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最大的错觉,就是认为了解自己

“你”才是问题的核心,一切“执念”皆来自你自己。

王宇 | 作者

身边的经济学(ID:jjchangshi)| 来源

01

探究“我自己”

了解自己,才能理解痛苦、冲突、恐惧的缘由;

认识自己,才能明白恐惧症状存在的意义;

看清自己,才有机会获得内心的自由与解放。

人总是自大地认为已经了解自己,或没有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人。

但是,对自己的了解分为几个层次——外显行为、意识与思想、潜意识的欲求、内心的冲突、人格的结构、虚假与真实的自我。

通常,我们只是了解意识层面的自己,却并不了解潜意识中的冲动与需求。

例如,一个人潜意识里害怕他人,就会试图去迎合他人,但他这样的卑微也会被意识所美化——“我只是善良”或“人不能没有朋友”。

他不是喜欢这样做,而是不得不这样做,只是他没有觉察而已,他没有觉察到自己受到的潜意识驱力的影响有多深,生活在多大程度上被此种影响控制与驱使。

他意识层面的“理智”也总是拗不过潜意识中的“情感”,表面上他是一个决策者,但其实背后一直有一股力量在操控他的人生。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有很多的无奈与冲突:

明明想要得到一个东西,却不敢去争取;

明明应该放弃某件事或某个人,却一直难以割舍;

明明认为自己应该爱别人,内心却充满了愤怒;

明明应该放下对荣誉的追求,却总是逼迫自己成功;

明明知道没有人能获得所有人的肯定,在别人面前却又不自觉地开始表演了起来

……

这一切都表现出“理智”与“情感”之间的冲突,准确地说是理智与潜意识需求之间的冲突。

如果我们不彻查潜意识中的自己,我们就永远也无法破解这种种谜团,更无法搞清楚我们自己。

人生就像是在走一条路,当我们被石头绊倒,只会责怪石头挡住了路,却没有因此反思我们走的方向到底对不对。

如果因为错误的方向而误入歧途,我们是应该责怪石头,还是责怪自己呢?

当我们带着满身伤痕,一副受害者的模样,把一切都怪罪到悲惨的境遇或伤害我们的人身上时,我们没有领悟到这一切的痛苦其实是对我们原有活法与价值观的一种警醒。

人总是认为了解自己,但患者陷入内心的冲突无法自拔的事实,说明了他对自己的了解有多么肤浅。

一个人病了并不是因为症状,而是因为他无法和自己及他人很好地相处。如果一个人只执着于外在的痛苦与症状,而不能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挣扎,那么他终将无法获得心灵的真正自由。

“我是谁?”

“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与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到底出了怎样的问题?”

这些重要问题往往会被人忽视,毕竟我们总是活在一厢情愿的“真相”之中。

因此,苏格拉底提醒我们: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02

一个患者的自省

今天,我难过了,很难过。

我在上海,不敢说家乡话,不敢大声说话,怕别人看不起,反正逃避各种被人看不起的地方。

最近我学了一句话: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为什么这么怕别人看不起?我到底是在怕什么?难道还是自我膨胀?不至于吧?那我自我膨胀又是为什么?我到底在逃避什么?什么东西让我非要自我膨胀?

我想了很久,回忆了很久。

是的,小时候我总拿钱交朋友,很傻地拿钱就为了让他们和我玩,以至于我不拿钱他们就不和我玩,甚至侮辱我,还找人打我。

我很痛苦,但他们越是这样,我越觉得拿钱可以买到朋友,拿钱就有友谊。所以我没有了感情,越长大越孤单、害怕。我没钱从不出门,有钱立刻打电话叫朋友,喜欢别人追随我的感觉,哪怕是假的,我也很享受,至少那一刻我是大爷,别人必须听我的。

我可以为了享受这种感觉,把钱借给人家,那时候我不懂,觉得自己是一个好人、一个圣人,根本认识不到我是在寻求那种感觉。

谁打破了我这种感觉,我就愤怒、发火,不允许别人破坏这种感觉。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就像拼图。

当一块块拼图拼到一起,这幅画就越来越清晰了,而这幅画就是你自己的样子。

03

如何审视自己?

对认识自己,霍妮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一个老掉牙的真理:如果你想分析自己,必须不仅仅研究最显著的部分,还要抓住每个机会去熟悉这个陌生人或熟人——那就是你自己。

顺便说一下,这可不是在打比方,因为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了解微乎其微,只是渐渐才得知他们多大程度上生活在无知之中。

如果你想了解纽约,你不能只从帝国大厦上看它。你要去一下东区,漫步穿过中心花园,坐船环游曼哈顿,乘坐第五大道的公交车,还有许多许多。

无穷的观察代表着许多通往未知场地的入口,这个场地指的当然就是你啦。你开始惊奇——在此,好奇心就是所有智慧的开端。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你可以试图理解这些情感的意义。”

“自由联想”意味着努力敞开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表达内心的想法与情感,不管这些表达是不是微不足道、偏离主题、语无伦次、不合情理的,也不管是否举止轻率,令人尴尬为难、恼羞成怒。

在自由联想中,我们要努力表达出现在头脑中的任何事情,而不要顾及后果或进行价值评判。

以上是自由联想的专业定义,在自我分析中就意味着诚实面对自己——当我们对自己的情绪、状态、内心感受有困惑和怀疑时,我们就需要反思与琢磨自己,也就是自省。

此时的自省并不是道理的说教与对自我的美化,而是诚实地对待自己与内心,无论此时心中出现怎样奇怪的想法都不要排斥,让自己的内心自然流淌,这样才能尝试体会情绪与行为背后的意义。

通过自由联想与自我分析,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得更清楚,也更接近内心真实的感受、目的与潜意识诉求。

认识自己也类似于福尔摩斯的破案过程,我们的各种梦境、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情绪的波动、情感的变化,我们的过去、现在及对未来的幻想,所有这些都是重要信息。

把这些碎片进行整理、拼接,慢慢就会形成一个更完整和清晰的自我的画面。

越能看清这个画面,我们就越能发现自己是如何逼迫、要求、伪装、自欺的,也越能理解内心到底存在怎样的恐惧,才甘愿为此出卖灵魂。

不满足于既定答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才能一点点拨开迷雾,看清楚“未知的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增加对自己的理解和同情,明白内心的苦痛远比症状更严重,因此之前才宁愿躲在症状中而不愿直视内心的伤痕,最后他会发现—症状仅仅是扭曲的人格和现实无法相容的产物罢了。

认识自己的起点在于痛苦、挣扎、纠结、矛盾、不解的情景与事件。

如果认真对待这些,我们就会对自己及整个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

比如,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为什么能让我们想一天;明明我们想要得到某样东西,为什么却一直不敢争取,为什么总是拖延和逃避;明明讨厌一个人,为什么总是对他满脸堆笑;本来不想做的事情,为什么不懂得拒绝……

认识与了解自己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并且需要克服内心的阻抗,所以往往是长期性的,无论是自我分析还是专业的心理咨询。

但一些人执着于探求怎么做,没有耐心去发现自己到底怎么了。

一味执着于“做”而缺少“悟”,只会让人更迷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理学:疗愈不是消除痛苦,而是获得与痛苦同行的能力
你想要好的却总是搞砸,你要明白你的潜意识才是你的人生
第六章: 迷失自我
心理防御机制
2020.2.10日原创微头条(参考心理学知识)
消除内心的矛盾,就能解脱分手的痛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