翻畸形。若冠状面上存在轻度对线不良,可置入非锁钉螺钉作为“复位螺钉”矫正对位不良(图 3C)。以交替的方式采用锁定钉固定骨折近端、远端。

骨折部位不采用螺钉固定(图 3D),若之前采用了“复位螺钉”,此时应该取出,尽量避免骨折部位存在螺钉。在某些病例如果通过此有限切口,不能够获得复位,可在近端行斜行切口,有限的切开复位。以标准方式闭合切口(图 3E).

b. 外侧

前外侧 MIPO 可能损伤腓浅、腓深神经及胫前动静脉,钢板若没有紧贴骨膜可能压迫神经血管束,拧入螺钉时可能损伤这些结构。因此,MIPO 一般选择内侧入路,若需要外侧时建议有限切开显露神经血管结构。

2.前内侧入路(AO)

AO 组织推荐前内侧入路。该入路适应内侧柱骨折,可显露内踝、内中 1/3 处及前缘骨折,不易显露外侧柱,如需显露 Chaput 骨块及安放外侧板,往往过度牵拉软组织。

手术切口起自内踝尖,沿胫距关节内 1/3 弧形向上,沿着胫骨前缘向上延伸至 15 mm,注意保护皮下隐神经分支与静脉,全层牵开皮瓣,显露伸肌支持带,胫前肌腱内侧垂直切开显露骨折端,勿打开腱鞘(如图 4B)。

前方打开踝关节,标准操作整复关节面,关节面骨折可选择拉力钉固定,若压缩时需植骨,术中透视确保关节面解剖复位,前方常使用抗滑钢板。术中尽量使用单独拉力螺钉固定关节面骨折块,最后内侧柱锁定板固定(如图 4C),闭合切口。


图 4:前内侧入路,前内侧入路,A,切口皮肤,B,暴露深层,注意避免切开肌腱鞘,C,双钢板固定(前侧防滑钢板、内侧解剖钢板)。

3.前外侧入路

适应于主要累及外侧柱的 Pilon 骨折,包括前侧、前外侧 B 型骨折,外侧关节面 C 型骨折以及外翻暴露骨折需外侧支撑者,可显露外侧及前中 1/3。

患者仰卧位,切口始于踝关节远端4cm,沿腓骨前缘至胫骨骨折近端(图 5A),注意保护腓浅神经。推荐先不固定腓骨,有利于暴露和复位胫骨。接着沿腓骨前缘钝性分离至骨间膜,在骨间膜和前室之间的平面得到扩大;因此,前间隔室的肌肉可往中间牵拉(图5 B),这样可以避免前间隔室内神经血管束损伤。术中在关节平面可发现骨间前韧带和前外侧的Tillaux-Chaput骨折(图 5C),此类骨折(通常很大骨折块)常通过外侧暴露,复位和固定后侧关节面和后侧柱。

若关节面非塌陷应获得解剖复位,复位通常遵循由后侧至前侧,由外侧至内侧。常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自体松质骨植骨恢复关节面。在复位后侧柱和外侧柱时,应将前间室向上牵拉,更加充分暴露关节近端。此时采用小钢板固定腓骨(图 5D),前外侧解剖干部+拉力螺钉(3.5mm, 4.0mm, 5.0mm)固定,钢板接近远端关节面边缘,通过肌肉下到达胫骨外侧表面。最后常规缝合软组织和皮肤(图 5E).


图 5:前外侧入路,A,踝关节远侧4cm,沿腓骨前缘至胫骨骨折近端。 B暴露前骨筋膜和后骨筋膜室。 C ,前外侧Tillaux-Chaput骨折块。 D,小钢板固定固定腓骨。E ,间断缝合切口。

外侧入路

外侧入路除了皮肤切口(起自踝关节以远 3 cm)与前外侧入路略微不同,适应症与禁忌症、深层入路、手术技巧、操作均类似。

扩大入路

扩大入路适应三柱 Pilon 骨折,其他常规入路无法完全显露关节面粉碎性骨折。单一切口可显露内、外侧柱,单柱骨折 43-B 或 43-A 没有必要采用此入路。

切口起自内踝尖下 1 cm,横过踝,110°拐角沿胫骨外侧缘约 1 cm 向上延伸(如图 6A),注意拐角不可太小,纵向切口可根据需要延伸,外侧柱严重粉碎性骨折可在更外侧拐角。

全层切开,深层切开伸肌支持带,避免打开胫前肌腱鞘(如图 6B),全层皮瓣向内侧牵开,胫前肌向外侧牵开(如图 6C),打开关节囊,显露距骨及骨折端(如图 6D),整复关节面,一般顺序从后往前,从外往内,必要时植骨支撑,克氏针临时固定。

一般使用双钢板固定,重点是关节压缩面放置一块钢板,起支撑作用。胫骨固定满意后固定腓骨。


图 6:扩大入路,A,内踝尖端下10mm,横向绕过踝关节,向近端沿胫骨嵴外侧向近端切开10cm。B, 暴露伸肌支持带、胫前韧带. C, 全层皮瓣拉至中间,胫前肌腱拉至外侧. D, 软组织拉向外侧,暴露外侧关节面和Tillaux-Chaput骨折. E,钢板置入。F,Allgöwer技术缝合皮肤。

后方入路

后方入路一般适用于三踝骨折中有大块的后内侧或后外侧骨块(Volkmann 骨块),踝关节后方骨折一般累及后外侧,Hansen 称之为后 Pilon 骨折。但真正的 Pilon 骨折需要从后方 ORIF 吗?

一般来说,从前方 ORIF 就可完成后柱固定,在大多数情况,标准的前方入路可直接或间接复位后 Pilon 骨折。当 Pilon 骨折后柱严重粉碎时,可选择后方入路,通过直接纠正后柱的长度、成角及旋转,为前方骨折复位提供参考。

1. 后内侧入路

当 Pilon 骨折前方完整而后柱骨折时或 Pilon 骨折有较大的后内侧骨块时,后内侧入路可行。

患者仰卧位(对侧臀部垫高,使下肢外旋)或俯卧位,切口位于踝关节中心,在跟腱和胫骨后内侧缘之间(图 7A),切口近侧平行胫骨后内侧缘,远侧平行胫后肌腱。向深层分离皮下脂肪、浅筋膜、深筋膜(图 7B)。暴露胫后肌腱、趾长屈肌腱、胫后血管神经束,拇长屈肌腱(图 7C)。深部切开分离的间隔取决于大骨折块位置。

有些采用趾长屈肌和拇长屈肌之间,可之间暴露和保护神经血管束(图 7D)。采用后内钢板支撑固定后内侧骨折块,后内侧入路暴露不充分,钢板的位置应靠外侧,同时无法通过入路固定腓骨。

图7:后内侧入路

2. 改良后内侧入路

该入路可显露整个后方,无需过度牵拉软组织,入路界面在跟腱与拇长屈肌间(如图 8)。

图8:改良后内侧入路,Pilon 横断解剖示切口位于跟腱和拇长屈肌腱之间。


图9:改良后内侧入路,A切口位于跟腱内侧,B钝性分离横向肌间隔,C暴露深间隔室,和拇长屈肌内侧胫神经,D暴露完整胫骨干骺端后侧及骨折,E复位及内固定骨折,F暴露腓骨一定的长度,G暴露后侧近端。

一般固定后方选择长的小 T 型锁定板或 2.7 mm 重建板,钢板长度保证近端有双层皮质螺钉可靠固定在完好近端胫骨上,远端螺钉可选择短钉,为了不影响前方固定。

3. 后外侧入路

后外侧入路应用相对较多。患者一般选择俯卧位,踝关节后方骨折时可选择同侧臀部垫高仰卧位。该入路只能通过复位后外侧骨块间接恢复后方关节面,一些主要骨折块在后方时也可直接复位干骺端,恢复长度与旋转。

入路切口位于跟腱外侧缘与腓骨后外缘中间(如图 10A),近端延伸取决于后柱需要复位的长度。

小心保护腓肠神经,钝性分开深筋膜(如图 10B),腓骨长短肌牵向后外侧,显露平面在腓骨肌内侧、拇长屈肌外侧,通过向上剥离腓骨、骨间膜、胫骨后拇长屈肌(如图 10C),可显露腓骨后侧、后柱、远端平台(如图 10D)。

图10:后外侧入路,A切口选用跟腱外缘和腓骨后外侧缘之间,B暴露至腓骨肌腱内侧,C拇长屈肌外侧切口,D暴露胫骨后柱外侧,前柱和胫骨穹窿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科教程:Pilon 骨折如何选择手术入路
给大家介绍一下后Pilon骨折的治疗进展
Injury:经后内侧入路直接固定 后Pilon骨折的技术要点
一文理清 Pilon 骨折 3 种手术入路
早读 | 一文详解:Pilon骨折如何选择手术切口?
pilon骨折,7种手术入路如何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