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1 | 为何投资者总把小概率事件扩大化?错判概率导致的决策偏差

你好,欢迎收听《行为金融学》课。

上一讲你已经了解了,处于盈利和亏损时,人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这也会导致不同的决策。

无论是参考点依赖,还是盈利和损失的偏好逆转,都是行为金融学最受人关注的决策非理性。

这一讲我就来告诉你一种常被忽视却又十分常见的决策非理性——错判概率而导致的决策错误。

错判概率导致的决策错误

你身边有没有特别害怕乘飞机的人啊?飞机从出事的概率上来讲,应该算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为何会有人怕乘呢?

还有,你认不认识特别爱买彩票的人?彩票的中彩概率非常低,这种投资并不合算,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买呢?

再来,你做股票投资的朋友中,有没有人热衷于打新股?后面我会具体和你讲,什么叫打新股,打新股的中签概率也非常低,这种投资方式可能也不合算。

那这些决策怎么还会发生呢?其实这些全都是由于错判概率而导致的决策偏差。

也就是说,人在决策时,内心给予一件事情的权重并不等于它的实际概率。

这和理性人的做法完全不同。

我举个例子,带你看看理性人是怎么做的。

如果有一个投资项目,50%可能赚20万元,50%可能亏10万元,这个项目能不能投呢?

做不做这个决策有两个因素,绝对损益(20万和负10万)以及概率。

对理性人而言,概率是多少,决策时的权重就是多少。概率到决策时的权重是1:1线性转换的。理性人会在决策时进行加权平均:20*50%+(-10*50%),一算,正的,那就投吧。

但是,行为金融的决策理论对于权重问题有一个论断,那就是概率权重到决策权重的转化是非线性的,也就是说,决策时,你是非理性的,你内心给予的权重并不等于它的实际概率。

低概率事件被高估

第一种情况是讲,低概率事件被高估。

比如说,我们上面说过的坐飞机。坐飞机,出事的概率是很低的,但出事的后果很严重。能不能坐飞机,取决于后果和出事概率的乘积。

如果在心目中,绝对损失已经很大了,决策的时候你又把出事的概率放大了,这飞机就不能坐了。这就是很多人怕乘飞机的原因。这种人对小概率事件特别敏感,决策权重与真实概率偏离大,买彩票也是一样的道理。

其实,不光是怕坐飞机和爱买彩票的这些特殊群体,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高估低概率事件的错误也非常普遍。

这类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绝对损益,但概率很低。投资者往往会被那个绝对收益吸引,在心目中放大了概率。

例如,打新股。所谓打新股,是按一个折扣价格,比如50%的折扣,买入新股。这个收益率算是比较高了,而且基本上无风险。所以,有很多人愿意去打新股。但是,因为打的人太多,所以,要摇号决定谁能中签,而中签率却很低,例如,只有0.1%。

按收益率乘以中签率来计算,平均收益率只有0.05%,其实非常低。但在投资者心目中,低折扣在决策时的权重被放大了,所以,打新股就非常吸引人。

投资者的问题出在只看中收益,却忽略了概率太低。

这种收益很高但概率很低的特征,用学术的语言讲,叫“偏度”高。市场上有很多这种偏度高的投资品种。

比如说,处于热点话题中的股票往往具有这种高偏度特点,高收益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追捧,但这些股票很多并没有基本面的支撑,盈利的概率是很低的,收益维持的时间非常有限,只有极少量入市早的人才能够获利,后面进场的人都是在为前人“抬轿子”,造成许多跟随的人亏损。

不少人都了解金融投资中收益、风险的概念,但很少有人了解“偏度”这个概念。现在,你就知道了,在投资中,不但要考虑收益和风险,也得考虑偏度。偏度发挥的正是概率权重的作用。

低概率事件直接降为0

再来第二种情况,低概率事件被低估,直接降为0,做决策时直接忽视掉。

比如说,你家里小孩出门的时候,你可能会关照一声,“出门当心点!”而小孩可能会觉得你很啰嗦,回一句“知道了,没事!”你觉得出门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提醒他当心,而他却将出危险这种低概率事件的权重直接降为0,所以会觉得你很啰嗦。

现在,你可能已经发现,上面两种情况,其实都是低概率的,但是做决策的时候,一个被高估,一个干脆被忽视。这在投资市场中,应该怎么区分判断呢?

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第一种,高估概率的投资对象往往偏度高,特征是损益非常高,投资者会被极端损益所吸引,怱视了它的概率其实很低。坐飞机、高收益投资等都是这种情况。

而第二种情况强调的是对低概率事件的漠视。

例如,投资专家或自认为是专家的人,不太愿意相信与先前观念相抵触的微量信息,选择漠视。

在金融市场上,个人投资者更容易产生前一种高估低概率事件的情形。

上面这两种情况说的都是低概率事件,下面我要给你说的这两种都是高概率事件。

高概率事件被低估

你看过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人民的名义》吗?剧里面高育良书记喜欢一个叫小凤的女孩,甚至不惜为她离开家庭。问他为何会这么喜欢小凤?高育良说,小凤这个女孩真了不起,还懂一些明史呢!但他却忘记了,他的太太吴老师才是明史大家。

吴老师对高育良的爱是个大概率事件,在高育良的心目中,大概率事件的决策权重降低,感受不到,而只见过几面的小凤是小概率事件,在心目中决策权重变大,最后导致决策错误。

你是否也曾经出现过“失去了才觉得是最美的”这种感觉?例如父母的关心,为何你拥有的时候不觉得美,失去了才觉得美呢?这就是人低估高概率事件造成的。

在投资决策中,这种低估高概率事件,典型表现为不重视资本配置。

所谓资本配置,指你的资金如何在大类资产中配置,多少比例存银行、多少比例买股票、多少比例买债券等,这个比例至关重要,占你投资收益的90%以上!但多数人却忽略了这个高概率因素,将大量的时间放在如何挑选个股上,这是导致投资收益不高的重要原因。

我在第16讲会具体给你讲资本配置的问题。

所以,做金融投资,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抓住高概率事件,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可惜,大多数人都搞反了。

高概率事件被升为1

最后一种情况是高概率事件,在做决策的时候,权重直接被当作1。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连续概率的决策中。

例如,作为一个领导现在要决定是否投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由7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都有90%的把握能拿下来。

你可能觉得这个项目十拿九稳,可以投了。实际上,当90%乘6次以后,概率已经不足50%,即这个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你错在哪里了呢?错在你把高概率事件的概率高估,直接升为1。1乘6次还是1,所以你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同样,你会发现,后面两种,其实都是高概率事件,那为什么一种会被低估,一种又会被高估呢?如何区分这两种情况?

我的答案是,把概率直接升为1往往发生在连续决策事件中。

例如金融市场的分析师,推荐决策往往包括连续的几步,如调研、分析、判断、决策,如果每一步你都收到大概率肯定的信号,则会倾向于做出确定性的推断,而忽略决策链条的长度;

单次决策的情形则容易低估高概率,即“失去了才最美”效应。

总结

人在决策时,事件的决策权重并不等于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低概率区域,投资者会被极端损益所吸引,在心目中放大低概率;在高概率区又会产生“失去才最美”效应,在心目中忽视大概率事件。

此外,还有两种,直接漠视或者直接把概率生成1,你也了解了这两种情况什么时候会出现。以后再做决策时,你是不是可以理性使用概率了?

到这里,我们已经完整地讲完了行为金融学第一个获诺奖的理论:“前景理论”。

  • 第九讲说的是参考点理论,即人在决策时经常会往回看,找参考点。

  • 第十讲讲的是对盈利和亏损的风险态度。在盈利时风险厌恶,在亏损时风险喜好。

  • 第十一讲讲的是决策权重理论。概率到决策权重的转化非线性,同样会导致决策错误。

以上就是行为金融学最著名的“前景理论”的全部内容。

陆蓉

留一个思考题:你已经了解偏度的含义,请找出一个高偏度的资产,并阐述你的理由。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答案和我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价投小年叠加非常时刻,价值投资者的2020年怎么过?
在不确定性中的理性决策
弈樊说:提高投资确定性的四要素
正确认识成功投资真正的根源
“落井下石”形态
投资秘籍:搞懂概率和赔率,能提高你的胜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