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员工股权激励会影响上市公司利润?

股权激励的会计处理,可以参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发行股票为对价给予员工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是按发行股票的公允价值来计量。换个例子,公司把账上一个账面价值100块的汽车以0元给处置了,公司是不是要确认100块的损失进损益表?

股权激励在会计上属于股份支付准则里的内容,该股权激励不管是以现金结算或者以股份结算,在等待期内要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将预计付出的对价分摊计入当期损益,一般是计入管理费用,会影响企业当期利润。

股权激励在会计上来说就是企业为员工进行薪酬支付,必然会按照一定的方式减去成本费用,影响企业利润。1、在股份支付的情形下,当员工在等待期满后实行其权利,以低于市场价格购买股票,企业确实收到了现金,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利润,其实整个过程的实质就如同企业发行普通股票,激励对象低于市价购入的那一部分价值在其服务期内已经合理计入成本费用,就如同支付薪酬,激励对象支付的那部分金额就跟普通买股票一样。或者你可以理解为激励对象以优惠价格购买股票是因为他在等待期内为企业服务,优惠部分是作为薪酬已经合理计提了。2、而现金支付下就更好理解了,完全就可以把它看做是工资或者是奖金嘛!它只是以股票作为标的物,会计处理上也就是和发工资和奖金一样。

如果你一家公司的股价是10元,但公司给员工的行权价是2元。的确,对于公司来说,不仅没有支出,还能拿到2元。但对于员工来说,它花了2元就获得了10元的东西,你觉得这两边是不是不太公平。所以为了对等,公司其实是付出了8元的差价,这8元是要进公司当期的利润表的,这样就公平了吧。至于这8块钱的确不是公司掏出去的真金白银,你就记住那8元计入其他资本公积就得了。

虽然股权激励对等待期(指可行权条件得到满足的期间)的当期利润有所影响,但是对公司估值影响不大,股权激励计划可以稳定公司的人员,促进公司的发展,其次,在会计处理的过程中,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的规定(如其第6条之规定“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因此增加了当期费用,减少了当期的可分配利润,但是权益项下会增加“资本公积”,公司净资产无重大变化。因而,股权激励会对公司当期的利润产生影响。

第一种情况:用库存股或回购的流通股对对象进行激励,此时"车"是公司是实实在在"买"了,可以折价卖给激励对象。这种情况就是公司有10块的车,2块卖给员工。

第二种情况:向激励对象增发股票,比如公司总股本股票100股,每股1元,市值100元。增发2股,每股0.5元,此时公司市值应为公允价值100+现价1元,原股东股份被稀释(原先1元的股价被稀释为101元÷102股=0 .99元/股),相当于由原股东们组成的公司拿出1来补贴激励对象,这1元费用=2股×1元市价-2股×0.5元激励价。说白了原股东每股亏了0.1元,如果每股净利润是0.05元,那么"原股东等于拿着0.99元/股,享受0.05元/股的净利润"=等价于="拿着1元/股,享受0.04元/股净利润"。对于原股东来说净利润是少了。

股份数增加了,每股盈利和分红减少了(老股东承担了这一部分代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10分钟让你对“股份支付”问题理解上升层次
【转载】:浅析授予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_财税星空
上市后员工马上离职退股是否违反减持规则?
财政部会计司发布股份支付准则应用案例
财政部会计司发布股份支付准则应用案例(第一批)
股权激励的四种主要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