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季养兔要点

冬季养兔要点

发布时间:2009-07-07 22:02  来源:

    冬季,外界气温低,多数病源微生物的生长繁衍受到了抑制,因而家兔发病较少,此时饲料也较充足,仔兔成活率较高,是家兔养殖的一个好时机。搞好家兔冬季养殖应做到以下几点:

  1、防寒保温:家兔生活、养殖的适宜温度为1025℃,当温度低于5℃时,仔兔就容易被冻死,因而,冬季兔舍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上,且要保持舍内温度相对稳定,切忌忽冷忽热,以免引起家兔感冒。保温的方法很多,可因地制宜,如:在室内笼养的兔,可采用火炉、火道等取暖设备来控制室温,但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煤气中毒;专业户养兔可选择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挖一个地窖,上面盖上塑料棚,窖内安放活动兔笼,这样窖内温度可保持在10℃左右;如果养兔较少者,可利用洞穴繁殖,洞内产仔窝的温度可保持在15℃以上,但洞穴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母兔打洞做窝时相互打通,引起咬斗;也可利用室内育仔法进行冬季养殖,即将所产的仔兔放在室内较暖和的地方,每天定时喂奶,20日龄以后,可将仔兔移到室外与母兔同养。

  2、备足饲料:冬季的青饲料较缺乏,为了保证家兔正常养殖,有条件的地方,应种植一些适合冬季种植的牧草,保证种兔每天能吃到青绿饲料。如果已没有青绿饲料供给,则除每天喂给青干草外,应补喂一部分白萝卜、胡萝卜等多汁饲料;另外,在精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添加剂,以防维生素缺乏,影响养殖。

  3、加强管理:由于冬季气温低,家兔消耗的热量多,饲料的营养价值较低,因此,日粮应比其它季节增加三分之一,同时,每天早晚各加喂一次精料,日粮应相对稳定,切忌突变。冬季气候较干燥,日粮中又多为青干草,此时应保证饮水。仔兔应适当延长哺乳时间,对刚断奶的仔兔应控制青饲料的喂量。

  4、防治疫病:冬季是兔瘟和兔疥癣病的多发期,因此在进行冬养前,应给所有的兔注射一次兔瘟疫苗,平时应注意兔群的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确保正常安全养殖。
 

养兔四季科学管理要点

发布时间:2009-07-07 22:03  来源:

  春季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饲料较易霉变。需要注意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对兔舍和有关用具进行消毒。为了防止球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可将氯苯胍拌入饲料中饲喂家兔进行预防。

  夏季天气炎热,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供给家兔充足的饮水,每隔1天供给1次食盐水,以利于家兔解渴防暑。

  秋季天气凉爽,应保证家兔的营养需求供给,以提高其繁殖率,防止感冒和肺炎等疾病的发生。

  冬季注意保暖,增加能量饲料的供应量,适当让种兔晒太阳,以利于增强家兔的机体抵抗力。 

洞穴养兔的效益高

发布时间:2009-06-30 20:19  来源:

  家兔洞穴饲养是根据野生穴兔的习性和生物学特征,模仿野生穴兔的生存条件来饲养的。洞穴养兔简单易行,降低建造兔舍、兔笼、保温和降温等设备的投资,是农村家庭增收的一项有效新途径。现将洞穴养兔技术介绍如下:

  一、挖洞穴

  选择离公路、生活区2公里以上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排水良好、朝南向阳的山坡,且斜坡坡度在45度左右的沙壤土作洞穴养兔场地。沿坡挖水平土丘,坡高1.5米~2米,平面宽2米的场地,靠土坡面盖一宽1.5米、高2米的棚舍,作为饲养管理场所,也可以不盖棚,只要在洞穴口上方盖简易的小棚顶,有利于遮风挡雨就行,但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温工作。然后在坡面上距离地面30厘米挖洞穴,洞穴间隔宽度为45厘米~50厘米,洞穴内宽45厘米、高30厘米、深60厘米,在洞口处用砖块砌一道墙直至洞顶,中间留一个母兔能轻松出入的小口,洞口外面用砖块砌一排深35厘米~40厘米、与洞穴口齐宽的兔笼式的采食、活动场所,形成内外两间式,高至穴洞上口,底部放活动竹栅与洞下口而等高或略低面,便于做卫生和日常的生产管理。洞穴内供母兔休息和产仔,晚间避寒。由于土洞冬暖夏凉,有利于防寒防暑,适应家兔的生长。当仔兔断奶后要转到育成洞穴饲养。

  洞穴布局视坡面高度而定,可按字形交错挖二层或梯形式挖三层洞穴,形成一排上下交错的洞穴群,这样便于上两层兔的排粪尿,长度视饲养规模大小而定。为防止土坡渗水,可在距坡面1.5米~2米处挖一条与坡面平行的排水沟。

  二、饲养管理

  母兔配种受孕后30天左右即可产仔,在产仔前1天~2天会有拉毛、衔草作窝的表现,此时应注意及时在圈内放柔软的干草或棉絮,让母兔衔入洞穴内作窝产仔用。母兔产仔前应事先准备好清洁而温热的淡盐开水或葡萄糖水,也可多放些多汁饲料,以满足产后母兔对水的需要,避免母兔产仔后因口渴一时找不到水喝,跑回洞穴内吃掉仔兔。

  由于利用土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家兔一年能繁殖4胎~5胎,最佳的配种季节是当年的9月中、下旬到翌年的3月底,应避免在炎热的夏季配种。

  断奶后仔兔公母分开,转到育成洞穴,进行育成饲养。各窝仔兔并群前应进行并群调教,避免并群后因发生打斗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确定兔群不会打斗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并群,转入正常饲养。饲养期间要注意卫生,及时清理出土窑里剩余的饲料、青草和粪便,保持洞穴内卫生、清洁、干燥。

  三、疾病防治

  洞穴有冬暖夏凉的特性,家兔极少生病,但在养兔生产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每年秋冬和初春寒冷季节要做好兔瘟免疫工作,仔兔在25日~30日龄用兔瘟弱毒疫苗进行皮下注射1毫升,经5日~7日即可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初春和梅雨季节要注意预防兔球虫病,可服用氯苯胍,按每千克精料加150毫克,从30日龄开始连服45天。磺胺二甲基嘧啶按1%拌入料中或在每千克水中加2克作饮水,连用2天,有治疗作用。在饲料中可经常拌入切碎的洋葱、大蒜、韭菜等,有预防球虫病的作用。在梅雨季节,喂给蒲公英、马兰头、紫花地丁、青蒿、车前草、鱼腥草、铁苋菜等,均有消炎、利湿、排毒等作用。疥癣病又称螨病,是兔常见疾病之一,直接影响兔的生长,一般死亡率在10%~20%,对养兔业危害极大。引种时要注意检疫,平时勤查,发现病兔要及时治疗或淘汰。对有发病史的所有兔,都要定期用2%敌百虫水溶液浸洗四肢,用具、洞内、活动场所要用火焰灯喷射灭虫。栅内应保持干燥、卫生、通风透气,对清理出的污染物要进行消毒,可用30%的热草木灰浸出液或20%生石灰澄清液或3%~5%的克辽林等喷洒。保持家兔的皮肤清洁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消除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专业养兔的十六忌

发布时间:2009-06-30 20:19  来源:

  1. 忌潮湿、污染,獭兔体小爱干燥,抗病力弱,因此每天必须定期打扫兔笼、兔舍,清理粪便,洗漱饲喂用具,定期消毒,经常保持兔舍清洁,干燥,使病原体微生物无法繁殖和寄生,以防兔病发生,流行和死亡。

  2. 忌惊扰。獭兔胆小怕惊,敏感较强,不要轻易捕捉它或大声喧闹,禁止众人围观 要保持安静环境,同时还应注意猫狗黄鼬鼠蛇等的侵扰。

  3. 忌酷热。獭兔因汗腺不发达,全身被绒毛覆盖而怕热。因此,在夏季兔舍要遮光 通风,防止阳光直射,注意防温防暑。

  4. 忌饲料单一。单一饲料,不能满足獭兔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影响食欲,甚至造成营养缺乏症。所以,为给獭兔的口粮要多种多样,以青粗为主,合理搭配。

  5. 忌多给獭兔喂。喂兔时定时定量,少给勤添原则上叫兔吃饱吃好,不能忽多忽少,决不能让獭兔边吃边踏,这样不但浪费饲料,而且容易感染疾病。

  6. 忌突然更新饲料。如果饲料突然发生改变,易引起獭兔食欲不振,或者食过多,造成胃肠疾病等不良现象。改变饲料时,要逐步过渡,使獭兔的消化机能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才有利于兔的消化和生长。

  7. 忌饲料变质污染。禁喂腐败,发霉,践踏,污染,来路不明的草料,及露水或喷过农药而未超过安全间隔期的青绿饲料,更不能喝污染的水。喂给獭兔的饲料。一定要新鲜,优质,水要清洁。

  8. 忌日喂夜停。根据兔的昼伏夜行的习性,晚上喂给獭兔的饲料要多于白天。特别是夜间要喂给一次粗饲料。对兔的健康和增膘都有好处。

  9. 忌缺水。獭兔体小,活泼。新陈代谢旺盛,需水量很大。因此,要根据獭兔的年龄、生理状况,季节、气候及饲料的性质等,及时补给水分。

  10. 忌近亲繁殖。在养兔专业户中,用同窝土兄弟之间和母子、父女间交配繁殖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近亲繁殖,由于血缘太近,往往后代体质弱,抗病力差,生长发育慢 ,造成生产力和生活力及皮毛质量退化。

  11. 忌过早配种。獭兔的性成熟早于身体成熟,不可以认为有发情表现就可配种繁殖。一般母兔需56月开始配种:公兔配种年龄最好比母兔大一个月。

  12. 忌滥交、乱配。一般公兔配种1天不超过2次,连续交配3天,应给与1天休息。1只公兔 1年射精次数,不超过60次为好。再配种时,要严禁有相同严重缺陷或相反严重缺陷的互配。禁止老年与老年。老年与青年,青年与青年兔之间交配,老年和青年母兔,应与壮年公兔交配。青年公兔,只能配壮年母兔。通常壮年公、母兔交配,其后代遗传性最为稳定,生活力和生产性能最好。

  13. 忌夏季繁殖。夏季炎热多雨。母兔发情不正常,不易受胎,少数受胎产仔者也.因天热食欲不振,造成奶量不足,仔兔发育不良,管理不善会导致仔兔争巢死亡。即使能耐过,也因发育差,体质弱,断奶后易感染球虫病而大量死亡。部分孕兔常因高温而中暑,造成流产和难产。公兔常因高温造成睾丸萎缩,精液品质低劣,死精子较多,出现配而不准。因此,夏季应停止繁殖。

  14. 忌仔兔断奶过早或过晚:一般情况下,断奶过早,仔兔的死亡率越高。断奶过晚,仔兔长时间依靠母兔乳汁营养,影响消化道各种酶的形成,会导致仔兔生长缓慢。同时,对母兔的健康和每年的繁殖的胎也有直接影响。所以,仔兔的断奶应以40-50天为宜。

  15. 忌盲目混群饲养:獭兔混群饲养,传染较难控制,易发生咬斗现象,一般幼兔要按公、母、生长快慢和体形大小,分群饲养。笼养时,每笼可放4-5只幼兔。育成期间,公、母兔已开始性成熟。母兔开始发情,公兔已能产生精子 。因此,公、母兔要分笼饲养最好是一兔一笼。

  16. 忌规章制度不健全:养兔应根据其生活习性、不同饲养方式、不同类型,不同季节等。建立起饲养管理,疫病预防等技术规章制度,如定时、定量、定温、定质、定期预防注射和其他管理等。

养兔实用技术

发布时间:2009-06-30 20:19  来源:

    “家兔虽小,全身是宝。兔的肌肉细嫩,味美香浓,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磷脂多,胆固醇少,易于消化,是一种保健食品。兔毛的保温性能好,是高档毛纺原料,其制品具有轻、软和美观的优点。兔皮是制作各种皮制品的好原料。兔的内脏是制造多种生物药品的主要原料来源之一。兔粪是一种高效肥料。因此,发展养兔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生活习性

    1
、昼伏夜动,觅食多样,家兔喜欢白天静卧休息,夜晚活动频繁。并大量觅食,据测定,夜间觅食量约占全天的 70% 75%。家兔是草食动物,主要觅食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包括块根和块茎部分,对动物性饲料要求不高。所以,饲养家兔不应只喂青(干草).而且多汁饲料和精料绝不能缺少,饲草()要多种搭配。

    2
、喜欢独居,合群性差。家兔在自然条件下,都各自打洞独居,只有在配种季节才到一起。平时,无论是公、母兔,同性在一起时,表现好斗胜,常引起外伤,把耳朵或睾丸咬掉等。因此,留作种用的公、母兔在四月龄以后,宜单笼饲养,不作种用的家兔可以阉割群饲育肥。

    3
、怕热耐寒,喜干厌湿,家兔缺乏汗腺,被毛浓密,散热性差,主要靠呼吸散热,最怕炎热的环境,但较耐寒。家兔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是 15 25℃,如果长期处于 35℃,相对湿度超过 80%的环境下,就容易患病。

    4
、胆小怕惊,要求安静,俗语说:兔子胆,兔子胆小,怕惊吓。兔的视觉不发达,但听觉比较敏锐,突然的惊吓会引起惊恐不安、食欲减退、流产、母兔拒绝哺乳,甚至把仔兔吃掉等。

    5
、爱好活动,讲究卫生育成兔的饲养场地不宜过小;种兔笼养,笼体宜宽大、高爽、便于活动和转身。此外,种公兔每天最好离笼散放 1 2小时,以增强性欲,防止过肥,影响配种;种母兔除怀孕期外。也要促使多活动,以免过肥而影响受胎率等。家兔本身很讲卫生,经常用前爪洗脸,不乱拉屎撒尿。凡发现家兔口、鼻、肛门不清洁时,说明有病,要很快查清原因,对症治疗。

    6
、具有啮齿动物的行为,家兔门齿生长较快,利用啃食不断磨损。如果经常饲喂软嫩饲料,则门齿的生长速度远远超过磨损的速度,使门齿过长,妨碍采食,引起不安,出现啃笼,啃底板磨牙现象。

    
采食行为

    
家兔采食相当频繁,每天约 30 40余次,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但总的采食时间却无多大变化。成年兔能较快地采食较多的饲料,所以,对家兔不宜采取过分限制喂饲时间的管理方法,以兔影响采食量。与其它家畜一样,进食量与环境的温度有很大关系,低温比高温时的采食量多( 0℃ 14℃时的多)家兔还有喜食自己粪便的行为。兔的粪便有两种,一种是颗粒状的硬粪,一种是团状的软粪,软粪多在夜间排出,几乎直接被兔从肛门处吃掉,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少发现软粪的存在。兔在患病时才停止食粪。据分析,软粪中所含的粗蛋白质比硬粪中多 3.3倍, B族维生素也多几倍。盲肠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软粪的再循环可供给家兔所需的全部或部分 B族维生素和蛋白质,这一点是其它单胃家畜()无法比拟的。家兔每天食粪量约占排粪量的 1/ 4,可从粪中获得 2g粗蛋白质,接近每天需要量的 10% 

提高子兔成活率的五招

发布时间:2009-06-30 20:19  来源:

  保持温度  子兔出生时全身无毛,体温调节能力差,尤其是在前10天,因此应采取保温措施,在产箱中铺放柔软的垫草,还应有母兔拉下的毛,以保证产箱内温度适宜,一般应保持在20℃25℃,同时,还要保持安静、清洁、干燥。

  正确哺乳  母兔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最重要的是含有大量的免疫抗体,只有初生子兔早吃初乳、吃足初乳,才能体质健壮,生活力强。对于产后缺乳或乳汁不足的母兔,应提高精料和青饲料喂量,同时喂些通乳的饲料或药物,如蒲公英、花生米或催乳片等。对产子多而乳头少的母兔,应分批哺乳或为子兔找保姆兔。对母性不强的母兔,应进行强制哺乳,使其逐渐学会自动哺乳。

  适时补料  子兔出生后生长迅速,需乳量也随之增加,12日龄开眼后,子兔四处爬动,母乳已满足不了其生长要求,应适当给其补喂柔软、营养丰富的饲料,如嫩青草、树叶、苦荬菜等,逐渐添加全价易消化的混合饲料,但要保证少喂勤添。

  科学断奶  一般子兔在3035日龄断奶,也可根据繁殖制度和子兔营养状况适当提前或推迟断奶时间。断奶后注射兔瘟疫苗,并按个体大小将2只子兔放入一笼,以免其产生孤单感。断奶后,应饲喂体积小、易消化、营养水平高的饲草饲料,更换饲料要有过渡期,注意少量多次喂给,保证供足饮水,忌喂发霉、变质、受污染的饲料。

  注意防病  子兔的抗病力弱,对其危害较大的有球虫病、腹泻和巴氏杆菌病等,一旦感染,很难治愈,因此应做好预防工作。尽量保持笼舍内清洁卫生,做好消毒工作,保证子兔不受冻,不过食,不吃变质、受污染的饲料,同时应增加营养,提高其抗病力。

养兔4季的科学管理要点

发布时间:2009-06-30 20:19  来源:

摘要:

  春季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饲料较易霉变。需要注意保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对兔舍和有关用具进行消毒。为了防止球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可将氯苯胍拌入饲料中饲喂家兔进行预防。  

  夏季天气炎热,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供给家兔充足的饮水,每隔1天供给1次食盐水,以利于家兔解渴防暑。 

  秋季天气凉爽,应保证家兔的营养需求供给,以提高其繁殖率,防止感冒和肺炎等疾病的发生。 

  冬季注意保暖,增加能量饲料的供应量,适当让种兔晒太阳,以利于增强家兔的机体抵抗力。

春季养兔应做到两防

发布时间:2009-06-29 12:56  来源:

    春暖花开,春意盎然,又是广大农户养兔的好季节。春季养兔应做到以下两防

    
一是防潮湿。今春气候突然变暖,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所以兔舍要注意保持干燥,通风,要勤打扫,勤垫圈。地面可以铺干沙土,草木灰,舍内要撒生石灰。更要注意保持舍内温度相对稳定,既要防止气温突然变暖时降温,还要时刻注意春季余寒时保温,防贼风。

    
二是防疾病;春季各种细菌、寄生虫易于繁殖,兔子感染机会多。春季是兔病多发季节,除勤搞卫生,食具勤消毒外,重点防治以下几种疾病;

    1
、消化道疾病,特别是腹泻。可在饲料中加喂大蒜、元葱或草木灰于饲料中,让兔子取食或中间加喂干秸杆粉。仔兔可用2%-3%的大蒜汁滴鼻,早晚各一次,连滴2-3天即可。

    2
、防感冒;春季气温不稳定,特别是换毛兔子,体质较弱,较易感冒,可在兔舍内用食醋倒入烧热了的铁锅内,产生酸气,这种气体对预防感冒效果较好。

    3
、防球虫的发生;在饲料中添加氯苯瓜或球痢灵效果都较理想。

    4
、加强春季防疫疫苗注射,用兔瘟和巴氏杆菌双联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兔专家教你怎样养兔 养兔疑难问题解答
养好獭兔幼崽须把三关
兔子的常见疾病与治疗
养兔常见问题解答
獭兔“三针两料”养殖技术 [农广天地]
野兔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