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江城子》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我每次吟到这首词,心情都是满怀悲怨的,会被词中的情境所感伤。这是一首悼亡词,宋词大家苏轼所作。是苏轼写来纪念自己的亡妻王弗的,王弗十六岁时嫁给了十九岁的苏轼,两人一起生活了十一年的时间,直到王弗二十七岁病故,数年以后,苏轼才又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继室。

       苏轼与王弗,少年夫妻,感情甚笃,同甘共苦,琴瑟相和。怎叹无法白头,最终鸳折其侣。王弗去世十年后,也就是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当时正在山东密州任上,于梦中见到了前妻,心有所感,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的悼亡词。

      词的开篇直接叙事,“十年生死两茫茫”,“茫茫”,是晦暗不明,指夫妻生死相别,幽明永隔,再也无法相见,相互又都不清楚对方状况如何。紧接着笔锋先抑后扬,“不思量”,终究分别十载,已经不会向初失爱侣那般每时每刻想念不休了。看是无情,然而接着又写到“自难忘”,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你已经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恒不灭的痕迹,就算我不刻意去想,也根本不会忘记,正所谓“未曾想起,从未忘记”。不会忘记十年前相处的朝朝暮暮。

      苏轼在山东密州,而王弗病故于汴梁,后归葬四川眉州的苏轼祖莹,两地相隔数千里。“千里”、“十年”,两个数量词前后呼应,加深了感染力,表明了词人的凄凉悲怆之情。夫妻本应合葬,但王弗虽死,苏轼尚在,所以只能“孤坟”,想必发妻王弗在祖坟中会感到十分孤单吧。词人不禁慨叹“无处话凄凉。”这一句主语不详,既可指词人自己无人可表悼亡之意,又可理解为王弗在坟中寂寞凄凉,无人倾诉之苦。“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是词人在怀念王弗之时,不禁产生了幻想,幻想和妻子相逢的美好愿望。只是转而想到那时相见恐怕妻子也会认不出自己了,因为如今的自己已经灰尘满面,鬓发如霜,不复少年时的容貌了。王弗过世时,苏轼刚刚三十岁,正当而立之年,壮怀激烈,雄姿英发之时。而整整十年过去,他已无奈步入了中年。并且这些年来他在政治风云中辗转,他受到新党迫害出放到外地,漂泊江湖,心境低落加上生活状况的下降,心中无限愁苦致使早生华发,容颜苍老。这两句也慨叹出时过境迁,为自己的境况发出了悲鸣。

      下阙开篇开启了梦境,梦中词人回到故乡,并见到了亡妻正在窗下梳妆。这其实不光光是梦境,而是往事的再现,少年时代夫妻之间的恩爱绻缱,一幕幕浮现于眼前。然而这终究是十年前的事了,所以两人才“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在《雨霖铃》中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所表达的情感与此非常相似,但那是暂时的离别,而这里是生死永别,难以相见。所以更加悲苦,泪落千行。

      再来看结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里又无主语,其可以指苏轼每年都会想到妻子的坟墓,肝肠寸断,也可以理解为王弗在孤寂的坟茔中等待着丈夫,悲怆以及。这与上阙的“无处话凄凉”异曲同工,前后照应,将悲情再次推上一个高峰,感人至深。
​  
      ​以词悼亡,可以说是苏轼开起了先河,由此也可见这位东坡居士为词这种艺术开辟出了多么广阔的一片天地。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他的散文恣意汪洋,通畅顺达;他的诗豪健清新,善用夸张比喻;他的词风多变,慷慨激昂,豪放旷达,隽永深婉,对后世影响很大,他还擅长行书、绘画,笔锋丰腴跌宕,独具风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最深情的一首词,句句思念,字字血泪,感人肺腑,令人感动
苏轼最凄美的一首词,全词无一个“悲”字,却悲得荡气回肠
名校学案:选择性必修上江城子·已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备课资料
苏轼最凄凉的一首词, 《江城子》实现了这个领域的首创
苏轼《江城子·记梦》赏析
苏轼《江城子》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