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

【题解】文中论述了癫证和狂证的病因、证候和治疗方法等,故名"癫狂"。

【原文】 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上为外眦,下为内眦。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明、太,血变为止。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明、太。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为止。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明、太、手太,血变为止。

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写之,置其血于瓠[1]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骨癫疾者,颇[2]齿诸腧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挽,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筋癫疾者,身倦挛急大,刺项大经之大杼脉,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

脉癫疾者,暴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癫疾者,疾发如狂者,死不治。

【提要】本段讲述了癫病的分类、病证特点、治疗方法及判断死证的依据等等,对于现代癫痫病的中医药治疗有指导意义。

【注释】[1]瓠音壶,葫芦。

[2]颇音坎是指口外、颊前、颐上的部位,相当于腮部。

【白话解】眼角向外开裂于面颊一侧的,称为锐眦;内侧靠近鼻的,称为内眦,而上眼胞属于外眦,下眼胞属于内眦。癫病发作时,病人先是出现神抑郁、闷闷不乐,感到头部沉重而疼痛,双目上视,眼睛发红。癫病患者在严重发作之后就会出现心中烦乱。诊断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其天庭部位的色泽来预知其发作。治疗这一类型的癫病时应取手太经、手明经和手太经的位,针刺泻其恶血,待其血色由紫暗的颜色变为正常了以后止针。癫病开始发作时角牵引歪斜,啼哭、呼叫、喘喝、心悸等症状出现时,应取手明大肠经和手太小肠经的位治疗,观察病情的变化,掌握其牵引的方向,左侧痉挛就在右侧经脉的位上施针,右侧痉挛就在左侧经脉的位上施针,针刺出血,直到血色变正常之后才能止针。癫病开始发作的时候出现身体僵硬,脊柱疼痛的症状,治疗时选取足太胱经、足明胃经、足太脾经、手太小肠经的位,放血,血色变得正常之后才能止针。要想很好的治疗癫病,就应该常与患者居住在一起,观察其发病过程中的情况和变化,取得丰富的资料。在发病的时候,观察其症状特点,判断病邪之所在,并断定发病时当取何经治疗。到病发的时候,取邪气最盛的经脉,选适当的位以泻法针刺,并取其血置于一个葫芦里,下一次这个病人将要发病的时候,这个葫芦中的血就会动起来。如果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就是骶骨,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病位在骨的癫病,在腮、齿的各腧的分肉之间,因邪气壅滞而胀满,骨骼强直,汗出、胸中烦闷,噩大量的涎沫,气陷于下,这是难以治愈的病证。病位在筋的癫病,身体蜷曲,筋脉拘挛搐,脉大。治疗时可以针刺颈项部的足太胱经的大杼。若见呕吐大量涎沫,气泄于下,就是不能治愈的证候了。癫病的病位在脉,表现为突然仆倒,四肢经脉都表现为满胀而纵缓。要是经脉胀满的,就针刺放血,使恶血尽出;若经脉不满,可以灸颈项两侧的足太胱经,并灸带脉上距腰三寸的部位,这两个部位经脉上的分肉和腧,都是可以酌情取用的。如果土大量涎沫,气泄于下,就是无法治愈的证候。另外,癫病在发作时像发狂一样的证候,也是不治的死证。

【原文】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忧饥,治之取手太明,血变而止,及取足太明。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辩智也,自尊贵也,善骂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明、太、太、舌下少,视之盛妻盛砷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明太。狂,目妄见,耳妄闻,善呼者,少气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太明、足太、头、两颇。狂者多食,善见鬼神,善笑而不发于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太明,后取手太、太明。狂而新发,未应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动脉,及盛者见血,有顷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壮。

【提要】本段讲述了狂病的病因、症状特征和治疗方法。

【白话解】狂病的发生,先见情绪低落,感到悲伤,善忘事,容易发怒,常常恐惧,得这种病大多是由过度的忧伤和饥饿所致。治疗时应针刺手太肺经、手明大肠经的腧放血,直到血色变为正常以后方可止针,还可以针刺足太经和足明经的位配合治疗。狂病开始发作的时候,病人睡眠很少,不感到饥饿,认为自己是十分贤德的圣人,是最聪明的人,并且以为自己极其尊贵,常常谩骂不休,日夜不停。治疗时应针刺手明经、手太经、手太经、舌下和手少经的腧,根据病情,以上各条中,凡是经脉气血充盛的,就可以点刺出血,不充盛的就不能放血。

表现为言语狂妄、善惊、好笑、高声歌唱、行为狂妄没有休止的狂病,其患病原因一般是受到了极大的恐惧。治疗时应该针刺手明经、手太经和手太经的位。狂病的症状表现为总是看见异物,听到异常的声音,时常呼叫,是由于神气衰少而致。治疗时应取手太经、手太经、手明经、足太经及头部和两腮的位。狂病患者食量过大,幻视常似见鬼神,常笑但是不发出笑声,是由于大喜伤及心神所致。治疗时应取足太经、足太经、足明经的位,配以手太经、手太经和手明经的位。狂病属于新起的,还没有见到以上诸证,治疗时先取足厥经的左右曲泉两侧的动脉,邪气盛的经脉就用放血疗法,病很快就能痊愈。如果是仍然不好,就依照前述的治法针刺,并灸骶骨二十壮。

【按语】本段文字讲述狂病的病因、病证和治疗方法,对于今天的神疾病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针刺、放血疗法和灸法是治疗狂病的重要手段,但要注意辨证和临证的分析,辨明虚实,以免犯虚虚实实的错误。

【原文】风逆,暴四肢肿,身漯漯[1],唏然时寒[2]饥则烦,饱则善变,取手太表里,足少明之经,肉清[3]取荥,骨清取井、经也。

厥逆为病也,足暴清,胸若将裂,肠若将以刀切之,烦而不能食,脉大小皆涩,暖取足少,清取足明,清则补之,温则写之。厥逆腹胀满,肠鸣,胸满不得息,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输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

内闭不得溲,刺足少、太与骶上以长针。气逆则取其太明、厥,甚取少明,动者之经也。

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酸体重,懈惰不能动,补足少。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足少,去血络也。

【提要】本段介绍了风逆病和厥逆病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

【注释】[1]身漯漯形容身体颤抖如被水淋。

[2]唏然时寒寒战时发出唏嘘之声。

[3]清寒冷之意。

【白话解】风逆病的表现为突发的四肢肿,全身像被水淋一样发冷战栗,口中发出唏嘘的声音,饥饿时心中烦闷,吃饱后动扰不宁。治疗的时候应该针刺手太肺经和与之相对应的手明大肠经,及足少肾经和足明胃经的腧。如果病人感到肌肉发冷,就选取上述经脉的荥治疗;如果病人感到寒冷入骨,就针刺上述经脉的井和经

厥逆病的表现为腹部胀满,肠鸣,胸中满胀而呼吸不利,治疗时应针刺胸部之下的两胁部的位,取时让病人咳嗽,同时将手放在胁肋部,感到应手而动的地方就是位;再取背部的位,用手按压该时,患者马上感到畅快。若有小便不通、无尿的症状,就针刺足少经、足太经,并用长针刺尾骨之上的位;若感到气上逆,就针刺足太经、足明经的腧,气逆较严重的,还可以针刺足少肾 。

经和足明胃经上利于行气的腧

正气衰少的病人,全身战栗,说话时还发出唏嘘的声音,身体酸重,四肢乏力,不愿活动,治疗时应补足少肾经之气。短气的病人,呼吸急迫短促而不能连续,身体只要有动作就会使呼吸更加困难,治疗时应施针以补足少肾经,有血络瘀阻的,就去其血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枢》癞狂病第二十二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第二十二
白话 灵枢(第7部分)
黄帝内经原文章节与译文【113-<灵枢21-22>】
《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病》学习笔记一OO
“对应取穴”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