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老子在《道德经.四十一章》中讲到: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这段话很有意思,今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看看下士闻道后,为什么会“大笑之”?我们到底是“上士”、“中士”,还是“下士”?

这段话讲的是三种悟性的人,在听到“道”后的表现:

一、悟性非常好的人,一旦听了“道”的理论,他就深信不疑,能够依教奉行,马上付诸实践;二、悟性一般的人,在听了“道”的理论后,似懂非懂,半信半疑,既不实践,也不反对,他有的时候相信,有的时候就不相信;三、悟性非常差的人,听了“道”的道理后,就会哈哈大笑,如果他笑,那就不足以称为“道”了。

这三种人离我们并不远,就在实际生活当中,一般都能遇到,尤其是第二种、第三种人,非常多,身边到处都是。

第一种人,悟性高的“上士”,这种人比较少。并且即使遇到了,也很难引起人的注意,因为他们旨在悟道,重在践行,不会到处去表现自己,做那些对修行悟道没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种人,也就是“中士”。这种人最多,我们大多数人都在此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你说悟性不好吧,还多少有一点;你说悟性好吧,又总差那么一点火候。

比如在听人讲完“道”以后,有人就会说“讲的确实有道理,跟我想得一模一样,只是我说不出来而已”,他这样一说,好像也悟道了似的,其实没有。如果有人又给他讲了一番与“道”相反的道理,他仍然会觉得有道理,到时候他就不知所从了。所以说中间的这部分人,往往是半信半疑,左右摇摆。

第三种人,“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这种人也很常见,悟性很差,还很傲慢,用我们平常的话来讲,就是“没有脑子”。跟他们说话一定要注意,不要讲太深的话题,因为他理解不了,接受不了,反而还会嘲笑你,认为你在胡说八道,你是神经病。如果这种人听了不大笑,反而就不正常了,说明你讲得还不是那个“道”。

庄子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对于“井底之蛙”和“夏天之虫”来说,你给它们讲外面的大海和冬天的冰雪,就算讲得再详细、再透彻,它也听不懂,它也不会相信,因为它只相信它所看到的,看不到的就认为不存在,就认为是错误的。

对你嘲笑还算是客气的,再厉害点的“下士”,就开始对你展开攻击了。要么毁谤你是造谣,要么说你别有用心,要么直接侮辱你、咒骂你,甚至伤害你,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出自哪里?意思?
闻道悟道的方式不同,活法天壤之别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经典语句: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并非谁都可以悟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