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垓下(gāi)   揩(kǎi)油      绸缪(chóumóu) 踯躅(zhízhú)

妃嫔(pín) 戏谑(nuè)   锱铢(zīzhū)    逦迤(lǐyǐ)

C.辇(niǎn)车肖(xiāo)像    衣袂(mèi)     剽掠(piāolüè)

D.压轴(zhòu)  大郤(xì)    侍(shì)奉       鹧鸪(zhègū) 

2.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装璜   聒噪 霰弹  名信片    踌躇满志

B.通辑  渔樵 纹身  暴发户    雕栏玉砌

C.罹难  披靡  渔粱 钉书机    鼎铛玉石

D.商榷  贿赂  厮杀 座右铭    廊腰缦回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沉溺于网上,人的自控能力就会下降。刚才你的手情不自禁地抖动,就是神经失控的表现。”陶教授的话字字句句敲打在曲倩的心上。

B.里约一些大规模的贫民窟开始转型为中产阶级社区,银行、超市、宠物店等一应俱全。

C.陈健曾经许下要为逝去的战友金训华守墓一辈子的诺言,他一言九鼎,至2005年已守了36年,他的事迹感动了当代中国人,被评选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D.我读过被严刑拷打的受害者的证词并看了他们浑身遍体鳞伤的图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经过多年的努力,使我们已有获得国际奥赛金牌的能力。

B.海内外来宾、浙江省各界代表2000多人齐聚绍兴大禹陵广场,满怀赤诚之心祭拜大禹,表达中华儿女秉承先祖遗风,共谋国家繁荣昌盛。

C.据国土资源部官方微博消息,2014年1-3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74起,死亡失踪2人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千多万元左右。

D.七家美国钢企在向美国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的诉状中称,中国钢铁制造商享受所谓的石油工业用钢材补贴,这些获得了补贴的钢材被销往美国市场。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村道旁、树荫下,                    ;长弄里、街梢头,                    ;商邑中、闹市处,                    

①江南乡村粗茶淡饭的日子因此有了一份知足的踏实和依靠

②朱漆的井栏护立诸多大小不一的水井

③江南古镇荣辱不惊的岁月藉此平添几许鲜活的滋润和热闹

④粗朴的麻石围起一圈圆圆的土井

⑤江南旺埠车马川流的繁华仗此更具踌躇的厚实和轩昂

⑥凉润的青砖砌出一口悠悠的老井

A.②③⑥①④⑤   B.④①⑥③②⑤     C.②①④③⑥⑤    D. ④③⑥①②⑤

6.下列各项有关古代诗歌、散文的文学常识,表述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盛唐是诗歌发展的高峰期,诗人众多,流派纷呈,除了李白、杜甫两位大诗人外,还有边塞诗派的王昌龄、高适、岑参,田园诗派的孟浩然、陶渊明、王维等。

B.词始于中国南北朝,形成于唐代,在宋代达到其顶峰。按艺术风格分,宋词有“婉约派”和“豪放派”。秦观、李清照、姜夔等都属于婉约派,而苏轼、辛弃疾、柳永则是豪放派的典型代表。

C.“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到了宋代继续提倡这种改革,出现了被世人称颂的“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D.先秦诸子散文异彩纷呈,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各尽其妙,儒家代表作品《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品《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作品《韩非子》《荀子》。

7.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近体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用想象世界的美好来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自己在想象世界中的游历,表示不肯与现实中的权贵们沆瀣一气。

B.《书愤》和《蜀相》都是咏史怀古诗,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但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陆游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而杜甫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功立业。

 C.《伶官传序》作者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序,是一种文体。文章通过总结后唐庄宗得失天下的历史教训,来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D.《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庖丁开始解牛时,“所见无非牛者”,说明他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8.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族秦者秦也

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C.函梁君臣之首             D.余既耸然异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可谓智力孤危  (《六国论》)          B.因其固然  (《庖丁解牛》)

C.又可冀其成立邪  (《祭十二郎文》)    D.我何面目见之(《项羽之死》)

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A.戍卒叫,函谷举             B.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1.下列四组加点词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                 臣以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愿为诸君快战                   吾见其难为

D.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

水汪汪的眼

朱以撒

①对于深度的认识,我不是从书本开始的——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很难领会数字给予的启蒙,譬如我们身处海平面多少米。我不能不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成年后对于深度的认识,都要缘于孩童时代的亲眼所见。可以肯定指出,家园中曾经有过的三眼汪汪的古井,如同三枚饱满滋润的水印子,钤盖在我敏感的皮肤上。

②井的出现使我对于深度有了抚摸的可能。间接地通过井绳,与深井接触。平静的水面,随着邻里结伴汲水,三四个小木桶此落彼起,烂银子似地荡漾波光。甚至在早睡的梦里,还能听到大人们借着洁白的夜色浇灌、木桶击水或者桶帮与井壁磕碰的声响。朴素的温馨之夜,在清流的泼洒中走进安宁。一眼古井,经过漫长时日的打磨,已经泰然与人亲和,不需要后人特意花费心机护理,只管使用便是。对于轻松地享用,自然削弱了古井的重要——人的本性通常如此,譬如那些会讨会要咋呼不休的人,往往得到满足;而斯文缄默者,被人淡忘。“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贬低的口吻里,分明涉及了井的固有状态,它狭窄如眼,缺乏宏大的格局和开阔的气派。只有与古井为邻的人才知道,古井的周围远比其他地方翠绿和润泽,有一缕缕草浆汁水的生生气息在井栏边无声地漾开;夏日里干渴的黄蜂和蜾蠃会结伴而来,伏在井沿凹下的水渍里。没有人去追问古井的来源,对于清亮照人的水和井内黑暗下去的视线,即便联想纷起,却没有一个人表示贪欲——共同拥有,人们的心态都平静得如同井内的水。

③“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记得小学老师把这八个字赋予了一个伟大的思想。我脑子一闪而过的,是老家那几眼黑洞洞的水井,这无疑是最感性和具体的。我甚至想,一些用语,对于涉世不深的少年,领会也许失之千里万里。完全可以用身旁的、日常的材料,大大缩短领会的长度——漫无边际地撕扯,只能让人无奈。一切认识都无须安排,要刻在头脑里剜却不去的,只能靠自己在岁月行走中获得的某些机缘。它自然而然地进入,比灌输的更不易风化。

 

   ⑥曾经水井密集的村庄,大片大片地迁移走了。时代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不安地移动。整个村庄搬得彻底干净,车运马驮,手提肩扛,甚至一些破烂用具也因为车厢尚有空隙登上了旅程。在搬不动的物品里,井是最典型的,没有谁能把它移走。是人遗弃了井,还是井背离了人?当人们在新的居所,品着茶,觉出口味不对,才会想起丢在荒村中的井如何甘美,想起曾经过往的日子,想起井沿边的许多故事。不必特地设置悬念,一口与自己童年、少年每日相伴的古井,那种清新和华滋,连同水汪汪的神秘,已经沁入了体内,纵使远走高飞,异域的风云蓄意介入并想取代昔日的痕迹,还真难成功。怀乡的主题如新月一般静静升起,也就是从不变的古井开始的吧。爱迁徙的人与移不动的井,如长风之于古树,不能互相厮守是一种必然。只能这么去面对了,当一眼古井孤零零地停留在荒村里,倒映着孤月,它的凄美将使我们更加怜爱。

⑦那些对于古井,不,就是对于一般的井也一无所知的少年,和那些曾经享受着绠汲之乐的少年相比,体验中肯定缺失了一个空间。一定会有一些人,在拨弄着便利的水龙头时,会在自己回眸的角度里,看到地下的潜流正在深处发出渴望的冲动,期待着涌出,重新成为生活的甘霖——我们所说的美感,一口井也足够赐予我们的了。                             (选自《2002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12.文章第①段说“成年后对于深度的认识,都要缘于孩童时代的亲眼所见。”作者由古井而产生的具有深度的认识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答:                                                                                      

13.第②自然段写到井,其中写到人们对井的淡忘和“坐井观天”等对井“贬低的口吻”,这样写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井怎样的品德?(3分)

答:                                                                                        

14.理解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 家园中曾经有过的三眼汪汪的古井,如同三枚饱满滋润的水印子,钤盖在我敏感的皮肤上。(2分)

(2) 许多高楼底下就是被填埋结实的井,发不出丝毫呜咽。(2分)

答:(1)                                                                                       

(2)                                                                                 

15.简要赏析文中第②段划波浪线的文字。(5分)

答:                                                                                        

16.纵观全文,作者以“水汪汪的眼”为题,有何用意?(4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共11分。

杨琁字机平,会稽乌伤人也。高祖父茂,本河东人,从光武征伐,为威寇将军,封乌伤新阳乡侯。建武中就国,传封三世,有罪国除,因而家焉。父扶,交阯刺史,有理能名。兄乔,为尚书,容仪伟丽,数上言政事,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乔固辞不听,遂闭口不食,七日而死。

   琁初举孝廉,稍迁,灵帝时为零陵太守。是时苍梧、桂阳猾贼相聚,攻郡县,贼众多而琁力弱,吏人忧恐。琁乃特制马车数十乘,以排囊盛石灰于车上,系布索于马尾,又为兵车,专彀弓弩,剋会战。乃令马车居前,顶风鼓灰,贼不得视,因以火烧布,然马惊,奔突贼阵,因使后车弓弩乱发,钲鼓鸣震。群盗波骇破散,追逐伤斩无数,枭其渠帅,郡境以清。荆州刺史赵凯,诬奏实非身破贼,而妄有其功。琁与相章奏,凯有党助,遂槛车征琁。防禁严密,无由自讼,乃噬臂出血,书衣为章,具陈破贼形执,及言凯所诬状,潜令亲属诣阙通之。诏书原琁,拜议郎,凯反受诬人之罪。

琁三迁为勃海太守,所在有异政,以事免。后尚书令张温特表荐之,征拜尚书仆射。以病乞骸骨,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杨琁传》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武中就国   国:指诸侯封地            B.潜令亲属诣阙通之  潜:潜伏

C.所在有异政   异政:不同与他人的政绩    D.然马惊,奔突贼阵   然:通“燃”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桓帝爱其才貌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B.琁初举孝廉,稍迁         其制稍异于前

C.乔固辞不听               斯固百年之遇也                                     

D.琁三迁为勃海太守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1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琁用“石灰马车阵”破敌。石灰扬起,进人眼目,且刺激呼吸道,加上马车的冲突践踏,弓箭的乱发,贼兵的狼狈逃散,是不难想象的。石灰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战例。

B.杨乔仪表魁伟,容貌俏俊,深得桓帝喜爱,下诏招他为驸马,可杨乔不同意,最终绝食身亡。

C.杨琁用石灰车马阵击败盗贼,却被赵凯诬陷为掠他人之功为己有,在押送去洛阳途中,赵凯那伙人严密防守,企图不让他辩解。

D.杨琁自举孝廉踏入仕途后,有所升迁,直到桓帝时才任太守之职,在任期间,政绩不凡,直到病死在任上。

20.翻译划线句子。(5分)

(1)桓帝爱其才貌,诏妻以公主。(2分)

                                                                                          

(2)荆州刺史赵凯,诬奏琁实非身破贼,而妄有其功。(3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21-22题,共9分。

幽居初夏(其一)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幽居初夏(其二)

藤冠草屦病支离,门外纷纷百不知。解箨有声惊倦枕,飞花无力点清池。
闲思旧事惟求醉,老感流年只自悲。绿树阴中红练起,一团零乱湿臙脂。

[注]箨(tuò)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21.诗的题目是《幽居初夏》,请指出这两首诗在如何表现“幽”的手法上相同的一点,并作简要分析。(3分)

                                                                                            

22.有人说,这两首诗表面看都是抒发了一种闲情逸致、恬然自得之乐,实则是以乐景衬哀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6分)

                                                                                             

(三)默写题(每空1分,共8分)

23.(1)心非木石岂无感?                         

(2)出师未捷身先死,                           

(3)山寺钟鸣昼已昏,                                      

(4)                      ,使我不得开心颜?

(5)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并力西向,          

四、作文(3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是一杯水,杯子的华丽与否显示了一个人的贫与富。但杯子里的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接下来,你有权利加盐、加糖,只要你喜欢。

请以“生活这杯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自己的感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D( A.揩(kāi)油 B:戏谑(xuè)C.肖(xiào)像

2、D(A.装璜 -装潢 名信片-明信片B.通辑-通缉 纹身-文身 C.渔粱-渔梁  钉书机-订书机;)

3、B( A.情不自禁:比喻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这里应改为不由自主C.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不合语境。 D.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与浑身语意重复)

4、D.(A.滥用介词,缺主语,去掉“使”。B成分残缺,“表达”缺宾语,改为“表达中华儿女秉承先祖遗风,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C概数不能连用,“3千多万元左右”应该改为“3千多万元”或“3千万元左右”)

5、B

6、C(A.陶渊明不是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B柳永是婉约派。 D.《荀子》是儒家经典非法家)

7、C(A.《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古体诗B《书愤》不是咏史怀古诗,所抒发的个人情感应对调。D.“所见无非牛者”,说明他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这个说法错,原文是说,所见的没有不是全牛的,意思是跟一般人所见的一样。

8、C     9、D.   10、C    11、A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12.(1)经过漫长时日的打磨,无私地奉献与包容,能让人泰然宁静。(2)一切认识只有自己经历过体验过,才能真正理解和记住。(3)静止索默,能涵养出安宁。(4)古井是怀乡的寄托,故乡是人永恒的根。(4分)

13.这是一种似贬实褒、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突出了古井平静低调、默默奉献的精神以及它坚守自我、润泽周边、心气开阔的品德。(3分)



三、古诗文阅读(28分)

17.B  暗中

18.A喜欢(B渐渐;略微C坚决;确实D升职;放逐、流放)

19. D没有病死在任上

20.(1)桓帝喜欢他的才貌,下诏要把公主嫁给他。(2分,注意“妻”和状语后置句式)

(2)荆州刺史赵凯,诬奏杨璇不是亲自击败贼,而冒充有打败贼寇的功劳。(3分,“身”和“妄”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1.以声衬静或以动衬静(1分)。第一首以“下鹭”“鸣蛙”,第二首以“飞花”和“解箨声”等动态意象以及声音,来反衬环境之清幽。(2分)

22.不同意(1分)。第一首是以乐景衬哀情,第二首是以哀景衬哀情。(1分)第一首诗前六句围绕“幽居”写景,景色清新自然优美,但尾联“叹息”“谁共”等分明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惆怅,以及委婉表达了他报国无门的忧愤。(2分)第二首诗虽也是写夏天的景致,但是“无力”“零乱”等词透着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表达了作者只求一醉暂时忘却遭排斥的不堪往事,年华易逝而壮志难酬的伤感。(2分)

23.(1)吞声踯躅不敢言

(2)长使英雄泪满襟

(3)渔梁渡头争渡喧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5)未云何龙 不霁何虹

(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四、作文(30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周测试卷 五套
温州市2018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会移动的古井?中国奇闻!
古井之松寿泉双井
唐妃井(明代古井)
宫古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