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湖泊面积五十年消失过半,加剧洪涝灾害

6月30日以来,长江中下游及江淮、西南东部等地区出现强降雨天气,全国已有26省市1192县遭遇洪涝灾害。截止到7月3日,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已达2942千公顷,受灾人口3282万人,因灾死亡186人,直接经济损失约506亿元。在经历过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后,中国的防洪建设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是每年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依然巨大。

洪涝灾害是中国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之一,由于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区差异性大,每个地区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也不同。根据2000年至2014年的洪涝灾害资料统计显示,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危害性明显较高,四川、湖南、湖北、重庆、安徽等地区累计受灾人口均在1.4亿人次以上,其中8个省市有超过1000万公顷的农作物受灾。此外,四川、湖南、重庆和江西四省市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已高于1000亿元人民币。

巨额损失的背后是洪水发生频率的明显增加,气象学家乔盛西曾对湖北省的洪涝灾害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越到近代,灾害越频繁。根据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成武教授的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湖北省洪涝灾害发生的降水情势,相反的是在灾害频率变高的同时,长江流域与湖北省的人口迅速增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湖北省自然灾害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众多,这些湖泊对洪水具有明显的调蓄作用,可以通过暂时蓄纳入湖洪峰水量,削减并滞后洪峰,减少洪水造成的危害。但是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活动造成湖泊容量下降,减弱了湖泊分蓄洪水的调节作用。

20世纪50年代长江中下游地区曾出现过大规模的围湖垦殖活动,使得大量湖泊消失,湖泊面积锐减。根据相关统计,湖北省在20世纪50年代曾有0.1平方公里以上大小的湖泊1309个,湖泊总面积8503.7平方公里。由于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到80年代时,湖泊数量下降到838个,湖泊面积大幅缩减为2977.3平方公里。与此同时,湖泊容量也从50年代的130.5亿立方米下降到56.9亿立方米,湖容下降了51%,而有效调蓄容积仅为30亿立方米,仅为建国初期的26.6%。江汉湖群中最大的洪湖在三十年间面积下降了38.9%,蓄洪量也降为10.19亿立方米,调蓄洪水的能力严重退化。

围湖造田占据了洪水的空间,相同水量的情况下洪水水位会升高。尽管加高堤防可以发挥防洪作用,但是堤防加高后洪水水位也随之升高,严重时甚至高出两岸地面数米,一旦溃堤将造成严重的后果。相比之下天然湖泊地处洼地,调蓄洪水更具优势。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围湖造田的危害,采取了退耕还湖等保护湖泊的措施,湖北省湖泊数量和湖泊面积也有所提升,但是相比50年代8503.7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仍然相差甚远,消失的洪水调蓄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网易数读招聘实习生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据洞庭湖
洪水是湖泊反击的开始!人类在鄱阳湖占的便宜,一夜间加倍还了
今年降雨频繁,长江水患,安徽分洪保江苏,持续降雨会影响中国城镇分布
历史上长江水患并不严重,为啥现在长江的洪涝灾害愈演愈烈?
如何应对洪涝灾害
巴基斯坦面临十年来最严重洪涝灾害,最大淡水湖门切尔湖泛滥溢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