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作自受
userphoto

2023.01.22 广东

关注

人是生而自由的,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最终结果也都是自己承受的。

所以不管好的、坏的、归根结底就叫自作自受。

今天下午我把今年最大的课讲完了,算是画个句号。

其中有部分内容我觉得值得向云梦轩的读者分享,所以有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人本身是喜欢神清心净的。

容易被欲心羁绊。如若能澄心遣欲,就能得到清净。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大家觉得容易吗?

我们整个群人都没跳出笼子,我争取给大家劈开。


人活着的驱动力是什么?

这个如果找到就谈不上澄心遣欲。

这个世界上九成九的人,活着的驱动力在于生存和延续。

简称存续。

我也不例外。

一切的三毒六欲都从存续里出来,因为我要穿衣服,不然会冻死,我要吃食物,不然会饿死,有吃有穿时候,我要吃的好,穿的好。我要爱马仕,我要劳力士,我要劳斯劳斯,因为我要让异性缘好到爆,然后争取多生几个孩子。这里面但凡有任何拦路虎,就会滋生仇恨。

三毒六欲就像病毒裂变一样,生生不息,但有错吗?


因为存续而引发的三毒六欲,本身就是生命能量的自然熵增状态。为了规避熵增所以才有了清静经里的澄心遣欲。


澄心遣欲的目的在于对抗熵增。

保持熵减。

这就是澄心遣欲的必要性。

那么怎么澄心遣欲,归根结底在于澄和谴上面下功夫。

大家小时候见过草木灰澄碱没?把草木灰做成一个鸟窝状,倒上水,等慢慢往下渗透。经过十天半月后,再把水提纯,可以做出碱,这个过程就是澄清的过程。

所以为什么我们被冤枉误会了,要澄清事实,澄清身份呢?因为澄清意味着不容易。比过筛子慢多了,澄心是一样的,要不断做比过筛子更慢的澄清活动。


白话讲就是扪心自问,我要什么?

刚开始我为了存续可能,我们考虑什么都要,对吧?

就跟出门一样,带个大行李箱。有衣服,雨伞,食物,屋外道具。女孩子再拿点防晒霜,临走了,回过头再拿点面膜。哎呦,家里的猫狗没人看不行,也带上吧。最后行李箱不行了,弄个房车算了,一样是熵增。

澄心就是把所有你觉得需要的,断舍离。

断到不能断为止,问、问、问、你的心,要什么?


我们在讲课的时候反复提到断舍离,为什么?为了有朝一日能澄心。

结果问题又来了:我纵然可以放弃自己,但我放弃不了我老婆啊,孩子啊,父母啊,臣妾做不到,所以人字最好写,人是最难做。当你这个念头升起时候,新的一轮熵增又来了。由你老婆到你老婆的所有娘家人,由你父母到你父母的整个家族,由你子女到你子女他们的整个家族,你越有能力和本事,你就越觉得自己有责任背负更多的义务。人生是不是就这样呢?甚至父母紧要关头,如果可以,你情愿以命换命。不要觉得自己胆子小,贪生怕死,人在须臾瞬间,其实也是勇敢的不得了。把自己感动到了,挫骨扬灰也不怕的。


除了你自己以外所以澄心的第二关更难过。就是分清距离!

你不可以替代任何人做澄心遣欲的事。

除了你自己以外,外部矛盾是外因。蛋壳要从内打破才会出凤凰。你极力为对方承负,结果对方是坏鸡蛋,就一点都不好玩了。关键这个坏鸡蛋还是你的热心肠间接导致的。


所以我习惯讲一句话,不要干涉别人进步。

助人为乐事情多做,背人过河事情少干!

一个人有一个人要做的事。

所以澄心,其实讲到最后一个终极态度就是我曾经说的四个字:不怕失去,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失去的,道理很简单。但总有些是我们内心想要逃避或者不愿意面对的存在。在我爸最难熬的时间段,我曾经祈祷过愿意折寿带他受过。

见识多了生离死别之后,真正意识到了除了让自己变的更加优秀,把今天觉得难比登天的事情变成来日举手之劳的事情才是最好的。所以澄心遣欲就是要一步步的断掉消耗生命能量又得不到反哺馈赠的三毒六欲。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但普通人做不到。能做到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

无心。无形。无物。见空。


心怎么能无呢?

无心就否定了我的一切。

形体怎么能无呢?

我明明看到高圆圆比凤姐更漂亮。

物怎么不存在呢,我的房子,我的车子,我的票子,我的包包。


向内观心是唯心的。

向外观形是整合归纳总结规律的。

向远观物是唯物的。

那么全部浸润其中,究竟得到了什么呢?

最后是空的。


就像一部车子,如果可以分解开,它会是钢铁,玻璃,线路等合成的。把有形的物体进行无限的分解,把物无限的分解,最终证明一切都是无中生有的。


有的背面一定是无。

只有证明了无心才可以驾驭有心,只有证明了无形才可以驾驭有形,只有证明了无物才可以驾驭有物。


普通人只有亲身体会过,拿起过,才会放下,从车水马龙到灯火阑珊,究竟是怎么从三毒六欲做到澄心遣欲的呢?

答案是一个字:观。


观是知行合一的意思,分开讲叫又见。

苏轼快死前写了一首诗叫《观潮》
庐山烟雨浙江潮,
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
庐山烟雨浙江潮。


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

就是观字的最好注解:又见。


庐山的烟雨,钱塘江的潮汐,都值得去观赏。无缘去一饱眼福则会遗憾终身。终于亲眼看到庐山、浙江的景致,却发现过去的冲动妄念不过如此,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苏轼最后唯见於空没有呢?

我确信他是见过的。我从他这首诗里观他见过。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这句话其实是前面一句话的注解:叫降本流末。

观空到最后,就会触及到了大本大源。能从根上放电影一样预测到末,意起即焚。


常应常静,就是做事归做事。

但不带三毒六欲的情绪。


天道里丁元英拔他爹氧气管,或者给店铺老板娘多掏一次钱,或者给情侣起座位,其实就是常应常静格物到日常生活里去了。经常保持下去,就能渐入真道。所以丁元英说自己在门槛上,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一句话。彻底进入门槛,就不会送礼物给女友了。而是从降本流末入手了。

因此用了一个渐字。

就是这个境界随时会掉下去!

那么即是更进一步,得道了,目的是什么呢?化众生。传圣道。


真正的大存续出来了,因为淋过雨,所以给众生打把伞。因为自己千辛万苦得来了,就不愿意后来人再走一遍千辛万苦的路出来。

所以一化,一传。

真正的得道之人徳性出乎本能。

凭良心即可。

也就是王阳明后半辈子挂在嘴边的致良知。

一切好坏都是自作自受。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也有承担结果的觉悟。

所以当明白这一切的时候,澄心遣欲就变的极其重要了。

我从前认为这个世界是人死如灯灭的。而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死亡。就像陈建斌演的曹操,不要害怕死亡,死亡是夏夜的凉风。


但事实不是这样;我们这一生,对于整体循环来讲,就类似电视剧里的某一集。

一切都是自己做出来的。

这个世界即是所有人的,也终究只是一个人的。

我讨厌被说教,也讨厌说教别人。

选择是自由的,敢于承负就可以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也不必害怕地狱憧憬天堂。如果还有什么觉得来次人间不虚此行的,就是感恩遇到生命里交际过的人,包括诸位。

我们不是初遇,而是重逢,所以我们不必害怕别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雷炳钧 | 读诗随感:敢玩“飘移”的“老司机”
慈圆
修行三阶段
赏读 | 人生的最好状态:随遇而安
治愈一切的良药,就这两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