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蒙台梭利教学相融合?

在很多家长的印象中,蒙台梭利幼儿园的孩子一天到晚都在操作蒙氏教具。

其实,并非如此。

蒙台梭利幼儿园也有主题活动,也有集体教学,也有户外游戏活动。

很多蒙氏幼儿园,都在积极探索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教学当中,将传统文化与蒙氏教学相融合。

那么,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蒙台梭利教学相融合呢?今天我们来聊一下。

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领域的瑰宝,蒙台梭利教育作为从西方引进的幼儿教育体系,进入中国,必然要走本土化教学。

因此,即使在蒙台梭利幼儿园,也并非全盘西化蒙氏教育。

而应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在教学活动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与主题教学

我们都深知,作为人生启蒙教育的幼儿教育,要切合国情,切合当地的人文风俗。

蒙台梭利教育虽然好,毕竟是基于西方的社会教育情况而来。

我们在采用蒙氏教学的时候,不能片面追求脱离国情的西化,更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的教育内容与方法。

而应将其教学内容引进,吸收,本土化,并尽可能多地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汲取养分。

很多蒙氏幼儿园采取的教学策略便是,上午蒙台梭利教学工作,下午主题活动教学。

那么,蒙氏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教学,会开展什么样的主题,或者如何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渗入到蒙氏教学当中呢?

开展主题活动,并非采取传统教学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策略,如果那样的话,蒙氏幼儿园就并非纯蒙氏园了。

那么,蒙台梭利幼儿园是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当中的呢?

优秀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大众,来源于生活,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中有很多的素材可以运用于幼儿主题教育。

蒙氏幼儿园,一般都会选择哪些合适的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呢?

幼儿园在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时候,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特点,且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内容,才能发挥其在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意义。

1、选择陶冶孩子情操的内容

黑格尔曾说,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美好的事物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能提高人的审美素质和审美情趣。

如美妙似天籁之音的古典音乐,讲究对称与协调的古代建筑,制作精美、考究的手工制品,充满浓郁地方风情与民间特色的节庆方式......

这些都是可以开展主题活动教学,这些传统文化时刻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2、选择简单易懂有趣的内容

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复杂和高深的内容不感兴趣。

幼儿园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目的,在于启发幼儿的心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

因此,我们在选择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应该选择一些浅显易懂,又充满趣味性的内容。

例如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对沙土和水,充满了特殊的情感。孩子们对玩泥巴也是情有独钟。

图片来源于百度

因此,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选择以“泥人”为题,切入民间传说和民间手工艺的文化主题,带孩子走进一个充满童趣、想象力和动手欲望的泥人王国。

再比如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孩子们也是非常感兴趣,也可以融入教学当中。

图片来源于百度

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地区的幼儿园可以结合当地的一些习俗开展主题教学。

传统文化如何与蒙氏教学相融合

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又被称为环境教育。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跟蒙氏教学相融合,主题活动的开展,首先要在环境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1、环境资源巧利用

蒙台梭利博士吸收性心智理论告诉我们,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当中的。

因此,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同时,我们要为孩子们创设充满浓郁民间艺术教育氛围的活动环境,让幼儿能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

比如有的蒙氏园会围绕“地球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有的老师会选择孩子们喜欢的“恐龙”作为教学切入点。

老师们就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恐龙乐园”墙饰,生成许多有关“恐龙”的主题教育活动。

如科学活动 — “恐龙”,让幼儿了解恐龙的特征及生活习性、种类等。

同时,还可以与孩子们共同收集有关恐龙的图书、资料、实物,制作和绘画“恐龙”;

利用蒙氏三段卡教具进行“恐龙配对”,让孩子们进一步积极地了解恐龙,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当孩子们情趣盎然的时候,还可以开展下一步的延伸教学,比如恐龙生活的历史时代、生活的大陆等,利用地图嵌板、火山小实验等。

将有关火山、地形、海洋等内容,融入主题教学中,让孩子们对地球的地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放手让孩子们去体验

传统文化教育,不是简单的PPT演示说教,更不是简单的穿插、拼贴或是灌输;

而是适时、适情、适境地进行有机融合,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如我们的茶文化主题,如何通过主题活动,尽可能地打开孩子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通道,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进行茶文化全方面的感受与体验。

《茶》主题活动的目标旨在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茶,感受体验茶文化。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设计活动。

首先是感知探索层面:在视觉上引导幼儿观察茶叶泡前和泡开后的变化、水的变化,了解茶叶的颜色、形状和一些显而易见的分类;

在嗅觉上,鼓励幼儿闻一闻茶叶泡开后散发出来的味道,在味觉上让幼儿品茶的滋味。

幼儿在观茶、闻茶、品茶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所见所闻所感。

其次是欣赏层面:让幼儿通过不同的途径感受中国的茶文化。

图片来源于百度

通过欣赏茶艺表演、欣赏谢茶故事、欣赏品茶音乐、欣赏优美茶具。

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受到中国茶文化中既简单又精华的内容:礼貌、谦让、尊敬他人。

最后是体验层面:这里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茶叶,让幼儿自由地去选择尝试沏茶、倒茶、品茶,在操作中进一步感受中国的茶文化。

蒙台梭利博士有一句经典的语录:我听了,就忘记了;我看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唯有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才能真正让幼儿体会到中国的茶文化。

蒙氏教育跟传统文化的结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蒙氏老师只字未题“文化”二字,却将中国茶文化的全部内涵渗透在整个活动之中。

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实际体验,而不是说教。

因此,作为一名蒙台梭利教师,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极高的文化修养。

而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胜任的。

蒙氏教师,孩子成长之路上的引路人,教育的重担,任重而道远,加油吧,蒙台梭利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园蒙台梭利自制玩教具
浅谈学前幼儿教育误区
(精品)幼儿园小班蒙台梭利幼儿数学教案
培养孩子专注力,应该从这4个方面做起,家长千万别忽视
好教师必读的5本书
幼儿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需注意的七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