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黄帝内经》中寻找证据——穴位

谈到经络,就不得不谈到穴位。那大众认为的穴位是什么呢?

穴位,学名腧穴,主要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部分穴位并不在经络上,但对其的刺激亦可产生疗效。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


《素问-气穴论》首次提出365个穴位。
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精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溢意尽言其处。
帝捧手逡巡而却曰:夫子之开余道也,目未见其处,耳未闻其数,而目已明,耳以聪矣。
岐伯曰:此所谓精人易语,良马易御也。
帝曰:余非精人之易语也,世言真数开人意,今余所访问者真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然余愿闻夫子溢志尽言其处,令解其意,请藏之金匮,不敢复出。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请言之,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背胸邪系阴阳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涩,胸胁痛而不得息,不得卧、上气、短气、偏痛、脉满起,斜出尻脉,络胸胁,支心贯膈,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大椎,旧本讹十椎,以脐之上下为纪,天突大椎,合胃脘关元,凡四穴。】
臟俞五十穴。 腑俞七十二穴 熱俞五十九穴 水俞五十七穴 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中(月吕)兩傍各五,凡十穴。 大椎上兩傍各一,凡二穴。 目瞳子浮白二穴。 兩髀厭分中二穴。 犢鼻二穴。 耳中多所聞二穴。 眉本二穴。 完骨二穴。 頂中央一穴。 枕骨二穴。 上關二穴。 大迎二穴。 下關二穴。 天柱二穴。 巨虛上下廉四穴。 曲牙二穴。 天突一穴。 天府二穴。 天牖二穴。 扶突二穴。 天窗二穴。 肩解二穴。 關元一穴。 委陽二穴。 肩貞二穴。 喑門一穴。 齊一穴。 胸俞十二穴。 背俞二穴。 膺俞十二穴。 分肉二穴。 踝上橫二穴。 陰陽蹻四穴。 水俞在諸分,熱俞在氣穴,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


我们数一下,总共是366个穴位,因为一年是365天,但闰年多1天,所以366个穴位是可以对应一年的365天的。
【臟俞五十穴:五脏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俞,五五二十五】
【腑俞七十二穴:六腑各有井荥输经合原六俞,六六三十六】
【熱俞五十九穴:治疗热病的俞穴59个】
【水俞五十七穴:治疗水病的俞穴57个】
【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在头部有五行,每行五穴,五五二十五】


《素问-气穴论》
帝曰:余已知氣穴之處,游針之居,願聞孫絡溪谷,亦有所應乎?岐伯曰: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以应一岁,以溢奇邪,以通荣卫。荣卫稽留,卫散荣溢,气竭血着。外为发热,内为少气。疾泻无怠,以通荣卫,见而泻之,无问所会。
帝曰:善。愿闻溪谷之会也。
岐伯曰: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分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邪盛气壅,脉热肉败,荣卫不行,必将为脓,内销骨髓,外破大腘。留于节凑,必将为败。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其小痹淫溢,循脉往来,微针所及,与法相同。
帝乃避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发蒙解惑,藏之金匮,不敢复出。乃藏之金兰之室,署曰气穴所在。岐伯曰:孙络之脉别经者,其血盛而当泻者,亦三百六十五脉,并注于络,传注十二络脉,非独十四络脉也,内解泻于中者十脉。


黄帝了解了365个穴位之后,又继续询问孙络溪谷是否也有对应。岐伯说,孙络和365个穴位相会,也对应了一年365天,溪谷也和365个穴位相会,对应了一年365天。孙络就是络脉的细小分支,就是毛细血管。溪谷就是肌肉会和的地方,大的汇合点叫溪,小的汇合点叫谷。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三百六十五穴,与孙络溪谷相会。换句话说,穴位就在孙络毛细宣贯汇集的点,也在肌肉缝隙汇集的地方。但是注意,《黄帝内经》在描述穴位的时候,并没有说穴位是在经络上的或属于经络。相反,《黄帝内经》在描述经络走向的时候,引用了穴位,说经络所经过的穴位。这是不是说明,穴位是独立于经络而存在的?


我们看一下《黄帝内经》关于经络走向的描述。

《灵枢-经别》描述了十二经脉的走向。
足太阳之正,别入于腘中,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属于膀胱,之肾,循膂当心入散;直者,从膂上出于项,复属于太阳,此为一经。
足少阴之正,至腘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直者,系舌本,复出于项,合于太阳,此为一合。或以诸阴之别皆为正。
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肋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上侠咽,出颐颔中,散于面,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
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入合于少阳,与别俱行,此为二合。
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于胃,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上頞,还系目系,合于阳明。
足太阴之别,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本,此为三合。
手太阳之正,指地,别于肩解,入掖走心,系小肠。
手少阴之别,入于泉掖两筋之间,属于心,上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此为四合。
手少阳之正,指天,别于颠,入于缺盆,下走三焦,散于胸中。
手心主之别,下泉掖三寸,入于胸中,别属三焦,出循喉咙,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此为五合。
手阳明之正,至膺乳,别上于肩髃,入柱骨之下,走大肠,属于肺,上循喉咙,出缺盆,合于阳明。
手太阴之别,入泉掖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大肠,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此为六合。


这里描述的十二经脉正别行处,和通常所说的十二经络的走向并不相同,这十二经脉的走向主要是脏腑器官,其中有经过某些穴位的。


《素问-气府论篇》
足太陽脈氣所發者,七十八穴。 兩眉頭各一。 入髮至項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 其浮氣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 項中大筋兩旁,各一。 風府兩旁,各一。 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五臟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 委中以下至足小趾旁,各六俞。 足少陽脈氣所發者,六十二穴,兩角上各二。 直目上髮際內各五。 耳前角上各一。 耳前角下各一。 銳髮下,各一。 客主人,各一。 耳後陷中,各一。 下關各一。 耳下牙車之後,各一。 缺盆各一。 掖下三寸,脅下至胠,八間各一。 髀樞中傍,各一。 膝以下至足小趾次趾各六俞。 足陽明脈氣血所發者,六十八穴,額顱髮際旁各三。 面鼽骨空各一。 大迎之骨空各一。 人迎各一。 缺盆外骨空各一。 膺中骨間各一。 俠鳩尾之外,當乳下三寸,俠胃脘各五。 俠臍廣三寸,各三。 下齊二寸,俠之各三。 氣街動脈各一。 伏兔上各一。 三里以下至足中趾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手太陽脈氣所發者,三十六穴,目內眥各一。 目外各一。 鼽骨下各一。 耳郭上各一。 耳中各一。 巨骨穴各一。 曲掖上骨穴各一。 柱骨上陷者各一。 上天窗四寸,各一。 肩解各一。 肩解下三寸,各一。 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項上,各二。 大迎骨空各一。 柱骨之會各一。 镗骨之會各一。 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手少陽脈氣所發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 眉後各一。 角上各一。 下完骨後各一。 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 俠扶突各一。 肩貞各一。 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 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 督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 項中央二。 髮際後中八。 面中三。 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 至●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 任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喉中央二。 膺中骨陷中各一。 鳩尾下三寸,胃脘五寸,胃脘以下至橫骨六寸半一,腹脈法也。 下陰別一。 目下各一。 下唇一。 斷交一。 沖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俠鳩尾外各半寸,至齊寸一。 俠齊下旁各五分,至橫骨寸一,腹脈法也。 足少陰舌下。 厥陰毛中急脈各一。 手少陰各一。 陰陽蹻各一。 手足諸魚際脈氣所發者。 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这里描述的是十二个经脉气所发的地方的穴位。意思是经脉的的气会从这些穴位发出去。
足太阳脉气所发者,78穴,从两眉经过头部、后背到腿部后面的委中穴,最后到足小趾。我们对照现代的经络图,发现足太阳经的基本路线是一致的,但穴位数量更多。
足少阳脉气所发者,62穴。
足阳明脉气所发者,68穴。
手太阳脉气所发者,36穴。
手阳明脉气所发者,22穴。
手少阳脉气所发者,32穴。
督脉脉气所发者,28穴。
任脉脉气所发者,28穴。
冲脉脉气所发者,22穴。
还有零星的几个穴位。总数已经超过了365个。说365穴应该是粗略的数字。

注意关键点,这里所描述的并不是每条经脉所经过的穴位,而是经脉“气所发者”,也就是经脉的气会从这些穴位散发出去。前面我们说过,经脉中的血和气是同类异名的东西,按经络就是血管的概念来理解,那么就是说主干血管的分支络脉血管和孙络毛细血管,会从这些穴位把血液散发出去。结合前面分析的,穴位附近正好是孙络毛细血管汇集的地方就好理解了。

这里的描述,也没有说穴位是属于经络的,只是说经络的气从这些穴位散发出去。加上我们知道有几十个经外奇穴不在十四经络上,虽然在《黄帝内经》中只有零星的经外奇穴,但这更加证明了一点,穴位是独立于经络而存在的。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描述一下穴位到底是什么了。

1.穴位是独立于经络而存在的,穴位并不在经络上
2.穴位附近往往是孙络毛细血管聚会的地方
3.穴位附近往往是肌肉汇集的溪谷处
4.经脉的气会从相关的穴位散发出去,即穴位并不直接在经络上,而是和经络有联系,这种联系只能是通过络脉。
5.因为穴位是独立存在的,那么经外奇穴的存在就很容易理解了,现代已经发现了48个经外奇穴



从《黄帝内经》寻找证据的过程,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我们最后总结一下:

1.经络就是血管,其中,经脉是主干血管,络脉是分支血管,孙络是毛细血管。
2.经络中流动的是气和血,血就是血液,气就是血液的动力性,气盛就是血液流动快,气虚就是血液流动慢。
3.经脉主干血管在身体内部,从外面是看不到的,只有解刨后才能看到,但可以通过寸口的诊脉来探查。
4.络脉分支血管在身体表面,从外面能看到,可以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病邪入侵的情况。
5.外部病邪入侵人体的顺序是:孙络毛细血管->络脉分支血管->经脉主干血管->脏腑器官
6.针对络脉分支血管出现异常颜色的病邪的治疗方法,主要就是刺络,即放血疗法,但放血是有限度的。
7.针对指尖的放血,就是对孙络毛细血管的放血治疗。
8.穴位是独立于经络而存在的,穴位并不属于经络,还有很多经外奇穴。
9.穴位附近是孙络毛细血管的聚集处,也是肌肉溪谷汇集的地方。
10.经络中的气血流动会通过络脉和孙络向全身散发,十二条经络的气血会经过一些穴位来散发。
11.对于针刺不到的身体内部的经脉疾病可以通过和经脉相联系的络脉以及经脉所散发的穴位来治疗
12.对于身体内部经脉的疾病,也可以通过药液来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经脉标本脉法研究+标本脉诊与治疗应用+标本脉法的诊断内容和应用
流注指微针赋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卷一百三十
《黄帝内经》为何先讲 “ 五输穴 ”,后讲十二经!
腧穴主治有规律
针灸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