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乌梅的介绍
  乌梅味酸涩,性温,属补益药范畴。有酸涩收敛、生津止渴、驱蛔止痛功能。
  1、酸涩收敛:常用于止泻、止血、止痢,并有敛肺止咳的作用。对脾虚久泻,大肠滑泄不止,甚至脱肛不收,可用本乌梅酸涩固肠以止泻。常配合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木香,诃子、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对大便下血、月经过多等,也可用乌梅酸涩止血,常配合地榆炭、槐花炭、黄芩炭、艾炭,阿胶等同用。对于久痢不止,常以乌梅配黄连,木香、赤石脂,禹余粮,白芍、煨葛根、诃子、炮姜等同用。对久咳伤肺,肺气浮散而干咳久久难愈之症,可用本品收敛肺气以治咳。常配合百合,五味子、紫菀,诃子肉等同用。
  2、生津止渴:对消渴、烦热口渴等症,常配合麦冬,石斛、沙参,玉竹,花粉等同用,也可以单味煎汤服。近些年来治疗糖尿病、尿崩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出现口渴甚者,用六味地黄汤(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随症加减,同时配入乌梅,五味子及少量肉桂,常取得良好效果。
  3、驱蛔止痛:乌梅有驱蛔虫的作用。前人治蛔常把酸,苦、辛、热的药同用,认为蛔虫见酸则软。一般常配合川椒、吴茱萸、干姜,使君子、生大黄,黄连等同用,常用的药方如“乌梅丸”(乌梅、细辛,桂枝、党参、附子、黄柏,黄连、干姜、川椒、当归)、安蛔汤(党参,白术,茯苓、炮姜,川椒、乌梅)等。乌梅还有止虫痛的作用。
  生津止渴、涩肠、敛肺时,去核生用。止血时炒炭用。另外,乌梅还有软坚消胬肉治鸡眼等作用。用乌梅一两,盐水浸泡24小时,去核,加醋适量,研磨成软膏,敷于鸡眼、胼胝上,外用橡皮膏贴之,数日可掉。夏日煎乌梅汤饮用,可生津清热消暑解渴。
  山查、乌梅均味酸,但山查不涩不收,而能消积破气,乌梅则酸涩收敛,而能敛肺涩肠。
  用量一般五分至一钱半。特别需要时,也可用到二至三钱。
  诸证尚有实邪者忌用。病情须用发散者忌用。
  乌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多种肠道致病菌、结核菌及皮肤真菌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疗肠炎,菌痢等有效。有使胆囊收缩,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对治疗胆道蛔虫、疟疾、钩虫病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乌梅的功效
《本草精荟》:涩肠生津:乌梅的功效与应用
乌梅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药乌梅图片
小乌梅 妙用多
乌梅的功效和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