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帖:寒兰栽培之关键

六、寒兰的叶姿色彩

兰人将寒兰的叶姿视为栽培鉴赏寒兰的要素之一。兰叶具有烘托兰花姿色的极为重要的作用,光泽显著的深绿色兰叶曾被视为寒兰鉴赏的主要对象。此外,叶面呈现黄色或乳白色等色彩条纹的寒兰被称为“柄物”(叶艺),形成独特的鉴赏价值。一般来说,叶幅大致分为宽叶、窄叶;叶型大致分为立叶、垂弧状;叶艺大致分为爪、复轮、缟、中透、虎斑等。

寒兰的兰叶寿命大致为10年以上,每株最少4片叶或5片叶,每盆以4~6株为理想。

寒兰的兰叶少见类似春兰叶缘的锯齿形叶缘,用手抚摸基本毫无凸起感,兰叶表面叶膜具有光泽。冬季,该叶膜骤然增厚,秀美光泽日益明显,令人顿生严寒之感。

寒兰的兰叶截面正中较粗的纤维管呈V字型,构成沟槽,而其沟槽越深则越易形成立叶,反之沟槽越浅越易形成垂叶。但是,施肥方式对叶姿形成也颇有影响,如多施骨粉等钙质肥料则易形成立叶,甚者将导致叶尖开裂。此外,如氮肥过多则易造成“徒长”,将导致兰叶寿命缩短4~5年。兰叶的脱落,一般并非由于病理原因,施肥不当将导致兰叶出现生理变化,数日之间兰叶由黄色变为茶色,进而从叶根处脱落。

一般来说,兰叶色泽受肥料和日光的影响较大,日照过强易于导致叶色发黄,光泽减退。阴养叶色较浓,而氮肥过多也将导致叶色过于浓绿。

寒冷季节的长时间强烈日照易导致兰叶发黑,而且难以恢复原态。野生地的野生寒兰每年一般经受几次降雪洗礼,然而对寒兰叶片毫无影响。但是据原产地兰人介绍,即使相同的自然环境,栽培于兰盆中的寒兰只能经受零下3度的严寒。著名寒兰产地高知地区大约每10年遭受一次寒流,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7度,寒兰多有损伤。万一整个兰盆遭遇冻伤之际,切忌慌乱,放任兰盆自行缓慢解冻为好,一般都可以恢复原态。

七、寒兰的根部结构

一般来说,局部呈白色或乳白色的兰根较为健壮,寿命亦长。由于植料不同,所以兰根的色泽各异。一株寒兰平均生出3~4条兰根,干养有时可以生出6条兰根,兰根的长度也可通过改变莳兰手法加以调整。某兰友曾经用废汽油桶种植寒兰,结果兰根一直延伸到了桶底。我本人曾把兰盆悬挂在阴暗不通风处,结果兰根仿佛“气根”般地接连从盆底伸展出来,经改善通风环境,兰根徒长状况得到了控制。由此可见兰根具有“喜气性”,或者可以说一般向潮湿方向伸展。 

此外,如果采用水苔种植,兰根则粗软直长,而采用白川沙等植料种植,兰根则棱角明显质硬。

观察兰根截面,可见中心柱芯,其周围可见柔软的根被细胞。如果兰根枯萎,则细胞水分消失,兰根具有调整水分平衡和极强的蓄水功能。如果截断新苗兰根顶尖的腐烂部分,截断处可以生出分根。

研究成果表明,兰根周围存在所谓“兰菌”及“VA菌”等根菌,兰根通过此类根菌的活跃繁殖与之产生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进而吸取并制造养分,完善自身的成长过程。

 

八、寒兰的栽培植料

最佳植料标准条件:

(1)PH值5.5~6.5的微酸性植料最适宜培植寒兰,寒兰野生地土壤的PH值为5.0~6.0,盆植过程中的灌水施肥将使兰盆植料的酸度递增,而酸度降至PH值4.0左右时将损伤兰根。

(2)蓄水、排水性能良好。

(3)为营造植料空隙比例,应选用可以造成稀疏空间的颗粒植料。

(4)为减轻兰盆重量,应选用轻质植料,但盆面植料除外。

(5)应选用适宜多年栽培而不易粉碎的植料。

(6)应选用易于吸水而且保湿的植料。

(7)价格适宜,便于采购。其中(6)最为重要。

一般来说,理想的植料一般由数种混合而成,专业花店的成品比较适合入门者。

常见植料特点:

(1)鹿沼土:较软,PH值5.5,干燥时不易渗水吸水,保湿性能较好。(2)硬质鹿沼土:酸度最为适宜,硬度、渗水保湿性能良好。

(3)桐生沙:较重,颗粒适当的商品较少,色彩微红者为佳,单独使用效果尚可。

(4)赤玉土:保湿性能良好,但近来灌水后不易粉碎的商品少见,一般用于盆面装饰。

(5)富士沙:空隙较多,但较重,多含铁质,酸度易变,多用于盆面装饰。

(6)日向土:销量仅次于鹿沼土,不适合培植寒兰,其中白色日向土的PH值高达7~8,近于碱性。

(7)日向赤石:颗粒小于日向土,小豆色,较软,酸度适中,排水性能良好,九州地区多用于寒兰培植。

(8)萨摩土:外观与硬质鹿沼土极为近似,保湿排水、酸度、硬度俱佳,寒兰大多采用此植料。

(9)轻石:品质极不稳定,不宜多用。

(10)烧赤玉土:微碱性,需适宜的水质配合,兰人一般搭配植料的十分之一左右使用。

(11)花岗岩:排水性能良好,易于兰根发育,但兰根较细、棱角较强。

(12)红砖瓦砾:过去常用,近来见少。

(13)土佐石:较为坚硬的碎岩石,保湿性能良好,耐干燥,较重。

(14)赤土:适用于大盆培植,灌水所需时间较长,兰根发育状况因莳兰技术而异。

(15)朽木:老朽松木截成适当尺寸消毒后使用,可掺入少量。

(16)贝壳:少量使用可预防植料酸性化,效果较好。

(17)桑木炭:保湿性能良好,但碱性较强;具有净化植料作用,少量使用效果极佳。

(18)水苔、山苔:掺入植料中适宜培植弱苗,但不宜超过1年,否则长势减弱。

上述植料都来源于大自然,但我认为植料还有继续改良加工的余地,兰人期待更加优良理想的植料问世。

九、寒兰兰钵

过去,所谓“猫足”钵较多 ,最近,细腰陶质兰钵增多,尤以吸水性能良好,原料类似植料的“京乐烧”为佳。现在,塑料兰钵日益普及,较为适宜培植寒兰,物美价廉。

因此,兰钵基本分为用于室内摆设和展示观赏的“观赏钵”和以塑料钵为主的“栽培钵”两大类。

十、兰钵放置场所

放置寒兰的理想场所可归纳为:

(1)东南朝向,午前可沐浴日光的场所。

(2)通风良好的场所。

(3)夏季,凉爽微风流通处,务须回避沥青和水泥产生的反射热。

(4)冬季,需放置于不超过零下3度的场所。

十一、寒兰采光条件

需用寒冷纱或遮光网遮光,尤需注意夏季日光直射。苇帘自身不导热,遮光效果极佳。

我曾参观过位于寒兰产地鹿儿岛的一位兰商的兰室,室顶葺瓦,只能接受室外间接光线,但寒兰长势良好。

十二、翻盆换钵

翻盆主要应该把握季节时期,3月和9月最为适宜。考虑到新芽分化、生长及开花等因素,3月当为最佳时期。但是,现实中随时都有必要翻盆换钵,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翻盆后的具体养护。

具体要点如下:

(1)须将植料于翻盆3~4天前浸泡清水中,换盆前一天用笊篱捞出备用。

(2)将植料分为小中大3种,小粒为大豆大小,用于兰盆上部;中粒为小指大小,用于兰盆中部;大粒为拇指大小,用于兰盆底部,配置比例为3、5、2。

(3)为预防病毒,每盆操作后需须消毒剪刀和双手,即在消毒液中浸泡2~3分钟,或在90度以上热水中浸泡10分钟左右。

(4)为预防根腐,应使用消毒剂消毒兰根。

(5)将兰盆置于通风良好的阴凉处1~2周,每天灌水。近年来,一部分兰人为了避免兰根尖端出现空根现象,不分植料颗粒大小一起使用,而且小粒植料比例较大。

翻盆换钵的周期一般为3~4年,但近年来有提早趋势,不少兰人小苗2~3年、大苗1年就实施翻盆换钵。其目的在于通过缩短翻盆换钵周期,努力为寒兰营造近似无肥栽培的环境。

十三、寒兰灌水周期

灌水周期主要由兰盆置放场所、植料、季节气候、兰盆大小所决定。传统的灌水周期一般为冬季间隔1周,夏季间隔3~4天,但近年来周期日趋缩短。一般认为缩短灌水周期有利于兰苗生长。

灌水时间,夏季为傍晚或夜间,冬季为早晨,以防夏季发生双腐,冬季发生冻伤,灌水后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我本人一般间隔1小时后重复灌水,这是为了防止兰盆中形成固定的“水路”,以及植料过干而产生的排斥水流现象,争取水流浸润盆内植料,具体理由如下:

(1)如植料过干将失去亲水性,导致兰盆内部分植料丧失吸水功能。(2)施过液体肥料后如通风不佳,盆面植料易生成绿苔,而绿苔部分的植料较难吸水。

(3)施过部分固体肥料后,虽然可以产生有益菌类,但这一部分的植料也较难吸水。

(4)掺入朽木的植料一旦过于干燥也较难吸水。

如果采用2次灌水法则可以缓解上述弊病,此外定期更换盆面植料效果也比较显著,有兴趣的兰友可以尝试一下。

十四、寒兰肥料

 不少兰人曾将无肥栽培视为理想,但我认为有必要通过施肥,最大限度地发挥寒兰自身的生长特性。因此有必要在适宜的生长阶段施以淡肥。

寒兰的根部大约在气温达到18度左右即4~10月间开始发挥机能,因此这一期间属于施肥的关键时期,然而平均气温达到25度以上时极易发生根腐现象,所以6月中旬至9月中旬不宜施肥,但近来不少兰人主张即使在这一时期也可以施以淡肥,并通过施肥后通风手段来预防根腐。

一般来说,3~6月间施以有机肥料或花宝等综合性肥料。虽然9~11月间氮肥固然必不可缺,但是应该改为磷肥和钾肥含量较多的综合性肥料。

十五、寒兰的催花方法

寒兰一般在11月间开花,而花芽的分化期大约始于6月下旬,这是因为寒兰自身敏感地察觉到夏至过后,日照时间将逐渐缩短,因此启动自身体内的荷尔蒙分泌机能,开始花芽分化。日照时间的变化对于花芽分化影响极大,适宜的日照与温度及寒兰的发育状态相整合而生成花芽。虽然花芽形成至开花吐芳期间每年气温多变,但是同一盆寒兰的开花日期基本不变。通常,立秋之后花芽破土,大约11月10日左右开花,大约需要95天左右。当然,由于寒兰品种不同,开花期甚至相隔月余,即所谓早开和晚开品种。

 一般来说,一株达到四片叶以上的寒兰新苗即可能生出花芽,而球茎即芦头的大小将左右花芽的长势,因为芦头是养分和水分的储藏库。寒兰栽培的秘诀在于如何使芦头至春分前后发育健壮。

寒兰的花色取决于色素结构,虽然色素构造属于寒兰自身固有的多样性,但是如何使寒兰完美地展现其固有的花色和花姿,这就是兰人莳兰的至高妙趣。

催花的要点如下:(括号中的要点百分比只是我个人的浅见)

(1)培育健壮的兰株(5%)

培育健壮的兰株事关重要,因为发芽至开花将消耗极大的能量,弱苗即使生出花芽,也只能开出一二朵小花。

(2)根据花色调整光照,加大温差(15%)

对于色花的红色、茶褐色、桃色、黄色的寒兰来说,晨光尤为重要。10月中旬后直射光线较为柔和,不会对兰叶造成任何伤害。白天气温宜保持在20以上,夜间以5~10度为宜,如果夜间温度达到15度左右,黄色和桃色易于开出更纱花,而红花易于开出红更纱花,单色花则易于出现斑点。

(3)增加湿度和灌水,减少通风。(10%)

增加空间湿度最为重要,因为湿度对于花茎伸展影响较大,为了使花茎更加挺拔,应增加夜间喷水频度,白天应注意保持匀速通风。

(4)配合花色及花型尺寸施肥(5%)、

早春季节宜多施氮肥,花芽萌生后宜施以磷肥和钾肥含量较多的综合性肥料。减少氮肥可以使发色鲜艳。

(5)调整花型(20%)

寒兰花朵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因此如果采光充足就有可能使花朵朝向均匀。花茎成长初期,其尖端较为柔软,可以自由弯曲调整,而花茎长成之后则难以调整。花苞长约2~3公分阶段,可以用手指调整其朝向,花瓣和捧心也可以加以适当调整。

十六、我的寒兰栽培观

寒兰栽培的理想环境与我们日常生活的空间环境相同,即夏季凉爽通风,冬季温暖湿润的场所,这种环境可以使兰株健康长寿。

兰株的正面应始终保持一致,花朵宜朝向分布均匀,致力于培育出充分展现寒兰自身固有特性的作品。此外,还应留意观察寒兰的花茎、色彩、形状、尺寸、舌色等,欣赏寒兰自身固有的多姿多彩的特色。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墨兰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你墨兰花怎么养
兰花的翻盆的方法
如何养兰
“两招”杜绝兰空根
怎样养好兰花及养兰忌戒
兰花“秋季”翻盆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