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火枪时代战斗方式的几点看法

 好吧,我痴迷燧发火枪是众所周知的,那整齐划一的动作和开火时如同炒豆般的射击声无论何时都让人荷尔蒙分泌加速。不过大概很多人都看不懂那个时代的战斗方式——好看是好看,但不觉得很傻么?那我接下来就来解开大家心中的疑问。

 

    问题一:为什么对方开火了仍然在前进而不停下还击?

    其实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都以为17、18世纪的前膛燧发枪和现在的枪差别不是很大,不,错了,差别大的不是一点点。那时火枪虽然和现在的枪械一样被称作枪,但是准头实在差太多了。当时大多数的前膛枪都没有膛线,射击精度惨不忍睹,基本上出了50米就开始偏了,出了100米就不知道往哪里飞了。

    以普鲁士1782型滑膛枪为例子,在射击一个10英尺宽6英尺高(3.05×1.83m)的目标时:

    距离                           命中率

    100步(76米)                  60%

    200步(152米)                 40%

    300步(228米)                 25%

    这是在理想状态下(不考虑其他因素),以欧洲最精锐的普鲁士步兵使用当时制作工艺相当考究的普鲁士1782型滑膛枪射击得出的实验结果。

    考虑到当时很多士兵都是没开过几枪的新手,外加制作的很糟糕的枪膛,以及在战场上烟雾,恐惧,噪音等因素对士兵心里的影响——“500人在100码(91.4m)的距离上对一个进攻中的步兵纵队(column)进行两次齐射,理论上可以命中500到600发。可是根据各国军队的经验,战场上能命中150发就已经是最佳成绩了。当时滑膛枪理论上的有效射程为300步长,实际上在这个距离射击完全是在浪费彈藥。”

    这么说大家可能就明白了,没错,当时的火枪就是离得越近打的越准。打个比方——A军100人列队向距离200步向前进的B军100人射击,干掉对方40人,如果B军停下来还击,也就只能干掉A军40人。但若B军没还击,继续前进到100步再还击(18世纪前膛枪射速每分钟2到3发,20到30秒足够推进76米了),则可以打死A军60人。以60比40的优势,无论继续对射还是直接刺刀冲锋都没有输的道理。

    受到攻击停下还击那是线膛枪特别是后膛线膛枪普及以后的战术,在那时才需要考虑前进中的掩护和反击问题,这是由特定时期的特定战术决定的。说到底火枪时代消耗的还是人而不是子弹。

 

    问题二:交火时为什么总是让对方先射一轮然后再还击?

    这其实是上面那个问题的衍生。也就是既然在对方前进时射击不合算,那等他停下来再射击总行了吧?于是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方慢悠悠的前进并停下来,等对方射击完一轮后才还击,这样不是很吃亏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火枪时代大多数国家步兵标准展开队形时都是排成3排(有些国家排成4排),这样的话如果第一排有人中弹倒下,后面两排的士兵就会马上补上,而双方对射也只在第一排之间进行(三段式射击和排射暂时不讨论),所以谁先射第一轮其实无关紧要,因为第一排的士兵总是满的。第一排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发挥出全部火力,除非打到最后人数不足,不过一般很少打到那种程度,基本上在此之前就肯定有一方先崩溃了。。。

    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排成3排(4排)呢?如果排成1排那不是更好么?

    其实对于火枪这种平射类武器而言,像一字排开那样尽量展开队形才能发挥出全部火力,比方说双方都有120人,一方全部展开——一轮就有120支火枪齐射,另一方排成3排——一轮才有第一排的40支火枪齐射,假定双方的命中率相同,谁输谁赢一目了然。

    但是为什么没人这么干呢?

    第一、展开是要长度的,而那时的火枪射程有限。。。

    第二、排成一列太过单薄,整条战线基本就没有纵深,很容易被对方突破,如果对上骑兵那就是屠杀。

    第三、以整个战场而言,即使以3排或4排的队形进攻时要保持阵线的完整都是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如果只排成一排,以一个师10000人为例,一字排开将有10公里长,天哪。。。

    所以,以3排或4排的队形,无论进攻还是防御都是比较科学的。

 

    当然,这两个问题的研究都是基于双方的训练水平,武器装备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如果有一方能进行三段式射击或者排射(这是需要大量训练才能达到的),或者一方的射击速度明显快于另一方(这也是需要大量训练),或者一方大量装备线膛枪并训练有素,那就只要靠人多去堆了。什么?!你人没对方多?!那你还进什么攻,赶紧垒面胸墙躲后面祈祷吧。

 

    问题三:看到对方射击时为什么不躲?他们不怕死么?

    以前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那时我倒真被问住了,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火枪战斗非常傻的原因——在对方射击时趴下或者趴着射击然后再站起来装填弹药不是能少死几个人么?这个问题困扰我很长时间,直到我看到美国内战时一个将领对手下士兵说的一句话:“你们就这样躲一颗子弹?那要是他们排成一溜来射击怎么办?你们。。。”然后他就被对方狙击手干掉了。我这才恍然大悟——

    知道自己会被打中和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打中是两回事!

    有一个将军在1814年说过:“我的确认为,在200码(180米)的距离上,没有一个人是被普通的滑膛枪射杀的,没有一个人是被瞄准他的人击中的。”在对射的情况下,会不会被打中真的只是靠运气。

    如今我们知道看到枪要躲那是因为知道要是不躲肯定会被打中,而滑膛枪的命中率实在太低,外加燧发枪的点火率也只是85%(比起火绳枪高很多了),也就是一次射击100人中有15人子弹是打不出去的!在加上操作失误等因素,在激战中100支枪射击100个人,能打死20个人已经是走狗屎运了!这么低的伤亡率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相反,如果躲的话反而会影响射击和装填速度。   

    让我们来看看16、17世纪的燧发火枪的装填步骤:

        1、将火药装入枪管;
        2、将弹丸装入枪管;
        3、火枪击铁(铜或钢制)半开;
        4、将火药倒入火药池;
        5、火枪击铁全开;
        6、扣动扳机、燧石打火、火药爆炸、弹丸出膛。

     因为枪管过长,整套动作必须站着才能以最快速度完成,在纸壳子弹被发明前基本上为1分钟一发。当然线膛枪由于膛线起到稳定作用射击精度会高出很多,射程也能达到280-800米,但装填更加不要,要用榔头敲击通条才能把子弹敲进去,射速为。。。5分钟一发。。。


上图便是火枪射击的标准动作,即使训练异常有素的普鲁士士兵完成这一套动作所花的时间也在10到15秒左右(非常了不起了!),如果趴下躲子弹或者趴着射击在站起来装填花的时间绝对会成倍上升,反而会造成更多伤亡,在保持命中率的情况下谁能更快的将子弹打出去才是取胜的方法!

    用一部总所周知的电影《指环王3》里骑兵冲锋的场面的说明应该更好理解,当半兽人射箭的时候洛汗国骑兵为什么不躲?躲一下不是能少死很多人么?但是对于骑兵而言,减少伤亡的最好办法就是冲过那片开阔地干掉那些弓箭手!

    而在现代战争中100支枪射击100个人伤亡率肯定超过90%,在这种情况下,比起杀敌,保命反而更重要。同样的,在古代战争中也没有那只骑兵部队会往长枪林立的方阵上撞。

    知道自己会死和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是不同的!

    而且,在战场上指挥官也不可能让你趴下躲子弹,那样会被当逃兵枪毙的。在火枪对射的战场上,一旦开枪,硝烟弥漫,加之战场上的疲劳(在1757年的鲁腾会战中一些普鲁士火枪兵在那一天里开枪甚至达180次之多)、紧张的气氛、战友在自己身边倒下、自己也随时可能死亡的恐怖,那种逼人发疯的感觉很容易造成士兵的混乱。有人这么形容那种情景:“各排刚开始射击的时候,或许只有两三个士兵没有参加齐射而独自射击。紧接着队形中就出现一片火海,各排和各列的士兵们混杂在一起,士兵们装好子弹之后就立即自行开火射击,第一列的士兵们也不再跪着射击了,虽然他们确实想那么做。此时,上至将军,下至排长,面对这样的混乱局面,谁也无能为力,只能等待部队自行进退了。”而指挥官是要绝对制止这样的情况发生。

    所以在战场上,即使看上去很蠢,但是没有指挥官的号令,士兵是不会有多余的动作的。

 

    问题四:为什么前进时慢悠悠的?为什么不挖战壕?

    这两个问题其实与火枪没什么关系而与大炮有关,但很多人不明白,我也提一下。

    关于战壕,其实大家只要搞明白一个事实就恍然大悟了——战壕主要不是用来躲子弹的而是用来躲炮弹的。

    与火枪一样,那个时期的前膛大炮与现代大炮不可同日而语。现代大炮被誉为“战争之王”,发射的爆破榴弹和杀伤榴弹威力惊人,一枚105口径的炮弹爆炸产生的碎片和冲击力就足以使半径30米内没有一个站着的活人。而火枪时代的前膛大炮发射的基本都是实心弹,以拿破仑最喜欢的12磅炮(当时最重的大炮)为例,一颗实心炮弹可以轻而易举的打穿20排步兵的纵队,但这是在200米以内进行平射的结果,在300米的有效射程以10到45度的夹角进行的炮击,一颗炮弹能砸死一两个人已经是万幸了,更不用说在600米的最大射程了。。。而且当时的加农炮有效射程普遍在200米左右(法国的磅要比英国的磅重),平射的话射程更短。外加前膛炮射速很低,震撼力远大于杀伤力(当然集中使用威力也不可小看),在己方阵地遇到加农炮的炮击时趴下甚至猫着腰就行了,没必要特地挖战壕,炮弹的威胁远比子弹小的多。

    虽然那时也有用步兵榴弹炮发射的开花弹(用加农炮发射很容易在炮膛里爆炸),但是在触发引信发明之前,靠延时引信发射的开花弹通常不是提早爆炸就是炸晚了,可靠性不高,而且开花弹因为里面装了炸药,比实心炮弹来的要轻,用榴弹炮发射时在高考受风力影响较大,所以精度更低。当然,用榴弹炮发射实心弹精度会高很多,但是高仰角发射的实心弹那纯粹就和投石机没多大区别,根本砸死不了几个人。

    所以,战壕这种东西虽然可能会减轻大炮带来的伤亡,但效果不明显,而且运动战的特性决定了挖战壕的机会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挖战壕是要带铲子的。。。

    顺带一提,当时也是有类似于战壕的东西——胸墙,即垒到胸口高的石壁,这种防御工事就恰恰是为了应对子弹的。躲在胸墙后设计

    至于推进的速度问题,很多人也有疑问,现对于进攻方这么大的目标,推进速度是不是太慢了?

    前面已经说过火枪和大炮在远距离的精度和杀伤力都很差,并不足以对慢悠悠前进的士兵产生致命的威胁,嗯,虽然说跑步前进也可以,但那样阵线就乱了,以当时的滑膛枪而言,只有集火齐射才能造出足够的火力输出,一团散兵冲到对方面前也就是被屠杀的份,而且,只有良好的队形才能及时应对骑兵的冲击。

    当然,那时每个营都会配备一百人一下的“散兵”,但这只是挑选一些优秀的射手配备线膛枪让其自由挑选目标(譬如军官之类)骚扰敌军,起到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散兵战术是在布尔战争中装备后膛枪的布尔人发明的,随着火力密度的提高,单兵作战能力的加强,散兵战术才有其实际意义。

    慢悠悠的推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火枪的装填是件很累人的事,跑几百米冲到对方面前还剩多少体力?对射结束后还得靠刺刀来决出胜负,这时精疲力竭的士兵面对敌方的反冲锋将不堪一击。

 

    问题五:为什么火枪出现后很少看到大规模骑兵冲锋?

    骑兵面对火枪真的不堪一击?答案是否定的。

    面对全身重甲的中世纪骑士,即使是18世纪的火枪杀伤力也完全比不上弓箭和弩此类传统兵器。尤其是钢臂弩,无论是射程还是穿透力都和火枪不是在一个层面上。在50米距离上火枪的铅弹只能在全身式板甲上留下一个坑,而弩在100米距离则是对穿。但是16、17世纪的火枪射速就已达到1.5到1分钟一发,而钢臂弩需要5分钟才能再次发射,这是造成火枪淘汰弩的最大原因。至于长弓,虽然长弓的射速能到达每分钟10到12箭,比火枪快很多,但是训练一个优秀长弓手则需要很多年,而一个火枪手只要三天就可以上战场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无论弓箭还是弩箭,一个工匠需要半小时才能制作好一枝箭,然而铅弹却可以大量铸造。更不论长弓和钢臂弩的制造费用。综上所述,一句话,一个火枪兵的成本远低于长弓手和弩手,并且拥有还过得去的战斗力。所以到17世纪,欧洲各国都基本淘汰了弓箭和弩,前面装备火枪。

    照这么说火枪面对重骑兵不是毫无办法么?不是的。虽然火枪没法穿透重骑兵的铠甲,但是击中铠甲产生的动能却足以使里面的人受到重伤,要是打在脑袋上绝对是脑震荡,打马上也一样,从高速冲锋的马上穿着一两百斤的铠甲摔下来。。。后果不用我说了吧。而且骑兵目标比较大,即使射击高速运动中的骑兵也能取得和射击站立的人差不多的成绩。
    下表是步兵在射击骑兵目标时的命中率:
    距离(米)               常备部队                  新兵 
     90                        53%                      40% 
     180                       30%                      18% 
     270                       23%                      15% 
    这是理想状态下的结果,结合战场情况,数量相同的正规火枪手在有效射程内两次齐射(这点距离也就够两次齐射)差不多能击倒三分之一骑兵,而17世纪初随着纸壳子弹的出现,射速比之前提高数倍,达到每分钟2到3发,这就能打出足够密集的弹雨。而当损失惨重的骑兵们冲到对方面前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密集的刺刀方阵。即使千辛万苦将对方击溃,他们将悲哀的发现他们消灭的只不过是最廉价的步兵——一个步兵的成本甚至比不上他们屁股下的那副马鞍!而一个火枪手只要干掉一个骑兵,他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才是造成大规模骑兵冲锋最终没落的根本原因。

    但是如果就此断定骑兵无用论那就大错特错了,骑兵的强大冲击力和机动力使它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仍有一席之地。在18世纪以前,火枪兵仍旧需要长矛手的掩护才能应对骑兵的攻击,直到卡座式刺刀的出现才使长矛手从各国军队编制中消失,因为一个装上刺刀的火枪兵就相当于一个长矛手,虽然这种矛短而无力,但是插进去是可以再拔出来的(之前的刺刀都是直接塞进枪管,塞进去就永远不能拔出来了)。同时能远射和近战才使步兵对上骑兵不再是软弱无力。那时起骑兵便开始向低廉化发展,发展为配备马刀和长靴的轻骑兵。

    不过重骑兵在拿破仑时代以胸甲骑兵的形式再次登上历史舞台,在炮兵及步兵的支援下势不可挡,通常用于突破敌方阵线弱点,给已经动摇的敌方以毁灭性打击。这些重骑兵相比他们的前辈算是简陋许多,仅在胸前配有一片胸甲作为保护(法国胸甲骑兵背后还有额外甲胄),这些胸甲都是带有伤痕的——每幅胸甲出厂时都要经过测试,在50米没被火枪打穿的才算合格品。想象下,当你专心与敌人对射是,从侧面突然杀出一队气势汹汹胸甲骑兵,大片砍杀你身边的同伴,这场景想想就叫人头皮发麻。但是单独的的骑兵冲锋却显得越发无力,滑铁卢战役最后关头一万法国胸甲骑兵拼死冲向了威灵顿勋爵的方阵,重创了英军,但最终仍旧被挡了回去。


英军抵挡住了法国骑兵的冲锋

    但是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决定滑铁卢命运的却仍旧是骑兵!对精疲力尽的法军与同样在做最后的抵抗英军而言,谁的援军先到,谁就将得到最后的胜利。而布吕歇尔的普鲁士骑兵却赶在法国元帅格鲁希之前到达了战场,滑铁卢从此成为惨败的代名词。拿破仑战争之后,重骑兵就从此淡出历史舞台,这也代表着大规模骑兵战术的终结。此后,配备骑枪与马刀的轻骑兵的作用就转向追击敌军与大范围机动,随着二战中波兰军队“马刀砍坦克”的悲剧上演后,骑兵的历史结束了。

    不是火枪终结了骑兵!而是工业化终结了所有旧时代的战术!

 

    问题六:拼刺刀时为什么等对方射击完才冲锋?

    这种行为看上去很蠢但也是火枪这种武器的特点决定的。火枪不可靠,所以刺刀的作用就犹显突出了,17、18世纪通常都是由刺刀来结束战斗。

    由于前膛火枪的装填时间过长,在刺刀冲锋时一般都先排成密集队形,等对方放完一轮枪在冲上去。因为即使不等对方放枪就冲上去,对方依然能在我方冲刺途中放完这轮枪,由于距离的拉近和我方阵线的松散,反而会造成更大伤亡,对正在冲锋中的我方士气打击尤其大。而保持一段距离排好队让对方射击一轮,中弹的也仅是第一排的士兵,后面马上就能补上,而拼刺刀时一般也就是前几排的人在拼杀而已。同时,会使对方指挥官陷入不知道该不该重新装填弹药的境地,造成对方的混乱——要是装填,对方这时候冲上来怎么办?要是不装填,对方不冲锋而列队射击怎么办?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方的纪律不怎么严明,很容易就出现一部分人在装填而一部分举刺刀的混乱局面,形成对我方冲锋的有利局面。而且,知道对方枪膛里没子弹将我方士兵拼刺刀是的心里负担。

    以当时的火枪精度,就算让对方放一轮枪,己方也不会损失多少士兵,却能换回这么多对我方有利的条件,是相当合算的。虽然这么说有点冷血,但战场上就是这么回事。

 

    不可否认,火枪时代的战术确实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当然现在我们知道有更好的方法,我们也确实有了更好的武器和战术。只因为我们站在后世的角度看事情,自然会觉得他们很傻,但是要求当时的人们也能明白那就有点太过苛求了。所有的新战术的出现都会有引起无数人的反对,即使我们现在知道那种战术更好,但当时的人却很难做出判断。最好的例子就是俄国人的刺刀冲锋几个世纪以来都是势不可挡,300码内刺刀见红是所有俄军将领根深蒂固的观念,直到日俄战争大片俄军士兵白白死在冲锋途中才稍稍改变他们的看法。还有索姆河战役英国人列队让马克沁机枪屠杀,二战波兰骑兵“马刀对坦克”的悲剧,此类例子举不胜举,我们会觉得愚蠢只因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着他们。

    记住,正是先人的愚蠢才使我们显得很聪明,我们并不比前人优越多少。

 

    “这是多么惊人的对照:我们的高级军事权威正好在自己的领域内大部分都保守得可怕,可是现在未必能找到另一个像军事这样革命的领域。我当年在库弗尔格拉班(从军时)使用过的六磅或七磅的滑膛榴弹炮和现在的后装线膛炮之间、在当时的大口径滑膛枪和现在的后装五毫米连发枪之间似乎相隔有几百年之久;而这还远没有到头。技术每天都在无情地把一切东西、甚至是刚开始使用的东西当作已经无用的东西而加以抛弃。它现在甚至在消除富有浪漫色彩的硝烟,从而赋予战斗以事先绝不能预见到的完全不同的性质和进程。而我们在作战的技术基础这样不断革命化的条件下,将不得不愈来愈多地考虑这种无法估计的因素。”——恩格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洲排队枪毙的起点:古斯塔夫的三排齐射方阵,如何变成三列横队
传奇——火枪历史
燧发枪:18、19世纪世界的统治者之一,一种装备了300年的步枪
火枪加刺刀,就让十八般兵器跪下唱征服!欧洲“一招鲜”咋练成?
鸦片战争失败真相
真相令人乍舌:鸦片战争中清军武器不比英军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