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年都有鼠疫疫情,为什么这次的更需警惕?

宁夏银川昨日确诊一例输入性鼠疫病例,目前患者仍在全力救治中,当地政府已于昨晚启动了鼠疫疫情防控四级应急响应。

鼠疫,鼎鼎大名的黑死病,14世纪大流行时曾造成将近1/3的欧洲人死亡。

继7月9日武汉大学出现一例霍乱后,也就10天的时间,宁夏又曝出鼠疫病例。鼠疫(1号病)、霍乱(2号病),我国仅有的2种甲类传染病,虽然少见,但从未被消灭。两种甲类传染病在这个不太平的夏天的相继出现,难免引起慌乱。

鼠疫已经困扰人类数千年之久,近年来仰仗有效的防控监测措施,现代鼠疫疫情大规模爆发的概率已被降到极低,虽只有零星病例,但也绝不容忽视。

区外输入性病例:

本次鼠疫或存在扩散风险

鼠疫耶尔森菌(鼠疫杆菌)是鼠疫的病原体,属于人畜共患病毒,据统计,有200多种哺乳动物可感染鼠疫耶尔森菌,其中啮齿动物是最主要的宿主,如松鼠、土拨鼠、兔子、田鼠等。

鼠疫耶尔森菌(鼠疫杆菌)

人类感染鼠疫,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与被感染动物接触或被抓伤咬伤、被受感染的动物身上的跳蚤叮咬、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组织(如吃野味)、吸入受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等。

除了通过接触动物之外,也有证据表明鼠疫病毒可通过气溶胶飞沫在人与人直接传播。根据UpToDate临床顾问的资料显示,对于疑似患有任何形式的鼠疫的患者,都应采取飞沫预防措施。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平均每年报告约20例鼠疫病例,2010年以来每年几乎都有个位数的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青海、宁夏、内蒙等鼠疫自然疫源地。

鼠疫疫源地分布图

通常来说,以往的病例都是因为在牧区接触野生动物而发生的零星鼠疫病例,在有效防控和及时救治之下,扩散风险被大大降低。但这次的鼠疫病例属于区外输入型病例,可能存在一定的扩散风险。

这次被确诊鼠疫的患者为家住内蒙古某牧场的刘某某,职业为牧民。12号出现症状后由内蒙古返回银川,19号才被确诊为鼠疫病例。

从时间跨度来看,7月12日出现症状再到7月19日确诊,中间有8天的潜在传播时间;从地理跨度来看,患者从内蒙古到宁夏银川,中间又转了3个医院。从被感染、出现症状再到确诊,在此期间接触人群是否明确?传播链条是否清晰?这些无疑都增加了病毒扩散风险,加大了防控难度。

据悉,该确诊病例所住小区单元已经临时封控管理,其家人已被连夜带走隔离检查,与确诊病例有交集的医护人员也采取了相关隔离措施。

不过,可能存在扩散风险,并不代表一定会扩散。比如去年宁夏银川也出现过类似的输入性鼠疫病例,经过当时的应急措施防控,鼠疫疫情并无扩散。

与新冠、霍乱相比

鼠疫更加凶险

根据我国疫情大数据报告的大致计算,新冠疫情流行以来,新冠病死率约为0.4%。再加上当前流行的是奥密克戎毒株,绝大部分感染者为无症状或轻症,病死率更低。

大名鼎鼎的霍乱比新冠凶险,如果不经治疗,几乎有一半的人会病死,就算是有成熟的救治方法,也还有1%左右的病死率。

但和鼠疫相比,新冠和霍乱就算不上什么了。

据WHO的数据显示,鼠疫的疾病潜伏期为3~7天,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死率为30%~100%。

腺鼠疫是鼠疫病毒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国内新确诊的就是这类鼠疫,比较少见的还有肺鼠疫、咽鼠疫、脑膜鼠疫、败血性鼠疫等。

腺鼠疫的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热、寒战、虚弱和头痛,随后淋巴结携带区出现剧烈疼痛和肿胀。如果不进行治疗,约50%的未经治疗病例可能出现播散性感染(脓毒症),也可能导致并发症,例如肺炎、脑膜炎等。

治疗鼠疫,关键词就是尽早。尽早发现、尽早接受抗生素治疗,就越不容易因此丧命。

据统计,未经治疗的鼠疫估计死亡率为60%-100%,而治疗后死亡率约为15%。也就是说,即使是及时接受了治疗,鼠疫的病死率仍旧高到离谱。

2020年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纳入了1942年以来发表的报告抗生素治疗鼠疫结局汇总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约2000例腺鼠疫患者的死亡率为14%。

减少暴露

是预防鼠疫最有效的措施

目前市面上并无已普及的的鼠疫疫苗,之前国外推出过一款鼠疫全细胞疫苗,但关于疫苗的疗效数据有限,且只对鼠疫流行地区的高风险人员提供接种,并未大面积推广。

所以对付这种极其凶险的病毒,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减少暴露。

比如在鼠疫疫源地,避免接触野生动物或啮齿动物尸体,不要吃野味。因为鼠疫可经跳蚤传播,所以也要保持好个人卫生,定期灭跳蚤。身处鼠疫疫源地,家里养宠物的,也要对家里的宠物进行好卫生管理。

总结一下

每年国内都有零星鼠疫病例,这次的鼠疫病例属于外区输入性病例,可能存在扩散风险,面对鼠疫,不必慌乱但需要提高警惕。

鼠疫经治疗后死亡率约为15%,是一种极其凶险的恶性传染病。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不要吃野味,定期灭跳蚤,是预防鼠疫的有效措施。

End

注:封面图以及文中插图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1]UTD:鼠疫(鼠疫耶尔森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微生物学和发病机制

[2]UTD:鼠疫(鼠疫耶尔森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plague#tab=tab_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鼠疫预防
鼠疫
鼠疫!离我们有多远?
2022了,为何人类仍不能根除霍乱和鼠疫?
鼠疫?黑死病?一文道尽鼠疫的今生前世丨医麦新观察
黑死病暗流涌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