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家精要丨郑毓琳:热凉补泻与针刺八法


作者简介

郑毓琳,男(1896〜1967),河北省安国县北娄村人。自幼跟随其叔祖郑云祥学习针药。后拜其舅父曹顺德为师,又拜博野县南白沙村霍老顺为师,霍老先生于针灸、气功颇有造诣,尽得其传。1953年郑氏与长子郑魁山在北京开设中医诊所,1954年3月应华北中医实验所邀请为针灸医师,同年10月至临终一直任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针三室主任。郑魁山、李志明、尚古愚、王德琛、吴希靖、杨润平、魏明丰、金仁琪等10余人,先后拜郑氏为师,并协助郑氏整理10余篇论文发表,如针刺治疗视网膜玻璃体出血的疗效观察(1958年获卫生部奖〕,针刺热凉补泻手法治疗痹症102例疗效总结等。


一、学术特点和医疗专长


郑氏注重热凉补泻手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临证针刺八法,施针时重用左手,左手与右手互相配合,认为得气和气至病所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他提倡针刺与气功相结合,主张临证取穴,穴少而精,治疗中风半身不遂、胃脘痛、哮喘、崩漏、小儿积滞等疑难杂证疗效满意,针治眼病尤有独到之处。

1
注重热凉补泻手法

郑氏领悟《素问·针解篇》“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之旨,认为针治之要,是辨清虚实,分别施以补泻之法,无犯“虚虚实实”之戒。从实践中,郑师总结出简化的热冷补泻手法。


(1)热补手法:左手食指紧按穴,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刺入穴,先浅后深,慢提紧按,务令气至,在酸胀感觉基础上,持针下插1〜2分,然后拇指向前捻转3〜5次或9次,就有热胀感觉,若无,依前法再做2〜3次,多数患者就能出现热胀感觉,出针后揉按穴位。如针刺过程中,患者感觉迟钝,可令患者以鼻吸气,口呼气5〜6次,另外也可配用震剖术,拇指向下刮针柄1分钟,以达取热目的。本法适用于脏腑经络的虚、寒证。


(2)凉泻手法:左手食指紧按穴,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刺入,先深后浅,紧提慢按,务令气至,在麻胀感觉基础上,将针向上提1〜2分,然后拇指向后捻转2〜3次或6次,就有凉麻感觉,若无,依前法再做2〜3次,多数患者就能出现凉麻感,出针后不揉按穴。如遇到感觉迟钝的患者,可令其口吸气,鼻呼气5〜6次,同时亦可配用震刮术,拇指向上刮针柄1分钟。本法适用于脏腑经络的实、热证。

2
总结运用针剌八法

郑氏根据《针灸大成》载“赤凤迎源”、“青龙摆尾”、“苍龟探穴”、“白虎摇头”、“龙虎交战”等按动物形象描述的补泻手法,结合临床,不断揣摩,不断实践,总结出了八种临床针刺补泻手法,即二龙戏珠、喜鹤登梅、老驴拉磨,金钩钓鱼、白蛇吐信、怪蟒翻身,金鸡啄米、鼠爪刺八种手法。


(1)二龙戏珠: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耍龙灯时二龙戏珠一样动作,故名二龙戏珠。操作方法:施针时使针刺感觉分两条线传导,包围眼珠为目的。如针刺太阳穴时,左手食指紧按穴,右手持针速针或捻转进入穴,针到一定深度,得气后,针尖先向上眼睑的方向提插或捻转,使热胀或凉胀的感觉传到上眼睑,至目内眦处,再使针尖向下眼睑的方向提插或埝转,使热胀或凉胀感觉传到下眼睑,至目内眺处,包围起眼珠。此法用于针太阳穴治疗一切眼病。虚证用热补法;实证用凉泻法。


(2)喜鹊登梅: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喜鹤在梅树枝上歌舞,头尾上下活动一样动作,故名喜鹊登梅。操作方法:施针时用推垫的手法。如针攒竹穴,右手食指紧按穴,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进入穴,得气后,右手拇指持针柄,中指推垫针体,使针柄、针体和针尖上下的摆动,补法摆动9次;泻法摆动6次,似喜鹊登梅歌舞,使热胀或凉胀感觉接连不断的传入眼内。此法治疗眼病针攒竹、鱼腰、丝竹空穴等;针耳门穴治疗耳鸣、耳聋;针下关穴治疗牙痛等。虚证用热补法,实证用凉泻法。


(3)老驴拉磨: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老驴拉磨一样的动作,故名老驴拉磨。操作方法:施针时用推盘手法(与古法盘针术相似)。如针头维穴时,左手食指紧按穴,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进入穴,得气后,将针提到皮下,似推磨一样的推转针体,可连续推转几次。热补法推转9次,推转的角度小;凉泻法推转6次,推转的角度大。此法针头维穴治疗头痛,针期门穴治疗肝气郁滞,针章门穴治疗痞块。虚证用热补法,实证用凉泻法。


(4)金钩钓鱼:系指施针的操作方法似游鱼吞饵,与鱼钩上提的动作一样,故名金钩钓鱼。操作方法:施针时行小提抖术。如针膻中穴,得气后,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向前捻转多些,即得滞针现象,此似游鱼上钩吃食一样;右手持针柄,提着滞针的肌肤微微的拉抖几次。补法连拉9次,泻法连拉6次。此法针阳白、颊车、太阳治疗口眼歪斜;针膻中、中庭治疗肝郁气滞、胸痹。


(5)白蛇吐信: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白蛇吐信一样,用两枚针齐刺入穴位中,故名白蛇吐信。操作方法:施针时用两枚针齐刺。如针曲池穴时,左手食指紧按穴,右手持两枚针速齐刺捻转进入穴,得气后,行提插术,似白蛇吐信似一伸一缩。二枚针同时上下提插。补法行慢提紧插9次,泻法行紧提慢插6次。此法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痹证、四肢麻木等症,针肩髃、曲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大椎、脾俞、肾俞、关元等穴。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


(6)怪蟒翻身:系指施针时操作手法似怪蟒翻身回头的动作,故名怪蟒翻身。操作方法:施针时行搬转术的操作方法。如针肝俞穴时,左手食指紧按穴,右手持针速针或捻转进入穴,先令气至,有了麻、胀等感觉时,右手拇、中、食三指持针柄,由下向上搬转针柄,使针体呈半圈形角度,由左向右捻转,似怪蟒回头翻身样,行凉泻手法。此法针肝俞、胃俞治疗肝胃不和。


(7)金鸡啄米:系指施针时的操作手法似小鸡啄米样动作。故名金鸡啄米。操作方法:施针时行小提插术。如针曲池穴时,左手食指紧按穴,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进入穴,为了催经气速至,行小提插术,寻找感觉,似小鸡啄米样,鸡头上下动作。此法针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治疗小儿麻痹;针中脘、关元、气海治疗小儿遗尿症。


(8)鼠爪刺法:系指施针术后,皮肤表面留下似小鼠爪印的痕迹,故名鼠爪刺法。操作方法:施针时用五枚、三枚或七枚普通毫针,长1寸或1寸5分。将针柄缠在一起或术者右手拇、中、食指持拿五枚或七枚针进行点刺,或直接刺在肌肤的穴位上,或刺在病灶部位,刺后皮肤表面留下5或7个针印,似小鼠爪印一样。此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疾病,如食积、乳积和疳积等,针大椎、肝俞、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三阴交等穴。

3
针刺与气功相结合

气功的关键是调心守神,以增强真气,而针刺之要是“手如握虎,远近若一,如临深渊神无营于众物”;练功者意守于机体某一部位,引丹田之气聚于此处,以刺激、调动机体内在的抗病机能,调整阴阳。气功师发放外气治病,亦是以医者之气补病者之气的不足或调整其紊乱之气,使失调的机体趋于平衡而祛病强身,针刺作用于腧穴上,通过经络的调整功能(经气),调节脏腑经络的阴阳平衡而防病治病。许多身怀绝技的针灸师对气功多有较深的造诣,他们体会到,针刺结合气功,不但进针无痛,易于体察针下气感,而且易于得气和气至病所,疗效髙于单纯针刺。郑氏非常重视气功和针术的结合,以为练气功是针灸师的一项基本功,强调练三关(肩、肘、腕),以利气的通门,临证多年悟出针刺手法的要领是意气相随,刚柔相济。他在临床施针时,调心守神,以意提丹田之气从胸到肩、肘、腕,经医者手指由针体到病人体内,是医者的内气,通过发放外气,而发挥针刺与气功的双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病人机体的自稳调节机能,因而取效迅速。


二、医案选


例1:青盲(视神经萎缩)

张XX,男,40岁,已婚,会计,门诊号828476,1958年3月16日初诊。


患者于十年前始觉双眼视力减退,呈渐进性,曾在某院诊为“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屡用中、西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详),效不显,而来我所就诊。症见:视物模糊,眼极易疲乏,伴头痛,目痛,眠差,胃纳尚可,二便调。检查:神淸,面色萎黄,视力右0.3,左0.4,眼底检査见双眼视乳头颞侧呈淡黄色,边缘清楚,生理凹陷及视网膜血管正常,双眼视野检査,均有中心暗点,苔白根腻,脉缓尺弱。脉症合参,证属瞻视昏渺,恙由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濡养所致。治宜滋补肝肾,活血明目。


处方:风池、曲鬂、瞳子髎、攒竹、肝俞、肾俞。


治疗经过:针用热补手法。针风池穴,务使热胀感传到眼区,针太阳穴,用“二龙戏珠”之法,使热胀感分别沿上、下眼睑传导。经针14次,视力恢复至右0.6、左0.5,共针56次,诸症基本消失,视力右0.9、左0.8,眼底及视野复查,均为正常之象。


【按】视神经萎缩属于祖国医学瞻视昏渺范畴,主要由肝肾两虚和气血不足所致,中、西药物治疗,收效不大,而针刺治疗本病,疗效颇为满意。风池系胆经穴,是手、足少阳经、阳维脉之会穴,为治眼病之要穴,故以其为主,针用热补手法,务使热胀感传到眼区,配用其它各穴,共收滋养肝肾,活血明目之功。


例2:失明

彭XX,男,27岁,干部,已婚,门诊号8674,1958年7月28日初诊。


患者于四月前觉双眼视物模糊,逐渐加重,以致右眼“失明”,曾先后在长沙市立医院、湖南医学院求治,诊为“眼底出血”,“右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治疗不效,来我所就诊。现症见:右眼“失明”,发胀,左眼视物模糊,歪斜变形,睡眠、饮食及二便均可。检査:精神萎靡,形体消瘦,右眼结膜充血,眼底检查右眼玻璃体混浊溢血,有大块紫褐色浮动物,看不清眼底;左眼玻璃体轻度混浊,能模糊见到视乳头,色稍红,下侧有脉络膜萎缩弧。视力右0.01,左0.1,血压120/100mmHg,苔薄白,舌质微红,脉沉弦。脉症合参,证属云雾移睛,恙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迫血妄行所致。治宜补益肝肾,凉血活血明目。


处方:风池、太阳、曲鬂、攒竹、肝俞、肾俞、内睛明。


治疗经过:针用热补法,留针片刻,隔日1次,针后患者感觉眼内发热为宜(持续1〜2小时),如眼内太热时,针大椎用凉泻法,肝俞、肾俞每周针1次,用热补法,九诊后,视力增至右0.2,左1.2,眼胀感消失。守方续治,疗程间隔五〜七天,共针225次,视力右0.6,左1.5,眼底复查已结痂,一年多未再出血。


【按】云雾移睛,包括西医的眼底出血等病,“急则治其标”,故取风池、太阳、攒竹、曲鬂,针用补法,使眼内持续发热1〜2小时,能收降火止血之功,但应注意火候,如眼内过热,恐有迫血妄行之虞,故针大椎,用凉泻手法,使热度下降。热补肝俞、肾俞治其本,这样,标本兼治,使精充火消,瘀除目明。


例3:胃脘痛(十二指肠溃疡)

左XX,女,25岁,已婚,工人,门诊号2524,1955年9月8日初诊。


九年前患者原因不明出现胃痛,伴恶心吞酸,反复发作,秋冬更甚,近二年病情逐渐加重。曾服中、西药,未见大效。故来我所就诊。现症见:胃脘疼痛,每于饭后2〜3小时发作,疼痛剧烈,时呕恶,泛酸水,劳累或情绪急躁时加重,伴头痛、眩晕,大便呈褐色。检査:面色萎黄,形体消瘦,体重45公斤,肝脾(-),章门及中脘穴压痛明显。粪便检査见便呈绿褐色,潜血(++),X光钡餐摄片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脉症合参,证属胃脘痛,恙由肝郁气滞,瘀血内结,脾胃之气不足所致。治宜疏肝理气、化瘀止痛、健脾益气。


处方:上胺、中脘、章门、气海、内关、足三里、公孙、内庭、胃俞、脾俞、曲池、合谷、血海。


治疗经过:每次腹部取1〜2穴,上或下肢取1〜2穴,用平补平泻法,使针感上传导至胃部为佳,取脾俞、胃俞穴,用热补法,使热胀感觉向腹传到胃部。三诊诸症减轻,六诊胃脘痛基本消失,饮食增加,共治疗2个月,22次,诸症尽失,粪检大便潜血(-),胃液分析总酸度及游离酸度均恢复正常,X光钡餐摄片复查表明,球部溃疡已不明显,基本治愈,停诊观察。数月后,患者告知病情稳定。


【按】胃脘痛多因肝郁气滞,虚寒犯胃和瘀血内结所致,治法颇多。本例病程九年,屡经中西医治疗,病情反复加重。郑老辨证为肝郁气滞,瘀血内结,脾胃之气不足所致,本当以凉泻法为主,但因久病体虚,泻之恐更伤脾气,故改拟平补平泻之法为主,配以热补手法,此乃临证灵活变通,读者当细究之。


例4: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

彭XX,女,30岁,已婚,干部,门诊号20393,1961年5月3日初诊。

患者于十八年前起一直行经时量多,经期延长,曾在北京协合医院妇科检查,诊为:“无排卵性月经”,屡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著,而来我所求诊。症见每半月行经1次,量多似小便,色紫黑,腹胀不痛,行经持续2周,伴心悸,气短,纳差,腰酸腿较,婚后12年,一直未孕,爱人身体健康。检查:发育及营养中等,面色萎黄,白睛发青,唇淡,舌光苔剥,质淡,脉弦细。血常规检查:血色素6〜8g,红细胞280万/mm3。脉症合参,证属崩漏,恙由气血双亏,脾不摄血所致。治宜健脾固摄,调补肝肾。


处方:脾俞、胃俞、肝俞、肾俞。

治疗经过:经用热补手法,隔日1次,针10次后,精神好转,食欲増加,经量比针前减少,持续十天干净。守方续治,力求针后有温热感觉,共计25次,经量正常,经期四天,无何不适,前后两等月经间隔三十天,为巩固疗效,嘱每周针1次,连续三周,临床治愈。


【按】崩漏是妇科常见病,其因有气血两虚,脾不摄血,或肝肾不足或瘀血内停,针刺治疗效果尚满意。本例病程长,迁延不愈,气血俱虚,郑师遵“缓则治其本”之旨,据《标幽腻》“温补使气血依归”,独取脾俞、胃俞、肝俞、肾俞之意,针用热补手法,使气足血旺,病自除矣。


例5:哮喘〔支气管喘息)

方XX,男,33岁,已婚,工程师,门诊号5322036,1958年10月23日初诊。


患者自五、六岁起,常发咳喘伴喉部哮鸣,痰少,色白,冬季发作频繁,每因感冒而诱发,曾到几个医院就诊,诊为“支气管喘息”,先后用过“氨茶碱”、“麻黄素”、“副肾素”、“地塞米松”等药,仅能稍有控制,需数天方能缓解。近一个半月,病情加重,頻繁发作,故来我所求诊。症见气喘,喉部哮鸣,咳嗽,痰少,色白,胸闷,呼吸困难,纳差,检查:神志清楚,咽稍红,听诊肺部有少量散在干啰音,心(-),舌光无苔,脉弦数,胸透见肺纹理稍增粗。脉症合参,证属哮喘,恙由素体偏虚,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所致。治宜扶正固本宣肺散寒,化痰理气,止咳平喘。


处方:大椎、陶道、风门、肺俞、脾俞、肾俞、天突、膻中。

治疗经过:大椎、陶道,针用平补平泻法,风门、肺俞、脾俞、肾俞针用热补法,灸天突三壮,膻中五壮,均隔姜灸,当时患者即感轻松,气喘稍减。二诊继续按上法针灸2次,咳喘减轻,已能平卧。三诊时患者诉白天咳喘显著减轻,惟夜间仍有增重趋势,穴法同前。四诊去灸法,除取上穴外,另加幽门、中脘,针用平补平泻法,气海针用热补法,针后咳喘渐平,肺中啰音消失,夜间仍有轻微咳嗽,此后改为二〜三天针1次,以巩固疗效。前后共治疗10次,咳喘全平,饮食起居如常,临床治愈。经追访二年,除冬季气候剧变时偶有轻度发作外,其间从未大发作。


【按】哮喘多因素体偏虚,风寒外袭,痰湿内蕴所致,久则伤肾,治疗颇为棘手。郑氏治疗本病强调标本同治,扶正祛邪兼顾。风门、肺俞针用热补法能宣肺散寒而平喘;中脘、丰隆化痰止咳,天突、膻中针灸并用,顺气化痰定喘效佳;用热补法针肾俞、气海,补肾培元以治其本;诸穴合用有宣肺散寒,理气化痰之功,故收咳止喘平之效。

(※李志明等整理,郑尨山、王德琛、吴希靖、杨润平、魏明丰及刘志顺等参加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从豁教授临床常用穴方总结
陆瘦燕医案
郑魁山 | 独家经验方(二)
金针王乐亭常用针灸方
名老专家临床经验丨规范补泻手法 改进灸疗方法
陆瘦燕、朱汝功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