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制内,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就看他办事是否有章法

能考进体制内的,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不会太差。但是考进去后,各人所走的路不同,表现也不一样,能达到的成就更是千差万别。

比如,进入同一单位的同一批人员,有的人很快就得到领导赏识和同事认可,有的人却表现平平,领导和同事对其评价也不高。而前者往往被冠以“能力突出”或者“有能力、有水平”的标签。

那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呢?其实看一点就可以了,那就是看这个人办事是否有章法。

01

我刚进体制内时,我们单位各项工作都很一般,年终考核排名倒数。没多久,我们单位就迎来了新的“一把手”。他到任第二年,单位年终考核排名正数第一。

单位同事对他评价很高,说他特别有能力。后来想想他的一些不起眼的操作,发现确实如此。

一、工作例会:内设部门每周完成1-2件重要的工作

他上任第二天,定下来一个制度:每周一上午召开例会,各部门负责人汇报上周工作完成情况、提出本周工作计划。特别强调不需要准备书面材料。

第二周会议如期进行。大部分部门负责人按照汇报工作的惯例,说工作完成情况时把日常琐碎的事全部罗列出来,拟定计划时一下子提出十来项工作任务。

“一把手”进行会议总结时提出:下周开始,每个部门的上周工作情况和本周工作计划均不超过2条。

第三周例会上,有一个部门负责人汇报完上周工作完成情况后,“一把手”突然问“你上周提出的有一项工作完成了没”,他愣了一下,半天没反应过来是哪项工作,“一把手”无奈指出了那项工作,那个部门负责人支吾了半天,诚实地回答“没有完成”。

原来,他以为工作计划就是个“形式”,那么多部门,领导不可能记住每个部门的工作计划,至于是否完成,领导也不会知道。所以,计划很随意,会议开完也就不管了。

没想到,单位“一把手”在听汇报时,会把每个人提出的计划逐条记在笔记本上,下个周逐项核对是否完成。

会议总结时,“一把手”强调,“你们提的计划一旦经过会议议定,就是本部门本周工作的方向,必须按时完成”

后来,各部门负责人都围绕本部门最核心的业务、最重要的事项,提出1-2项本周需要完成的工作计划,而且计划执行非常到位。

除工作例会外,很少组织部门负责人甚至全单位干部参加的会议。半年时间,单位工作成效明显改观。

二、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自己先理清思路再往下布置

上级下发文件安排的工作任务,在他之前的“一把手”的处理方式是:看这个文件由上级哪个部门制发的,直接批示“请某某科(室)阅办,某人抓好落实”,某某科(室)就是对口上级部门的单位,某人就是分管这个科(室)的领导。至于这个文件是怎么要求的,需不需要其他部门配合,从来不看也不管。

他来了之后,再也见不到这种“简单粗暴”地批示了。除了批示由哪个部门承办外,还会把大致的工作思路、达成的目标或者成效、工作的期限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都点出来。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的任务,需要多部门协同完成的,也会明确牵头部门、配合部门以及各自承担的任务。

之所以会有这么科学、详细、操作性强的批示,是因为上级下发文件后,他会思考以下内容:交给谁办合适、该从哪入手、要出什么成果、大概得多长时间、需要谁配合、中间可能出现哪些问题,然后形成一个大致的方向和思路。必要的时候,他还会征求涉及的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的意见,集思广益,达成统一的思路。

工作布置后,他会在关键节点推动一下,在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把把关工作收尾时,他会对工作成果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再上报上级。工作开展期间,承办部门具体怎么干,分管领导怎么抓落实,他不会干涉。

这样基本解决了以下问题:承办部门不会干、配合部门不配合、工作方向易跑偏、工作推进缓慢、工作成果质量差。

02

在体制内,如何成为一个办事有章法的人呢?我从这位领导身上,总结出这样的思路:先抓住最重要的事,再谋划好工作思路,最后扎扎实实执行到位。

一、限定的时间内只做最重要的事

在一个特定的时段里,部门的资源和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只能把最好的资源和最宝贵的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才能产出最大的收益。

面面俱到,只会徒增损耗。如果每件事都想干,那就一件事也干不成。

前文所述的领导深知这一点,要求各部门围绕最核心的业务,每周最多干2件重要的事。每个部门把核心业务干好,每个人把职责里最重要的工作落实好,那些琐碎的日常工作自然就完成了。这样,干一件成一件,积少成多,年底整个单位的工作质效自然很好。

所以,不管我们承接的任务有多少、工作有多忙,永远只抓最重要的事,限定的时间内把精力集中到1-2件最重要的任务上,高质量完成后再转战下一任务,而不要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谋划妥当后再行动

任何一项工作,在没有理清思路、考虑好各种预案的情况下匆忙推进,必然困难重重甚至无法完成。

上级下发文件或者安排任务,领导自己还没搞清楚该怎么干、如何配置资源、干到什么程度,也没想明白推进过程中会出现何种状况,就批转给下属。下属要么不知道怎么干,要么就乱干。前文所述领导,自己先想好再往下布置,就不会出岔子。

作为一般工作人员,接到任务后不弄清楚上级的意图、不理出来工作思路、不考虑出问题的后果,就盲目去做,要么不符合要求而推倒重来,要么根本无法完成。

所以,不管工作有多紧急,时间有多紧迫,都要坚持谋定而后动,想清楚从哪入手、往哪个方向干、干到什么程度,然后再有条不紊的推进,而不要匆匆上马、不停地返工。

三、必须说到做到

抓住了最重要的事,也想好了怎么干,但如果不执行到位,那还是毫无成效。

同样一件工作,领导布置给不同的人,工作要求也讲清楚了,工作思路也理清楚了,但最后的成效却大不相同。重要的一点,就是有的人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了,而有的人却偷工减料没有执行到位。

前文所述的领导特别强调执行力,每次例会都会把每个部门提的计划记下来,然后逐一核对完成情况,就是要让下属明白,既然已经纳入计划,那就要说到做到。否则,计划就是一纸空文、毫无意义。

所以,要从小事、小任务开始,把那些美好的想法、完美的设计都付诸实施,培养自己强大的执行力,一点一点往前推进,不折不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而不是只说不干、只想不干或者半途而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一则公选命题看履新副职“五要五不要”辩证法
四化工作法1:工作项目化
职场前辈的几点忠告
体制内,做任何事都不要想当然,要按程序办!
三大原因你想不到:为什么组织不会就地提拔原单位人,成为一把手
职业人应具备的素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