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焦镜头的“空间压缩感”,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少摄影师喜欢用长焦头来拍摄人像,不光是因为长焦头有出色的背景虚化能力,还因为长焦头的一个重要特性:“空间压缩感”。

所谓长焦头的空间压缩,就是你可以把远处的物体拍出“在近处”的感觉,同时还能缩短画面中各元素之间的距离感。

长焦镜头拍摄的人像作品

光是这么说可能还不好理解,接下来我们就用一组实例来为您说明。为了方便各焦段拍摄效果对比,我们将对同一场景,使用 18-270mm 变焦镜头的不同焦段进行拍摄。

首先,使用 18mm 进行拍摄:

可以看到,18mm 焦段下,主体身后,形成干扰的环境元素特别多:电线杆、房子、标牌、树、邮箱......不过这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我们来看看很远很远的地方,红箭头所指处,一辆停着的车——或者说,我们的“实验观察对象”。接下来我们将保持构图不变,调整焦距,观察它的变化。

把焦距调整到 70mm,拍摄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周边干扰元素开始减少,近处最显眼的电线杆和标牌消失,其它背景元素开始模糊;“观察对象”明显变大。

进一步调整焦距至 154mm,拍摄效果如下:

可以看到,“观察对象”又变大了;除此之外,你会感觉“观察对象”和主体之间的大小差异缩小,给人一种“他俩之间距离变小了”的感觉。

不光是“观察对象”到主体,你在其它环境元素之间也可以看到类似现象。比如说,几根电线杆之间好像离得很近——而在之前的较短焦段下你根本看不到第 3 根电线杆。

把焦距调到最长的 270mm,拍摄效果如下:

在最后一张照片中,远处的景物似乎触手可及,而近处繁杂的干扰景物全部消失。这就“空间压缩感”,让画面之中各元素之间的距离显著缩短。

需要注意的是,空间压缩感带来的不完全是正面效果。就拿上图来说吧,远处的元素显得过于巨大,有些喧宾夺主(尤其是那一系列的电线杆)。并不是焦距越长就越好,需要你根据拍摄的主题和需求灵活选择。

长焦头的空间压缩感不仅对背景中的环境元素起作用,还能影响前景元素。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观察红箭头所指的地方,可以明显地看出,主体坐在长椅的中间。

而如果把焦距换成 85mm,感觉主体好像就坐在长椅的边上,挨着扶手:

现在你应该大致明白,“空间压缩感”是什么意思了。正是由于这一特性,长焦镜头十分适合拍摄那种“需要主体和背景建立联系”的照片,比如说这张:

背景中的雪山其实离主体相当遥远,如果用广角拍摄,山体可能只有一小块;而用长焦拍摄,山体不仅显得很大,观众还会感觉主体离背景很近,仿佛人就在雪山脚下。

另外,“空间压缩感”还可以用于强调某种环境元素的规模。以下图为例:

长焦的空间压缩感,把不同平面上的向日葵都“拉”到了一个平面上,显得花朵的数量更多。以林荫道为背景时,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技巧。

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基础知识 教您了解相机的镜头
3招排除不利背景的方法 让画面更和谐
拍人像,光圈优先,光圈2.8,我怎么不能虚化背景呢?
小景深如何表现出合理的空间感奥秘就在此
摄影基础教案: 第十五课 各种景别的拍摄
微距摄影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