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土元的生长条件

三、土元的生长条件

 

1.生活环境

土元成虫和若虫均喜欢生活在腐殖质丰富、土壤疏松,且阴暗、潮湿、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土元怕强光,多在夜晚出来活动和觅食、交配等,天亮时又钻进饲养土中;如果是隐蔽或黑暗的环境,白天也照样出土活动。野生状态下的土元多生活在农村旧房屋墙根下、农家小院周围的砖石缝隙中;在室内多生活在土地面厨房里的灶前含草末较多的土堆里,村舍附近的鸡舍、牛栏、马圈、猪舍内的食槽下,场院的柴草堆下,食品加工作坊、碾米厂、榨油坊等有虚土堆积的地方;在野外多生活在林地、湖泊、河流沿岸的枯枝落叶下的腐土层中、石块下的松土内。
     
总之,野生条件下土元生活的土壤:疏松,便于土元钻进、钻出;含有丰富的腐殖质;无化学物质污染,大气无污染;潮湿且湿度适中,绝不能干燥。

 

2.生活习性

1)土栖性
     
土元夏季白天室内一般潜土深度为1.5~2.0厘米,夜间潜土深度l~2厘米的最多。在野外生活或在室外饲养的,当温度适宜时,与室内生活、养殖的潜土深度差不多;但秋季或冬季则随着温度下降,则向土层中潜伏的深度加深,在中原地区潜土10厘米处的最多。野生土元最大入土深度可达0.5-0.6米。

3)负趋光性
     
土元怕光,白天入土休息,傍晚开始出来活动、觅食、交配。经过试验观察,发现土元1日内的活动规律为,19~ 24时出土活动最频繁,24时后的下半夜虽然也有少数个体活动,但为数甚少;每天8—18时,因光线强、人活动的干扰,则很少出外活动,甚至不活动。

土元是昼伏夜出喜静怕动的昆虫,对黑光有正趋性,对白光有负趋性它白天潜入松散潮湿的土中休息,晚上八九点外出活动觅食寻找配偶等, 十分活跃。土元虽然怕光,可它怕的是强烈的光线,适宜的弱光不但不会影响其活动, 反而有利于土元的生命活动。适宜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还可以促进土元的生长发育。在人工饲养时, 掌握适宜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还可以打破土元在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冬眠习性 ,使其生长活动时间增加,不间断地繁衍后代 ,从而提高单位饲养面积的产量。

4)杂食性

土元为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叶、根、茎、花、多种树叶及各类杂粮,也吃动物性残渣、粪便等。

土元为杂食性昆虫。主要食物有米糠、粉渣、麸皮、青草、蔬菜、树叶、瓜果等。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可吃家庭和餐饮的下脚,如鸡羊鱼肉类的残渣。土元的耐饥能力很强,在潮湿、肥沃的土壤中,一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不喂食也不会饿死。平时也不是天天吃食,而是几天才出来觅食一次。

5)非社群性

土元无家族之分,不会因不是一块生长的发生自相残杀现象,在密度合理的情况下,各龄期的土元均能安静和睦生长。

在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时,如养土湿度过低、养殖密度过大、饲料严重缺乏时,就应会发生大吃小,强吃弱、虫吃卵的不良现象。因此,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饲料,避免发生自相残杀,以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6冬眠

 土元有冬眠的习性。一般在初冬时,即11立冬前后,温度降低到lo℃左右,土元就潜人土中,进入冬眠。到第二年的4月份清明前后,气温上升到11℃以上时,开始逐步恢复活动和吃食。

土元有假死性:遇到敌害,即伪装假死时间相当长。

土元非常灵活,一遇到敌害就立即伪装假死。有时装假死的时间相当长。

3温湿度要求

1)温度

土元是变温动物, 体内的新陈代谢速率是受外界环境温度所支配的,其体温几乎与外界温度相同, 所以土元的生长发育,受温度的影响极大。适合土元活动的温度为1738,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332,在这样的温度下,土元可四季生长产卵,且随着温度升高,土元的新陈代谢越旺盛,生长发育也加快, 并且可以缩短生活周期。但超过这一温度范围,土元则生长发育迟缓,繁殖停滞,甚至死亡。一般温度上升到35时,土元就感到不安,四处爬动,减少摄食,因而生长速度减慢,产卵成虫的产卵量减少;当温度上升到38后,土元体内水分蒸发量加大,易造成脱水干萎而死亡。

土元不同发育阶段的最适温度也不相同。一般来说, 若虫的最适温度略高于成虫,老龄成虫的最适温度又略高于中龄若虫。这是与它们的生理特征相符合的。幼虫温度为2832℃,相对湿度为4050%,中虫的温度为28℃左右,相对湿度为5060%,大虫的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070%

反之温度越低虫体的新陈代谢变慢,生长发育缓慢,生活周期延长。温度下降到 8土元就潜伏在土中停止活动,进入休眠期。当环境温度低于O时,往往处于僵硬状态,有少数个体死亡;温度低于零下5时会引起成虫和若虫的大量死亡。

人工饲养时, 要做好冬季越冬期的保温加温工作, 以及夏季高温时的降温防暑工作,以提供适宜生活的温度。

2)湿度

湿度是土元生命活动的基础,湿度对土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直接影响土元的生长发育,也可以影响到性腺发育和繁殖,甚至影响到孵化、蜕皮和寿命等。土元必须生活在具有一定湿度的土壤中, 超过或低于一定的湿度, 其生长发育都要受到抑制, 甚至死亡。人工饲养时,饲养土的含水量最好保持在15%20%空气湿度保持在70—80 % ,在这样的湿度下, 既能使土元在饲养土中正常生长发育,又能使其正常繁殖。如果低于这个湿度, 土元不但不能从外界吸收水分, 反而会通过排粪尿以及呼吸而排出体内水分, 使体内缺水, 造成生命活动受阻, 甚至死亡。但是湿度过高, 饲养土容易板结, 土内空气量减少,而且病菌害虫容易在饲养土中滋生繁殖这不仅不利于土元的生长,还易受害虫 病菌侵袭而患病死亡。

人工养殖土元,首先要掌握好饲养土和饲料的湿度,其次空气相对湿度,要注意适宜的湿度范围。总的说来,虫的大小与湿度大小成正比,即虫小所需湿度小,虫大所需湿度大些。即在上述湿度范围内,若虫宜偏干些,成虫要偏湿些。产卵成虫的饲养土湿度也要高些, 这样既能增加产卵量,又能提高种卵的质量。在饲养中要掌握宁稍干勿过湿的原则。

 

一般幼虫期土壤湿度应掌握在15%左右,中龄虫20%,产卵虫30%(即手握成团,落地散开)。当表层土(约占池土2/3)现干时,可在上午用喷雾器喷水进行改善,但应注意做到量少勤喷。如养殖土过湿则易得大肚病,过干则不利于脱皮。池土厚度一般以8-15cm为宜。

4温湿度调节方法

(1)加温:当饲养环境中达不到所需温度时,可用火炉等增高室内温度,增加坑、池的局部温度。

(2)降温:夏季坑、池中的温度如超出了地鳖虫的适宜温度,可采用室内陆面洒水,加强室内及坑、池中通风,安装抽、排风扇,或在坑、池中增加水盆、冰盘。气温持续偏高,发现有死虫现象时,应及时过筛,将老龄若虫或部分成虫筛出,经处理后作为药用,以降低坑、池中的虫口密度,并减少投食量。

 (3)增湿:饲养场地或坑、池中的湿度低于15%时,应采用喷雾、地面洒水的方法,放置吸水后蒸发面大的物品,如将吸水软泡抹板,棉纤维织品,浸湿后的衣、被等悬挂在坑、池角落,使其散湿。

 (4)降湿:坑、池中的湿度超过30%时,应及时采取降湿措施,如打开门窗和排风扇,加强通风。如室外大气湿度过高,持续不下时,则应在坑、池中的角落处放置氯化钙木盒、生石灰箱,以达到局部降湿的目的。

5.空气质量要求

饲养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有利于土元的生长发育,减少疾病发生。在夏、春、秋季土元养殖者要每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大量土元呼出二氧化碳,所以换气不可忽视。如果人进饲料室觉得发闷、不适,就表示空气不正常。一般每天24小时,隔68小时通风10分钟左右(通风的土元房必须打开两头门窗)。如果是比较干燥的天气,开窗通风换气会降低饲养室的湿度,对土元生长发育不利,这时可以适当增加饲养土的湿度,或者随时关注饲养土的湿度,发现饲养土表层湿度降低,应马上洒水增加一些湿度;或者在饲养土上覆盖一些含水量大的菜叶,也可以降低饲养土表层水分蒸发。冬天加温和通风两者矛盾,必须认真掌握好适时通风,并且不影响温度,可选择在每天中午12时到下午4时的这段时间开窗通风,做到又能更换新鲜空气,又不至于让土元感到温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边土鳖 - 浦北寨圩莲花群 - 51.COM - 新群组
地鳖
土元养殖简介
土元怎样繁殖?
不同季节土元的饲养管理
[转载]塔式仿生快速养蝎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