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天狂卷12亿票房,国产喜剧片崛起了吗?



一年一度的国庆档一直是竞争惨烈的角斗场,今年也不例外,一度有近十部电影抢滩登陆,最终因部分电影退档、改档,只剩下六部大片,但依然成就了“史上最拥挤国庆档”。

不过,相比前两年“平分秋色”的局面,“一骑绝尘”更适合用来描述今年的战况。《羞羞的铁拳》9月30日上映,从长假第一天开始起就稳坐冠军宝座,截至国庆最后一天票房接近12亿元,占据了长假票房的半壁江山,目前《羞羞的铁拳》的票房已经直逼20亿,而在整个国庆期间,全国影院票房超过26亿,比去年同期15.9亿的票房大幅度增长。

不难理解观众为什么对喜剧如此受用,长假期间,大家都想图个乐呵,不想考虑又深又沉的东西给自己找不痛快。另外,相较于用成吨的段子来包装情怀的《缝纫机乐队》,《羞羞的铁拳》笑料更纯粹,因此能够独占鳌头。

作为开心麻花的优质话剧IP,《羞羞的铁拳》在上映之前已经以舞台剧的形式巡演多次,在市场上久经考验,所以最终呈现在电影屏幕上的,已是打磨成熟的作品。

虽说剧情老人设老桥段老,但“好笑”这件事上一点没耽误。艾伦娘得清新自然,马丽直播铁锅炖自己,两个中年老大爷卖腐,一桥段接着一个桥段,密集得不给观众喘息的机会,“尽皆癫狂、尽是过火”。


不过即便是坐稳了票房赢家宝座的“铁拳”,也不是没有烦恼。

国庆节前开心麻花因为公司净利润下滑而受外界质疑。作为公司立足之本的演出业务受到影响,对开心麻花是个不小的冲击。当然,麻花电影本身也不是完美的,说到底它也是一部向市场投降的产物。舍去了一些严肃深沉的讨论,除了哪些密集的笑料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回味和话题讨论的东西,就戏剧的讽刺效果而言,铁拳远远比不上讽刺喜剧片《驴得水》。

同样是在国庆期间,凭借《煎饼侠》一炮而红的大鹏带着他的《缝纫机乐队》又来了,只是这次他没能抓住观众的钱包,虽然《缝纫机乐队》的质量明显比《煎饼侠》高出一截,但是票房却不及前者的一半。观众不再像之前那么好糊弄了,只凭借一腔热血高喊着“梦想”是很难勾起观众共鸣的,卖情怀这种方式近年来早已不再吃香。



谈到喜剧,有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所有伟大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马未都曾戏谑中国电影开创了一个新的类型,叫做“喜闹片”。说白了,合家欢,爆米花,却没什么意思。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的喜剧电影人们愿意在看完第一遍后再看第二遍。比如星爷那些经典喜剧片,看了好几遍,哭哭笑笑,每次看都不一样。

但是当下热卖的喜剧片,看完一遍后,梗破了,就立刻索然无味。好的喜剧电影总是能撑起一场严肃的讨论的。

周星驰的无厘头好笑吧?

屌丝的男主,浮夸的配角,我们观赏着这些底层人物的窘迫、尴尬和不自量力,哈哈大笑。但是笑完了我们能看到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也能看到他们的努力和坚持,而这些东西才是多年之后还能剩下的“情怀”。


姜文的黑色幽默好笑吧?

观众看《让子弹飞》,前两个小时是酣畅淋漓的观影体验,被导演带着高速狂飙。师爷马邦德和土匪张麻子的调情,恶霸黄四郎的大金牙和时不时蹦出来的英语,还有许许多多好玩的配角,又是喇肠子又是洒银子,高潮一波接一波的,让观众无所适从,只好跟着子弹一块儿飞起来。

师爷一死,剧情突然脱离了之前安分守己的商业片路线,在癫狂之中,讲了一个革命的寓言。快意恩仇的革命刚一结束,剧情急转直下。大仇得报,但人死不得复生;目标是实现了,但是理想依然遥不可及。

兄弟、女人都走了,一代豪杰张麻子骑着白马缓缓离去的背影,和他在黄府门上打的问号遥遥呼应:一个时代终结了,但是新的时代也让人疑惑。

导演将裹挟着野心的子弹,藏在喜剧和商业的外壳之下,普通观众把段子看了个爽,文艺青年对隐喻的解读也过了瘾。

姜文挤在一堆贺岁档里,说不想赚钱是不现实的,但是他能在市场和观众和自己的创作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传达出讽刺喜剧的内核又收获了叫座的票房。


钱的力量不可忽视,但为了赚钱就完全迎合市场就有点值得玩味了,这也是目前国产喜剧存在的问题。

2011年,成本仅890万的轻喜剧《失恋33天》斩获了3.5亿的票房;而同年的大手笔制作《金陵十三钗》却票房失利——没错,票房是高,但是成本也高,入不敷出。

这让投资方嗅到了新的商机,资本一窝蜂地涌向喜剧电影。

之后的国产喜剧就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本来,喜剧就被业内人士称为国产电影最成功的类型,有了资本加持,喜剧一再刷新票房记录,成就一年接着一年的票房神话。

但是高票房的背后,却是质量的良莠不齐。粗制滥造的跟风,群魔乱舞的闹剧,都想来分一杯羹。缺乏真正喜剧精神,这些国产喜剧带来了什么?

《从天儿降》那样把纸尿裤糊你一脸的“屎尿屁”桥段还是《恶棍天使》那样把智商拉到幼儿园水平的装疯卖傻?


回到今年的国庆档,虽然格局从往年的“多强混战”变为“一家独大”,但是影片票房成绩确实与口碑成正比,这说明,品质越来越成为电影的核心竞争力。

观众的审美是在进步的,如果不想像国产青春片一样,因透支观众信任而成为烂片的代名词,国产喜剧片还是要更加脚踏实地一些,呈现出更多诚意。

毕竟,观众们在走进电影院时变得越来越理智了。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关注( 网易王三三的公众号:wywss163 ),查看往期更多有趣内容。


本文来源:王三三 责任编辑:谢欣娜_NX218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产喜剧玩砸了,靠《羞羞的铁拳》重振喜剧市场?
史上十大最卖座喜剧片总票房近170亿,但中国喜剧电影越来越“忧伤”
《羞羞的铁拳》成国庆档最快破亿影片,开心麻花将“春节档合家欢”提前
同为优质喜剧,为何《缝纫机乐队》票房不敌《羞羞的铁拳》?
土尬喜剧《李茶的姑妈》会砸了开心麻花的金字招牌吗?
冲着沈腾去,一篇一个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