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烧钱何止儿童节 看完这组数字我都不敢生二胎了

  让家长们头疼的儿童节来了。

  为啥头疼?因为过节一定要有仪式感,要给孩子吃大餐、买玩具呗——怎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挖财君一个同事给孩子买的儿童节礼物是乐高积木,就那么几块积木排列组合一下,代价是两百大洋,然而同事还是心甘情愿,伴随默默吐槽:“我真是生了一台会呼吸的烧钱机器啊!”

  于是挖财君特意去查了一下挖财的记账数据:

  2016年,有娃家庭在宝宝身上的平均花费高达31859元,其中玩具消费为1804元,较2015年增长30%。

  玩具消费上涨,孩子“剁手”欲望膨胀

  收入支出这种事情,总是不比不知道,比一比就吓尿。2016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而挖财记账用户中的有娃家庭,2016年在宝宝身上的平均花费高达31859元。对比下来,有娃一族的宝宝消费是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倍,怎么来填这个天坑啊!

  难怪卫计委2015年生育意愿调查的结果显示,在选择不生育的女性中,74%因为经济负担严重而放弃生娃。 此外,2016年宝宝玩具人均开销1804元,较2015年上涨了30%,明显高于宝宝衣服消费的增长率14.6%。挖财君掐指一算,玩具消费可是众多宝宝消费中最为孩子意志转移的消费,一方面与玩具高涨的价格有关,另一方面,父母一味满足孩子买买买的需求,孩子剁手欲望不断膨胀。

  此外,2016年宝宝玩具人均开销1804元,较2015年上涨了30%,明显高于宝宝衣服消费的增长率14.6%。挖财君掐指一算,玩具消费可是众多宝宝消费中最为孩子意志转移的消费,一方面与玩具高涨的价格有关,另一方面,父母一味满足孩子买买买的需求,孩子剁手欲望不断膨胀。

  挖财君对比了60年代至今的儿童玩具价格,发现玩具的价格已经今非昔比了。60年代的孩子的娱乐活动不外乎跳皮筋、踢毽子、滚铁圈,基本都不需要花钱买。

  随着经济的发展,80后可以从爸爸妈妈手里要到零花钱买一些小型的游戏机、发条青蛙等3至5块钱的玩具。到了90年代,最昂贵的玩具可以算是小霸王学习机了,孩子们通常是以学打字为借口让父母用100块高价买来的学习机,私下里都在用它偷偷打“魂斗罗”。

  到了00年代、10年代,小朋友的玩具面临了一个爆发式增长,一个芭比娃娃少则需要一百元,各种汽车玩具、手办玩具,都是至少三位数价格。而正风靡的乐高玩具,便宜的几百块,贵的不止几千块,价格突破了天际。

  和挖财君的同事一样,南京鼓楼区的张女士也道出了自己的矛盾心理:“作为一个80后妈妈,我们和上一辈的教育理念很不一样,我一直倡导的是孩子开心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每次幼儿园班里小朋友得了好的玩具,就不忍心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少,尽量会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就染上了攀比的坏毛病,每次看到别的小朋友有新玩具,一定要买个更好的。”

  但挖财君觉得,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家长在物质上不服输的观念,其实也会助长孩子的攀比心理。如果想要孩子不被宠坏,需要采用一些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金钱观。

  一般来说,培养孩子的金钱观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培养孩子的金钱主人翁意识,养成取舍的能力;

  第二步,让孩子明白钱不是最重要的,分享与合作的收获会更多;

  第三步,启蒙孩子的理财意识,建立目标和记账。

  建立孩子金钱观的第一步,是让孩子明白钱的意义,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家长可以用一些小游戏,让孩子体验到拥有钱的好处。

  比如钱堂社区的达人“老七”,主张在孩子最喜欢的事情上培养金钱主人翁意识:“我家兜兜目前2岁7个月,最喜欢去坐摇摇车。我会限制他每天坐摇摇车的次数,告诉他每天最多只能坐2块钱的摇摇车。而且每次的硬币,我会给她,让她放到他自己的包包里,只能用她包包里的钱。开始每次回来基本都不剩,但偶尔回来一两次会剩下一个,大多是因为有其他的小朋友在没去坐摇摇车。剩下的硬币,他下次还可以使用的,慢慢的,你会发现,她对钱会有一个概念。”

  通过给孩子限定的金钱,让孩子知道自己能掌握的财务资源是有限的,买了这个就买不了那个。孩子渐渐学会了取舍,找到在金钱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获得快乐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后果,相信初步的金钱观念就能逐渐建立起来了。

  提示孩子:钱不是万能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培养了孩子的金钱主人翁意识之后,许多孩子会走入一个过分注重金钱的误区,变成小小守财奴。

  理财达人力哥曾在自己的书中写到:

  “在孩子认识到钱能干什么的时候,更需要让孩子意识到钱不能干什么,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很宝贵的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要更多地培养孩子‘钱不是那么重要的意识’,让他们知道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要知足,也一样可以过得很幸福,不要去和别人攀比。”

  这一阶段需要在弱化金钱的意义的同时,引入另一件事,分享和合作的所得会比金钱购买的所得更有意义。

  比如某杭州幼儿园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开放买卖区域,每个小朋友有20块钱可以花,发现小朋友们会互相分享买来的食物,甚至会借钱和存钱,被家长点了不少赞。

  培养孩子的记账意识和目标意识

  在合理认识金钱的价值和意义之后,接下来家长可以让孩子形成记账习惯。记账的根本并不在于记账本身,而在于培养孩子规划金钱的能力。与之搭配,要注意树立孩子的目标意识。

  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目标,买一个孩子很喜欢的玩具,然后每天通过和孩子做一次财务整理,把每天省下来的钱用作买玩具的基金,完成目标之后,孩子们会体会到理财的快乐,从而树立他们的理财观。(.微.信.公.众.号.挖.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妈,我们家到底有多少钱?”一张聊天截图曝光,网友炸了
迎财神日 | 向犹太人取取经,把孩子培养成未来的财爷
女人的穷人思维,是家庭最大的悲剧!
当孩子问爸妈家里有多少钱?家长该怎么回答
家庭理财如何从娃娃抓起
孩子五岁就该学理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