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否知否?大宋亡于清平乐
userphoto

2023.05.14 四川

关注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这首词,出自晏殊的《清平乐》,晏殊是北宋名相,有“宰相词人”之称,范仲淹、王安石等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也是由晏殊所引荐的。

在我国古代,文载道,诗言志,词言情。晏殊是名相,但其名满天下,更多的还是靠他的开创北宋婉约词风的词作。宋词与唐诗在风格上的对比,几乎就是唐宋两朝留给后人最大的差异。

关于这一点,史学界有一个专业术语——唐宋变革论。

唐宋之际,我国的经济文化中心逐步南移至江南,至今不变;

唐宋之际,大唐帝国的崩溃,唤醒了汉民族和周边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的民族意识;

唐宋之际,我国的门阀世家彻底没落,而科举取士的文官政治得以形成;

唐宋之际,由于印刷术的发达,书院开始普遍,学术和文化不再掌握于贵族之手。

其实还有很多,这些无不说明宋朝确实与唐朝很不相同。单以对外来说,唐朝开拓进取,而宋朝却内敛守成。

究其原因,是宋朝建立后,对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兵强马壮者可为天子的乱象进行了矫枉过正,从此防止内乱成为大宋官家考虑的第一要务。而也正是这一点,使宋朝对外一直都极为软弱,我们可以为宋朝军力不振找出许许多多的理由,但却无法否认其从未完成大一统的事实。宋朝300年,甚至连宋太祖赵匡胤的老家——涿州都无力收复。

01

先天不足

宋朝并非天生对外软弱,赵光义伐北汉之时,其盟友辽国遣使质问师出何名,赵光义是这么说的:

河东逆命,正应兴师问罪。如北朝(即辽国)不援,和约如故;否则,只有兵戎相见!

如此雄霸威武之语,在大宋三百年是极为罕见的,灭北汉之后赵光义的两次北伐辽国也说明他并非只是“打嘴炮”,而是真的想要收复燕云。

无奈,宋太宗不是唐太宗,赵光义的北伐最终还是失败了。这一失败,还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太祖和太宗都不能收复燕云,使其后代不敢再有北伐之心。

燕云十六州的不能收复,使宋朝天生独臂,这一点后晋石敬瑭确实是始作俑者,但宋朝无力改变。

02

再断一臂

与契丹人不同,党项人的夏州节度使在赵匡胤时期已经归顺了宋朝,为了显示宽宥的政策,赵匡胤允许夏州世袭。

但后来局势逐渐发生了变化,公元982年,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亲率族人入京朝见赵光义,并自愿献出银、夏、绥、宥四州八县之地。

然而,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却不肯归顺宋朝,并逃到夏州东北三百里的地斤泽地区开始了反叛和建国之路。

之后,宋朝与党项人争斗不断,在宋仁宗时期,李继迁的孙子李元昊三败宋军,宋仁宗不得不割地和谈,承认了李元昊的独立地位。

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

从此,宋朝不仅收不回幽州(燕云十六州),还丢掉了凉州(西夏)。也就是说,中原王朝对北方张开的双臂全部被斩断了,宋朝无论对辽国还是西夏,都只剩下了守势。

03

勒石三戒,作茧自缚

宋朝善待读书人,源自赵匡胤的勒石三戒:

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

我们必须要承认,宋太祖的誓碑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所最好最开明制度安排。要知道,强汉盛唐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而网友们津津乐道的明朝动辄便对士大夫脱了裤子打屁股,丢尽了文人的脸面。

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正是这一点,使宋朝形成了“以文抑武”的文官体制,大宋官家的“仁慈”也逐渐变成了“软弱”,不仅对朝臣软弱,对外依然如此。

“为人君,止于仁。”这是对宋仁宗赵祯的评价,但事实上宋仁宗的“恭俭仁恕”就是性格柔弱,耳根子软。他的优点是能容忍各种批评,从不挟私愤报复;他的缺点便是偷安而无雄才大略,这几乎是大宋所有官家的通病,文人喜欢之,武人遭摒弃。

公元1005年,宋真宗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宋给辽每年岁币三十万。

公元1044年,宋仁宗与西夏签订庆历和议,宋夏战争中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土从中间划界,也就是割地,岁币二十五万五千。

至此,辽宋夏三足鼎立之局形成。当辽夏在周边将宋朝完成包围之时,宋朝自身开始作茧自缚:对中央和地方官不断的分权,将日常统兵、调兵、战时统兵分离,以文抑武。于是,终宋朝一世,“以天下之大而畏人”。

04

亡于清平乐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这是晏殊之子晏小山的《清平乐》,大宋留不住的不仅仅是“情人”,还有王朝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人说大宋天下三百年,但我们要明白,三百年的宋朝被灭国两次,北宋和南宋都不过是一百多年而已。汉唐均是内部的土崩瓦解,而宋朝则是无力御外的亡国。

宋朝一直在防守,这样的防守无论胜率多高,只要失败,便有亡国之虞。北宋之亡,几乎就是在大宋的巅峰滑落。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大宋的繁华盛世,而其作者张择端便生活于两宋之际,《清明上河图》的第一位收藏者也正是酷爱书画的宋徽宗赵佶。“清明上河图”这个名字便是赵佶用他的瘦金体亲笔在画上所题写。

宋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但自己却无力保护。我想,宋朝留给我们这些后人的,不应当只是宋词的“风花雪月”,也不止是“华夏文明,历数千年的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还应有更多的历史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平乐》中,为何大臣称宋仁宗为“官家”,而不是“皇上”
官家是什么意思?清平乐中把皇帝叫官家,是对的,还是错误至极
《清平乐》开播,剧中宋仁宗为何被称作“官家”?其实大有深意
热播剧《清平乐》隐藏的背后,却发现全是各科考点!
《清平乐》热播,语文课本中的大文豪齐聚,这些知识快讲给孩子听!
《清平乐》:一部教科书式的北宋职场图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