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感市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显成效

  在湖北省东北部,有一个以中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的城市,它就是孝感。孝感地处属多民族杂散地区,现有少数民族44个,常住少数民族人口7000余人,占孝感市总人口的0.14%。

  随着城市化、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每年从甘肃、青海、新疆等地来孝感市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近2000人,其中主要是回族和维吾尔族。自2012年国家民委将孝感市列为全国第三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孝感以搭建平台、健全机制为重点,以强化服务、规范管理为目标,在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构体系 搭平台

  在创建工作初期,孝感市制定《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明确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初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部门各负其责的民族工作大格局。随后,街道、社区、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联合,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详细掌握孝感城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情况。

  同时,孝感市以社区为依托,成立市区一体的城区少数民族服务中心,安排两名专职工作人员,明确若干名司法、人社等兼职工作人员,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服务。

  建机制 聚合力

  按照“市区一体、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孝感市健全民族宗教工作四级网络管理体系,市、区两级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乡镇(街道)统战委员联系民族宗教工作,统战干事为民族宗教工作协管员,社区由网格员(村由一名干部兼任)担任信息员。由市民宗局、综治办、公安局等8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孝感城区清真拉面馆规范管理工作的意见》,严把清真市场准入关,及时处理违规情况,较好地解决了孝感城区清真拉面市场管理中长期未能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增强回民合法经营、文明经商的意识,清真拉面市场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

  今年36岁的马尔利,甘肃籍回民,在城区繁华地段经营着一家有一定规范和影响的清真餐馆,每年营业额达100多万,纯利30多万,目前一家6口幸福地生活在孝感。谈起刚来孝感创业时的艰辛,他笑道,生意能做到今天,多亏了当地政府和民宗部门的关心和支持,给了他很多帮助,减免了开店的相关税费,帮助他们孩子就近上了学,还给他们办了社保,还帮助他们推介生意等。对于如何做好少数民族生意,他说只要经营合法,遵规守矩,讲诚信,以信誉招揽顾客,大多数顾客都慕名而来,而且逐渐成为其固定顾客群。谈及现在的生活,他感到很满足,很感谢当地政府和民宗部门对他们这些外来少数民族经营户的关心关爱,他很愿意为孝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点事情。

  营造一个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是开展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每年9月是孝感市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工作“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活动在此期间得到大力开展,主城区中心的民族政策宣传橱窗、民族风情文化墙、各社区制作的民族文化展板、各学校开展的民族文化展览等,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

  抓管理 重服务

  依托孝南区伊斯兰教协会,孝感市吸收了一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中有影响力的代表人士,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引领作用,引导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积极配合城管、工商、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开展工作。在解决少数民族人员违规占道经营问题时,孝感市民宗局配合城管、工商等部门,采取灵活多样的执法方式,做到“三个和谐”,即少罚多劝、进行和谐执法,上门走访、建立和谐关系,发挥代表人士的作用、寻求和谐办法。

  在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提供及时帮助和服务方面,孝感市开展“三位一体”的结对共建,即由一位民警、一位社区干部和一位民族工作联络员与一名少数民族个体经营户,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针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差异,开设了清真屠宰厂,对清真牛、羊实行定点屠宰,并从2012年开始为城区穆斯林居民每人每年发放180元肉食补贴。细致周到的服务,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与这个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省民宗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研讨中融合 在融合中升华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之三 | 促进“三交 ”,让石榴籽抱得更紧些
聚焦 | 三个“立足”,让更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成为“新江苏人”
苏州市吴江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思路
陈乐齐:关于我国城市民族关系的调查
浅谈对新形势下城市民族工作问题的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