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氏述训》


                 《杜氏述训》

                                                                  杜堮  

                                                                                                                                         注译 杜同柱

 

    杜堮(1764—1858) 字次,号石樵,谥号文端。滨州(今滨城区)人。清嘉庆时期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工书,能山水。杜堮是一位高寿诗人,他一生经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是山东文坛的盟主。其家世显赫,因与其子杜受田,孙杜翰等,重孙杜庭琛5人皆入翰林院,久有“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之称,被加授“太师太保”的高官。

    1858年(咸丰八年)病逝,卒年九十六,咸丰皇帝亲往祭奠,赠大学士,谥号文端。传世之作有《清画家诗史》、《遂初草庐诗集》,后者是其一生所作诗歌的总集。
 

【第1则】

自见之谓明,自听之谓聪,自胜之谓强。人惟不自见、自闻而后自是。既自是矣,长傲益怠,何有于强?乃所谓大愚也。子弟至是,父兄不以为忧而反为喜,其父兄亦大愚也。

自见之谓明,自听之谓聪,自胜之谓强:《韩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梁启超《论自由》,“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己者,对于众生称为己,亦即对于本心而称为物者也。所克者已,而克之者又一己,以己克己,谓之自胜,自胜之谓强。” 《史记·商君列传》:“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彊。”“内视反听”谓自我省察。

【译文】

自己能看到、体察自己的缺点才是眼光敏锐,自己能够听进、辩清自己的不足才是耳朵灵敏,自己能够控制、约束自己的言行才是真正的胜者、强者。而人单单不能看到、体察自己的缺点,不能听进、辩清自己的不足,然后便自以为是。如果自以为是,便会增长傲慢之心,越来越懈怠,怎么有助于做一个胜者、强者呢?这是最愚蠢的了。孩子或弟弟们如果这样,做父亲、兄长的不担忧反而高兴,那他的父亲和兄长也是最愚蠢的。

 

【第2则】

先大夫每引《颜氏家训》教余兄弟,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盖幼时肫然赤子,惟父母是听;迨其渐长,因物而化,随习而迁,虽父母之命将不能行.乃始搰搰然提其耳而教之,固已晚矣。谚语:“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女辞家而适入,一切无旧恩可恃,故尝虚已以听于舅姑,而唯恐其有过也,教不于此时,亦将如子之渐长而不复可变也。尝见世之为父母、为舅姑以此为悔者不少,其有及乎?

肫:zhūn,恳切,真挚。

迨:daì,及,等。

【译文】

有学问有成就的先辈常常引用《颜氏家训》教育我的兄弟,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人小时候天真、诚实,只要是父母的话都能听从。等到他渐渐长大,随着环境的影响、习惯的养成,对父母的话就不是很信服了,到这时再用力提着孩子的耳朵训教,已经晚了。谚语说的好:“教儿婴孩,教妇初来。”妻子刚从娘家来,没有了娘家父母兄弟的宠爱可依靠,所以常常能虚心听从于叔伯姑舅,唯恐自己做错事情,如果不在这个时候教育她,就也会像孩子逐渐长大成人不易改变了一样。常常看到世上做父母、做叔伯姑舅的为此而后悔的有不少,这又有什么用呢?

 

【第3则】

孩提之童,知爱知敬,始家邦终四海,即由此充之,非由加也.其他皆属继起,况外物乎?幼时嬉戏,或指某物曰“是我有也”,先大夫必怒责之。盖恐长自私自利之心而渐离其天性也。防微杜渐,用意深矣。

【译文】:

孩子小的时候,(就要让他)知道爱什么敬什么,始于家庭而恩泽于天下,由这些充实孩子就足够了,不用其它。其它的都是由此而来的,何况那些身外之物呢?小时候和伙伴一起玩耍、嬉闹,有时会指着某个东西说:“这个是我的。” 先辈听了必定生气地责备他,就是怕孩子增长自私自利的思想而导致渐渐偏离他(知爱知敬的)天性。防微杜渐,用意多么深远呀。

 

【第4则】

人之于子,欲其富、欲其贵、欲其寿,考若将萃人生之福泽而备于一身,而后为慊也。察其所以教之,则一切相反。名不立行不成,听之而已,是非导之以贫贱乎?伤生伐性,任之而已,是非促之以夭殇乎?至左道营谋,而亦有得富贵者,非徒祸其子,而又以自祸。幸而废疾,久不死,亦谓之寿考,视息焉而已矣。吾见有子者,之爱之而适以害之也。即或未至于害,而膝下抚摩,亦已痴马矣半世矣,安望其能诒谋于后也?不诒谋于后,与无子何殊?

寿考:高寿。

慊:qiè,满足,快意。

夭殇:即夭折。

谋:“营谋”,图谋、营求。“谋于后”,考虑、谋划。

诒:yí,留传,赠送。

【译文】:

人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安康长寿,恨不得把自己一生所有的福份都汇集给孩子,这样才会满意。但看他教育孩子的方式,却正好相反。孩子既没有功名也没有德行却听之任之,这不是引导孩子成为贫贱的人吗?孩子害物伤人也听之任之,这不是促使孩子早死吗?当然,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图谋、营求,也有能大富大贵的,这不仅是害了孩子也害了自己呀。(那种折磨)就如同侥幸消除恶病而久没有死也算是长寿,但只能够看着他喘气罢了。我看到有的有孩子的父母,他爱他的孩子却正是害孩子;即使还没有到害孩子的地步,但把孩子揽在自己的膝下不停地抚摩,这也会导致孩子像呆子一样半辈子不能自主自立,还怎么能期望他为后代子孙考虑、谋划呢?不能为后代子孙考虑、谋划,和没有孩子有什么区别呢?

 

【第5则】

教子以身不以言,非不以言也,所言皆其所行耳。其言如是,其身不如是,子固从其身不从其言也。彼自其有生而即习见矣。心会之,性通之,闻一朝之言而大反之,虽贲育之勇不能也。人有不美之行,念及其后嗣,而翻然改悔者,迁善改过,盖亦教在其中矣。

贲育:贲,bēn。贲育即孟贲、夏育,战国时勇士。《尸子》云:孟贲,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兕虎。《战国策》曰:夏育叱呼骇三军,身死庸夫”。

【译文】

教育子女要用身教而不用言教。不是不用言教,是因为言语说的都是本身的行为罢了。如果说的是这样,做的不是这样,小孩子就会服从你做的而不服从你说的。那是因为小孩子从一出生就常见大人这样做,心里能领会它,思想上也明白它,听到一朝一夕的话就改变长久形成的习惯,即使像战国时孟贲和夏育那样勇敢的人也做不到啊。一个人如果有不好的行为,想想自己的子孙后代,就幡然悔悟、改过自新,这教育就在你的行动之中了。

 

【第6则】

凡幼习勤苦者多成,生处安乐者多败;劳则善,逸则淫,其理固然。丰衣足食,反为不幸。然则如之何?曰:“常置之勤苦之地,执业而习之,立程而课之,其荒怠者,扑之勿恤也。”其庶几乎?

扑:封建时代教师惩戒学生用的戒尺。

文:古指法令条文。此指教刑、家法。

【译文】

凡是幼时刻苦学习的人成功的多,处于安适享乐环境中的人常常失败而一事无成;勤劳就会养成善德,安逸就会生发邪恶,那道理本来就是这样。所以丰衣足食,反而是不幸的事。那么怎么办呢?那就是:“坚持把他放到勤劳艰苦的环境中,拿一门学业来让他学习,设立一定的课程并且按一定标准去考核他。那些懒惰荒废学业的,要用家法惩戒他而不要顾惜。”那不就有希望了吗?

 

【第7则】

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人之有子,岂尽聪明?然心性本具之理无不可解。每见顽愚下质学书不成,去而他适,终其身,悖理伤教之言不敢出也,干名犯义之事不敢居也,只为曾经读书,则亦有主于其中者矣。

【译文】

子孙虽然愚笨,《诗》《书》不能不让他读。不管谁家的孩子,哪有个个都聪明的?但人的心理规律都是可以掌握的。常常见到那些顽皮、愚笨的人读书不成功,离开书本去做其他事,一直到死。背天理伤风败俗的话不敢说,触犯刑律的事不敢做,只因为他曾经读过书,在他心中便有做人的道理了。

 

【第8则】

孟子曰:“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中而才,父兄之贤也。父兄贤,则亦欲其子弟之贤。不中不才,怒而付之度外,是弃之也。彼既不中不才矣,安能即识父兄之意,而自反于中才?故曰:“养养者不急”,求其效之谓也。朝焉、夕焉、俯焉、仰焉,其得诸观感之间,必有动于不自知,发于不自己者也。微乎,微乎!

【译文】

孟子说:“正直的人可以使不正直的人养成正直,有才能的人可以使没有才能的人有才能。”正直而有才能,究其原因是父母有德行有才能。因为父兄有德行有才能,也想让他们的子弟有德行有才能,子女不正直无才能,父兄生气而不去管教他,这是放弃他。既然子女不正直无才能,又怎能理解父兄让他们有德行有才能的意图,而自我反悔?所以说:“教育子女不要着急,以求达到应有的效果。一朝一夕、一俯一仰的时间去教育,子女在这顷刻之间能够看到、听到,必然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感动,在不知不觉中有所启发,这是小事吗?这是小事吗?

 

【第9则】

何以教子?修身之道,即教子也;何以齐家?教子之方,即齐家也。一言一行,不出于恩,即出于礼;不由于义,即由于情。子生而见之、闻之,以为理固如是。其不如是,必恐父兄知之,而知之又必不恕之也,潜消其非心而暗长其善念者必多矣。至家人异姓聚处,各有爱憎,或形迹介念,或言语生嫌,或小人 搆衅,皆所不免。彼见子承父教,雍雍秩秩,不敢小有违也。亦将以义胜私,化其忿忮之情,求合于惇睦之意。即有不合而争,然争而不胜其让也,家不由是而齐欤?

【译文】

用什么方法来教育子女?加强自身修养的方法就是教子之道。用什么方法来治家?教育子女的方法就是治家之法。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是出于恩,就是处于礼不是义,就是出于情。子女生下来就见到这一切,听到这一切,以为本来就是应该是这样。子女不这样做,一定害怕父兄知道自己的行为,父兄知道一定责备自己,那么内心不正确的思想行为就会暗暗消失,而善念就一定增多了,至于不同姓氏的家人住在一起,个人有个人的爱憎,有的为一点小事生嫌隙,有的受小人挑拨,却在所难免,那些子女接受父兄的教诲,就会争萧有序,不敢有丝毫违背的地方,这是用义战胜私欲,化解怨怒怨恨之情,以求家庭和睦,即使不合而有小小的争议,然而有争议不能取胜时却能相互谦让,家族不就由此而兴盛起来了吗?

 

【第10则】

教子之法,《弟子》一章尽之矣。孝弟、言行,处身接物,推其义类,则《曲礼》,内则《少仪》,毕具其中。学文者,学此文也,不但习其事,而又绎其理;不但识其当然之宜,而又以通其事之所未经、达其意之所不及。循而行之,终身不能毕也。

【译文】

教育孩子的方法,《弟子》这一章已经都说了。孝弟的言行,处身接物,(推断)其中的含义,表面上恭顺有礼,接纳没有礼仪地行为,都包含在其中,学文的人,学习这篇文章的人,不但要反复练习这件事情,而且要寻求它的事理;不仅要认识这其中的权益利弊,而且还要瞻首未来,做到道义不能够解释的地步。反复做下去,一辈子都不能完毕。

 

【第11则】

人之于学,终身焉而已矣。谓其身既终,则学亦止也。吾谓终身焉而犹不已者,教子是也。西洋习算法,其制器亦以算法通之。父制不成,遗之其子,必成而后已。一艺且然,况学以求道者乎?

【译文】

人的学习是终身的。人已经死了,那么学习也就终止了。我说终身学习不止这些,还要教育子孙后代。西洋的科学,他们的科学技术和我们的算学相通。父亲做不成,遗留下来,儿子一定把它完成。从技艺看到的这些,更何况学习求道的事情呢?

 

【第12则】

农工商不能化,惟士则能化,以其学也。希贤而贤,则亦希圣而圣。既有其资,又竭其力,虽天地不能限之。魁然七尺,而人目之,曰:“是酒囊也,是饭袋也”,有不愧生于中、颜变于外者乎?此腹负将军,不力于学,何以能免?

【译文】

工人、农民、商人不能教育感化别人,只有做学问的人,利用他所学的知识,才能教育感化别人。希望他是贤人他就会成为贤人,希望他是圣人他就是圣人。既然他有天生的才能,又用上所有的能力,即使天和地也不能限制他。高大魁梧的七尺男儿,人们看着他,说他是酒囊,是饭袋,有内心不惭愧,脸色不改变的吗?这样的人即使成了将军,如果不努力学习,又怎能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第13则】

材质有高下,赋禀有强弱。高而强者,多纵轶;下而弱者,多委靡。陶冶之,变化之,舍学何以哉?天性好学者,上也;天性不好学者,下也。不好学,则必有他所好,则不可知矣。所贵乎教者,转其不好而使之好焉耳。转而好,吾有望矣。

【译文】

材质有高下之分,赋禀有强弱之分。高而强的人,超越很多;下而弱的人,多委靡不振。陶冶他,变化他,除了学习还有别的办法吗?天生爱好学习的人,积极向上;天生不爱好学习的人,每况愈下。不爱好学习的,一定有他所爱好的,那就不知道了。教育的人所重视的,应是转变他不喜欢的为喜欢的。转变成他喜欢的了,我们就有希望了。

 

【第14则】

幼时未有不好嬉戏者,但嬉戏亦不同。要观其爱,敬之,良不失赤子耳。自七八岁,即当亲师傅,就理义,浅近处,日为讲解,渐进减加,至二十岁,不可一日旷闲。彼既得其旨趣,则以后自不能已。学贵始基者,此也。此时任其悠忽,既冠,而人事纷矣,乃始作平地一篑,不独其迟而无及,恐嚼蜡无味,亦格乎不相入也。

【译文】

小的时候没有不喜欢嬉戏玩耍的,但嬉戏玩耍也不相同。要观察他(是否有)友爱尊敬之心,(是否)不失小孩的童心。当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就要当他的老师,每天把简单的理义讲给他听,渐渐地加深,渐渐地增加数量,到了二十岁,每天都不可以空闲。到时候得到了其中的乐趣,以后自己就不能控制自己了。这就是基础。这个时候任其自由放纵,到了弱冠的年龄,人情世故纷杂,再开始学习教育就已经失败了,不仅缓慢而且赶不上,恐怕要像嚼蜡一样没有味道,也和人的发展格格不入。

 

【第15则】

教家之道,一门之内不得有樗蒲 (chú pú古代一种游戏,象古代的掷色子。)戏具,有则焚之、碎之,勿移时也。此等必断根绝蘖(niè)而后可。吾见大家末流以此败其子弟,坠其家风,至求降为皂隶而不得。其初,亦谓偶为之、无害耳,而流毒至此,谁之过哉?

【译文】

持家之道,家中不能有骰(tóu)子这种赌具,如果有就一定要把它烧掉、打碎,不要迟疑和拖延。这种东西必须(在家中)做到断根绝蘖才行。我看到不少名门望族的后代就是用这个让孩子败坏,让家风堕落的,最后他们就是连奴仆也做不成。一开始,他们认为(这种游戏)偶尔玩一次,没有什么害处,可谁想到毒害之深到这种地步,是谁的过错呢?

 

【第16则】

为学,要先安贫。箪瓢蔬水,孔、颜家法也。澹泊则心性通明;醉饱则意智昏塞。此其为损、为益,已不自同况。厌贫,一心也;羡富,又一心也。汲汲营营,求去其贫而趋于富,又不止于千百亿心,是终身只在忧戚歆羡中过。目不暇学,学亦无益。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于富贵则不处,于贫贱则不去,有以也夫!

【译文】

做学问,首先要安守贫穷之苦,以贫为乐。粗茶淡饭是孔家、颜家一贯的生活作风,也是他们的家教方法。淡泊的生活使人精神愉快,心底明亮;饱食终日的生活(反而)使人的思想迷糊、神志不清。这其中的利害就不用多说了。讨厌贫穷,是一种思想;羡慕富裕,又是一种思想。千方百计地设法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人,又何止千百亿人!这些人终生在因贫忧愁、渴慕富贵中度过。他们没有时间学习,即使学习也没有好处。(因为)不用正当的手段得到富贵,君子不会去享用,宁可置身于贫贱中不离开。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第17则】

为学,先须立志。凡人日用云为,皆依其心之所向,未有心不欲而为之者。一技一能,亦必志在必成,而后能专其思虑,勤其操习,虽苦且烦不为惮,亦不肯辞也。志不立,则漫然尝试之而已矣。不旋踵而思退,何以能成?

【译文】

做学问,首先必须立志。人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根据他心中所想的去做的,没有心中什么都不想就去做的人。任何一种技能,你必须下定决心要成功,然后才能专心去做,勤奋地去练习,即使再苦再麻烦也不会惧怕,也不会因此而放弃。如果不立志,就会毫无目标地去做,最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如果不马上改变这种做法,怎么能够取得成功呢?

 

【第18则】

为学,先要拓其识见,所谓放开眼孔是也。天生人,予之以心,予之以性,体立而行,原与天地无二,即天地所生之物,莫非与我相关,无不要我裁成,无不待我辅相。亲亲、仁民、爱物,只是一贯行去。人只为无端自视为庶物之一,求安求饱外,他无所望,是其心与性者先自狭小矣。则其所为学者,虽以圣贤之书,仅同于百家小说,适成一谋衣撰食之资,于学何有哉?

【译文】

做学问,先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就是所说的开阔视野。人一出生,就已经被赋予心思,被赋予秉性,让他在天地间行走,本来与天地自然万物没有什么不同,天地间的自然万物无不与我息息相关的,无不需要我去选择,无不等待我去帮助。亲近自己的亲人、仁慈的对待民众、爱护世间万物,自始至终地这样做就好了。人们总毫无根据的把自己看作普通万物中的独特的一员,只求个人生活安定,吃饱喝足,再也没有其他的追求,这是因为他的心思、性情狭小的缘故。他们所学习的书籍,即使是圣贤们的著作,也仅仅是和读百家小说一样,只把它们当作赚取吃饭穿衣的资本罢了,这对做学问有什么好处呢?

 

【第19则】

为学,先要宏其器量。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所以成其高深者,亦以其高深先有以纳之也。万事万物,皆我之所欲措置;一义一理,皆我之所当包罗。凡自任自是者,同则受之,异则拒之,合则详之,离则略之,是其学也已无容纳之地矣。所谓千变万化者,何从得之?

【译文】

做学问,必须首先使自己的气量宏大。泰山雄伟是因为不拒绝微小土壤的加入,大河大海宽阔是因为不去选择汇入的河流,之所以他们都能够高大深远,也正因为他们先拥有了高大深远的气量,从而能容纳万物。(只要我有这等气量),万事万物我都想办法处理,所有的道理我都想接受下来。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与自己一致的就接受,相反的就拒绝。合乎自己心思地就了解得多,不合乎自己心思地就了解得少,他这样做学问就再也没有可以容纳的空间了。那些千变万化的本领,又从哪里得来呢?

 

【第20则】

第一下手功夫是克己。人之为自己,先有私意牵制,所以见理不明者,亦行之不力,不便于己故也。痛治此心,去之务尽,自然光明正大,超出万物之表。然去之尽未易言也,但自体验于心体之间,收进一步,便是拓开一步;收之愈约,则拓之愈广。积渐行之,其中有真乐存焉。

【译文】

做人,第一迫切需要有的本领就是克制自己。一个人为了自己,总是有私心牵制。有时明白道理却不遵循,做起事来也不会彻底,那是因为做了就不利于自己方便的缘故啊。下定决心克服私心,把私心去尽,自然而然就会感到心中光明正大,超脱于万物表象。然而舍弃私心并非像说的那么容易,只是在各人身心里能体验到而已。如果私心有一点收持,心胸就开拓一步;私心收持越少,心胸就拓展得越宽广。不断积累力练,就会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了!

 

【第21则】

其次工夫是体物忠恕,违道不远。张子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道。凡人于己则明,于人则暗,夫人己皆人也。其理同,其心同,肝鬲之物,既不能晓,何以处万事乎?实则知之甚易,取之于己而己。处处反观,时时对照,行之既久,此心便如明镜。一遇事来,隐显幽深,面面皆到,知明处当,莫不由此。一言括之曰:“设身处地”而已也。

【译文】

做人,其次就是要会体谅别人,真诚地宽恕别人,这样就离做人之道不远了。张子说:“以爱己之心爱人”就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所有人对自己的心理非常明白,对于别人的心理却不明白,其实别人和自己都是一样的人。(有人说)虽然人的内部构造是相同的,心是相同的,可是别人的肝胆自己又不能看到,又该怎么处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呢?其实明白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的,只要把自己和别人放在同样的情景就可以了。时时处处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对照自己,这样久而久之,心就会如明镜一样。一个人处理问题时,能很深刻地看到问题内在的本质,能全面地认识问题,能透彻地理解并妥当地处理问题,没有不这样做的。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设身处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杜氏述训
孩子性格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母亲节 | 开启自性宝藏的金钥匙
给家长们的建议(一)
人生之终极幸福观之思考
古人的修身箴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