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怎么治疗?
  • 双椎动脉斑块伴颈动脉内膜增厚:在颈动脉系统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可见动脉血管内膜中层增厚正常内膜层厚约(0.1~0.5)mm,内膜下脂质沉积,尤其在颈动脉分叉部(球部)和ICA起始段2.0cm范围内,易见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80%分布在此处),这可能与血流的切应力有关,因该处管腔血流缓慢,易产生湍流,故脂质易沉积,成为斑块好发部位。椎动脉内径狭窄,血管走行迂曲,阻塞,血流量减少,血管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增加。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管内膜变化是引起脑供血障碍的重要原因,脑血流量下降引起脑供血不足,患者在临床上常出现头痛、头晕、眩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尚不足以引起脑内局灶性严重缺血。本研究通过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了通心络治疗前后的颈动脉血管以及粥样硬化斑(CCA、CCA分叉处、ICA、VA之颅外段血管)的变化情况,旨在表明:中药通心络胶囊对这类病变引起脑供血障碍的治疗效果。彩色多普勒动态观察可以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检测出小的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的位置,硬化斑的结构特性,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本研究表明,脑供血不足组的PSV、EDV、Vm和脑血流量明显低于同龄健康对照组(P<0.05);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组,通心络治疗前后各种参数也有显著差异(P<0.05),其治疗后PSV、EDV、Vm和脑血流量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未见进一步增厚,斑块基本稳定,50例病人无斑块碎裂、附壁血栓脱落、斑块内出血等。其中1例于治疗前彩超发现斑块周围有散在低回声物质,可能为斑块表面的附壁血栓。治疗后超声复查示低回声物质已经消失,提示通心络胶囊有一定消融附壁血栓的作用。说明坚持服药3个月以上,通心络对颈动脉血管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各种参数有一定改善作用。通心络胶囊是吴以岭教授首创运用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蝉蜕、赤芍和冰片等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降脂等功效;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与促进修复作用;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有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血液黏稠度和纤维蛋白浓度。通心络胶囊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含量,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从而缓解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本研究显示,通心络胶囊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可改善患者颈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各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提高脑血流量,缓解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通过对各种指标监测表明:通心络胶囊是治疗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双椎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占中老年人各种眩晕的60%以上,临床上诊断思路是关键,确立病名诊断后还需中医辨证准确,区分标本缓急,“风”、“痰”、“虚”、“瘀”孰轻孰重,治疗有的放矢,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一、掌握中医文献,加深对眩晕的认识
    古代中医文献对眩晕的病因病机、证治方药、预防调理等都有详尽的论述和深刻的认识,但眩晕在古代医籍中有多种名称。《内经》中有“头眩”、“眩冒”、“掉眩”、“徇蒙尤”、“目徇”的记载。《金匮要略》中称为“冒眩”、“癫眩”。《诸病源候论》称为“风眩”。《太平圣惠方》称为“头旋”。《济生方》称为 “眩运”。直至宋代陈言才在《三因方》中正式提出了“眩晕”的名称。《证治汇补》中曰:“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言目眩晕。”明确指出了眩和晕的区别。所以,我们在阅读古代中医文献中,应注意这些“不同”病名的相同处,以有助于理解前人对于眩晕的认识,进一步指导我们在临床上进行眩晕的辨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起脑中风的颈动脉狭窄危险吗?
科普:颈动脉斑块状况——血管健康晴雨表
颈动脉硬化及治疗
***颈动脉斑块能消除吗?
检查颈动脉,预防脑中风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究竟是个啥斑块?如何预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