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80年前,鲁迅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来反驳汉奸文人提出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论调。鲁迅在文中指出失掉自信力的只是那些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的“中国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历史总有相似之处,时至今日也不乏这样的论调,好是外国,呲必中国。诚然,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但正确认识自己,绝不是一味地贬低与抹黑。一个连自己都看不起的人不会有发展,一个失去自豪感的民族又怎能有未来?

和鲁迅先生不同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新时代。我们的祖国,历经磨难之后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在五千年长河中,它创造了璀璨的文明,现在正在创造着新的历史。我们的祖国,几经沉浮,没有被挫折打倒,没有被艰难压垮,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奋发图强,在前行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在探索中辩明了自己的方向。它变得越来越从容,越来越坚定,越来越自信。

这种自信,来自文化的丰厚,来自精神的力量,更来自道路的选择。

我们的自信,来自文化的丰厚。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在奔流不息、悠长亘古的黄河岸边,中华文明开始繁衍生息。这条文化长河流淌了五千年,没有间断,滋养了中华大地,孕育出灿烂的文明。在这条绵延的文化长河中,闪燿着先哲们的思想:儒家的仁爱主张,道家的无为之说,墨家的兼爱胸怀,法家的法治精神。它们启迪着我们的心灵,奠定了我们的生命基石。在这条绵延的文化长河中,显示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四大发明、天文历法、绘画戏曲、诗词歌赋,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美的愉悦。这是我们祖国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的气质,是我们不能割舍的“本”和“根”。

在今天开放的全球化背景下,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进攻,面对“韩流”文化的崛起,一些中国人妄自菲薄,漠视传统,数典忘祖,失去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还有一些人保守自大,固步自封,拒绝接受外来的文化。这些都不是正确的态度。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信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自身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对文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真正的文化自信应该是既有坚守也有批判,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珍视自己的文化,礼敬别人的文化,在尊重与包容中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

我们的自信,来自精神的力量。中国精神是推动民族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力量源泉。它是“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高洁品质,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风骨气节,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责任担当。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下狱受刑之后,遭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和耻辱。身处逆境,司马迁没有消沉,没有苟活,而是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坚守理想,历时13年,最终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这部书不仅是对历史的忠实记录,也闪耀着司马迁的人格光芒。《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永往直前。

南宋著名将领文天祥在自己的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义无反顾地站出来,捐献出家里的财物充当军费,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与元军对抗。后兵败被俘。他在元人的监狱中度过了三年,面对元军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没有丝毫动摇和屈服。行刑前,文天祥面朝着方南方拜了几拜。“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对祖国的赤胆忠心,日月可鉴;浩然正气,充斥天地。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凝聚起了中国人民的力量。

鲁迅先生在文中为什么认为中国人没有失去自信力呢?他说,正是因为“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脊梁。正是由于中国脊梁的存在,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生生不息。

精神的光芒可以穿越时空,跨过沟壑,驱散黑暗,照亮前行之路,开启心灵之门。中国人民不断从中汲取力量,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它们一脉相承,彼此辉映。

我们的自信,来自道路的选择。古往今来,自由、平等、民主、和谐一直是中国人民追求的社会理想。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世界,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政主张,再到太平天国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美好愿望。描绘了一个又一个理想社会。

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无数志士仁人上下而求索,为之振臂呐喊,为之奋斗牺牲。谭嗣同,维新派代表人物。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走变法维新、学习西方的道路。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4岁。临刑前在监狱墙壁上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壮语。林觉民,民主革命人士,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被俘。被关押几天,林觉民滴水不进,最后慷慨就义,年仅24岁。在广州起义的前三天留下了《与妻书》,“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表明自己舍生取义的决心。方志敏,中国共产党员,1935年在战斗中被捕。在狱中,他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祖国无限的深情,对祖国的前途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民族英雄,在道路的探索中,他们跋山涉水,出生入死,只为坚守心中的理想:让祖国独立富强,让百姓安定富足。今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在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制度,人民成了自己的主人,成了国家的主人,活出了尊严;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终于摆脱了外来的侵略和压迫,恢复了独立主权,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的祖国,开启了新的篇章,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人民安居乐业,正在迈向小康,实现中国梦。我们的祖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不断地探索中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道路。

鞋子合不合脚,穿的人最有发言权。道路正确不正确,只有中国人民最清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未来的路还很长,困难还很多。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有8200多万人口处在贫困中。但无论前进路上还会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无论四周有多少聒噪杂音,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选择,坚守自己的道路,坚守自己的文化。

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在黑暗几近绝望的岁月里没有,在漫长艰难的跋涉中没有,在今天的和平盛世里更不会。历史映照现实,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稳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踌躇满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从容自信。千载难逢在今日,中国圆梦正当时。拨开云雾,坚定方向,未来掌握在每一个中国人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这么强调文化自信
【网络中国节•端午节】传承屈原精神 增强道路自信
【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张玉东||洄溜滩头寻根脉
自信——文化自信
《必由之路》第六集“兴国之魂”解说词  摘抄
以文化自信重塑中国精神昂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