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染料大王卖“洋靛”
   1907年夏天,一片乌云掠过莱州城向西压来,郊外土路上,几个人低头弯腰推拉着两辆独轮小车,汗流浃背不歇脚,一口气拱上坡顶后,急忙脱下胶鞋插进车架,又用油布把车盖严,还没等把草帽系紧,大雨已倾盆而下,几个人顿时被浇成落汤鸡……

  这些人是烟台“泰生东”染料庄的伙计,领队的正是店掌柜张颜山。手推车上装的,是德国最新产品阴丹士林等染料。他们从坐落在烟台大庙东边的“泰生东”染料庄出发,一路向西,经过福山、登州、黄县、龙口等地,沿途向农民推销这种可以直接染布的“洋靛”。张颜山之所以要卖力推销这种“洋靛”,缘于一次不经意的交谈。

  “泰生东”原本经营杂货,附带为一家德国洋行代销“狮马牌”染料。一天,洋行的一位年青德商因要回国服兵役,来向张颜山辞行。交谈中,他说起在欧州,人们普遍使用能直接为棉纤维着色的染料,用它染布不怕搓洗,耐日晒雨淋,尤其是着色过程简单,省工省时……张颜山听后,心里便琢磨开了:德国货若真像他说的这么灵,在胶东乃至全国,肯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张颜山是个有心人。为推销本店染料,他曾去毓璜顶北面的染坊街看过:家家染坊院里都一摆溜埋着十几口大瓷缸,一匹白布从浸泡、着色、清洗……耗时十天,换缸七次,工序繁琐不说,质量还不稳定。烟台街尚且如此,胶东农村更是土法当家。农民自种蓼蓝草,采叶加少量石灰泡出蓝汁,即可染出蓝布;如需黄色,则用家槐树种捣碎取汁;用谷草灰便染出灰色……一边是天然染料日渐落伍,一边是大工业产品锋芒乍露,张颜山敏锐地嗅出了其中的商机。为让人们了解“洋靛”的优点,一开始,他花钱在报纸登广告,沿街张贴新式染料的说明书,还去染坊街逐户讲解,但收效甚微,人们担心“洋靛”烂衣裳,唯恐上当受骗,就连染坊的东家也不买账。

  好,那就来个眼见为实吧!张颜山领着伙计,带上染料、工具来到染坊街,支起大锅烧开水,按比例投入染料和盐,搅均后浸入织物,40分钟后出锅,晾干即可。原先需干十天的工作不到半天就结束,染得又快又好,围观者目瞪口呆,纷纷改用“泰生东”的染料。张颜生初战告捷,又把眼光转向农村市场,带领伙计们常年下乡串镇,为农民传授“洋靛”染布技术,染不好不走,满意后再收钱。人们见上午染的衣裳下午就能穿,自然心服口服。为了方便农民购买,“泰生东”的销售方式相当灵活,从烟台总号到各地代销处,既批发又零售,偏远山区就由货郎担送货……

  张颜山的“洋靛”生意终于大获成功。1910年前后,“泰生东”又在济南、青岛、上海、哈尔滨等地设立分号,一举垄断了全国的染料市场。张颜山也因而赢得了中国“染料大王”的美誉。

  文/宋世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牟平有个张家大院
形制宏伟,制作考究,雕镂琢刻,工艺精湛,山东省烟台张颜山故居
观《大染坊》有感
大染坊展示逆向营销天道?彻底颠覆你的商业认知模式
重庆梁平蓝印花布
出于蓝I 南通拾色之调研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