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但愿大洋里落日消沉时我们也同样灭亡

世人皆知沈从文一生写小说,晚年做文物研究,个人命运与历史变动交织,可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却不知他还给世人留下诸多诗篇。

十多岁时,他即写诗,在孤寂的晚年,写诗更是他莫大的慰藉。在个人命运沉浮的岁月里,他写《第二乐章——第三乐章》,以声音的解体写生命的崩解;他写旧体诗,写“摇落感秋深”,写“盈亏寻常事,惊飙徒自惊。”在更早的时候,他以土话写诗,写乡愁,他以青年的激情写诗,写出了不少轻盈的情诗:

“你的聪明像一只鹿,

你的别的许多德性又像一匹羊,

我愿意来同羊温存,

又担心鹿因此受了虚惊:

故在你面前只得学成如此沉默”

1948年,沈从文在郭沫若《斥反动文艺》的冲击下,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与忧惧之中。次年发展为精神失常,并决意终止文学创作。此后三十年间,沈从文几乎再未写过小说。在精神崩溃中,沈从文在1949年写下了人生中最后的三首新诗,叙述了个人生命遭到否定的精神危机与绝望,以及从绝望中找寻丧失的自我的过程:

“没有想象,没有悲哀,

没有自己,这里那里让一切占有,

丰富了一切,也丰富了历史的沉默。”

继《沈从文的前半生》《沈从文的后半生》,理想国出版《沈从文诗集》。这是沈从文的首部诗歌单行本,收录沈从文从1925年到1980年间新诗及旧体诗73首,记录了从初出茅庐到人生暮年,沈从文用诗写成的生命轨迹。今日,理想君从中选出15首,分享如下。

1.

黄昏

我不问乌巢河有多少长,

我不问萤火虫有多少光:

你要去你莫骑流星去,

你有热你永远是太阳。

你莫问我将向那儿飞,

天上的岩鹰鸦雀都各有巢归。

既是太阳到时候也应回山后,

你只问月亮“明后里你来不来?”

2.

到坟墓的路

——艺术

无耻的荡妇,

臀部圆弧的波动,

把诗人眼睛吸住了,

于是,

诗人就梦呓似的唱起歌来。

——文人

诅咒,诅咒,诅咒,

颓丧的悲观诗人于是成立了。

把诅咒揎过去于一切死的物上时,

掷回来的便是些未来派诗人的崇敬。

——志士

志士的血,

为一些假装的呻吟便热了,

为一些假装的喊叫便热了,

流吧!

赶快尽量的流吧!

然而这是无须乎流的事!

大家都不过是假装。

——名士

若是把蝈蝈儿放到白灵鸟群中去,

蝈蝈儿声音便不会逗人感到焦枯单调的烦厌了。

小东西不久自己也会忘其为咯咯咯咯,

我说是倘若为时稍久的话。

——女子

在重的鞭子抽笞下,

你看,一个二个无数个姣丽的细致的脸孔都

起了反应了!

得意的微笑呵,

失宠的哭啼呵,

羞的红晕呵,

怒的红晕呵,

鞭子任意抽动着,

谁都用不着怜悯;

谁也用不着骄矜。

——恋爱

把恋爱像放风筝一样:

随便的拿来,

又随便的让风吹去了!

到自己没有放的时,

便昂头去看那些正在天空里飘荡着的金色

蝴蝶风筝。

——生命

生命像一根蘸有盐巴的细绳子,

虽曾焚烧过了,

就是说焚烧是过去的事了,

还是牵连着那一端。

——面目

镜子能照出自己真实的面貌,

我爱照镜子,许多人都爱照镜子。

还是让那镜面时常蒙蒙昏昏好一点!

今日的脸同昨日的脸又不同了。

——胜利

从自己想象中幻出一幅敌人“弃甲曳兵”

图,于是志士们队伍里凯旋之歌声起了;

于是志士们便返身了。

幸好谁都不再回过头去接受由敌人方面掷过

来的讥笑,

终于让那些讥笑在空中消灭。

——朋友

脚步有狗腿的快捷时,

便有狗来引你做它的朋友。

同志呵,你真像狗!

倘若是你愿意这么称呼的话。

——愿望

若是你爱的是淡泊愤怒,

便赶紧弃了鲜赤的血

而取那晶莹的泪。

可惜爱淡泊的人太多了,

虽然还是愤怒!

听哪,什么地方

又有血的呼声了!

但这却是那些并泪面但无得闲人们的呐喊。

我什么也不要——

我要一切毁灭,

我要空虚,

我要死。

3.

长河小桥:宁河道上所见

在一夜的散碎雨声里,

黄泥水把小小河床装得满满的了。

两岸碧翠的芦苇是接连着接连着。

说是那小的白帆呢,

都浮到蜿蜒于绿野平原中的河流上面

轻轻的若无其事的滑去。

沟洫里的细流,

涓涓汩汩地高兴跑着。

小到同鸡毛帚子相似的稚柳;

排对子并列着摇动它们的头。

怎么没有一只鸟来唱歌呢?

想是都睡着了。

青绢包头的蓝衣妇人,

把簸簸内的粱米散给那些围在她

身边的小鸡做午餐时,

伊是坐在一株槐树下的石碡碌上的。

擦身而过的骡车,

灵隆隆隆的响在背后去了!

纱帘下映着的少女底粉脸,

是谁家培植的花木呢?

同雨后的五月天气一样新鲜。

4.

遥夜

雨休息了,谢谢它,

今夜不再搅碎我的幽梦。

我需要一只像昨夜那么闪着青光的萤虫进来,

好让它满房乱飞,

把柔软的青色光炬,

照到顶棚,照到墙上。

在寂寞里,

它能给人带进来的安慰,

比它翅子还大,比它尾部的光炬还多。

它自己想是不知道什么寂寞的吧,

静夜里,幽灵似的,

每每还独自在我们的廊檐下徘徊!

能得着小孩子的爱,

能得着大人们的怜,

能得着怀有秋意的感伤者同情,

它是有福了。

怎么这样值得爱怜的小东西还须受人幽囚呢?

想起市场货摊上那些小小铁丝笼,

使我为它命运而悲伤。

原来,从憎恶里,

你可以取到自由:

人若爱你,他就愿意你进他造就的囚笼里去!

5.

希望

我底希望也很平常,

我们俩同时沉没于海中:

但愿大洋里落日消沉时我们也同样灭亡,

那时节晚霞烧红了海水与天空。

我耳朵不用再听,

我眼睛不用再视—

虽然搂不着你灵魂,

你身躯毕竟还在我手里。

我不因失你而悲哭,

我不因得你而矜骄:

我腕臂搂箍中的你若欲他出,

除非是海水将我骨头蚀销。

6.

我喜欢你

你的聪明像一只鹿,

你的别的许多德性又像一匹羊,

我愿意来同羊温存,

又担心鹿因此受了虚惊:

故在你面前只得学成如此沉默;

(几乎近于抑郁了的沉默!)

你怎么能知?

我贫乏到一切:

我不有美丽的毛羽,

并那用言语来装饰他热情

 的本能亦无!

脸上不会像别人能挂上点殷勤,

嘴角也不会怎样来常深着微笑,

眼睛又是那样笨——

 追不上你意思所在。

别人对我无意中念到你的名字,

我心就抖战,

 身就沁汗!

并不当到别人,

只在那有星子的夜里,

我才敢低低的喊叫你底名字。

7.

寄柏弟

用白眼睨彼苍穹,数月边明烁星子,

我们同是俘虏,同是囚人。

桎梏永系心头,行动累赘。

为装饰世人慈悲,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把眼泪拭尽,莫使睫边常是润湿!

待爱你的人,得在你心头轻轻走过,免为滑倒。

以拭泪之瘦手摸索!—前进,

 不用春天,不用光明;

到饥疲使你僵仆,让喉咙喑哑,

 不用怨诅,不用呻吟!

林间之微风会为你叹息,于你死后!

地载天覆,同情之群蛆或亦不汝弃!

8.

秋天来了,

有许多许多虫之类能振羽作声。

像某一时期的诗人一样,

像某一时期的政客一样,

又像春天的鸟;应时而鸣:

没有一个能够稍稍蓄一点力,

拿来对付那只有风吼的冬天!

秋天来了,

那可怜的小麻苍蝇尸骸

还裸卧在窗台边,

没有蚁来抬埋,

也没有蝇虎来收殓。

同样的在无人注意中

向战场上死去的,

他们纵没有人来抬埋,

总不会没有豺狼来收殓吧。

9.

说是总有那么一天,

你的身体成了我极熟的地方,

那转弯抹角,那小阜平冈;

一草一木我全都知道清清楚楚,

虽在黑暗里我也不至于迷途。

如今这一天居然来了。

我嗅惯着了你身上的香味,

如同吃惯了樱桃的竹雀;

 辨得出樱桃香味。

樱桃与桑葚以及地莓味道的不同,

虽然这竹雀并不曾吃过

 桑葚与地莓也明白的。

你是一株柳;

有风时是动,无风时是动:

但在大风摇你撼你一阵过后,

你再也不能动了。

我思量永远是风,是你的风。

10.

忧郁的欣赏

海鸥不离开海,

它自有它的生涯。

白翅膀尖端蘸上了一点儿

  天空蓝和海水碧,

本身轻得如一朵云。

试向海上凝眸,

海上有多少白鸥!

一群群来了又去了,

  腾起复落下,

“好一幅美丽图画!”

这微笑自然会酿在你口齿间。

你想不想起过,

这一汪大海中混合的盐质,

其中有万千年鸥鸟骨血融解?

海鸥不离开海,

忧郁和它一样

  从不会由我心上挪开。

一千个日子里,

忧郁的残骸沉积在我的心上,

这一颗心……

不说它好了,

说它你也不会知道。

11.

一个人的自述

我爱旅行,

一种希奇的旅行。

长夜对蓝天凝眸,

追逐一颗曳银光星子

向太空无穷长殒。

我常散步,

举足无一定方向,

或攀援登临,小阜平冈。

或跟随个陌生微笑影子,

慢慢走近天堂。

我有热情,

青春芳馥燃烧我这颗心。

写成诗歌

还将点燃千人心上的火把,

这嘴唇却不曾沾近一个妇人。

我很孤独,

提起时有点害羞。

这人间多少人都是

  又丑,又蠢,又懒惰,

我心想,“上帝,你把这群人怎么办?”

上帝说,“他人的事你不用管。”

12.

第二乐章—第三乐章

一切在逐渐上升,谦虚而肯定。

在申诉。在梳理。在导引。

 从沉默中随之前行,到沉默中去。

 眼睛潮湿,悲悯彼此同在。

如春雪方融,从溪中流去,

 菖蒲和慈菇刚露出嫩芽。

小马跳跃于小坡青草间。

母马啮草徐行,频频回头。

溪水在流,有人过桥,从田坎间消失了。

小小风筝在屋后竹梢上飘荡。

流云,流水,和流音,—随同生命

 同在,还一同流向虚无。

一切在逐渐上升,沉着而肯定。

在申诉,在梳理,在导引。

 从沉默中前进,到沉默中去。

 你是谁?你存在—是肉体还是生命?

 你沉默,热情和温柔埋葬在沉默中。

你说这样,那样,作这样,那样,

 完全是挽歌的变调。

没有想象,没有悲哀,

 没有自己,这里那里让一切占有,

 丰富了一切,也丰富了历史的沉默。

 没有生命的火还是在燃烧。

正切如一个乐章在进行中,忽然全部声音解体,

散乱的堆积在身边。

稍稍引起小部分听众惊愕和惋惜,

大部分却被《闹元宵》的锣鼓声音吸引而去。

这一堆零散声音,

任何努力都无从贯串回复本来。

 绳子断碎了,任何结子都无从

 只是在乐声中遇到每个音响时,

仿佛从那一堆散碎声音中还起小小共鸣。

一点微弱的共鸣,终于还是沉寂了。

我是谁?“低能”或“白痴”,这类称谓

 代表的意义,比乐章难懂得多。

 但是他是十分正确的!

一切都隔在一张厚幕后。

我吃喝,我闹小脾气,我堕落,

我就是由于“低能”和“白痴”。

当我还能正常说话时,

我需要友谊,爱情,和一切好的享受。

我是一个正常的人。

 好听的音乐使我上升,爱人如己。

 教育我说话,用笔,作事,

都有腔有板。文字在我生命中,

正如同种种音符在一个伟大乐曲家

 和指挥者手中一样,

敏感而有情,在组合中见出生命的洋溢。

它如水,可以浮沉大舟到它应到终点去。

它如火,可以燃烧更多待燃烧的生命。

我现在,我是谁就不知道。

向每一个熟人鞠躬,说明不是一道。

向你们微笑,因为互相十分生疏,

 而奇怪会在一起如此下去。

向你们招呼,因为可以增加生疏。

一切都不可解,却始终得这样继续下去。

什么号角在吹?银角或海螺已难分辨。

什么鼾呼在□?是收音机还是

——

什么都完了,收音机哑哑的在我面前。

13.

自检

二月廿七双溪 阴雨在零度下

身是“乾坤一腐儒”,

略闻大道心转虚。

七十白发如丝素,

卌载独战真大愚。

行莫离群错较少,

手难释卷人易痴。

“独木桥”废何足惜!

“阳关道”直行若飞。

“捕虎逐鹿臣老矣”,

“坐策国事”实无知。

屈贾文章失光彩,

连旬阴雨眼模糊。

试从实践证真理,

深愧“乾坤一腐儒”!

14.

读贾谊传

贾生多才俊,英气殊纵横。

不明大政理,终还年岁轻。

陈辞多慷慨,文章具锋棱。

急于求自见,惟希早飞腾。

终致诸臣忌,远宦湘江滨。

长年伤淫雨,夏日苦炎蒸。

虽为王子傅,郁郁总不平。

作赋悲鵩鸟,临江吊屈原。

缺少庄生达,后人悲过秦。

15.

七二年冬过北海后门感事

依依宫墙柳,默默识废兴,

不语明得失,摇落感秋深。

日月转双丸,倏忽万千巡,

盈亏寻常事,惊飙徒自惊。

插图来源:《刺客聂隐娘》《东邪西毒》《春光乍泄》

【新书上架】

1.

《沈从文诗集》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沈从文写作之初,诗即重要一体。他做新诗批评,把新诗研究带进大学课堂,撰写系列的新诗论。他主编《大公报·文艺》、《益世报·文学周刊》,对现代诗的推动,格外用力。他与新诗的关系,是创作者,也是批评家,还是助推的编辑。每一个方面,都有值得探讨的空间;综合起来,就是新诗史上一个丰富的存在。

这本诗集由《沈从文的后半生》作者张新颖教授精心编选,共分六辑,收录从1925年到1980年间新诗及旧体诗73首。其中《镇筸的歌》为凤凰土语所作诗歌,保留许多生动鲜活的湘西风景;《忧郁的欣赏》、《絮絮》、《浮雕》三辑,或感喟时事,或纾解爱欲,或悼念友人,是沈从文新诗的成熟之作;《乐章》写于沈从文精神危机的转折关口,在崩溃中奋力挣扎的情形令人心折;《古体杂咏》,是沈从文从崩溃中恢复后所作,力图以“诗”写“史”,以“诗”为“学”,以旧体诗来展现历史文化的发展。

2.

《沈从文的前半生:一九〇二~一九四八》

张新颖 著

封面绘图介绍:“我的画成为怪东西了,因此只得搁笔,不再涂抹,不过来一个水鸟浮江图看看。(此信或当在十二月初到。)”一九三〇年,沈从文离开中国公学,来到武汉大学任教,还未从恋爱的挫伤中恢复,加之在武昌又眼见许多烂污与恐怖,“觉得生存没有味道”。种种的苦衷和牢骚,往往倾诉给远在美国的王际真。这幅速写就是沈从文在当年的十一月五日晚上所画,在写给王际真的信里。也因为自由而任性地无话不谈,他时不时还会描绘一些“幻想”——他曾在给王际真的信里附寄过几次自己的画,因而说,“我倒并不忘记廿年后成画家的希望”。

这部沈从文前半生的传记,在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变动的时空中叙述他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叙述他的辗转流荡,他的“传奇”与他的平常,他的“人格放光”与他的精神痛苦,他与时代密切相连却持续强韧地保持紧张的“对话”——这是一个人自己的故事,也是交织进现代中国复杂纹路里的故事。

3.

《沈从文的后半生:一九四八~一九八八》(增订版)

张新颖 著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这部传记,特别着力于呈现沈从文后半生漫长而未曾间断的精神活动。在时代的剧烈变动中,这种连续、细密、复杂的个人精神活动,清晰见证了一个弱小个人的全力挣扎,一个平凡生命以柔弱的方式显现的强大勇气和信心,一个“有情”的知识者对历史文化长河的深沉而庄严的爱——一如他爱家乡的那条长河,曾经不知疲倦地抒写那条河的故事,他的后半生甘受屈辱和艰难,不知疲倦地抒写历史文化长河的故事。

沈从文逝世三十周年暨2018年“增订版”,新增《沈从文的后半生:这是什么样的故事》(绝境的故事,个人和时代关系的故事,创造力的故事,爱的故事,时间胜利的故事),并首次收入沈从文作为“绝笔”的《一点记录——给几个熟人》。本书获得中国国家图书馆第10届“文津图书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从文的诗:臀部圆弧的波动, 把诗人眼睛吸住了
《沈从文的后半生》
扬子江文学评论·程一身|V字形的精神游历
叶嘉莹: 李霁野先生,影响我后半生教学生涯的一位关键性的人物
范曾论 [zz]
抗击疫情诗歌三首(新诗两首、旧体诗一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