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行明珠,华夏奇观,绝壁悬崖上的天路

中华大地有一座巍峨壮观的大山脉,它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形成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这就是有着“天下之脊”之称的太行山,华夏古文明就从这里起源。

亿万年前的剧烈造山运动,千百万年来的冰雪侵蚀,使太行山上随处可见落差巨大的垂直崖壁和深不可测的陡峭峡谷。而富含铁粒子的红色砂岩又为这壮观的景象增添了一份摄人心魄的视觉效果。

在这赤岩绝壁,百丈悬崖的太行山南麓有一条堪称世界奇观的挂壁公路,那就是郭亮洞挂壁公路。这条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西北60公里太行深处的挂壁公路被世人称为“世界最险要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

郭亮村地处于太行绝壁之上,四周是群山环绕,连绵不绝的山峰让这里成为了一个难得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空气新鲜的自然景观。

要了解这条公路的险要和作用,就先得了解郭亮村的来历。在东汉末年因灾荒不断,加上官府和地主的剥削压榨,民不聊生。为寻求生存,太行山区农民郭亮率饥民揭杆而起,反抗压迫。农民纷纷响应,跟随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军队伍。慌了手脚的封建王朝派兵镇压,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

后来在封建王朝的利诱下,出现了降将,郭亮的农民军寡不敌众,只得退守西山绝壁。因被围困,粮草断绝,郭亮急中生智,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羊蹄蹬击战鼓,日夜响声不断,同时郭亮令士兵从山背后用绳索下绝壁安全转移,来到这里,为了纪念郭亮,便将这里取名“郭亮村”。

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与世隔绝。为了生存,村民在近90度的石崖上垒起了仅容一人通行的石阶路,上下垂直落差达200米左右,又陡又险,被称为“天梯”。

这条无任何防护措施的陡峭石阶,在1975年前是郭亮村村民出入山区的唯一一条通路,村民只能从“天梯”将山货背到山外,换取一些必要的日用生活品。由于出入非常危险,也使整个村子基本处于闭塞状态。

上下天梯要“贴三贴”、“靠三靠”,也只有青壯年才能出村。狭窄的天梯不能运大或重的东西,老弱病残根本就没法到外面去看病就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郭亮村,农民世世代代被圈在了这座大山里。

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出大山,13位村民在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土产品集资购买钢锤 、钢钎。在一无电力,二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人的双手,硬是在悬崖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这条通往外界的岩洞。

这些凿洞勇士们顶着风雪,腰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用钢钎,铁锤,硬是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打出了一条通向山外的大路。

当年,这些凿洞开路的突击队员,每天只有0.12元的伙食费,玉米粥、玉米饼、窝头野菜便是他们的一日三餐,这样的强体力劳动,他们每人每天也只有两斤玉米的配额,这在今天难以想象。

到1977年,历经五年,凿通了这条长1250米,高5米、宽4米的山崖公路。5年来共投入人工3万多个,凿碎并清理石渣2.5万立方米,消耗钢钎12吨,铁锤,钢钎4000多个。

不得不佩服聪明的太行山人在这太行绝壁上,开不成环山的盘山公路,便在山崖上凿洞成公路,这种堪称世界上最险奇的公路如挂壁在悬崖上,因此被称为“挂壁公路”。

让世人了解郭亮洞挂壁公路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著名导演谢晋以郭亮村为背景拍摄了电影《清凉寺的钟声》。通过电影人们知道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知道了这里的绝壁公路风景以及郭亮人的精神与故事,郭亮村也由此名声大噪。

太行山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了断裂,几乎是垂直而下,山谷就是万丈深渊。挂壁公路就是在这样的绝壁上开凿出来的。如今,即使走在挂壁公路上,看着脚下的深谷,都会令人不寒而栗,难以想象当年郭亮村的村民是以何等的勇气开凿出了这样一条人间奇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QQ邮箱
世界上最神奇惊险的村庄:太行山中的明珠,悬崖绝壁上的华夏奇观!
[转载]壮哉,太行!(2)
实拍世界上最险要的村子,被日本成为“世界第八奇迹”
闻名全世界的郭亮村
13人,用12吨钢钎,2000个铁锤打造出“世界第九大奇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