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笔记24-越变,越不变

理论

首先,我要讲两个关于改变的概念: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这一段听起来比较抽象,但是很重要,请你务必保持耐心听下去。

第一序改变,指的是一个东西的状态改变了。一辆车是停着的,现在我把它启动了,这就是第一序改变。我这个假期每天都在玩,不想写作业,现在假期快结束了,我必须得写了。这也是第一序改变。我对另一半不够关心,从今天开始,要对她好一点,这还是第一序改变。类似于这些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东西或者这个人没变,只是从 A 状态切换到了 B 状态。

第二序改变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这个东西或者这个人,本身发生了变化。

刚刚我们说,我们把一台汽车发动,这是第一序改变。现在我们把这辆汽车拆了,做了改造,改成一艘气垫船,它就是第二序改变。我这个假期每天都在玩,拖到假期快结束才开始写作业这是第一序改变,现在,我要彻底变成一个勤快自律的人,假期一开始就自觉完成作业,这是第二序改变;我对另一半不够关心,对她好一点,这是第一序改变,我要彻底变成一个体贴的人,自然而然地关心她,这是第二序改变。

用一种比较抽象的方法来说:第二序改变,就是第一序改变的【模式】,发生了改变

放回人身上,我这个假期一直在玩游戏,现在快到 Deadline 了,我开始写作业了。这是第一序改变。但是现在我想成为一个勤快的人,不要每次都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写,这个目标就是第二序改变。它要改变的是,【我在什么时候玩游戏什么时候写作业】的模式。

是不是有一点烧脑?没关系,你只要记住一件事:第二序改变比第一序改变,更难。

你想,我们通过按电灯开关,让电灯亮了,这是第一序改变。小孩子都能完成这个改变。但是如果我们要改变灯光亮暗的模式,比如把它从一个开关控制的电灯变成一个声控灯,那就要了解它的内在构造,重新组装线路,不只是改变它的状态,而是改造这个东西本身,那就需要一个对电灯相当有研究的工程师来完成。

那么,把这两种改变平行对应到人的身上,就会发现一件很惊人的事:

很多时候我们想要实现的是第二序改变,也就是改变我这个人。但是我们往往用第一序改变的方法。这就好像我们想要改造一个电灯的线路,却让一个小孩子反复地按开关。

那样的话,再怎么按都是不会有用的。

比如前面举的例子,我想变成一个勤快自律的人。这是第二序的改变。但我用的方法是什么呢?我对自己说,我不要玩游戏了,我现在就开始写作业,OK,我可以做到。但这是第一序的改变啊。大家理解吗?我改变的是这一刻的状态。如果把这个状态坚持下去,是不是就可以变成第二序的改变了呢?我就变成了一个勤快的人?——很遗憾,坚持不下去。

为什么?因为我改变的模式没有变:我为什么想改变自己?因为我对自己积累了很多的不满,当我开始写作业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好一点了,没有那么不满了。当我按时写完的时候,就松了一口气,心想:可以好好犒劳一下我自己了。怎么犒劳呢?就去打游戏。

你看,这里的循环出现了,最终又回到打游戏。

第二序的改变没有发生。因为我对自己不满的模式没有变,就算状态暂时变了,但我还是在用对自己的【不满】来督促自己,那这个模式就不会变。我反复按这个开关,不断地提出要求:写完作业也不许玩游戏,因为我对自己非常不满!再坚持,因为我还是不太满意,坚持一次,不满,坚持两次,还是有点不满……坚持得越多,我对自己的不满就越少。那结果迟早会回到过去的状态,总有一个时刻我会对自己说:差不多了,我可以犒劳自己了。

用第一序改变的方法试图促成第二序改变,几乎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困境。

我推荐过一本书,叫做《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它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心理学领域中影响力排名很靠前的一本书。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第一序改变是在解决问题,但恰恰是「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模式,构成了我们在第二序层面上不变的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越变,越不变。

我们遇到问题,经常有一个习惯性的解决方案,比如一个人抽烟,他觉得这样很不好,跟老婆也经常为这件事吵架,他就戒烟,这就是他解决问题的方案,第一序的改变。

但是你一问他,戒过多少次烟?他说戒了 180 次,也没戒掉。他改变的模式是怎样的呢?他每一次发起戒烟,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但是戒掉两三天,他的自责、焦虑减少了,老婆从前很烦他,戒烟之后夫妻关系缓和了,这就是问题解决了。那么他戒烟的动力也就消失了。

所以,你看,他解决问题的模式始终没变。他还会继续抽烟。

再举个例子,一个妈妈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自信,她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不断地鼓励这个孩子,这是第一序的改变。但是很奇怪,这个孩子始终不自信。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我从来没有靠自己解决过问题,都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才能解决。」这时候,【靠妈妈的鼓励才能解决问题】就成为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不变,就导致了孩子不自信的问题始终存在。

你想一想这个道理,是不是很惊人?

以为找到了好办法解决问题,反而维持了「问题只能这样解决」的模式!

事实上,我们有很多自以为是在解决问题的行为、目标、计划,像是督促自己或者对方变好,短期内也确实有效,但长期来看,恰恰是导致问题周而复始循环的重要因素。

结语

再次回到课程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你做对了什么,让问题维持不变?现在我们可以用更清晰的概念,来梳理这个问题了。你有没有产生一些新的发现?

也可能你已经发现了,你平时一次又一次解决问题的行为,刚好就是一个模式,而它在问题周而复始的呈现当中被维持下来。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很好,说明你已经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不过,紧接着你会产生一个新的疑问:如果持续在第一序改变上发力,是在维持第二序的不变,那么到底该怎么做,才能促成第二序的改变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看清真正的问题,实现真正的改变(上)
为什么把电灯开关关了,漏电开关还是跳闸了呢?
电灯关灯后闪烁,墙壁开关故障的维修办法
电灯开关零线火线怎么接线?接反了会有什么后果?
为物联网不断前行的蓝牙Mesh
特斯拉原理悬浮电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