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会性动物》| 王非解读

关于作者

艾略特·阿伦森,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在科学研究之外,他还热心于心理学的教学和科普工作,是美国心理协会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研究、教学和写作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

关于本书

《社会性动物》是阿伦森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作者并非机械地罗列知识点,而是结合了大量真实案例,讨论了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偏见等现实问题,体现了一位科学大师的人文情怀。读了这本书,你不仅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还能感受到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汇点的独特魅力。

核心内容

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四个观点:一、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二、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三、许多时候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四、如果想要拉近和一个人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可能是让他帮你的忙。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第一部分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为你解读的是《社会性动物》。这本书的中文版大约50万字,我会用大约21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书中精髓: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他的行为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来自他人的影响。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书中讲述的社会学知识很可能会颠覆你原有的认识,帮助你从全新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经常开汽车,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本来你在路上开得好好的,忽然旁边蹿出了一辆车,强行插到你前面,让你不得不踩下刹车,吓出一身冷汗。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人什么素质啊?我们会自发地给对方定性,认为对方粗鲁莽撞,素质低下,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但是,是不是还有其他可能性存在呢?比如,那个司机可能平时并不会这样开车,只不过这一次那辆车上恰好有生了急病的病人,为了赶时间,才不得不这样。

实际情况可能如此,也可能不是如此,关键在于,我们作为旁观者,有一种本能的倾向,就是使用一个人的内部因素,比如性格、思想、动机等等,来解释这个人的行为。然而实际上,很多时候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个人的这些内部因素,而是社会情境。所谓的社会情境,指的是一个人所在的外部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别人会对我们产生影响。这本书所介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就是社会情境究竟如何塑造了人类的行为。这本书传达了一个颠覆以往观点的核心观点:许多时候,恰恰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社会情境,才是我们做出各种行为的根本原因。

本书作者艾略特·阿伦森可是来头不小,他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在科学研究之外,他还热心于心理学的教学和科普工作,是美国心理协会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研究、教学和写作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他在自传里自曝过一段有趣的八卦:他在大学一开始并不是学心理学的,不过爱上了一位心理系的姑娘,于是陪姑娘去听心理系的课,讲课的人恰好是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用阿伦森自己的话说:“我放开身边女孩的手,开始记笔记;那一刻我失去了女孩,却找到了天堂。”阿伦森从此走上了心理学的道路,最终成为了社会心理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社会性动物》是阿伦森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社会心理学的圣经。目前市面上已经有不少优秀的社会心理学教科书,如大卫·迈尔斯版的《社会心理学》,以及阿伦森本人的《社会心理学》。与这些教材相比,本书的亮点在于,作者并非机械地罗列知识点,而是结合了大量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讨论了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偏见等现实问题,体现了一位科学大师的人文情怀。读了这本书,你不仅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还能感受到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汇点的独特魅力。

今天这期音频,我会为你讲讲本书的四个观点:第一,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第二,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第三,许多时候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第四,如果想要拉近和一个人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可能是让他帮你的忙。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说说本书的核心观点,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有一段话:“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这段话也被作者引用来说明核心观点。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之所以成为人,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中,每时每刻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如果把这种影响全部扔掉,一个人不再和别人发生任何互动,那么这个人其实已经算不上是人类了。亚里士多德生活在两千多年前,但他的观察非常敏锐,此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也一再证明了,社会情境对于人类的行为有着巨大影响。

就像前面说的,所谓社会情境,指的是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受到别人的影响。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社会情境,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上课、开会、和朋友聊天等等。同样一个人,放到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社会情境的影响,将人的行为归结为个人内部的动机、态度等因素,这种偏差在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基本归因错误”。比如,就像在开篇那个开车的例子,如果我们看到一个人做了一件非常讨厌的事情,通常会推论说,这个人是坏人,品性恶劣。但是,社会心理学研究却告诉我们,事实可能并不这么简单。人们被社会情境影响的时候,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心理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还原了人们的心理活动。

这方面最经典的例子是斯坦福监狱实验。在这个实验里,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将大学生随机分成了两组,一组扮演监狱的犯人,另一组扮演监狱的看守。本来实验计划持续两周,结果仅仅过了六天就被叫停了,原因是这些参加实验的大学生纷纷入戏了,看守虐待犯人,犯人竭尽所能讨好看守,展现出了人性里最阴暗、最丑恶的一面。要知道,参加实验所有的被试都是斯坦福大学的高才生,品学兼优,如果你在生活中认识他们,绝对不会想到他们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同样是斯坦福的学生,只不过随机分到了两组之一,就在行为上出现了如此巨大的转变。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人只要感觉自己拥有权力,就可能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这恰恰体现出了情境对行为的影响。

情境影响行为的另一个例子是从众。你可能觉得,自己是一个思想独立的人,不会轻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但是心理学研究发现,在特定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从众。

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这样一个经典的实验:将被试分成五个人一组,坐到一起,完成一项非常简单的任务——判断线段的长度。可以设想一下,你是参加这个实验的被试之一,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答案。但是,你的答案还没说出口,坐在你身边的其他四个人却一致地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答案。这个任务非常简单,所以你非常确信,自己是正确的,他们是错误的。那么,你会怎么做?实际上,其他四个人都是安排好的实验助手。实验结果显示,在这种情况下,有四分之三的被试做出了从众行为,没有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而是附和其他人的错误答案。而如果在实验之前问他们,你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会不会从众,大部分人可能都会回答不会。这个实验的例子再次告诉我们,情境的力量可能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除了从众之外,我们还很容易服从权威的压力。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被试扮演老师,训练学生记忆单词,如果学生出现错误,就由老师按下开关,施加一个电击。许多人可能会说,如果自己参加这个实验,绝不会这样虐待别人。但是,实验结果却发现,如果有权威的实验人员在旁边督促,那么65%的人会一直施加电击,直到实验结束。当然,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场景,并没有人真的被电击。这个实验结果可以解释许多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比如,在二战时期,许多纳粹德国的军官在个人生活中可能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品德高尚,与人为善,但他们却在权威的影响下,犯下了种种可怕的罪行。类似这样的实验和现实案例还有很多,这些例子反复证明了一件事:社会情境对于我们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本书作者将其总结为阿伦森第一定律: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

上面就是本书的核心观点,我们来总结一下。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社会情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即使是一个正常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下,也可能会做出令人惊讶的行为。比如,当自己拥有权力时,当周围的人建立了权威时,还有从众的心理,都会让人做出正常状态下自己不会做的事。

第二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本书的第二个有趣观点:人类存在许多认知偏差,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

也许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思维开放的人,能够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做出理性的决策,实现最大化的利益。然而,大量心理学研究却表明,大多数人并没有那么理性。有心理学家总结说,人类其实是“认知吝啬者”:因为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我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再做出最优的判断,而是会找捷径,依赖于直觉偏见,做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决策。这种倾向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倾向于维护现有的知识、信念、态度和偏见。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所谓的证实偏差,意思是说,当我们持有某种信念时,就会主动寻找那些支持我们信念的证据,而忽视那些与我们的信念相违背的证据。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告诉一些大学生说,他们接下来会见到一个外向的人,或是一位内向的人,让他们准备一些问题来询问这个人,通过询问更好地了解他。结果显示,如果被试相信对方是外向的,那么他们准备的问题也会集中在这方面,比如“在聚会上,你会做点什么来活跃气氛”;如果他们相信对方是内向的,准备的问题就变成了“在喧闹的聚会上,你最不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有了一个预先的判断,他们就会寻求其他的信息,来支持这种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证实偏差会让我们的思维变得保守。我们会努力维护现有的观点,而忽视反面的证据,这使得改变观念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

认知偏差的另外一个例子是事后聪明偏差。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事后诸葛亮。如果知道了一件事的结果,我们经常会误认为,自己之前已经预测到了这样的结果。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告诉被试一些历史故事的背景,让他们在四个选项中,猜哪一个是真实的结果。结果显示,当你告诉被试正确答案时,大部分被试会认为,这跟自己猜测的一样。实际上,这里的“正确”答案是随机给出的,并不是正确答案,所以被试的行为这完全是一种事后的解释。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例子共同说明了一件事,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人类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而是会找捷径,依赖于直觉偏见,做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决策。这种倾向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倾向于维护现有的知识、信念、态度和偏见。所以,人们的认知会出现各种偏差,比如证实偏差、事后聪明偏差,等等。这就是今天我们说到的第二个观点。

第三部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第三个观点,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许多时候人们持有的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会认为,人们先有一个态度,再去做一件事。比如,我喜欢香草冰激凌,你不喜欢,那么我会认为,我在买冰激凌的时候更愿意选香草味的,你则不会。但是,事实并非总是如此。在一些情况下,态度和行为之间其实没什么关系。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国内有强烈的排华情绪。1933年,心理学家拉皮尔询问了美国128家旅店和饭店的老板,问他们是否愿意在店里接待中国人,超过90%的人回答不愿意。但是,当心理学家真的带着一对年轻的中国夫妇出现在店里时,这128家店里只有一家拒绝了这对中国夫妇。这个研究以及其他许多研究都表明,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非那么简单,而是受到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在一些时候,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甚至是反过来的:说白了,我们首先做出了某种行为,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认为自己的是合乎逻辑的、合理的,是反映了我们的态度的。这种认知偏差,在心理学中有个术语叫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指一种紧张冲突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比如矛盾的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进入这种状态。为什么态度为行为服务呢?因为在这种认知失调让我们感到不愉快,于是我们就会有意化解这种冲突的状态。

以吸烟为例,一位烟民如果看到一篇医学报道说吸烟会导致癌症,那么“我吸烟”和“吸烟导致癌症”这两种认知就会失调。最好的解决办法可能是戒烟,将“我吸烟”的认知变为“我不吸烟”,这样冲突就化解掉了。但是,戒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没法戒烟,烟民就可能使用别的办法,比如寻找吸烟与癌症无关的证据。

1964年,美国公共卫生部公布了一项关于吸烟和癌症关系的健康报告。之后,有人调查了民众对这份报告的相信程度。结果显示,在不吸烟的人里,90%的人都相信这份报告。相反,在重度烟民里,有40%的人表示不相信这份报告,并且会给出各种各样的合理化解释。这些烟民很好地体现了态度和行为的因果关系:并不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吸烟致癌,所以才吸烟,而是因为已经有了吸烟这种行为,随后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来为吸烟的行为做辩护。

类似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体现。比如,我们经常需要做出一些决策,如购买一辆新的汽车。在买车之前,你可能会认真搜集相关信息,比较各种参数,最后慎重地做出决定。一旦买了汽车,你可能就会刻意地收集与这辆汽车相关的正面信息,回避那些负面信息。这是因为,在做出困难的决策之后,由于没有选择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人们几乎总会体验到某种失调。为了化解这种失调,就需要不断地强化之前的选择,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可以说,认知失调是一种本能反应,它反映了人们的不理性,不过也可以利用它来实现一些积极的目标。比如,心理学发现认知失调可以用来帮助人减肥。他们说服一些超重的妇女参加一项减肥计划,同时还要参加一项与减肥无关的智力活动,其中一组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另一组则很轻松。一个月后,这两组妇女的体重变化都不大,但是在半年和一年之后,努力组的体重平均下降了八磅,另一组则依然没有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根据认知失调的原理,努力组之所以有效,正是因为她们在行为上的投入很多,于是会替自己的行为辩护,“我为了减肥投入了那么多的精力,那一定是因为我真的想减肥”。这样,她们的态度就更加坚定,最后真的坚持了下来。另一组没有这么多的投入,认知失调也不会发生作用,就很容易半途而废。

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三个观点,社会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许多时候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行为的事后解释。心理学上管这个现象叫做认知失调,就是说,我们首先做出了某种行为,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认为自己的是合乎逻辑的、合理的,是反映了我们的态度的。出现这种认知失调,往往是因为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比如矛盾的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因为这种认知失调让我们感到不愉快,于是人们就会有意化解这种冲突的状态。不过利用这个原理,倒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像减肥这样的困难目标。

第四部分

接下来我们再来讲讲第四个观点,如果想要拉近和一个人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可能不是对他好,而是让他帮你的忙。

在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想发展人际关系,常见的一种思路是为对方付出。比如,你想和一位异性发展恋爱关系,可能就会夸赞他,送他礼物,帮他做事,以求打动对方。然而,心理学研究却发现,这种刻意对对方好的做法,未必总能奏效,有时甚至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虽然我们都喜欢别人对自己好,但是如果一个人刻意去这么做,我们可能会怀疑对方隐藏了什么动机,或者有什么附加条件,于是就会提高警惕性。

要发展跟对方的关系,与其刻意讨好对方,不如换个思路,请对方帮你个忙。帮完你之后,你们的关系反而会拉近许多。这是因为,就像前面我们讲过的,态度很多时候是对行为的事后解释。如果对方帮了你个忙,那么对方就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我为什么要帮他呢?因为他是个很好的人!”他会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你是一个值得被帮助的人,也值得交往。

许多人在生活中其实已经用到了这个原理。一个经典的例子是美国的开创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他在回忆录中提到,他曾经有一位政敌,总是和他作对。为了把他争取过来,富兰克林想了个办法。他听说这个政敌的图书馆里有一本非常稀有的书,于是便给对方写了个纸条,借这本书。对方把书送了过来,一周之后富兰克林再把书还回去,顺带写了封信,表达了感激之情。这件事过后,他们再次见面时,这位政敌居然主动和富兰克林打了招呼,这是之前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后来两个人甚至发展出了持续一生的友谊。

心理学家已经做了更加严谨的科学实验来证明这一点。他们让被试做一个实验,得到了一大笔报酬,然后让实验人员问其中三分之一的被试,说自己的实验经费紧张,能否从报酬里捐一部分出来。另外三分之一的被试收到了同样的请求,但问他们的人不是实验人员,而是一个与实验无关的人。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可以留下这笔钱。之后,所有的被试都填了一份问卷,询问他们对于实验人员的评价。结果显示,给实验人员捐过钱的人,对实验人员的印象也最好。那些捐钱给无关的人,或是留下钱的人,则没有这种印象。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许多时候人际关系的破冰并不需要蛮干,而是可以利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那就是让对方帮你的忙,这反而会拉近你们的距离。

总结

今天的内容就说得差不多了。我们来回顾一下这期音频的内容。我主要介绍了本书的四个有趣的观点:首先,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第二,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的更保守;第三,许多时候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第四,如果想要拉近和一个人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可能不是对他好,而是让他帮你的忙。

通过今天的介绍,你可能已经感受到了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魅力。心理学有很多分支,有些分支研究的是个人内在的特征,比如研究性格的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这些分支的不同点在于,它告诉了我们,社会情境这个常常被人们忽略的因素,在很多时候其实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学习社会心理学,可以带给你两方面的启发。首先,它可以帮助你从一个更加理性客观的角度审视自己,帮助你避免各种各样的思维偏差。其次,也可以帮助你更加宽容地看待别人的行为,不会急于下结论,通过冷静客观地分析,更加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分钟读完《社会性动物》,带你看透人性的本质
领读笔记:研究深谙世故的人,真是一件有趣又苦逼的差事
社会心理学
北师大心理学MAP考研 | 《心理学与生活》重点-社会心理学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豆瓣)
社会心理学(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