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茯茶:一段秦人制茶的传奇历史 | 茶悦网

茯砖茶外观状黑夹金花,外形似砖方便运输,是中国最早出现的紧压茶,陕西则是茯砖茶的发明地和本宗源头。茯砖茶因其精深、复杂的加工工艺和神奇的筑制技术而被誉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拥有600多年深厚积淀,曾雄霸茶马互市,沿丝绸之路远销西亚、东欧、俄罗斯等地。岭北自古不产茶,但陕西泾阳人以其独特工艺加工制成的茯砖茶,在明清时期却行销整个西北地区乃至域外,不仅让秦商借此成为华夏第一商帮,也成为陕西历史上的另一张文化名片。

茯砖古茶 秦人所创

公元1368年前后,陕西商人抓住中央政府在陕西实行“茶马交易”的政策机遇,输茶于陇青,逐步垄断了西北边茶贸易。在运输的过程中,因为茶叶蓬松,不方便长途运输,精明的陕西商人就把茶叶制成砖块,运往西北地区销售。

在这个再加工的过程中,陕西商人总结出了一套特殊的制作工艺,就是让茶叶在伏天的高温中“发花”,这种花颜色金黄,当地人叫金花,其实是一种菌,学界叫“冠突散囊菌”。这种菌有化腻健胃、御寒提神的饮用功效。这就是泾阳人制作的茯茶,因为它在伏天制作,效用又类似中药茯苓,形状好似砖块,所以也叫“茯砖茶”。后来也被美誉为“福茶”、“福砖”,因其当时系官引制造,购销都受官府严控,亦称“官茶”。

泾阳砖压成后往兰州投验销售,其销售区域当时西北各省的主要市场有:甘肃的夏河、大水、平凉、张掖,青海的西宁、湟源、玉树,宁夏的吴忠堡,新疆的奇台、疏附、和阗,内蒙古的科布多、乌里雅苏台、库伦。消费者为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民族。

茯砖茶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口味,尤其是化腻健胃、御寒提神的饮用功效为其他茶类所不及,西北边陲的游牧民族,常年居住在沙漠、戈壁等荒凉地带,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等,缺少蔬菜水果。长期饮用茯砖茶能够帮助消化,有效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对人体起着一定的保健和病理预防作用。因而,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尤其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人群饮用。

当时,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大量饮用陕西的茯砖茶,由此也带动了陕西商帮的兴盛,明清时期,陕西的会馆在各地都是建筑最宏伟,规模最大的,茯砖茶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绵延四朝 戊戌移湘

泾阳县在建国前600余年间曾为茯砖茶的唯一加工地,以其独特的品质口感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并长期垄断边销茶市场。清朝时,曾有泾阳茯砖茶“三不能制”的说法,一是离了泾河水不能制;二是离了关中气候不能制;三是离了陕西人的技术不能制。

泾阳在抗战前还有当地茶厂六十多家,自武汉沦陷后,仅剩延顺、裕民、天泰、裕兴中、昌盛等八家。1951年统归“泾阳人民茯砖加工厂”,加工“人民牌茯砖”砖茶。195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茶叶局考虑到在泾阳制茶,存在着二次运输,成本偏高等原因,取消了咸阳泾阳茯砖厂,将茯砖加工的任务全部交由湖南省承担。

其实,早在1942年,安化江南砖茶厂和中国茶业公司湖南砖茶厂都曾试制茯砖,因发花不好,未茯成功。这也无形中印证了茯砖茶离了泾河水、关中气候和陕西人的技术不能制的说法。直到1953年,在武汉大学生物系和三名专程从陕西请过去的茶工共同的研究之下,茯砖茶在湖南安化终于试制成功,但发花的品相和品质都比不上陕西本地产的茯砖茶。

由此,拥有600年历史的陕西茯砖茶加工业就此走向衰落,陕西的一张文化名片也飘零于异地。
历经半世 乙丑归宗

说起茯砖茶在陕西的重生,除了陕西省茶叶协会会长李三原外,不得不提的另外一个人就是陕西省茶叶协会副会长、陕西苍山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1984年毕业于安徽农大茶叶系,而他的茯茶梦想的起点,则源自于30年前在大学课堂上的那份少年情怀。30年来,纪晓明不遗余力地努力发现和耐心创造着重塑陕西茯茶辉煌的契机。这个契机终于被他等到了。
为了拯救600年造就的泾阳茯砖茶这一传统产品,传承这让世人神秘莫测的传统工艺绝技,2008年,时任省供销社主任和省茶叶协会会长的李三原深深认识到这个品牌对于陕西的重要意义,他组织专门人员,数奔泾阳,找到了几位已八九十岁高龄的老茶工和一批制茶历史资料,搜寻到一些四、五十年代遗留下来的制茶工具、模具,对传统的工艺技术进行了紧急的保护性恢复研究,并已根据整理出的工艺技术数据成功恢复筑制出了复制产品,经专家和老茶工品审,品质风味已完全实现复原。

小规模的试验取得成功后,在陕西省政府和省供销社的支持下,纪晓明和他的研发团队创立了“泾渭伏茶”的砖茶品牌,将多年的小规模作坊式生产,变成标准化的生产线。这也标志着恢复我省具有600年历史的传统茶叶生产制作工艺,重塑陕西茯茶这一历史品牌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在茯砖茶的故乡泾阳县,当年的两位茶工,如今已然成为耄耋老翁。因着对茯茶的感情,让我们记下95岁的田生林老先生那带有浓重乡音、深藏了半个多世纪的企盼:“我今年95岁,我14岁就进茶店门了。我只想要把这(技术)给传授下去,叫祖祖辈辈都传下去,把这(茯茶)做好、做出国,咱把茶叶做出去了,让国际上都知道我们陕西也有这么好的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化黑茶、陕西官茶,哪个最正宗?
手筑茯砖茶的特点:制作工艺复杂、汤色红亮、金花满布、滋味醇和
沙棘茯茶与传统茯茶的不同之处?
电视剧里提到的“泾阳茯茶”是什么茶?怎么泡?
走千年丝绸路,焙百年茯茶香(一)
中国六大茶类里最低调的一支,“黑茶”是个什么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