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子弹秘史》:从科学理论到超级武器
userphoto

2023.05.25 上海

关注
00:00
30:02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为你讲的书,是美国作家理查德·罗兹的《原子弹秘史》。这是一本700多页厚,总字数将近90万字的大书,它讲的是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诞生的故事。在这本书里,到处都是“核裂变”啊、“链式反应”啊,这样专业的物理学术语,阅读门槛好像很高。但它又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畅销书。从1986年第一次出版以来,《原子弹秘史》已经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光是在美国就卖出了20多万册,还获得了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两个重磅奖项。2005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过一份“了解商业必读的75本图书”书单,其中就有这本《原子弹秘史》。
为什么《财富》杂志的编辑,要推荐我们通过学习《原子弹秘史》来了解商业呢?别急,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原子弹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出来的吗?听到这个问题,你可能马上会想到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研究狭义相对论时,提出了著名的质能转换公式E=mc2。E代表能量,m是物体静止时的质量,c是光速。根据这个公式,构成所有物质的原子,如果它的核心部分发生裂变,只要损失一点点质量,就可以释放出极其惊人的能量。正是在质能转换公式的启发下,20世纪30年代,欧洲科学家发现:铀这种放射性元素,是可以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发生核裂变,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的。美国在1945年造出的第一颗原子弹,内部装填的爆炸物,就是铀金属。
但是,注意了:爱因斯坦的身份,叫作“理论物理学家”。他既不直接研究核裂变,也不研究铀元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原子能之父’不是我,我起的作用是很间接的。”这样看来,知道E=mc2的原理,和造出最终的产品原子弹,中间可是隔了十万八千里。而这本《原子弹秘史》,讲的就是这个“十万八千里”。它通过详尽的历史回顾,告诉我们:原子弹从实验室里的理论,进化到最终的战场武器,其实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叫“智力管理”,它是把分散在不同学科当中的核物理知识和顶级科学家,通过人际网络串联起来,为了开发原子弹进行协作。第二阶段叫“工程管理”,它是把分属于不同工业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原子弹项目上,为了造出最终的产品进行努力。这两个阶段的管理,对我们的日常工作,特别是商业和科研项目,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系统工程”这个概念,它就和原子弹研发过程中的工程管理有直接的关联。
《原子弹秘史》的作者理查德·罗兹,毕业于耶鲁大学,是一位精通核物理学的历史研究者。美国专门研发核武器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所有新入职的员工都要学习一本入门手册,这本手册就是罗兹编写的。为了写好《原子弹秘史》,罗兹采访了10多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得主,包括5位参与过原子弹研发的当事人。在他笔下,爱因斯坦、齐拉、玻尔这些物理学巨人的形象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完全没有学术作品的枯燥味儿。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塞格雷曾经是美国原子弹项目的成员,他就讲:“如果你想阅读一本和原子弹的诞生有关的书,那么罗兹的《原子弹秘史》将是最佳选择。”如果你还想从原子弹的故事里学习管理学知识,那就更不能错过这本书了。
接下来,我就分三部分,为你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美国原子弹的研发过程中,它的智力管理和工程管理是怎样实现的,其中涉及哪些关键人物。在第二部分里,我会把“二战”时期美国的原子弹项目和德国、日本的同类型项目做一个对比,告诉你为什么只有美国实现了有效的智力管理和工程管理。最后,我再为你总结一下,原子弹诞生过程中的管理学经验,能为我们的日常工作提供哪些借鉴。
第一部分
提到“二战”时期美国的原子弹项目,你可能听说过:它的代号叫“曼哈顿工程”,是在1942年正式启动的。但在本书作者罗兹看来,原子弹的故事,其实应该从1933年讲起。那一年,德国发生了两件大事:希特勒出任总理,开始疯狂迫害学术界的犹太知识分子。而一位名叫齐拉的德国籍犹太科学家,第一次构想出了原子弹的基本概念。
利奥·齐拉这位物理学家,并不像爱因斯坦那么有名。他没有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个性也很不合群。但在20世纪30年代的核物理学界,齐拉却是一位关键的枢纽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从故乡匈牙利移民到德国,很快成为爱因斯坦的学术伙伴,两个人合作发表过好几篇论文。希特勒上台时,齐拉正在柏林大学任教。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纳粹党对犹太人的敌意,所以早早决定迁居英国,并劝说老朋友爱因斯坦也留在当时的访学地美国,不要再回德国冒险。这个明智的举动,为人类保全了一位科学史上的巨星,也为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在齐拉移居英国的1933年,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已经被整个科学界所熟知。但到底怎样才能让原子核发生裂变,选择哪一种物质的原子核作为实验对象,科学家们还没有想清楚。这个时候,齐拉在《泰晤士报》上读到了一则新闻: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叫中子。用中子当作“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就会出现裂变现象。原子核会发生分裂,从内部释放出新的中子。齐拉马上意识到,新出现的中子是不会凭空消失的。它们会继续撞击旁边的原子核,让裂变不断地持续下去,就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地向周围传导。齐拉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字,叫“链式反应”,还注册了专利。他同时也意识到:如果链式反应能以人工控制的方式进行,那么原子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是可以用来制造超级炸弹的。这种超级炸弹,就是我们所说的原子弹,在当时是一种颠覆性的武器。
不过,齐拉提出的链式反应,只是一个理论模型,它还需要实验来验证。完成这项任务的,是当时的另外几位物理学巨星。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使用铀元素,成功地进行了核裂变实验。哈恩的同事、女科学家迈特纳把这项成果带到瑞典,分享给了另一位重要人物尼尔斯·玻尔。玻尔是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也是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他在1939年春天去美国访学时,和爱因斯坦以及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分享了关于核裂变的最新成果。这个时候,齐拉自己也已经到了美国,正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几位科学巨人聚到了一起,讨论着核裂变现象的应用前景。
注意了,齐拉、爱因斯坦这些科学家,可不是在安静的实验室里研究一种抽象的理论啊。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已经笼罩了整个欧洲,德国对西欧的入侵即将开始。在美国,齐拉、爱因斯坦、费米等人的身份都是犹太流亡者,他们非常担心纳粹德国会征服整个欧洲,继而入侵美国,开启一个彻底的黑暗时代。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这些科学家决心团结起来,阻止德国获得最新的军事科技。而原子弹的基本理论,在当时并不是秘密。核裂变现象,就是德国科学家率先发现的。如果德国提前下手,造出了威力强大的原子弹,美国即使拥有雄厚的国力,可能也会吃败仗。有鉴于此,齐拉建议爱因斯坦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封信,陈述原子弹这种武器的意义。
1939年8月2日,齐拉带着自己的好朋友、另一位犹太物理学家维格纳,赶到爱因斯坦家里,三个人一起草拟了给罗斯福的信。因为齐拉不会开车,他还找了一个小伙子给自己当司机,这个小伙子就是后来的“氢弹之父”特勒。在给总统的信里,齐拉和爱因斯坦竭力强调:如果德国率先造出了原子弹,只需要一颗,就可以炸毁美国本土的一整座大城市。为了阻止这种噩梦,美国政府有必要集中整个科研界的力量,抢先一步投入原子弹的开发。不过,爱因斯坦和齐拉都不直接认识罗斯福。齐拉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萨克斯,他是罗斯福的经济顾问,愿意去当这个信差。
萨克斯给罗斯福送信的故事,后来变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段传奇。一开始,罗斯福对这封充斥着物理学术语的长信是很抗拒的。但萨克斯给他讲了一个小故事:19世纪初,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第一艘蒸汽机船。他把这项发明献给法国皇帝拿破仑,想说服拿破仑用这种新船去攻打英国。但拿破仑对富尔顿的发明完全无动于衷,后来果然付出了代价,在海战中输给了英国。萨克斯告诉罗斯福,原子弹就是20世纪的蒸汽机船,美国绝不能重蹈拿破仑的覆辙。听到这里,罗斯福大受震撼。他马上给爱因斯坦回了信,说自己会组建一个“铀顾问委员会”,专门研究原子弹。
不过,当时的美国还没有正式参加“二战”。美国政府组建“铀顾问委员会”的进展,实际上推进得非常慢,直到1941年12月才正式挂牌。在那之前,美国物理学界对核问题的研究,基本上是自主进行的,核心人物就是那位齐拉。1940年春天,齐拉通过私人关系,从美国陆海军拉到了一笔6000美元的赞助。这笔钱帮助费米在哥伦比亚大学,建造了美国第一座小型核反应堆。1941年年底,这座反应堆被搬到了芝加哥大学,安装在体育场底下的一个网球室里。1942年12月2日,费米的反应堆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控运转。这是核物理学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美国原子弹的早期研发过程中,齐拉承担了重要的“智力管理”任务。当时,参与这个项目的有很多来自欧洲的科学家,比如费米和维格纳。他们才华横溢,但对美国的学术体系和政府部门并不熟悉。齐拉充当了这批科学家和美国政府之间的纽带,为他们的研究争取到了广泛的财力、物力援助。他还亲自担任了芝加哥大学核反应堆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对费米的实验提供了很多专业建议。当时,齐拉有个绰号叫“牛虻”。同事们开玩笑说,只有他提出最尖锐的问题时,不会被其他人反感。如果没有齐拉这位“人脉之王”,美国的核武器研发一定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当然了,美国政府本身的资源投入和工程管理,对核武器项目同样是不可或缺的。1942年6月,罗斯福正式批准了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计划,并把这项工程委托给陆军工兵部队去执行。工兵的办公室设在纽约的曼哈顿,所以,原子弹项目的内部代号就叫“曼哈顿工程”。被美国工兵派去主管“曼哈顿工程”的,是五角大楼的建造者格罗夫斯将军。
“曼哈顿工程”的第一项任务,是生产出制作原子弹弹头需要的核材料。当时,美国人用的原料是铀。但铀金属本身很难发生裂变反应,真正起作用的是它包含的一种同位素,叫铀235。这种同位素在铀矿石里的含量只有0.7%,需要进行提炼和浓缩。另外,铀矿石里还有另一种同位素铀238。这种同位素经过核反应堆的转化,可以生成另一种物质钚,它也能充当原子弹的弹头。为了有备无患,“曼哈顿工程”采取的是双线并进的策略。格罗夫斯在田纳西州找了2.4万公顷荒地,修建了一座用于提炼铀235的庞大工厂。这座工厂,就是后来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同时,在华盛顿州的汉福德还建造了一座新的反应堆,专门用来制备钚。现在,这里是美国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
核原料工厂的建设启动之后,原子弹本身的设计工作也全面铺开了。科学家们被带到偏僻的新墨西哥州,那里有一处峡谷,叫洛斯阿拉莫斯。从1943年1月到1945年夏天,他们将在峡谷里度过整整两年半的时光,与世隔绝,不允许和外界通信。为了配合科学家们的需要,格罗夫斯的工兵在洛斯阿拉莫斯修建了一座全新的城市,面积有1.85万公顷,从实验室、住宅到商店一应俱全,只是每间住宅都没有门牌号。在美国政府的档案里,这座城市叫作“Y基地”,它的总负责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奥本海默。进入Y基地的科学家,每个人都获得了一个化名。费米叫作“法默先生”,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康普顿叫作“康斯托克先生”。到了1943年年底,又有一位眉毛浓密的新客人住进了洛斯阿拉莫斯。Y基地里的人都叫他“尼克大叔”,他的真实身份是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玻尔加入原子弹研发,是美国政府成功实施工程管理的一个缩影。要知道,玻尔虽然在1939年曾经到过美国,但很快就返回了祖国丹麦,并被入侵的德国军队困在了那里。直到1943年,他才被盟军营救出来,用飞机偷运到了英国。当时,英国也有一个独立的原子弹研究项目,他们希望吸纳玻尔。但财政困难的英国政府,根本掏不出足够的科研经费。正在这个时候,美国伸出了援手。他们不仅开放了“曼哈顿工程”,让英国科学家也参与进来,还主动提出可以分享最终的研究成果。玻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英国去到了美国。而在美英合作的过程中,美国也了解到了英国核物理学界的最新动态。可以说,整个“曼哈顿计划”,就是一项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大型国际工程。
那么,为了造出第一颗原子弹,美国花了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算算这笔账。整个“曼哈顿计划”,一共花费了18.9亿美元的财政拨款,相当于今天的228亿美元。巅峰时期,直接或者间接服务于“曼哈顿工程”的人员达到了50万,光是橡树岭和汉福德的两家工厂,就雇用了12万工人。能把这样庞大的人力,组织在整个项目里,没有出现一起安全事故,也没有发生泄密,正是美国科研部门和军方工程管理能力的体现。在这当中,奥本海默的作用尤其值得一提。作者罗兹注意到,奥本海默并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对着文件指手划脚。他会出现在每一次重要的会议现场,跟进每一项重要的发现,让每位科学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对整个项目有帮助。这对一个汇聚了全世界最智慧头脑的超级工程,意义尤其重大。
在这种高效的组织下,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这时距离“曼哈顿工程”正式启动,刚刚过去3年时间。1945年8月6日和9日,两枚原子弹分别被投放到日本的广岛、长崎。人类历史上杀伤力最大的武器之一,最终成功地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第二部分
好了,以上就是《原子弹秘史》一书记录的,美国通过智力管理和工程管理,成功制造出第一颗原子弹的经过。听到这里,你可能有一些疑问:在1939年爱因斯坦和齐拉写给罗斯福总统的信里,不是特别担心德国抢先一步造出原子弹吗?德国作为当时欧洲的头号科技强国,为什么在原子弹研发上,反而被美国“弯道超车”了呢?
要知道,在核物理学的早期发展中,德国科学家曾经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发现质能转换原理的爱因斯坦和发现核裂变现象的哈恩,都出生在德国。前面提到的齐拉、维格纳和特勒,要么长期在德国的大学从事学术研究,要么已经加入了德国籍。作者罗兹有一个形象的描述:1933年之前,德语才是欧洲科学界的通用语言。整个核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原创性工作,有一半以上是在德国完成的。但随着希特勒上台,情况发生了变化。纳粹政权实行残酷迫害犹太人的政策,甚至在科学界也大搞“去犹太化”。爱因斯坦、齐拉等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选择了背井离乡。德国的反犹浪潮,还蔓延到了另一个法西斯国家意大利。意大利的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米和塞格雷,就是在1938年流亡去了美国。换句话说,德意这两个轴心国在“二战”正式爆发以前,已经损失了一大批顶尖核物理人才。
可别小看这种人才流失的影响。从1935年到1938年,光是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的教授级自然科学家,数量就超过300位。这批学者一走,德国的物理学界,马上就没有办法进行智力管理了。实验室和设备还在,重要的科研负责人却消失了,而且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人出走,这让德国的核物理界瞬间变得千疮百孔。举个例子:核反应堆是研究裂变现象和生产武器级钚的重要工具,它需要用到石墨作为减速剂。但德国研究石墨的专家大部分在战前出走了,剩下的人在实验室里搞出了一堆错误数据,误以为石墨的减速效果不好。于是,德国研发的核反应堆,一度选择了人工制备的重水作为减速剂,生产速度非常缓慢。光是这一个问题,就让德国的核技术开发延误了两年时间。
更糟的是,离开德国和意大利的犹太裔物理学家,大部分去的是美国。1941年年底美国对德国宣战之后,这批顶尖科学家纷纷加入“曼哈顿工程”,反过来为美国研制打败德国的武器。一来一去,德国的处境就更加不妙了。而纳粹政权的侵略色彩,还刺激了其他欧洲国家的中立科学家。比如,玻尔一开始选择留在丹麦,既不跟德国合作,也不去帮助美国。但德国的核物理学家在1941年找到玻尔,向他炫耀纳粹军事科技的成就,表现得趾高气扬。这种目中无人的态度激怒了玻尔。他在1943年下决心去往美国,就和对德国的厌恶有关。而玻尔并不是受迫害的犹太人。
不过,就算是经历了智力管理上的损失,德国的核武器研发启动得还是比美国早。1939年9月1日,也就是“二战”爆发的第一天,德国陆军军械局召开了一次全国核物理学家会议,决定让柏林威廉皇帝物理学研究所来承担研制核武器的任务,并由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海森堡担任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但是,海森堡的项目运营能力,比美国那边的齐拉和奥本海默可差太多了。他马上就犯了两个致命错误。首先,德国的核武器工程自始至终没有被有效整合起来。它的9个项目组,设在9所不同的大学里,有的负责研究核裂变,有的负责生产重水,彼此之间缺乏信息互通。这样一来,整个工程的流程就变得一片混乱,进度根本没有办法对齐。海森堡自己呢,又是一位怕担风险的管理者。他担心提前制定了时间表,到时候完不成任务,会被军方怪罪。于是,他干脆把时间线拉得很长,说造出一颗原子弹需要5年时间。要知道,德国的顶级武器项目,是由希特勒亲自主抓的,而希特勒是非常急功近利的。他听说研制核武器的周期居然这么长,马上就失去了兴趣,海森堡也不能指望得到足够的经费和人力了。
除了项目管理上的失误,德国的核武器计划,还有一个目标不清的缺陷。海森堡本人并不是原子弹的推崇者,他偏执地认为:核物理学最重要的军事潜力,是造出安装在军舰和潜艇上的小型反应堆,而不是生产原子弹。因为他的这种偏执,德国核项目的“科技树”完全点歪了。所有的研究小组都在测试,怎样才能让实验室里的核反应堆运转得更加稳定,却不去关心威力更立竿见影的原子弹。德国在核项目上的先发优势,就这样被无谓地浪费了。偏偏海森堡还是一位自视甚高的科学家。1942年2月,德国陆军军械局组织了一场科普会议,邀请戈林、希姆莱等纳粹高官出席,并安排海森堡做主题发言。这场会议的初衷,是强调核项目的重要性,好从高官们那里申请到更多拨款。结果,海森堡却准备了一篇及其专业的演讲稿,里头充斥着各种物理学术语,高官们一个字也没听懂。德国的军械部长施佩尔,对海森堡的表现及其失望,直接把核项目的优先级降到了最低。这样一来,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了。
整个“二战”期间,德国在核技术研发方面一共投入了800万马克的资金,相当于200万美元,这个力度只有“曼哈顿工程”总投资的1/1000。在资金如此有限的情况下,德国人的智力管理和工程管理还搞得一团糟,结果不仅没能生产出原子弹,连勉强组装出的3台核反应堆也是故障重重,根本无法持续运转。1945年5月,美国陆军的一个情报小组在德国南部找到了海森堡和他的团队,把他们带到英国软禁起来。一直到这个时候,海森堡还认为自己的研发进度要比美国人的快。1945年8月7日,美军在广岛投下原子弹的消息传到英国,海森堡的第一反应居然是告诉同事:“那肯定是一颗化学炸弹!美国人怎么可能赶在我们德国人之前,造出用铀做战斗部的超级炸弹呢?”
平心而论,海森堡在核物理学上的造诣,肯定是不容否认的。“二战”结束后,他在慕尼黑成功设计出了一座结构精巧的实验型反应堆,后来还主持了联邦德国第一座核电站的规划。这些事实表明:在外部条件宽松的情况下,海森堡是有能力管理一个复杂项目的。但在“二战”期间,由他牵头负责的德国核武器工程,却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这首先是由于纳粹政权的非正义性:他们把种族主义从政治领域扩散到科研,造成了智力管理的崩坏。而海森堡的傲慢和偏见,又导致了工程管理的瘫痪。不过,我们也应当庆幸:原子弹这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没有诞生在邪恶的纳粹德国。否则,人类还要经历更漫长的挣扎,付出更惨重的代价,才能赢得反法西斯战争。
除了纳粹德国以外,另一个法西斯国家日本,在“二战”期间也曾经研制过核武器。跟德国相比,日本的核物理学基础要薄弱得多,但他们也有几位明星科学家。比如,爱因斯坦的学生荒胜文策,就是京都大学的教授。还有一位学者仁科芳雄,曾经是玻尔的研究伙伴。1941年5月,日本政府正式启动了研发原子弹的项目论证,这个时间同样比美国的“曼哈顿工程”早得多。但日本有一个独特的体制缺陷:它的陆军和海军矛盾重重,长期勾心斗角。为了争夺在核项目上的话语权,日本陆军和海军各自搞了一个核武器开发小组,分别以荒胜文策和仁科芳雄为负责人,彼此封锁信息。结果,两个项目的进展都很缓慢,既没有造出核反应堆,也没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浓缩铀。
到了1945年春天,日本本土已经处在美军战略轰炸的阴影下,大部分核物理实验室已经被彻底摧毁。但到了这个时候,日本军方还在自我感觉良好,要求仁科芳雄用一年时间造出原子弹来。8月6日下午,广岛遭到轰炸的消息传来,仁科芳雄被紧急派去当地做现场调查。他得出结论说:美国已经成功生产出了原子弹,日本即使再努力,短期内也追赶不上了。这场通往原子弹的多国竞赛,最终的胜利者,是更善于进行智力管理和工程管理的美国。
结语
好了,关于罗兹这本《原子弹秘史》的主要内容,就为你介绍到这里。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国家牵头的超级科研项目,“曼哈顿工程”的成功,至今都是一个经典的管理学案例。美国政府投入的18.9亿美元资金,在“二战”时期只够维持9天的军费开支,却留下了4颗成品原子弹、3座国家实验室以及几千项科学专利,可以说是军事史上回报率最高的投资。这也是《财富》杂志把《原子弹秘史》列为“了解商业必读书”的主要原因。
在这当中,美国科学家和政府高层实施智力管理、工程管理的经验,也可以为我们普通人所效仿。像齐拉这样的枢纽型人物,也许不是最受关注的明星,但他在不同部门之间维持信息流通,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的能力,却是每一家公司、每一个团队都会需要的。另一方面,最高决策者罗斯福的魄力,实际操作者格罗夫斯的执行力,加上部门负责人奥本海默的全程参与,更是任何成功的商业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三位一体”。这也是罗兹这本《原子弹秘史》留给我们的宝贵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16】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背后的四个人
吴国盛:百年科技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下)
奥本海默读书笔记
爱因斯坦为何会后悔造出原子弹?这才是原因,大科学家果然不简单
罗斯福为什么下令制造原子弹呢?
与恶魔抢时间-赶制原子弹的国际竞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