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一系列经济疑问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一系列经济疑问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历史上一次有名的事件。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敬仰陶渊明这种对抗强权、标榜高洁、富有精神力量的举动。但是人们很少去深究,在这个故事背后,那个时代的实际生活状况究竟是什么样,陶渊明此举究竟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许只有在明了这一切之后,人们才能真正理解,一个人如果想活在理想主义的世界里,要面临怎样的挑战;才能明白,为什么千百年来只有一个陶渊明。

  疑问一:五斗米是多少

  陶渊明有一句最著名的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是指他的薪水。通常理解有三种:

  一、这是个概数,形容工资之少,并不是确指做县长有五斗米的薪水。

  二、这不是概数,东晋后期官员工资以实物为主,当时陶渊明的月薪就是五斗米。

  三、五斗米不是月薪,而是日薪,陶渊明每天能挣五斗米。

  我认为,第三种理解是对的。

  看《晋书?职官志》就知道,当时最高级别的官员“食俸日五斛”,每天的薪水是“五斛”,即五十斗米;二品官“食俸日四斛”,每天的薪水是四十斗米;三品官“食俸日三斛”,每天的薪水是三十斗米;三品以下官员每天能领多少斗米,《晋书》无载,但依此类推,陶渊明这个彭泽县令每天五斗米,应该符合晋朝工资定例。

  有人认为,“五斗米”也可能是月薪。这个说法错得离谱。晋朝一斗米还不到四斤重,五斗撑死了二十斤。一个月二十斤米,别说养活家小,就是陶渊明一个人吃也不够。

  关于两汉和魏晋时的古人口粮,史籍上的记载实在太多,一个成年男子在正常情况下,每天的口粮绝对不低于五升,稍高一些的,会多到十二升。

  我还听过另一种疑问:如果“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指一天五斗米,那为什么陶渊明不说大家都习惯的月薪,而偏要说日薪呢?

  其实经济史界早有定论:晋朝官员是以日计俸的。也就是说,当时就是按天算工资,而不是按月算工资。至于证据,从《晋书?职官志》《晋书?安帝纪》以及《晋书》某些列传中可以找到一大批。

  但是按天算工资不等于按天发工资,两晋给官员发薪水的频率其实是很低的,既不是每天发一回,也不是每月发一回,更不是每年发一回,而是每季发一回。有时候朝廷嫌每季发一回太麻烦,改成每半年发一回。这个规矩后来被唐朝继承,唐高祖、唐太宗在位的时候,给官员发禄米也都是半年一回。

  探讨完了陶渊明“五斗米”的真正含义,我们再来看看这每天五斗米究竟是多高的薪水。

  前面说过,晋朝一斗米最多四斤重,五斗米则重二十斤,一天二十斤,一个月六百斤。按现在来说,设若每斤米2.5元,六百斤米则值1500元。光看这个数字,陶渊明的月薪是很低的。

  疑问二:除了五斗米,额外还有嘛收入

  统计晋朝的官员收入有一个基本定律:月薪可以忽略不计,公田收入才是大头儿。

  晋朝政府给地方官划拨一批耕地,允许他们自由耕种,每年收获的东西归他们所有。这些收获的东西,就叫“公田收入”。具体给每名地方官划拨多少耕地,取决于该地方官的品级和职位。像“大军区司令”(都督),能得到二十顷耕地;“省长”能得到十顷耕地;“市长”五顷耕地;“县长”三顷耕地。《宋书?陶潜传》载,陶渊明在彭泽县当县长时,“公田悉令吏种秫(shú)谷”――把朝廷拨给他的全部公田都拿来种酿酒的植物。他媳妇不乐意,说这么多土地都拿来供你喝酒,太可惜了,于是陶渊明退让一步,“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加起来刚好三顷。

  三顷就是三百亩,这么多公田,陶渊明一个人耕种肯定是忙不过来的,即使加上他的老婆孩子也够呛。那么,谁来帮他耕种呢?四种人:文吏、武吏、医生、算命的。“文吏”就是县衙里的书办之类,“武吏”就是县衙里的保安之类,在帝制时代,这两种小吏与医生和算命先生的地位同样低贱,另外,四种人各有各的谋生手段,不靠种地为生,不为国家贡献农业税,所以晋朝政府强令他们定期去地方官的公田里干活儿。当时在陶渊明公田里干活儿的,应该以他县衙里的书办和保安为主,因为史传有载,陶渊明那300亩公田“悉令吏种秫谷”,没提医生和算命先生。

  东晋时,江南地带中等肥沃的土地,每亩(晋亩,比今亩小)每年能出产粮食三十三斗。陶渊明的三百亩公田,每年应该能出产粮食九千九百斗。我们前面说过,他一天的工资是五斗,一年则为1825斗,公田收入是他年薪的五倍还要多。

  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是:书办、保安等小吏帮陶渊明耕种公田,作为报酬,每年收获的东西需要分给他们多少?答案是:一点儿也不用分给他们。因为晋朝地方官的公田不同于唐宋地方官的“职田”,后者虽然也是按照地方官的品级和职位来划拨,但并不是直接把土地拨到官员手中,而是指定某一县某一乡某一村的若干百姓,命令他们以后不用将农业税交给国家了,改为交给某一地方官。也就是说,唐宋的职田名义上是拨给官员一些土地,实际上是拨给他们一些税收,职田里谁去种庄稼,种什么庄稼,种不种庄稼,都不用官员去操心,他们需要操心的,只是自己到年终能不能拿到“职田实际拥有人”――也就是农民们交上来的那批粮食。

  而晋朝的公田,却是实实在在划拨出去的国有土地,是官员任期之内完全归其所有的,上面并不“附有”农民,谁来耕种,种什么作物,甚至连怎么进行田间管理,都需要地方官去管,但是他们最后得到的,是全部的农业收入,而不是仅仅只有农业税。至于帮他们耕种公田的书办、保安、医生、算命先生等人,其劳动只是一种必须付出的劳役,并没有丝毫报酬。当然,假如某些地方官心肠软,出手大方,也有可能允许他们在收获时扛几袋粮食回家,但那是“恩赐”,并非报酬。

  疑问三:

  提前辞职损失多大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陶渊明公田的收入远远高于工资。我曾经以俗人之心度高人之腹,猜测陶渊明当初之所以干祭酒干不长,干参军也干不长,偏要来彭泽当县令,就是因为县令有相对丰厚的公田收入,而祭酒和参军没有。但后来的事实告诉我:我想错了。陶渊明在县长的职位上待的时间更短,才干了八十多天县太爷,就一甩衣袖,扬长而去,既不留恋县令的权势,也不留恋公田的收入。

  陶渊明辞职的原因,历史上写得很清楚:某督邮到彭泽县检查工作,陶渊明出去迎接,一下属提醒他,迎接上司得穿官服,您连腰带都不系,可别惹督邮不高兴。陶渊明听了这话,恼了,然后就说了那句千古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儿!”随即挂印而去,非常潇洒。

  督邮这种官品级不高,跟陶渊明做过的参军一样,同属幕僚阶层,只为长官打工,不对朝廷负责,薪水也不从国家财政发放。督邮的品级与参军等同,都是七品,但这个七品不能算是正式官阶,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属于“编外人员”。陶渊明呢,身为彭泽县令,官居六品,级别比督邮高,而且是货真价实的领导,大概因为这个缘故,他才说督邮是“乡里小儿”。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那个督邮索取贿赂,狐假虎威,到彭泽县后作风不正,就像当年刘备在小沛当县令时碰到的那个督邮一样,才使得陶渊明怒气勃发,不愿意系上腰带去见他。

  陶渊明的脾气很大,远不及其曾祖陶侃有韧性。陶侃年少时,家境也很差,经亲戚推荐,才做了小官,然后一路向上爬,最后终于飞黄腾达。他仕途中所受的气,可比陶渊明大得多了。譬如说,他跟一个出身士族的官员坐同一辆马车,被另一个士族官员瞧见了,那个官员质问车上的这个官员:“你怎么跟这种不属于士族的下贱东西在一块儿?”士族瞧不起非士族,是两晋南北朝的惯例,换作陶渊明,或者换作你我,立马给他来一个漂亮的回旋踢,让那个趾高气扬的士族口鼻出血,但陶侃把火气憋在肚子里,不动声色,所以这是个能搞政治的人。陶渊明胸无城府,受不得窝囊,所以他只能做文学家,不能当政治家。当然,当政治家也未必是好事儿,当文学家也未必是坏事儿。

  因为督邮的缘故,陶渊明愤而辞职,满打满算,这一任县官干了不到三个月。前面我们探讨过,晋朝官员薪水按天计算,却按季发放,陶渊明的任职时间不到一季,所以我怀疑他走的时候还没有领过一回工资。

  我们乐观一点儿,假设陶渊明领了一回工资,那么公田呢?他能拿到公田收入吗?肯定不能。东晋后期和后来的南朝宋前期,“郡县田禄以芒种为断,此前去官者,则一年秩禄皆入后人;此后去官者,则一年秩禄皆入前人。”芒种在农历六月,而陶渊明是农历八月做彭泽县令,农历十一月辞职,做官时间和辞官时间都在芒种以后,所以“一年秩禄皆入后人”,他让小吏种植的两百五十亩“秫谷”和五十亩“粳”,全都归了下一任县令。我想,要是陶渊明的继任者跟陶渊明一样爱喝酒,是会夸前任种植有方的。

  现在民营企业为了留人,常在薪酬制度上想办法,譬如押你一个月的工资,或者每三个月才发一回工资(这点类似东晋,大有古风),或者把年终奖挪到来年年初发放,搞得你即使想跳槽,也得再忍一段时间,不然工资、奖金统统泡汤。陶渊明不能忍,提前辞职,于是公田收入没了。

  文|李开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增广贤文 |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
《陶渊明传》不为五斗米折腰|晋朝历史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实际上是嫌官小
新新成语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三年级】不为五斗米折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