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l0页,全卷满分l20分,答题时间l20分钟;   

2.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两部分;   

3.在答题前,请同学们务必将答题纸上装订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4.所有答案必须在答题纸上指定区域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共64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3题。                    

“幸福悖论”的道德反思                            

冯春芳刘爱莲   

“幸福悖论”,指幸福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一致问题,也即通常所说的更多财富没有带来更大幸福。随着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幸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即开展了幸福指数的相关调查研究。l97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发表了著名论文——《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提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这一论点被称为“伊斯特林悖论”,也称“幸福悖论”“幸福——收入之谜”。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长期的动态研究表明,人均收入的高低同平均快乐水平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在收入达到某一点以前,快乐随收入增加而增长,但超过那一点后,这种关系却并不明显。在任何一个国家内部,人们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快乐之间也没有明显的关系,包括文化特征在内的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快乐。作为社会福利衡量指标的国民生产总值没有能将一些看不见的,但又非常重要的东西纳入衡量之列,如内心的平静和幸福,而这恰恰被许多人当作生活的最终目标。   

“幸福悖论”问题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理论根源和切实的经验依据。传统的经济学认为,增加财富是增加幸福的主要方式。首先,财富的增加使人们有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购买消费的物品;其次,更多的财富给了人们更多的选择的权力,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消费或不消费某些商品,因此,更多的财富会带来更大的幸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金钱和财富成为幸福的代名词。一般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幸福感应该增强,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很高,人们收入较少,处于贫穷阶段时,收入的增加、财富的增长无疑是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影响因子。但是,物质丰裕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意义和价值。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精神上的追求就显得愈益迫切。如果人们依然把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积累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人类的精神和道德发展自然就被放逐而沦亡。有学者认为“当今社会虽然变富了,可是没有更快乐,就是因为许多人不懂得人生真谛,正在做钱的奴隶而变得痛苦。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把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锁定在物质财富的增加上,其实就是把钱当作唯一的目标,无疑起了不好的作用”。“幸福悖论”并不是真正的逻辑悖论,其之所以作为悖论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恰恰体现了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统一性,同时也提示我们,人类对幸福的认知仍处于启蒙阶段。   

(选自《求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幸福悖论”相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幸福悖论”指人在获得更多的财富后,没有得到与财富增加相应的幸福快乐增加。   

B.“幸福悖论”产生的条件是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   

c.“幸福悖论”最早是由美国伊斯特林提出的,这个概念也可以表述为“幸福一收   入之谜”。   

D.“幸福悖论”不是逻辑悖论,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体现出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统一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研究表明,平均快乐水平与人均收入的高低没有明显的关系,决定人们快乐的因素是文化特征。   

B.国民生产总值没有将许多人当做生活的最终目标的内心平静和幸福等纳入社会福利衡量体系中。   

C.物质本身并不是幸福的充分条件,换句话说,物质的丰富性并不是生活幸福的唯一条件。   

D.有学者认为有些人感觉不到生活的快乐是因为他们把赚钱作为唯一目标,作者也认同学者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幸福悖论”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既有对一个国家内部的研究,也有国家之问的对比研究。   

B.“幸福悖论”问题既有理论根源,也有经验依据,比如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就是其主要根源之一。

C.研究表明,在收入达到某一点以前,快乐随收入增加而增长,但超过那一点后,这种关系却并不明显。   

D.当今社会变富了,可人们却没有更快乐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忽略了精神追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举进士,调叶县尉。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 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妙绝当世,独立万物之表,世 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时课颁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 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 哀毁得疾几殆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 

章悖、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 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 焉。对日:“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涪 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孰(歪曲,枉曲)法。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 不以迁谪介意。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 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龙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 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 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 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 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 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初,游淆皖山谷寺、石牛洞,乐 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宋史·黄庭坚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舅李常过其家   过:经过   

B.昼夜视颜色   颜色:脸色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   俾:使,让   

D.闻者壮之壮:称赞(他的胆量)豪壮   

5.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   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B.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   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   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D.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   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庭坚心系百姓,平易治理。他担任太和县知县,在分摊盐税一事上,其他县争占多数加重了百姓负担,唯独太和县不是这样,使百姓得到实惠,安居乐业。   

B.宋哲宗即位后,征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因得罪朝廷,黄庭坚被贬为著作佐郎。《神宗实录》修成后,被提拔为起居舍人。   

C.黄庭坚屡遭贬谪,坦然视之。他本已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可谏官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后又被贬至戎州,对此他却毫不介意。   

D.黄庭坚晚年的政治生涯十分凄惨,曾与他不和的赵挺之执政后,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三年后,迁徙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去世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5分)   

(2)及亡,庐墓下,哀毁得疾几殆。(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8~9题。   

衢州杂感(其五)④   (清)洪异    

瓒元②岭势矗仙霞③,阻遏妖氛建虎牙④。   

障日丛篁劣④容骑,连云列戟不通鸦。   

居人乱后惟荒垒,巢燕归来只数家。   

一片夕阳横白骨,江枫红作战场花。   

【注】①康熙二十五年(公元l686年)秋,诗人客游衢州。当时,“三藩之乱”平定不久,又遇到洪水泛滥,衢州一带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诗人目睹这一惨状,不由得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衢州杂感》十首,这是其中之一。②瓒玩 u6nw6n):山高锐貌。③仙霞:仙霞岭。④虎牙:汉时将军的名号,后泛指将军。⑤劣:仅仅,勉强可以。   

8.试分析中间两联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   

9.这首诗的尾联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滕王阁序》中的“——,一——”这一   句素称千古绝唱。晚霞、飞鸟、碧水、青天,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   傲倚南窗,写诗人之孤介傲岸;陋室易安,写诗人之知足长乐。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的名句是“   ,   ”。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11.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9分)   

酒吧里的亲人   

[美]菲儿·戈登   

我是个快乐的单身汉。每周三晚上,我都会去纽约西村的“瞎老虎”酒吧和朋友们小聚。大家手里端着啤酒,眼睛盯着电视里的橄榄球赛,背景放着摇滚乐,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呢?   

但是这个周三与往常不同。白天我刚去过医生那里,他告诉我,我得了结肠癌。虽然算不上致命,但需要尽快手术,此后还有5个月的化疗。我回到办公室,盯着电话发了半天的呆。一直以来,我很享受自己的单身生活,现在突然意识到:生病时要是有家人陪在身边该有多好。,我年近五十,没有妻子儿女,只能独自面对这一切了。

晚上,推开酒吧的门,熟悉的气氛扑面而来。被岁月磨损的木桌椅、老式的砖砌壁炉和开心的欢笑声立刻让我感到安慰。我的“死党们”都在那儿——雷、佩蒂、卡尔、唐尼、马修和约翰。   

“菲儿!”马修冲我喊道。他是个超级摇滚迷,我俩经常交换唱片和音乐杂志。“我给你带来了最新一期的Moj0·(英国著名摇滚杂志),里面有篇文章特别棒!”但是我提不起兴趣。 

“谢谢!”我勉强应道。 

“菲儿,你去哪儿了?”约翰是个英国人,“服务生想让我们尝尝他们新酿的啤酒,但我们想等你来一起喝!”   

“我本想早点儿来的,但这一天太漫长了!”   

“怎么了?”约翰问道。   

我犹豫着。多年来我们几乎无话不谈,包括工作上、感情上的麻烦,甚至诸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等哲学问题,都在我们的讨论之列。但这次不同。这不是一个和朋友们讨论讨论就能解决的问题。 

“我得了结肠癌。” 

听到这句话,卡尔——一个狂热的橄榄球迷,从电视转播的球赛中扭过头来。在我记忆中这还是第一次。“菲儿,我真难过。”   

我把医生给出的治疗计划告诉了大伙儿,还说了许多本来不打算透露的细节。“谢谢你们听我唠叨,我就是想找个人一吐为快。”   

马修抓住我的手,“我们会在你身边的。”   

“没错,我们要陪你到赛道的最后一圈,直到你站在领奖台上。”佩蒂是个赛车迷。   

我感觉好多了。虽然没有家人可以依靠,但我有很棒的朋友。他们虽然不能像家人那样时刻陪在我身边,但每周三晚上我们能泡在一起我就很知足了。   

后来的手术十分顺利,最糟糕的部分是在家休养康复。医生告诉我要卧床两个月。那周三“瞎老虎”的聚会该怎么办呢?   

回到家我吃了些止痛药就上了床。几小时后剧烈的腹痛把我弄醒,肯定是药劲儿过去了。我想去拿药,但一阵剧痛让我坐到了地板上。我感觉很无助。   

这时电话铃响了,是马修。“你怎么样,我们知道你今天出院。”“谢谢!”我不想表现得那么没出息,但手术后的康复确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佩蒂正往你那儿赶着,他要给你做点儿饭。”   

几分钟后门铃响了起来。佩蒂进了屋,大包大揽地说:“告诉我厨房在哪儿就行,然后你回到床上休息。” 

很快我就听到了锅碗瓢盆的动静。但是佩蒂会做饭吗?没多久他就从厨房出来。“都好了——橙汁、薄饼、维生素c,还有马修让我带给你的一摞杂志。它们能帮你打发时间。”那是什么味儿?“鸡汤面,我妈的私房菜,你最好尝尝。”他在音响里放上一张甲壳虫乐队的唱片,屋里立刻充满了美妙的歌曲和鲜鸡汤的味道。这帮家伙想的真周到,这些关心应该能帮我撑上好一阵子了。但还不只这些,大家的探望和电话问候接踵而至。不只是第二天,也不只是第三天……很快我就不再幻想有家人的照顾了。   

手术看来挺成功。但医生告诉我,为了安全起见,化疗还得继续。一个周三的晚上,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伙儿。   

雷——一个铁杆儿球迷——拿出记事本,“化疗什么时候开始?”“两周后。”“那我把打球往后推推,我会陪你去的。”我不安起来。“不用了,雷,大伙儿已经为我做了这么多,我不能再要求什么了!”   

“那个星期我和太太本打算去她亲戚家,我们也可以向后推,你的事更重要。”唐尼说。“不行,唐尼,你不能因为我取消和家人的计划,绝对不行。”唐尼摇着头微笑着说:“笨蛋,你不就是我们的家人吗?”听到这儿我几乎潸然泪下。“谢谢你们!我也有同感。我真不知道为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意识到这一点!”   

现在我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我知道,如果没有热乎乎的鸡汤、经典摇滚和老朋友们,我是很难撑下来的。当我最初被诊断患上癌症时,最担心的是没有家人在身边陪伴。其实每周三晚上在“瞎老虎”酒吧,我都和世界上最好的家人在一起。   

(选自《生命时报))2012年6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手术后,佩蒂给“我”带来了杂志、鸡汤面,马修给我打来电话,约翰给   “我”带来了新酿的啤酒,细微之处见真情。   

B.“我”很享受自己的单身生活,每个周三的晚上,“我”都会去纽约西村的“瞎老   虎”酒吧喝啤酒、打橄榄球赛,觉得这比什么都惬意。   

C.“现在突然意识到:生病时要是有家人陪在身边该有多好”“我年近五十,没有妻子儿女”表达出“我”对单身生活的悔恨,希望早日成家立业。   

D.小说最后一段点明“死党们”是“世界上最好的家人”,不仅有点题作用,还与开头“我是个快乐的单身汉”相照应,使文章首尾关联。   

E.小说围绕着“我得了结肠癌”这件事情,运用语言、动作、细节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了一群“酒吧里的亲人”形象。   

(2)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我”的思想感情变化历程。(6分)   

(3)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为“快乐的单身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9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19分)   

陈丹青:六十岁的自画像   

张莹琦   

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作家的陈丹青,一直没有淡出过公众的视野。无论是出书,还是论事,无论他如何自嘲,陈丹青的文字依然充满了“存在感”。   

2014年,陈丹青一连在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草草集》《谈话的泥沼》《无知的游历》这三本新作,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花甲之期。他的心态有何变化?生活和工作的重点是否转移?   张莹琦:您曾自嘲,“写得太多,画得太少”,《草草集》序言中也写到“多数碎稿是应酬”。这次暌违5年才出书,是有意减少写作、放慢写作吗?   

陈丹青:我不是学者,并没一肚子学问憋着要说,只靠不同稿约才能写作。近年确实有意怠慢媒体,“减少写作”,可是美术界,或别的什么界,不断有人要我写点什么——逝者,师长,同辈,晚辈,甚至孩子——其中深交浅交都有,或并不认识,但家眷熟友辗转恳求。我婉拒了不少,凡接了的,零碎时间就被榨光了。   

张莹琦:写作是您的爱好,您对写作也很认真,但书的篇章几乎是“命题作文”,是否感到疲倦?   

陈丹青:倒没厌倦。前面说了,没有“命题”,我几乎就不写作。   

张莹琦:你曾说,出于难于申说的理由,中年后几乎丧失了阅读小说的兴味,反复阅读的只有俄罗斯文学,特别是《战争与和平》《复活》等。能具体谈谈吗?比如它们对您写作或者画画的影响。   

陈丹青:那是客气话,诸位听不出:丧失兴味,只因当今好小说太少太少了。另一问题,是你十几岁死心塌地读过的书,会影响一辈子,说的难听,是偏食症,说的好听,是口味刁。但我读书并不为了绘画,只因喜欢,你掉进一部好作品,什么念头都没了。   

小学时读到英国小说《流浪儿》,哭得直打嗝,后来读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之前所写的短篇集《顿河故事》,毛发直竖。14岁借到托尔斯泰长篇,根本忘了这是小说。你要知道,孩子看艺术,全部是当真的。日后我记住了故事与人物,同时,请注意:也一句一句记住了作者的笔法。童年记忆,等于下载,成年后复读,逐渐明白哪句是修辞,哪里是匠心——和理论完全无关,但和写作有关:多一字或少一句,段与段的排布,用词的分寸,还有轻重与节奏,等等。

张莹琦:您说过,每个人初出道的作品此后不可超越,您至今画不过您的初作。那您会因此有失落感吗?现在画画的状态是怎样呢?   

陈丹青:我比年轻时画得不知好多少,这才羡慕少年时。画画的心态则一点没变。画画,写作,不必心态,那是让你自动安静的勾当。   

张莹琦:看自己25岁时的自画像,您形容,“装大人、扮成熟,脸上分明有野心”。现 在再看您60岁时的自画像,有什么野心是已完成或者淡泊的?还有什么是未完成的、遗憾的?   

陈丹青:半数野心其实是妄想,我从未停止妄想。一切艺术都是热情,都是痕迹。不要听信艺术家说自己淡泊。真的淡泊,别弄艺术。   

张莹琦:您日常的一天一般怎样度过?最近忙些什么呢?   

陈丹青:画画,写稿子。当事人很安静,旁观者很乏味。你去裁缝铺或厨房看看,就是我每天的样子。最近我在忙木心故居纪念馆的无数杂事。年初偷空画了六十岁的自画像。   

张莹琦:您说过,“艺术家都是虚荣家”,在得到了名声、身份、拥趸过后,现在的您更 看重的是什么?   

陈丹青:看重什么?独自,安静,干活儿。从小一路到今,都是独自安静干活儿。给弄成有点名,又活在电子媒体时代,露脸两三回,网上又能搜着,好像天天人堆里混,其实我 一年四季宅在家里、画室里,出差时也猫在宾馆,独自,安静,干活儿。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公众眼中,陈丹青是一个作家,他的文字里充满了“存在感”。但是,他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作家。   

B.暌违5年,陈丹青才推出了三本新作,而且大多为应酬之作,这说明他现在“写的太多,画的太少”,有意放慢写作。   

C.写作是陈丹青的爱好,他在写作上的态度积极、认真,不过他因为有意减少写作而怠慢了媒体。   

D.陈丹青现在的画比年轻时要好得多,心态也一点没有改变,但是,没有了年轻时画画的安静,因此会感到失落。   

E.“艺术家都是虚荣家”的意思是艺术家也需要名声、身份、拥趸等,不过陈丹青更看重的是一个人安静地干自己应该干的事情。   

(2)陈丹青回答作者问题时,表明了自己哪三个方面的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6分)   

(3)陈丹青在阅读方面的理解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结合文本简要探究。(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5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6分)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这种文人画的萌生和禅宗日盛息息相关,参禅的僧人和文人——,他们不守世俗礼法,从内心发掘精神资源。   

②卫礼贤慢慢发现陈夔龙是一个很严肃的人,却故意装成——的样子,用自己不检点的行为避免受到迫害。   

③曾为万千文艺青年膜拜的长发飘飘、——的黄磊老师,自打结婚生子后就蜕变成了邻家大叔。  

 A.放浪形骸放荡不羁风流倜傥   B.放荡不羁风流倜傥放浪形骸  

 C.风流倜傥放荡不羁放浪形骸   D.放荡不羁放浪形骸风流倜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馈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   不宜强制。   

六、写作(5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   

有人说过,为别人鼓掌的人也是在给自己加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你的理解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试卷类型:A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 共64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原文是“随着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趋严峻,与生活质量相关的幸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西方国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即开展了幸福指数的相关调查研究”。)   

2.A(说法片面。文中说“包括文化特征在内的许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快乐”。)   

3.B(无中生有。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是幸福悖论的主要根源之一这一观点在文中没有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A(过:造访。)   5.B   

6.B‘‘得罪朝廷”之说无中生有;“被贬为”应是“升迁为”。   

7.(10分)(1)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服侍察看母亲的脸色,衣不解带。(“笃”   “弥”“颜色”各l分,大意2分)   

(2)等到(母亲)去世后,(黄庭坚)造房子在墓旁守孝.哀伤到生病几乎丧命。(“庐…‘几…‘殆”各   1分,大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一   

8.(5分)颔联是诗人想象当时两军对垒时的紧张气氛,颈联写当地老百姓因为这场战争遭受的苦难。(2分)诗人通过对战争场面和凄凉战后景象的描写,(1分)表现了对“三藩之乱”的批判态度和面对百姓苦难的沉痛心情,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思想。(2分)   

9.(6分)这首诗的尾联使用了寓情于景和对比(或衬托)的表现手法,(2分)描绘了一幅肃杀、凄凉的图景,表现了诗人极其悲痛的内心。(2分)这里“白骨”和“红枫”形成强烈反差,颜色相互映衬,生和死相互对照,给人触目惊心之感,把作者的感情鲜明地表达了出来。(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6分)(1)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2)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乙选考题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11.(19分)(1)DE(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A、B、C不得分。A项,“杂志”是马修让佩蒂带来的;“约翰给我带来了新酿的啤酒”是对手术前“服务生想让我们尝尝他们新酿的啤酒,但我们想等你来一起喝”这一句的错说。B项,“打橄榄球赛”错,他们是从电视上看橄榄球赛;“觉得这比什么都惬意”也指的不是“喝啤酒、看球赛”,而是与朋友们的小聚。C项,“我对单身生活的悔   恨,希望早日成家立业”理解错误,从全文内容上来看,这么说是为了反衬“我是个快乐的单身汉”,突出朋友深情。)  

(2)示例:(1)患上结肠癌前,快乐、惬意。每周三晚上都会去“瞎老虎”酒吧和朋友们小聚。(2分)(2)患上结肠癌后,感情经历了复杂的变化。(2分)①愁苦、担心、犹豫。因为没有亲人照   顾,要独自面对。②开心、知足。朋友对生病的“我”关怀备至、热情鼓励。③无助、忧虑。手术   后要卧床两个月,不能与朋友聚会;药劲过后腹痛剧烈,感觉很无助。④感动。在家休养康复,朋友悉心照顾,让“我”感激不已。(2分)   

(3)观点一:不同意。(1分)①若改为“快乐的单身汉”,颂扬的对象就由“朋友”变成了“我”。(2分)②把“酒吧里的亲人”作为标题,与小说“赞美朋友间患难与共的真挚友情”这个主题相吻合,有画龙点睛的作用。(2分)③相比之下,把“酒吧里的亲人”作为标题更具艺术性,让人一看,就有一种亲近感;让人一看,就会发出“酒吧里的亲人是谁?’’“为何亲人在酒吧里?”等疑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   

观点二:同意。(1分)①把“快乐的单身汉”作为标题,突出了“快乐”感受,让人看到这个标题   也感到“惬意”。(2分)②把“快乐的单身汉”作为标题,会让人思考:“单身汉”怎么“快乐”的?其“快乐”原因何在?从而弓l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③“文贵含蓄”,若把快乐的单身汉”作为标题,读者要完成“单身一快乐一友情”这一思维过程,才能得出“赞美朋友间患难与共的真挚友情”这一主题。(3分)言之成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9分) 

12.(19分)(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8项,“有意放慢写作”是作者说的话,“写的太多,画的太少”是自嘲。c项“因为有意减少写作而怠慢了媒体”,因果关系于文无据,文中说“近年确实有意怠慢媒体,“减少写作”,可是美术界,……被榨光了”。D项,“没有了年轻时画画的安静”错,文中陈丹青认为“不必心态,那是让你自动安静的勾当”。   

(2)①自己的写作。谈自己出版的三本新作,没有别人的“命题”,就几乎不写作。②自己的小说阅读。丧失兴味,当今好小说太少。③对艺术家境界的看法。谈自己的生活,追求安静,独自干活儿。(每点2分)   

(3)①读自己喜欢的书,并全身心地投入。陈丹青读书不是为了绘画什么的,主要来自于自己的   

兴趣;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投入到书中去,体会书中的内容。②青少年时期要认真读书、多读书。   

青少年时期读书,情感真挚、记忆深刻,掌握的东西多。③同一本书可以反复读,体会写作手法等。对于一些书,要反复读,明白书中使用的修辞和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匠一O等。④要一直坚持读书。陈丹青中年之后还在读书,不过因为他认为当今的好小说少,反复阅读的只有俄罗斯文学。(每点2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5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6分)   

13.(3分)A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放荡不羁: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风流倜傥:才气横溢英俊潇洒,不拘礼法。   

14.(3分)D(A项,成分残缺,应在“要求”前加“概括中心思想”。B项,成分赘余,“可说”“堪称”语意重复,二者择其一即 可。c项,用词错误,不合逻辑,“须眉”为男子的代称。可把“不让须眉”改为“毫不逊色”。)  

六、写作(50分)   

15.(50分)注意:在写作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为别人鼓掌”与“给自己加油”之间的关系,单纯地写“为别人鼓掌”,或者单纯地写“给自己加油”,都是片面的、偏离题意的。   评分标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即机灵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考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很惊讶,认为他进步神速,一日千里。后来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年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等次为最优,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才学过人。留他两次担任教职。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屹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用平易之法治理该县。当时上级下发征收盐税的政策法令,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唯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过了一年,改任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衔。   

《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服侍察看母亲的脸色,衣不解带,等到(母亲)去世后,(黄庭坚)造房子在墓旁守孝,哀伤到生病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年,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又改任鄂州知州。章崞、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录》多诬陷不实之辞,让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认为枉法。后来又因为亲属的嫌隙,于是改官至戎州,黄庭坚对此泰然处之,丝毫不把贬谪之事放在心上。   

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乐意和他亲近。他向他们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徽宗即位,起用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征召他担任定部员外郎的官职,他都不去赴任,请求为郡官,得以任命为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心意,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国家的灾祸感到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宜州管制。三年后,黄庭坚流放到永州,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一岁。   

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被天下称为四学士。而黄庭坚在文章方面尤其擅长诗歌,四川和江西的君子士大夫都认为黄庭坚可比苏轼,所以称他们为“苏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竞到了这种地步。当初,游淆皖山谷寺、石牛洞时,喜欢那里山泉林木的优美,就自号山谷道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乐的单身汉)
八十年代电影《快乐的单身汉》
白鹭恋曲(一)快乐的单身汉
黄庭坚极品行书《颜师古幽兰赋》
【国产经典老电影】快乐的单身汉
黄庭坚《牛口庄题名卷》即《明瓒诗后题》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