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大师:杉本博司《海景》

  (被点评的照片1)


  (被点评的照片2)


  (被点评的照片3)

  作者提问:

  请点评一下我的三幅作品,谢谢老师。

  徐晓刚讲评:

  您的作品中光很好、云很好,就是比较散,缺乏主体的提炼,现在是都突出,云明显、水面明显、浪花明显,远山明显,甚至水中游泳的人也明显,使读者不知道该着重看什么,也无从理解您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比如提炼出某座山、某个人,海滩上的某个小贝壳作为主体,给予最重点的表现,都会更好。您也可以把海作为主体,重点表现,但要注意简洁,只突出海,使读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海上。另外,有些线条歪斜,显得不精致。上述还属于传统摄影的范畴,如果用观念摄影的思维,又是一片新的天地了。看您的作品,我想到了日本著名摄影家杉本博司的作品《海景》,因为都是拍海,特与您分享。我认为,杉本博司的作品《海景》就属于观念作品了。


  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


  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


  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


  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


  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

  杉本博司的《海景》是一组名作,本文引用几幅,基本是天地平分,有的使用慢速快门模糊水面,有的使用正常速度,将水面拍清晰。很多读者表示看不懂好在哪里,也有很多读者、理论家不吝赞美之词,给予了几乎“神化”的评价,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这组作品?

  先看看杉本博司的自述:

  “我从使用名为‘摄影’的装置以来,一直想去呈现的东西,就是人类远古的记忆。那既是个人的记忆,一个文明的记忆,也是人类全体的记忆。我沿着时间回溯,想唤起我们到底来自何处,我们究竟如何诞生的思考。”——杉本博司

  “我拍摄的是物的历史。在《海景》系列里,我要处理的对象是水和大气。这两样可说是至今为止对人而言变化最少的东西吧。其他世间万物都随岁月的流逝而变化。我的艺术的主题是时间。” ——杉本博司

  再看看权威机构对他作品的评价:

  “杉本博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尊重的摄影家之一。他的重要摄影题材都是对艺术、历史、科学与宗教的诠释。他将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文化主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著名哈斯勃兰德摄影奖对2001年度的获奖者、杉本博司的评奖评语。

  再看有些国内评论者的评价:

  “大海终于回归了人类未曾触摸的原始状态。杉本博司的海景不再是海的照片,它们最终成为从黑暗的过去升起的某种东西,是一种时间机器捕获的超越我们存在的视觉,那些海的物质如水和空气暗示我们生命的起源”。

  我是怎么理解的:

  第一,这组作品不同寻常,把摄影师平时不屑于拍的景观以极简洁的形式拍了下来,首先就很大胆,很创新。第二,作品成为了系列,将多幅组合在一起,形式上高度统一,具体每幅又产生变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而且杉本博司很多其他的作品也表现出这种风格,比如《剧院,Theaters》系列。对于一名艺术家而言,形成一个风格太重要了,有了独特的风格,才会推动艺术的进步,才会被艺术史记住。

  至于这组《海景》到底说了什么,我们分析一下。作者自述“我从使用名为‘摄影’的装置以来,一直想去呈现的东西,就是人类远古的记忆。那既是个人的记忆,一个文明的记忆,也是人类全体的记忆。”我觉得说的太大了,有多少人一辈子没见过海啊,有多少人类的祖先一辈子没见过海啊,怎么可能有这样的记忆呢?作者自述“我拍摄的是物的历史。”怎么可能?历史已经过去了,拍不到了。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据说他的推理是这样的:“你无法将脚伸入相同的河流两次,不论你的伸脚缩脚的速度有多快,因为河水已经移动,而且你的脚也已经不同了”。作者自述“我的艺术的主题是时间。”这个可以理解,这组作品会让人产生对时间的联想,尤其是慢速快门的那些作品。哈斯勃兰德摄影奖对杉本博司的评奖评语比较中肯:“他将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文化主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至于引用的国内评论者的评价,有些过于拔高了。比如:“大海终于回归了人类未曾触摸的原始状态”,怎么可能呢。

  我认为《海景》属于观念摄影作品,观念摄影的主旨在于通过摄影所传递的某种观念,能引发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因此,观念摄影往往不是给出一个答案,而是有多种可能性的指向,让观众自己去悟会。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这也符合审美的需求。

  你如果喜爱禅宗,这组照片很可能会让你想到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是:第一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种境界也反映出人生的三种境界。你如果有别的生活经历或知识背景,可能会想到别的。一组或一幅观念作品,如果能感染你,让你看进去,有所联想或想象,获得一定的感悟,就够了,就很优秀了。这样你就知道杉本博司的《海景》如何欣赏和价值所在了,我也极喜欢杉本博司的作品,我们可以热爱大师、热爱大师作品,但不要拔高,不要神化,不要通过解读反而让人看不懂了。

  总结:

  观念摄影作品,扩展了摄影创作的可能,也是摄影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并且在艺术品市场中获得了很高的认可,是许多摄影师正在追求的方向。当然,不必人人玩观念,传统摄影也大有可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录片|杉本博司:最初的记忆 はじまりの記憶
杉本博司,捕捉时间的人……
艺术语境下的摄影(第8讲)
杉本博司:哲学摄影家
“摄影与唱片”之 杉本博司
从业41年,曾获“摄影诺贝尔奖”,却因为一张“黑白照片”轰动整个摄影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