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养殖蚂蚱

如何养殖蚂蚱

 

一、东亚飞蝗简介
东亚飞蝗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昆虫,据统计,蝗总科共有223个属,859种。是蝗虫中较优良的品种之一。东亚飞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生长,一年为两代,第一代称为夏蝗,第二代为秋蝗,飞蝗有六条腿,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两对翅,前翅为角质,后翅为膜质。体黄褐色,雄虫在交尾期呈现鲜黄色,雌蝗体长39.551.2毫米。雄蝗体长33.041.5毫米,成虫后善跳,善飞。
东亚飞蝗身体粗壮,采食范围广,适应性强,从孵化成幼蝗后,经35天的饲养过程即可为成虫,50天左右肥壮后即可销售,所以时间短、回报快。饲养成虫一万只东亚飞蝗可达40斤,按目前的市场销售价格1525元一斤,其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并且购种只一次。自繁数十倍,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复始,多年饲养,不断卖钱,一只雌蝗一次可产卵3590多粒。

 

一、蚂蚱的价值

1.食用价值

蝗虫的营养价值极高,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含18种氨基酸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活性物质,如:三磷酸腺苷、辅酶、昆虫激素等ATP、辅酶Q。并含有维生素ABC及磷、锌、锰、钙、铁等成份。其氨基酸含量相当丰富,比鱼类高出1.8-28.2%,比肉类、大豆都高。尤其含丰富的甲壳素,甲壳素能排除人体内毒素,具有排毒养颜的功效。甲壳素被誉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之后人体生命的第六要素,是人类理想的高营养保健食品。

蚂蚱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民间早就有把蝗虫当做美味佳肴的习俗,将其油炸或烧烤,风味独特。在我国,食用蝗虫历史悠久。人们习惯将蝗虫洗净用油炸,撒上盐、花椒粉等后食用;一些饭店、宾馆对蝗虫进行煎炒烹炸,做出飞蝗腾达陆地飞虾等美味佳肴;对蝗虫深加工还可制成罐头食品、脱水干制品、冷冻食品、腌渍食品等各种风味食品。 

蚂蚱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特别是雌虫有很多卵,含有丰富的卵磷脂,经过消化,可释放胆碱,对增进人的记忆力大有裨益。蝗虫体内营养成分的结构比畜、禽类更合理。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低,生产全程不用化学药物、添加剂等,是二十一世纪最流行食品,也将成为最有潜力的绿色食品。

2药用价值

蝗虫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治病良药,它可以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治疗小儿惊风、破伤风、百日咳、支气管炎、哮喘、气急,息内风,止痉挛等,并且还有降压、减肥、降低胆固醇,滋补强壮,养胃健脾的功效,久食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3.其他用途

蝗虫还有多种用途,可以制成蝗虫粉,是多种家禽、家畜的高级饲料,而且它也是饲料厂极好的蛋白原料,蝗虫还可以做成标本,供各大学进行昆虫课教学。还可以作为鱼粉、骨粉的替代品,是优质昆虫饲料。可鲜用或干用。

 

蚂蚱为药食两用昆虫,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共有859种蚂蚱,能入药供食用的只有东亚飞蝗蚂蚱和水稻飞蝗蚂蚱。这两种。蚂蚱雌雄异体,卵生,1年繁殖2代,即夏蝗和秋蝗。

 

四、相关知识

蝗虫一年中分夏蝗秋蝗两代。夏蝗5月初出生到7月初左右长为成蝗,并产卵于棚内,完成第一代。在715-25日,第二代蝗虫即秋蝗会自然出土,到9月初产卵于地下,然后死去。虫卵可以自然越冬。待到来年五一,幼蝗会自然孵化,破土而出。

 

二、养殖棚建造

在建棚前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用捕捉、诱杀、开火烫等方法,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

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房前屋后,闲置的院落、地块等都可以。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左右便于排水,土壤最好是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建棚地面上种上小麦或玉米等单叶子作物,准备幼蝗食用。建造面积要按蚂蚱的多少来确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只~800只成虫,1万只蚂蚱约需15平方米。用角铁或木棍,竹竿、竹片等建造棚的支架,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1个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安设拉锁或者用粘连布条对粘以防止蚂蚱跑出和人进出棚之用。棚高以1.52米为宜,为保温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三龄以上)不怕下雨,可不罩塑料布。在自然条件下养殖蚂蚱,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成,因为北方蝗卵一般在5月就可以孵化

 

三、饲养管理

 2.卵的孵化与管理 

    
蝗虫卵在气温达到2530时即可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锯末21,含水量10%15%,铺23厘米的器皿中,将蝗卵布均于土上,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器皿上再上层薄膜。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但食量很少,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之间,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因为在这样的条件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三龄内飞蝗喜欢群居。 

蚂蚱的起点发育温度为15,最高发育温度40,适宜发育温度为2532,空气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分15%18%。低于14或高于40,蚂蚱就停食、死亡。气温2830时,蚂蚱卵开始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与锯末按12拌匀,含水量为20%30%。铺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或木板上拍实,将蚂蚱卵均布于土上,盖1厘米厚的混合土。器皿上再罩上一层薄膜,每半天检查1次。发现小蚂蚱后,用软毛刷将其拨到棚内的食物上。1015天孵化完毕。刚出土的小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食量很小。13龄的蚂蚱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之间,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因为在这样的条件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三龄内飞蝗喜欢群居。 

蚂蚱从出土到成虫约需2735天,这期间每57天蜕1次皮,共蜕5次。5龄以后的蚂蚱逐渐开始交配产卵,每只蚂蚱产卵70100粒。 为了取食和生殖布卵,蚂蚱有喜群居和迁飞的习性,所以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人工干扰,令其在棚内迁飞,以便提高产卵的数量和质量。产下的卵在上冻前应在产卵区加盖一些麦糠、杂草等保温、保湿,防止冻裂。成年蚂蚱(每公斤蝗虫在500个~700个)如果不做种用要及时出售。1龄~3龄期间,幼虫的采食量很小,经过35天变为成虫后,采食量倍增,除了采集部分野杂草喂养外,还可以采割人工种植的墨西哥玉料草饲喂。

33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管理
  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即为一龄,壮的脱皮快,弱的脱皮慢,在孵化过程中出土也有先后之分。三龄以上飞得特别快,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首先蝗虫吃不饱会影响正常生长。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三龄以上蝗虫可加麦麸。12天清棚一次,保持棚内干净。蝗虫经五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为6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其它蝗虫可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
  4、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
  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的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黄色。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的产卵,如棚大飞蝗少,为了产卵集中便于日后取卵,可将棚内部分地面用塑料布盖住,只留下向阳处部分地面,做为产卵区。棚内湿度保持15%左右,此时的蝗虫食量很大,应认真供足。雌蝗在710日左右开始产卵,雌蝗的产卵器粗短而弯曲,为两对坚硬的凿状产卵瓣,以此穿土成穴产卵。在产卵的同时分泌胶状液,凝固后在卵外形成耐水性的保护层,将卵围成一个卵块,对卵的越冬起保护作用。
  东亚飞蝗的卵块为褐色,略呈圆筒形,中间略弯,一般长4070毫米不等。每块蝗卵有卵粒3590多粒,也有极少数超过100粒的。此为夏蝗。蝗卵产于棚内土中,用于孵化第二代秋蝗的卵,在棚中可以不动,在温度、湿度、光照等达到孵化条件时,第二代秋蝗幼蝗会自然出土,时间在72025日左右,准备出售或暂不用于第二代的蝗卵,要及时取出,用湿度为10%15%的土,一层土一层卵,最后一层是土的装法,装于大罐头瓶中,将瓶口密封,放于5度的冰箱内保存。产卵前后的饲养条件方法,与三龄以上的蝗虫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每天光照要达16小时,饲料要充足和多加些精饲料。
  三、蝗卵的越冬管理
  蝗卵的越冬很简单,我们可让棚中的蝗卵在原地过冬,入冬后蝗虫产卵区加盖一些杂草,可起到保温的目的。
  四、蝗虫对食物的喜恶与天敌
  1、东亚飞蝗的采食范围很广,就像喂羊一样,它喜食:芦苇、茅草、狼尾草、线连草,盘草等。禾本科: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等,飞蝗不喜吃的植物。
  2、在给飞蝗采集食物时,要十分注意避免采用带农药的食物。如对采集来的食物认为没有把握时,可在水中清洗后进行喂养。
  另外需要注意和提醒的是,初养户的种源可从养殖场或养殖户那里购买,引进蚂蚱或卵均可。
  特别提醒:蚂蚱属特种养殖,在没有订单和可靠销路时养殖要慎重。

 

三、养殖蝗虫的注意事项

1.蝗虫采食时间在早晨9点至下午5点,每天为2次~3次。喂养蝗虫时,要将饲草均匀地撒在棚内。

2.阴雨天气应当遮盖养殖棚,因为地面太潮湿,蝗虫会不采食而死亡。

3.饲养的密度一般每平方米600只~800只为宜,饲养过密会出现强食弱、大食小或者正在脱皮的被蚕食等情况。

4.夏天气温高达35℃以上时,就要对养殖棚进行遮荫,在纱网上或者棚内适当洒些水供应水分,如果棚内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蝗虫死亡。

5.如果蝗虫采食了带毒的饲草,就会立即死亡。所以如果不知饲草是否有毒,最好先洗净再喂

6蝗虫的生命周期为75天,雌蝗产完卵后会正常死亡,雄蝗也会在交配后正常死亡。

 三、喂养注意事项

    1.
主要预防阴雨天气,注意遮盖防雨,及时清棚,保持棚内干湿度,连续大风天要及时防护,防止纱布开裂或边沿泛起造成损失。

    2.
秋蝗要选择优质牧草(如墨西哥玉米草),这样可以使棚内清洁无杂物,防止蝗虫吃到发霉变质的饲草,避免引起霉菌感染,造成损失。

    3.
由于夏季多雨空气湿度较大不利于蝗虫生长,当空气湿度大时会造成蝗虫的自然死亡。为了减少死亡避免损失应保持棚内一定的湿度应及时清理大棚四周的杂草和障碍物保持棚内通风。有条件的话可以装上鼓风机加快棚内蒸发使棚内湿度适宜蝗虫生长。

    4.
秋蝗在上午9时以后至下午4时之前蜕皮较多应注意防止惊吓,人员少在棚周围走动,喂养应小心轻放牧草。

    5.
秋蝗后期要有充足的饲草,并注意保温以延长饲养周期。添喂牧草应在早7点至晚6点前。这段时间温度较高适应蝗虫采食。

效益分析

2万只种卵,繁殖率为85%,即17000只,其中母蝗虫占50%,即8000只左右,每只母蝗虫产卵40-80粒,可产卵30-60万粒,繁殖28-50万只幼蝗,减去20%的伤亡率,可育成22-44万只成蝗,每500只的重量在一公斤左右,则有440-880公斤的产量,目前市场价格为20/kg,产值可达8800-17600元,而这一收入只需要投资2000元的种卵款和大棚投资款(注意:这两项投资是一次性的投入,以后就无需再投),由于第二年不用继续投资,利润将更为可观。

效益:养殖投资小,见效快,利益大,现在市场间每公斤在40-60元,在北方每年能

3茬,南方4茬,每亩当年创收5--6万左右。这一次收入只需要投2000元的种卵款和大

棚投资款(注意:这两项投资是一次性的投入,以后就无需再投),由于第二年不用继续

投资,利润将更为可观。

初养户可从养殖场(户)购进种用蚂蚱或卵。蚂蚱属特种养殖,如没有定单和可靠销路,养殖须慎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蝗虫养殖技术视频
蝗虫人工养殖技术
【蝗虫养殖】蝗虫养殖入门123
蚂蚱(蝗虫)
养蝗虫
蝗虫养殖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