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台之地方特色建筑
 

1、传统建筑

1)海草房

海草房又名海苔房、海带草房,因其以胶东沿海所产的海草为主要材料粘盖屋顶而得名。海草是在浅海生长的野生藻类,适宜在五到十米深的海域生长,海草春荣秋枯,几十年以前,威海市许多海边海草丰富,成熟的海草被海浪大量地卷上岸滩。被人们拉上岸的海草经风吹日晒逐渐变白、变灰,最终成为褐色。海草中因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粘成厚厚的房顶,可以持久耐腐,防漏吸潮,用它盖成的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独有特色的生态民居。

2)牟氏庄园

位于栖霞市区北古镇都村。俗称牟二黑子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是栖霞大地主牟氏家族200年来相继营建的宅第。首创人牟子仪,传至第三代牟墨林(牟二黑子)时,庄园宅第已逾2万平方米,共计房舍480余间,分作3个单元、6个住用单位。庄园的规划布局采用四合院多进连贯式的形制。牟氏庄园是我国北方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最大的庄园建筑。1977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牟氏庄园是一处具有胶东民居特点的套院式建筑群体,分三组六院,大门、客厅、寝楼、作坊、粉仓等构成多进院落。

3)丁氏故宅

丁氏故宅座落在山东省龙口市黄城西大街21号,总面积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327.18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名震四海的“丁百万”家族西悦来支系的住宅,由爱福堂、履素堂、保素堂、崇俭堂四路和清代私家园林漱芳园组成,建于清代中期。

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京城府第和胶东民居的神韵;每路中轴对称布局,五进四合院落;木构架结构,硬山坡顶,屋面覆以仰合鱼鳞青瓦。主体建筑做工精细,用料考究,饰五脊六兽;隔扇门窗,雕梁画栋,涂色漆金,设前后廊。故宅堪称民居建筑艺术的精华,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宅占地1.5万平米,建筑面积4800平米,房屋55栋243间。藏有文物1.4万件,三级以上文物160余件。

4)所城的民居

中国的传统民居在烟台市最为集中又最有代表性的是奇山所城的民居,大都为四合院式,又都连接成条条胡同,在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中,最为典型。大都具有北方民居特色的典型建筑。比较典型的如刘子秀旧居为两个对称的四合院,砖木结构,硬山、灰瓦。还有都是三进式院落民居的张家祠堂和所城大街51号建筑。

5)登莱青道台衙门旧址

座落于烟台市芝罘区市府街76号。此处原是,是中国传统的衙署式建筑。坐北向南,有大门、正堂和后堂,左右廂房组成的建筑布局。共三进,大门面阔7间,有左右门房。二进为正堂,面阔7间,是议事的场所。堂是官员的住所,面阔也是7间,左右廂房为办公场所。进入大门的东侧,原来立有“东海屏障”的碑刻。1987年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6)红万字会旧址

社团建筑中最为典型,建于1925年。占地2亩,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座北向南,东两两院,东院为传统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二层楼房,内天井,面阔五间,门窗栏柱皆采用木装饰,窗格花饰是十字图案,两层均有迎廊,西院为三进院四合院平房。

2、烟台山领事馆建筑

鸦片战争后,随着一个个接踵而至的不平等条约的到来,史上的中国进入条约时代,烟台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的签定而开埠通商,成为开埠城市。曾经的海防重镇,也在“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海塘溃决。海边,洋人如潮水涌入,英国率先在烟台山上建立了占地60多亩的领事馆。此后,法、美、日、德、丹麦等17国相继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立领事馆。

1)英国领事馆建筑

由领事馆及多处附属建筑组成,采用英国在亚洲殖民地的“外廊式”设计,室内则按欧洲习惯建造。1989年4月,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会、日本亚细亚近代建筑研究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来烟台对英国领事馆建筑群进行勘测,确定是19世纪早期亚洲“外廊式”殖民地样式的典型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2)美国领事馆建筑

共两幢,东侧馆址为砖木结构,为不规则设计,显得高雅明快,西侧的领事馆官邸,为方形平台地上二层楼房,设有东南双面外连廊,四坡顶带阁楼、清水墙面、乳白色窗户,具有欧洲古典主义遗风的建筑风格。

3)丹麦领事馆建筑

其突出的特点是外墙全部采用粗狂的咖啡色花岗岩毛鼓石砌筑,古城堡式外观,屋顶为起伏错落的登临式平台,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卓尔不群。

4)俄国领事馆建筑

为双层砖术混合结构,四坡式“人”字形屋顶,外墙系灰砖清水墙面,拱形门窗,上面饰有弧形线角,建筑形制独特,是烟台唯一的俄罗斯风格建筑。

5)意大利领事馆建筑

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二层楼房,四坡屋顶代阁楼,二层中间为半圆形突出封闭平台,平台顶部为石花栏杆,平台下大门凹进,门外用四根圆柱支撑半圆形平台,建筑形制图特,具有欧式风格。

6)挪威领事馆建筑

为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基本保留了16世纪欧洲民居建筑特色,屋顶较陡,二楼中间全封闭平台,上连阁楼,均为木架外饰,菱形图案,镶嵌彩色玻璃,内凹式大门位于二楼品台下,门两边有砖雕圆形立柱,是烟台唯一的挪威建筑。

7)日本领事馆建筑

共三幢楼房,领事馆楼受欧洲新建筑运动影响,以实用为主,体现“不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为美。”外墙以陶片贴面,是烟台最早的此类风格建筑。

8)芬兰领事馆

建于1930年,二层砖木结构,陡坡顶,有阁楼,主入口设在北侧,屋顶山花梁柱格架组成富有装饰性的图案,具有欧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3烟台近代优秀建筑

    
   烟台是近代兴起的城市,自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天津条约》,烟台开为商埠,绚丽多彩的近代建筑,在烟台市区遍地开花。这些优秀的近代建筑,不仅有重要的建筑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商业建筑

汇丰银行烟台分行旧址:它座落于烟台市芝罘区海关街,建于1921年,由德成营造厂建造。其建筑特点属近代亚洲殖民地式的早期建筑形制,坐西向东,建筑平面呈方形,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平房,四面坡青瓦屋顶。沿街的前半部分为营业室,外有券廊,后半部为库房,其券廊为砖砌拱,饰有线角边带。它是1921年英国香港汇丰银行在烟台设立的分支机构,控制烟台的金融市场,取得关盐两税的特权,还领导对华贷款的外国银行,并经办中国赔款年金及铁路借权的收付,经营存款、保险与汇兑。

烟台邮政局: 具有法国古典主义风格1925年办公楼建成,由德成营造厂建造。砖石结构的二层楼房,占地2亩,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方形平面,对称式立面居中,主入口采用了圆柱式,上下两层叠柱,上方为带花饰的三角形,山墙屋檐处丰富的凸出线角造成丰富的阴影变化。整个建筑庄重典雅,和谐匀称,是烟台市西洋建筑中的上品。1992年公布为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盎斯洋行旧址:朝阳街51号。近代德国商人在烟台创办的经营花生进出口及航运、保险业务的企业。建于1886年,二层砖木结构,四面坡屋顶,带拱券外廊,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烟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顺德银号旧址:朝阳街56-58号。清末烟台设立的民营钱庄。建于1930年,二层砖混结构,平面呈双口字形,内院式布局,西侧正立面带壁柱及线脚装饰,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积1160平方米。烟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银行旧址:座落在烟台市芝罘区烟台山西路南端,1910年建,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内天井院式布局,内院为环形连廊,外立亩采用欧洲古典建筑的壁柱式,墙面及门窗多线角和图案状装饰,是典型的中西合壁的建筑。 

芝罘俱乐部:座落于烟台山下东南侧,它是英美侨民在烟台的娱乐场所,创建于1865年,原为平房数间,1867年外国总会设此,是近代烟台外资企业的社团组织。1906年与1914年扩建。1931年又由烟台市基督教葡萄山教会牧师卜尔耐特设计,德成营造厂建造,始成现在规模。木石结构的四层楼房(地下一层)建筑面积3100平方米,具有浓厚的英国建筑特色。四面坡红瓦屋顶,在陡立的屋坡上有一排阁楼窗。观赏海景的最佳位置是东面,有双层柱廊,其廊柱有方形、圆形,柱身仿照西洋古典式,但均作了变形处理,有舞厅、康乐球室、游艺室等各种娱乐活动间。舞厅呈长方形,一、二层东向皆有外廊,供在室外眺望海景,悦目适意。二层南北皆设阳台,一层为地下,1870年铺设保龄球场,是中国第一个保龄球场。该建筑南面墙上镶嵌志石“1906年与1914年扩建,1931年重建”。

茂记洋行旧址:海岸街23号。由英国商人设立,经营航运、保险业及进出口业务。建于1934年,三层砖混结构,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正立面具有近代摩登式建筑风格。建筑面积750平方米。

中国银行烟台支行旧址:海关街33号。建于1913年,分为东、西两部分,建筑主体二层,东侧建筑带阁楼坡屋顶,砖混结构,建筑主入口设在西侧,平面呈口字形,庭院式布局,檐口带线脚装饰,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岩城洋行旧址:顺太街16号。近代日本商人在烟台设立的企业,经营进出口、保险业务,代理船舶航运。建于1902年,二层砖混结构,内天井式布局,外墙为咖啡色瓷砖饰面,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

顺昌商行旧址:海岸街10号。建于1920年,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L形布局,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积290平方米。

 2 文教建筑

蚕丝专科学校旧址:座落于烟台市芝罘区南山路(现为桑蚕原种场),建于1904年,具有法国16世纪建筑风格的建筑,由法国天主教神父设计。主体建筑是砖混结构的二层楼房,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两层坡顶楼房,建筑平面近似方形,对角线两端(东南与西北)各矗立三层方尖顶角楼。房基是花岗石砌筑的毛鼓墙面,四周是白粉抹灰墙面,墙角及门窗边柜是清水砖饰墙装饰。二层的双面挑廊均是木构架,红铁皮屋面,屋脊与角楼竖一长方枪刺,南粼水潭,为采掘的建筑用石而挖成,上有山泉形成的瀑布,门前有花坛与藤萝架,形成恬静的环境氛围。优美别致的建筑造型,疏密有序的比例,明快质朴的色彩与环境巧妙地结合,反映出设计者的深厚功力与独居匠心。1987年烟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烟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益文商业专科学校旧址(现为二中校址):是较正规的西式学校,1922年建成。其主体建筑“思郭堂”,是中西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三层楼房,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在当时西风东渐的形势下,能被当时在烟台的美国人与当地士绅所接受。

烟台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旧址:胜利路134号。建于1922年,二层砖木结构,坡屋顶,平面呈L型,建筑外墙有装饰性壁柱,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积1022平方米。
     3 居住建筑

帕拉狄西斯故居:位于烟台市芝罘区滨海路。帕拉狄西斯是希腊永兴洋行的经理。永兴洋行是希腊在烟台开办的唯一洋行,1911年创办,经营发网、丝绸、花边的出口。这座建筑是希腊在烟台市唯一建筑,建于1920年,由德成营造厂建造,占地2亩,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砖混结构,位于东海岸边的高坡上,坐南向北,院门为铸铁卷草花饰门,台基侧墙向外展开,呈半圆环形。建筑为二层,局部为三层,主入口处为白色柱石双排柱廊,柱头仿希腊古典柱式中的科林斯式,柱身又带有爱奥尼柱式的边槽,柱石上方檐口有西洋古典建筑的方槽形图案纹饰,室内设计使用古典风格的圆弧形,四周绕有外廊,北有露天平台,以便观赏海景。

哈根故居:位于滨海路,哈根是烟台英国太古洋行的经理,太古洋行是英国资本操纵旧中国的航运的垄断组织,还从事进出口贸易与保险,总行设上海,通商口岸均有分行。由于烟台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建筑坐落在东海边,北临大海,环境幽静。坐南向北,建筑平面呈方形,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砖石结构的楼房,北为二层,南为三层,四面坡红瓦屋顶,有阁楼窗,墙面全为花岗石砌筑,二层在东,北南三面皆有外廊,可跳望海景。室内木装修古朴典雅,系英国18世纪式的别墅建筑,1920年由德成营造厂建造,是研究烟台开埠后,英国民居重要的实物资料。

倪维思牧师旧居:焕新路2号。原为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倪维思牧师住宅。建于1870年,二层石木结构,外廊式坡屋顶,带阁楼,主入口设拱券石柱外廊,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面积480平方米。

   海滨旅馆旧址:位于烟台市芝罘区海岸路,为美国别墅式建筑现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幼儿园。海滨旅馆又称大陆饭店,由美国开设,1920年由德成营造厂建造,专为夏天接待美国亚细亚舰队。现存6栋建筑,均为二层砖木结构,北有外廊,便于观赏海景,高坡屋顶,形体活泼,每栋6个房间。因有优越的环境,价格昂贵,在1937年前每座别墅出赁一季为1200大洋,每个房间一日则为墨币65元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烟台范儿”——烟台十大文化名片之烟台山
(重磅外交知识贴)跟着外交官看中国:百年沧桑烟台,曾经外国领事馆最多的中国城市
(1)【山东·烟台】烟台山:城书的封面
中国近代建筑漫行(42)2008年烟台之海岸街
福州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游记——“百年仓前梦依稀”
探寻老洋房 品味老仓山(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