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死亡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生命最后的时光,最想做的事情逃不开这四件:道谢,道歉,道别,道爱。

1、胜过千言万浯的死亡教育

 昨天是台湾的纹贞老师讲安宁护理(安宁护理,在港台地区通常指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照护)的最后一天。

 讲学四天,纹贞老师换了四套小洋装。

每一套都非常精致,都更显出她的温润和知性。

 50岁的纹贞老师站在讲台自成一道风景,让人目不转睛。

 她50岁取得博士学位,从事20年安宁护理的实践和教学;

 带着学生走过全台湾的穷乡僻壤,自愿过过风餐露宿的苦日子,做义工;

 她常常身先士卒,在胆怯慌乱的学生面前,挽起袖子,搓热手心,为安宁病房里垂死的生命按摩疗愈;

 彼时,她给裹足不前的学生力量。

刚刚靠近护理的孩子们说:老师,我们在你的身后看着你俯身为痛苦的病患护理,你的全身都在发光

 这样的教育胜过千言万语。

2、正视死,才能直面生

 她常常辅导学生整理父母的人生故事书: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上纹贞老师的课。

途中,她接到一个电话,来不及抹去眼角的泪水,匆匆忙忙跑出去。

纹贞老师忙追过去。

女生的头垂地低低的:老师,我要回家……

 原来女生的父亲罹患肺癌晚期,电话里传来刚刚父亲过世的消息。

女孩泣不成声,虽然她其实很早就已经知道将要和父亲道别的事实,但没想到噩耗来得那么急切,让人猝不及防。

 前几天离开家回学校时,女孩因为琐事和病中的父亲起了争执,至今没有和父亲说过一句话,更别说是道歉的话。

想到这里,不禁泪崩。

 这个女孩子异常乖巧懂事。

当天晚上还给老师发信息:老师,对不起。我白天打断你上课,慌不择路跑出去。

 纹贞老师大为感慨,为自己一时忙乱忘记白天那个女孩心生抱歉。

 白天的课刚好是指导学生做父母的人生故事书,借由故事书帮助每一个为现实奔波不息的人们整理和回顾过去,重新思考关于生命的意义。

 女生原本计划做妈妈的人生故事书。

因为她有一个弱智的弟弟,父亲卧病在床,这个家里,妈妈最辛苦,最操劳。

 但是,现在她更想做父亲的人生故事书,因为她还没有来得及对爸爸说一句对不起。

爸爸是带着遗憾和未了的心愿走完人生的。

 其他同学做家中长辈们的人生故事书是要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坐在一起促膝访谈的。

小辈要听长辈讲过去的点点滴滴,回忆生命历程中的挫折成长,悲伤欢愉。

 老师请女孩搜集爸爸的生前故事,制成影集,最重要的是把想对爸爸说的话都说进影集里。

 影集里,每一幕都仿佛刻着女儿对爸爸的话:对不起,谢谢你!

 影集里,女儿记录了一位父亲,从男孩到丈夫再到父亲,从健康人到病人再到临终者,从不愿拍照到主动要求拍照(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的人生转变。

每一件再重要事情在死亡面前都变成微不足道,每一个再强大的个体在临终者面前也都变得战战兢兢。

 正视死,才能直面生。

 后来,纹贞老师常常带着女孩的影集去台湾、大陆各地演讲。

 3、临终前,四件事

 20年前,袁苡程在纽约大学读心理学研究生,她的论文选题是关于人类忏悔心理。

她去纽约藏书最丰的图书馆搜集素材,结果发现能找到的大部分是名人的临终遗言。

 于是她花了三百五十美元在《纽约时报》上登了一则广告:

如果你在临终前仍有话不能说,请放心地把你的秘密和心愿匿名托付给我,以便轻装上路。不要带着它们去天堂,因为它们只属于尘世。来信请寄:灵魂保险箱收,纽约xxxxxx邮政信箱,邮编xxxxx。

 后来发生的事情始料未及,临终患者的信件接踵而至,它们来自大学教授、出租车司机、大公司总裁、艾滋病人、普通家庭妇女,还有隐居多时的好莱坞明星。

 有一位身患绝症的老人在来信中写到:

自己年轻时当过邮差,因为嫉妒情敌而恶作剧,最后导致了一个姑娘死去。后来的人生,他一直带着深深的忏悔,选择独身。并没有人知道这样的选择是为了为什么。今天愿和盘托出,把这个沉重的秘密卸下。因为很快就要走了。只有亲口忏悔才能安心……

 袁苡程把来信中的故事整理后编进了一本题目为《再不说就来不及》的书里。

 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在向人们诉说:

生命最后的时光,最想做的事情逃不开这四件:道谢,道歉,道别,道爱。

 在台北马偕医院的安宁病房,有一位母亲寿终正寝。

成年的子女此时像年幼的孩子不知所措,嘤嘤哭泣。

负责安宁照顾的护士平静地为母亲撤走治疗,擦洗身体,换上最后的衣装。

 她轻轻地对家属说:

妈妈很安详,现在她还能听到我们说话,有什么要告诉妈妈的,现在就可以说,可以说爱她,可以对她说抱歉的话,可以和她好好道别,可以最后谢谢她。

 从生理上来说,人死去后,他的听力还将余留几个小时。

造物主在进行人体构造功能设计时,就考虑到了让生者和逝者好好做完四件事:道谢,道歉,道别,道爱

 在护士的指引下,最后的关怀在悲伤而有序的进行中。

子女们护送母亲进电梯,护士站在电梯口,向逝者深深一鞠躬——这是台湾医护界表达生命敬畏的仪式。

这小小的仪式诠释了对善终的涵义:就让生死两相安

4、不忌谈死,更及时表达爱

 课程第四天,来自当地医院肿瘤病房的小张护士向纹贞老师请教了一个问题。

 小张的科室里有一个特殊的双人病房。

住着两位快满百岁的老奶奶,同是癌症末期的病患。

医院派了一位护工阿姨负责两位奶奶的日常。

 其中,有一位奶奶年轻时,吃过很多苦,带大几个儿女,生命终末的节点上,身边却只剩下一个女儿,然而也无法经常来看望她。老奶奶非常依恋护工阿姨。

 只要护工阿姨稍微偏向另一位奶奶,就会招致她的嫉妒。她常用的招术是:把饭菜洒在地上,扬言绝食,滴水不进。

 这次,又因为一桩小事,奶奶故伎重演。

这一会演的有点过头,整整四天不吃不喝,护士,阿姨怎么劝都不理睬。

小张护士很着急,把问题带到安宁护理课程现场。

纹贞老师笑盈盈地说:辛苦的护士和护工阿姨告诉奶奶,大家有多爱她,有多在乎她了么?

 小张护士回忆道:好像没有。我们只对奶奶说,奶奶,不吃饭对您的身体不好,营养跟不上,病不能好。

 老师温柔地说:安宁护理不忌讳谈论死亡,却促使我们会更加珍视一息尚存的生命,及时表达对老奶奶的爱。回去试试看。

 小张护士回到病房和护工阿姨来到老奶奶面前,不再劝她进食,只是告诉她:我很爱你,我很在乎你,我不会不管你。

 后来,又听到小张护士带回来的消息,老奶奶终于转头看他们了,也开始进食了。

 也许在生命的尾声,比死亡更让人害怕的是冷漠和抛弃。

5、对丧亲者进行悲伤辅导

 安宁护理不仅仅包含对临终者的照顾,还将延续到对丧亲者的悲伤辅导。

因为死亡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活着的人更好的生活下去。

 纹贞老师辅导照护者们可以用下面这些话语来支持悲伤中的人们。

          辛苦了!

难过是自然的。

悲伤是重要的。

有时候,哭出来也许会好一点。

你很想念他(她),也很想念他(她)。

这是一个困难的时刻,可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

……

 这些语言的理念是基于把悲伤看作情绪这条河流的组成部分。

不能回避它,轻视它,可以允许它自由地流淌,用河流中平静,快乐的元素把悲伤慢慢代谢掉。

 而下面这些话,尽量不要说。

别难过了。

别再哭了。

要坚强,要勇敢!

时间久了,就没事了。

人生就是这样,有失有得。以后会更好。

忙一忙就可以忘记痛苦。

 我们尊重逝者,因为死亡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

尊重逝者也就是尊重生命本身。

作者简介:姚瑶,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浙江某高校护理老师,获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心理学,教育学终身学习者,专注于亲子,情感,社会心理方面的写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真实版护士——是这样的……
2012年护士节演讲稿范文
​产房里母婴被带上“双腕带”,其中作用原来那么大,你知道了吗?
守护生命的天使
作为医护人员,我没有时间悲伤
临床护理带教,最难的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