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一首诗看古代的“一献之礼”

从一首诗看古代的“一献之礼”

时间:2013-10-22 10:07:14 | 来源:华夏藏酒网 | 点击:1645

       《诗经·小雅·瓠叶》从客人的角度叙写了周朝时贵族宴饮、宾主酬酢的情形。原诗如下: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
  (瓠:还叫扁蒲、葫芦。也有人认为是冬瓜、葫芦等总名。幡幡:犹翩翩,叶片翻动。亨:烹)
  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酌:斟酒。言:语助,无义。君子指主人)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炮:裹泥火上煨热。燔:放火上烤熟。斯:白色;或语助。首:头、只)
  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献:主人初次向客人敬酒)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
  (炙:把肉串起来架火上熏熟)
  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酢:客人饮毕主人敬酒,再以酒回敬主人)
  有兔斯酋,燔之炮之。
  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酬:主人将客人酒饮毕又自饮后,再次斟酒敬客人,至此礼尽)
  从诗中可以看出,献、酢、酬是古时饮酒的一套礼节,即一献之礼,宾主各两爵而礼成。一献之礼,即古代飨(款待)士之礼,主人礼宾一度献酒称一献。《仪礼·士冠礼》记载:“及醴宾以一献之礼。”汉郑玄注:“一献者,主人献宾而已……士礼一献,大夫三献。”《礼记·乐记》中说:“是故先王因为酒礼。一献之礼,宾主百拜,终日饮酒而不得醉焉。”郑玄注:“一献,士饮酒之礼。百拜以喻多。”唐孔颖达疏:“一献之礼,宾主百拜者,谓士之飨礼唯有一献,言所献酒少也。从初至末,宾主相答而有百拜,言拜数多也,是意在于敬不在酒也。”《仪礼·士昏(婚)礼》载:“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又云:“舅飨送者以一献之礼。”即士之婚礼时,舅姑飨妇或舅飨送亲者也用一献之礼。
  具体来说,一献之礼即遵循这样的献酒程序:主人在斟酒之前,先要下堂到庭中净手、洗爵,以示洁净;客人也随之前往,以避役使主人之嫌。之后,双方一起上堂,主人先斟酒以敬宾客,客人拜谢后接爵;然后客人入席做食前祭祀,祭毕还要称赞酒之甘美,待主人答拜后再将爵中之酒饮尽;以上是主人向客人敬酒,称为“献”。客人饮毕主人的敬酒,再以酒回敬主人,称为“酢”。主人将客人的敬酒饮毕又自饮后,再次斟酒回敬客人,称为“酬”。至此礼尽。
  正献之后,为众宾按长幼次序相酬之礼,称旅酬。旅酬之后,宾主饮酒不计数量,至醉而止,称“无算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韵乡饮酒义第四十五
《诗经》第二百三十七篇《瓠叶》
酒桌上咋敬酒?往这儿瞧瞧!
最打动人心的酒桌礼仪和说话技巧
《诗经·小雅·鱼丽》赏析[论语说文]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
《耳食录》浅译之《梦中宾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