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生儿血小板偏高是为什么

血小板在人体里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常人的血小板都是处于一个正常值的,超过这个正常值,可能预示着人体出现了问题;低于这个正常值,那么,该患者的身体可能也出现了问题。那么新生儿血小板偏高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目录 1.新生儿身体发育指标 2.新生儿血小板偏高是为什么 3.新生儿肺炎会影响智力吗 4.宝宝每次喝奶量是多少 5.6个方法帮助改善小宝宝吐奶

1新生儿身体发育指标

  体重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约为3000克左右,男婴比女婴略重一些。出生后一周常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是暂时的,10天内即可恢复,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身长

  平均约为49-50厘米,男婴比女婴略长。

  头围

  男婴约为34.4厘米,女婴约为34.01厘米。

  胸围

  男婴约为32.65厘米,女婴约为32.57厘米。

  头部

  新生儿的头顶前中央的囟门呈长菱形,开放而平坦,有时可见搏动。父母注意保护囟门,不要让它受到碰撞。大约1岁以后它会慢慢闭合。

  腹部

  腹部柔软,较膨隆。

  皮肤

  全身皮肤柔软、红润,表面有少量胎脂,皮下脂肪已较丰满。

2新生儿血小板偏高是为什么

  1,血小板正常值为 100~300,宝宝血小板偏高,多为反应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等,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经治疗后血小板数目会很快恢复至正常水平。

  宝宝血红蛋白低,这是贫血的表现,建议明确一下贫血的原因与类型,如为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则血小板轻度升高多与缺铁性贫血,引起骨髓造血功能增强有关,只要治疗与纠正了贫血,血小板也会恢复正常。另外,看有无急慢性炎症或感染存在,这也是引起血小板升高的原因 。

  2,血小板数超过400称为血小板增加多。 原发性增多见于骨髓增生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早期等。 继发性增多见于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肿瘤患,但多在500以下

  血小板高应排除下列疾病: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治疗:血小板清除术;放射性P32口服或静注;化疗。 继发性(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最常见的原因是出血,组织炎症与坏死,恶性肿瘤,缺铁,脾切除术后,川琦病等。

  川琦病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标准:除化验血小板增高以外尚有:发热5天以上;双侧结膜充血;草梅舌,口唇干裂;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 。治疗:大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阿斯匹林长期应用。

3新生儿肺炎会影响智力吗

  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吸入性肺炎多由于小儿在宫内缺氧,开始呼吸,肛门松弛排出胎粪,吸入羊水或胎粪引起肺炎;一部分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道畸形引起乳汁吸入性肺炎。感染性肺炎的病因可能是由于羊膜早破,生产时小儿咽下被细菌污染的羊水,或母亲妊娠期有细菌或病毒感染,或由于生后护理人员患呼吸道感染传染给小儿,或小儿皮肤感染、脐炎等引起败血症向全身扩散引起感染性肺炎。

  吸入羊水或胎粪引起吸入性肺炎和在母亲体内感染肺炎的小儿出生时多有窒息,经过复苏抢救后仍面色差、青紫,呼吸急促或减慢或不规则,小儿常有呻吟,肺部可听到罗音。出生时或生后感染引起的肺炎或乳汁吸入性肺炎,多在生后3天以后发病,小儿呼吸急促,口周发青,口吐白沫,呛奶,并有体温降低(35℃以下)或发热,2周以上的小儿还可有咳嗽,同时小儿还可出现腹部胀气、呕吐和腹泻等症状,肺部罗音可有可无,心率常增快。细菌感染时查血象白细胞增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胸部拍片有肺炎的改变。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肺炎,小儿均有明显缺氧存在,如不能及时供氧,使缺氧改善,可致小儿长期严重的脑缺氧,从而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妊娠期应预防感染,妊娠期如有胎动异常应及时就诊,如为缺氧应吸氧。如羊膜早破应住院,争取在24小时内生产,减少感染机会。小儿出生后应注意皮肤、脐部护理,防止感染引起败血症向肺部扩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不能护理小儿。给小儿喂奶时注意方法,防止呛奶,如果小儿经常呛奶或吐奶应到医院就诊排除消化道畸形,防止乳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4宝宝每次喝奶量是多少

  首先,母乳喂养的宝宝,当然是按需喂养即可。

  其次,人工喂养宝宝的喝奶量,因为每个孩子的体重、生长速度、胃口和体质都不一样,而且,即使是同一个孩子,每一顿的奶量也会不同,所以,没有任何一部书、一个人可以准确地告诉你宝宝每一顿应该喂多少,只能给出一个参考推荐量。

  关于配方奶的喂奶量,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是:

  出生几天后,每次可达60-90毫升,大约3-4小时吃一次。

  满月以后,每次120毫升或更多,大约4小时吃一次,吃奶已经相当规律。

  6个月时,每次180-240毫升,每天吃4-5次奶。

  婴儿每天的喝奶总量,不应超过960毫升。

  没有绝对不变的真理,宝宝吃多少,个体化才是关键!

  或许你依然觉得,为什么范围这么广,不能再给得细一点吗?

  但其实这还真的要爸爸妈妈自己去掌握,初期的时候,可以根据平均推荐量来准备,然后根据宝宝自己的表现来增减,如果每次都剩,那这个平均推荐量就是多了,下次冲少一点,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

56个方法帮助改善小宝宝吐奶

  1、不要喂得过于频繁、喂得过饱。宝宝吃完奶以后,需要2-4小时才消化排空母乳或者配方奶。宝宝溢奶后,妈妈总是担心宝宝吃得不够,每次溢奶后不久又给宝宝喂奶,这样就会导致宝宝吃得太多,加重溢奶、吐奶现象。

  2、要控制宝宝吃奶的速度,吃太快,容易刺激宝宝咽喉、胃部,引起吐奶

  3、宝宝的纸尿裤不要抱得太紧,避免腹压太高。小编建议不要在宝宝吃完奶再换纸尿裤,不然,当他吃饱了肚子在换尿布,被我左翻右翻,不吐奶才怪呢!

  4、调整喂奶的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并且让宝宝的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度,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溢奶的机会。

  5、记得帮宝宝拍嗝。

相关搜索
孕妇血小板低
  孕妇血小板低一直是孕妈咪们关心的问题,然而大家知道孕妇血小板低怎么回事吗?下面将告诉大家孕妇血小板低怎么回事。孕妇血小板低的症状是哪些呢?孕妇血小板低怎么办呢?食物的力量是强大的,可是大家知道孕妇血小板低吃什么好吗?孕妇血小板低能够顺产吗?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大家都了解血小板,血小板在人体中起到止血、凝血的作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血小板的数量增多而引起的,它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同时,它也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血液疾病。那么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危险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为大家带来介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本病是一种与免疫反应相关的出血性疾病,根据患者的病程在6个月以内或是6个月以上可将本病划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型在发病年龄、病因和发病机制及预后方面都有所不同。下面小编就来讲解下相关知识。
巨大血小板综合症
  巨大血小板综合征,属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本病罕见。主要是血小板膜缺陷(血小板膜涎酸减少,电泳活动度下降和膜GPIa和比含量减少,GPIa、b是因子Ⅷ和利托菌素结合的特异性受体所致)。常有家族出血史,多见于近亲婚配的后代。自幼出血(新生儿即可发病),出血轻重不一,多为中度皮肤黏膜出血,重者可颅内出血,外伤或手术时严重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无关节肌肉出血史。出血倾向随年龄增长有减轻趋势。那么,巨大血小板综合症怎么办?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血小板减少是什么病
  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减少症)或功能减退(血小板功能不全)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和出血而引起的。 血小板数低于正常范围14万~40万/μl. 血小板减少症可能源于血小板产生不足,脾脏对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坏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释(表133-1).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发性瘀斑,最常见于小腿;或在受轻微外伤的部位出现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阴道出血);和手术后大量出血。胃肠道大量出血和中枢神经系统内出血可危及生命。然而血小板减少症不会像继发于凝血性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拍嗝的重要性
不知小宝宝呛奶多严重?!轻,吸入性肺炎,重,窒息!
如何预防新生儿肺炎
警惕新生儿肺炎! 预防新生儿肺炎从预防呛奶开始
宝宝被呛到气管怎么办
婴儿吐奶咋回事?小儿推拿来帮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